1. 電影「劇院魅影」的影評
作為一部經久不衰的名劇,《歌劇魅影》從1911年誕生起便以各種形式獻給了觀眾們無數的驚喜,其中以安德魯•洛依德•韋伯改變的歌舞劇為其巔峰時刻。2004年,導演喬爾•舒馬赫再次將此神作改編為電影,以最新的技術和拍攝手法將此劇送上了大屏幕。由於電影技術的靈活性以及電腦特技的無限擴展性,將一些因為場地和技術限制而在舞台劇上無法完全表現的壯觀和華麗的場面更上一層樓,例如影片中水晶燈在劇院墜落爆炸而引發大火等場景等。使得全片以一個既保持經典又煥然一新的面目呈現在世人面前。
本片乍一出現,便引起了電影界的轟動,並且獲得了2005年奧斯卡的三項提名(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原創歌曲)。在演員陣容上,由傑拉德•巴特勒,艾米•羅森,帕特里克•威爾森,米蘭達•理查森等新一代年輕演技派明星的加盟,為其內容的豐富提供了保證。其中尤其是艾米•羅森為最,她以其精湛的演技獲得2005年年青藝人大獎之最佳青年女主角[電影類別]獎,以及當年的土星獎最佳年輕演員,廣播影評人協會最佳年輕女演員,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女演員突破表演獎。
中錄華納於2月14日情人節推出了這部以愛情為主題的經典音樂劇,此次同時發行銀版和金版,其中金版為D9+D5雙碟裝。正片保持一貫的完美影音質量,採用可變形寬銀幕視頻格式,杜比5.1環繞立體聲。由於片中有許多歌劇演唱表演場面,因此本片完全採用原汁原味的英語原聲,同時正片及花絮均含有精確的中英文字幕,讓觀眾從聽覺和視覺上充分享受這部華麗的音樂劇。金版中的D5為花絮碟,包含了超長精彩花絮:
• 《歌劇魅影》的故事劇情簡介」,這部長達65分鍾的紀錄片,介紹了發生在《歌劇魅影》 舞台版台前幕後的種種逸事。短片中當年的主創人員,包括舞台導演、舞台監督、填 詞人等都回顧了在創作《歌劇魅影》時的故事。在面中,整個短片猛料不少,相關的製作人員介紹了從劇本的籌劃到演員的選擇以及舞台的設計,服裝的製作等等幾乎所 有有關「舞台版」的內容。
• 花絮「《歌劇魅影》拍攝過程」,由三個十幾分鍾長的紀錄片組成,包括「《歌劇魅影》原作與主演」、「《歌劇魅影》拍攝方案」、「《歌劇魅影》演員陣容以及專輯錄制過程」。其中包括《歌劇魅影》全球的首映式,導演喬•舒馬赫以及監制韋伯在內的主創人員介紹現場的采訪。三段內容涉及到影片籌劃、選角、化妝、布景、服裝製作、模型製作、演員表演、音樂製作等關於影片的方方面面,幾乎所有相關的工作人員都有現身講述自己和《歌劇魅影》之間發生的故事。內容翔實非常值得一看。最後的「附加場景:「無人傾聽」」收錄一段「魅影」獨自一人在水邊吟唱的內心獨白,曲調優美動人,十分動聽,是在公映版中無法看到的精彩內容。
花絮中還有一個非常精彩的彩蛋隱藏其中:由各個部門製作成員每人一句聯唱了那首膾炙人口的主題曲,而韋伯本人也在最後展示了他那可以媲美莎拉•布蘭曼的高音。彩蛋入口就在花序碟主菜單中花紋邊的左下角。花序碟的所有內容都有中英文二種字幕,甚至連歌詞也沒有漏下。所有的音樂劇愛好者和電影愛好者都不應該錯過這部製作精良,內容精彩的好片子。
---------
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最早的原型是出自法國作家加斯頓·勒魯(Gaston Leroux)的小說《Le Fantom De L'opera》。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在法國蓬勃興起了的各種驚險、偵探、愛情小說,《Le Fantom De L'opera》便是其中的一員。不過它在當時其實並不是很有名的小說,甚至也不是勒魯最有名的作品。但是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它卻成為無聲電影和早期恐怖電影的寵兒,解放前中國拍攝的電影《夜半歌聲》就是根據此書改編的。在這些電影中,Phantom一直只是吸血鬼一類的怪物,電影投資者只是考慮他的形象如何能將觀眾嚇個半死。
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安德魯·勞伊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的出現。
提起安德魯·勞伊德·韋伯,人們就會想起《耶穌基督超級巨星》、《貓》、《艾維特》等多部世界熱門的音樂劇。他所譜寫的旋律超越了年齡與風格的界限,為全世界的人們所喜愛。尤其是這部《歌劇魅影》,匯集了精雕細琢、優美絢麗、深沉淳厚的名曲,堪稱是韋伯的最高傑作。就連他本人也聲稱:「這是一部極為成功的作品,毋須過多褒獎。」
最初,當韋伯看過勒魯的原著之後,便感覺到了其中的那個「魅影」並不只是一個單純刺激觀眾神經的怪物,他有著過人的音樂才華,是一個優秀的作曲家和歌唱家。於是,在韋伯的作品中,「魅影」便成為了一個個性鮮明、值得人們同情的悲劇性人物。
《歌劇魅影》是韋伯最為成功的音樂劇,於1986年在倫敦首度公演。上演不久就大受歡迎,成為最熱門的長期公演劇目,在倫敦和美國的百老匯也被稱為最為「一票難求」的作品。至今該劇在全球有16個製作版本,並在超過20個國家演出過,在全球擁有5,800萬觀眾。還享有包括最佳音樂劇獎在內的七項托尼獎,和三項奧利弗戲劇獎。劇中韋伯創作的同名歌曲《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和《夜半之音》(The Music of the Night)也同樣的風行全球。
新老合作的魅影劇組
《歌劇魅影》的導演喬·舒馬赫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他不是那種超凡脫俗的人物,但他總是能夠在商業片和藝術片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充分的表現自己的思想,又能為大眾所接受和認同。雖然也有象《蝙蝠俠與羅賓》這樣的失敗作品,但象《8MM》、《完美無暇》、《狙擊電話亭》、《毒家新聞》等等,都很好的表現出了喬·舒馬赫對電影語言的運用和把握。
不過,執導《歌劇魅影》是喬·舒馬赫第一次涉足音樂題材,對於他,也是一個全新的體驗。
考慮到安東尼奧·班德拉斯近年來可憐的票房號召力,約翰·屈伏塔過老的年齡,以及科林·法瑞爾糟糕透頂的嗓音之後,韋伯和舒馬赫最終將「魅影」的扮演者定為在《古墓麗影II》中擔任男主角的傑拉德·巴特勒。能夠和大導演喬·舒馬赫合作,去參加如此有影響力的電影的拍攝工作,對於年輕的巴特勒來說的確是非常的幸運。也許經過舒馬赫的調教,巴特勒也會如同當年的科林·法瑞爾那樣開始星光四射呢。
在女主角方面,雖然製片公司曾非常看好的凱蒂·霍梅絲(Katie Holmes)最後沒有能過導演這關,雖然這位女演員的歌喉美妙,但對這位僅僅24歲的女演員,他仍然以年齡太大的理由拒絕了。果然,導演最後為這個女主角選擇的明星是僅僅16歲的艾米·羅,因為之前她在《後天》等電影中的表現實在是非常搶眼。天生一副美妙歌喉的艾米表演經驗豐富,7歲便登台大都會歌劇院,曾演出超過20部的音樂劇作品,並接拍過許多熱門電視劇集。這兩年,她還出演了《神秘河》及《後天》兩部大片。加上這次的《劇院魅影》,艾米·羅蘇姆無疑是好萊塢最有前途的新星。
正如當初韋伯充滿信賴地將電影版《歌劇魅影》的導演大權交到了好友喬·舒馬赫的手上,喬·舒馬赫也同樣信任當時年僅17歲的艾米·羅蘇姆。舒馬赫表示:「第一次看到艾米的時候,我覺得好像是一道閃電在我面前出現。這不僅因為她是一個長得非常精緻的女孩,更因為她多年在大都會歌劇院表演的經歷。而她在這部影片中的表現可圈可點,她完美地展現了克里斯汀對於『劇院魅影』那種極為性感、深沉、高尚的吸引力。」
魅影背後的故事
由於《歌劇魅影》音樂劇上演近20年來風靡全球,躋身於世界四大經典音樂劇之列,票房收入超過了32億美元,所以據此改編的電影也備受期待。早在1989年,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就購買了《歌劇魅影》的電影版權,然而卻因為原定女主演莎拉·布萊曼的中途辭演而擱淺。此次華納公司再度慎重地把《歌劇魅影》提上拍攝日程,卻沒有大手筆投資。對此,韋伯表示:「整部影片的投資是5500萬英鎊,如果請屈伏塔或是班德拉斯,肯定8000萬英鎊都不夠。」
沒有頂級影星的助陣,電影版《歌劇魅影》的制勝法寶在於韋伯的音樂和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該片導演喬·舒馬赫評價說:「近來年,人們對音樂片的熱情又回來了。歷經一年多時間拍攝完成的145分鍾的電影版《歌劇魅影》將帶給觀眾更加美輪美奐、變化多姿的視聽享受。」影片執行監制奧斯丁·肖表示:「觀眾對於音樂劇《歌劇魅影》的狂熱絕對是電影版票房的保證。只要有一半看過這個音樂劇的觀眾去電影院觀賞這部電影,我們的票房就能達到3.5億美元。」
電影版《歌劇魅影》保留了音樂劇中的大量著名樂章,同時也加入了韋伯為電影專門創作的新樂曲。無論是老歌還是新作,韋伯大量借用了電影音響的藝術處理手法。而導演也要求所有歌曲都由扮演角色的電影演員親自演唱,從而逼真地在音樂電影中表達情感。男主角的傑拉德·巴特勒曾被導演要求強化訓練演唱,以至於有一段時間巴特勒不能正常的說話,本能的用歌聲同別人交流。而這種辛苦付出的結果,觀眾們在電影中是有目共睹的。
現在這部電影剛剛在英國和北美亮相,就已經獲得了包括最佳藝術片、最佳女主角和最佳電影音樂原創在內三項金球獎提名的殊榮。上映3周後,在北美取得的票房成績為21,563,000美元,看上去並不多是吧?但這僅僅是600餘家影院上映的結果。當《歌劇魅影》在全美3000多家影院全面上映之後的票房會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呢?
自己翻譯吧!哈哈哈哈哈哈哈
2. 有沒有人有對<歌劇魅影>這部電影的點評啊
我代表大多數熱愛原版 音樂劇 的人的聲音 說:它很不好!!!
如果樓主看過並且愛過這部音樂劇的話,那你就一定不會喜歡電影滴!
別的不說,從單方面來講,演員就不是很好,尤其是那個小C!時不時地就表情呆滯,人家魅影對她深情款款,她卻木獃獃的,哪一版本的克里斯汀都沒有這樣演過過!!!她一犯木,我就換台,受刺激!
3. 關於《歌劇魅影》,有沒有人看過我記憶中的版本
根據您的描述,我斷定您說的是錢朗尼版的歌劇魅影。《歌劇魅影》曾被改編成十多種版本,而這版就是 錢朗尼版的歌劇魅影。
一下便是視頻連接。而我也有光碟,如果您真的需要的話,我可以淘寶給您。
我是歌劇魅影吧的小吧主。
視頻連接:
http://tieba..com/%B8%E8%BE%E7%F7%C8%D3%B0/shipin/play/44809fe814f1702e31a87e5c
http://tieba..com/%B8%E8%BE%E7%F7%C8%D3%B0/shipin/play/195769a0bce87a4d3f0ff3c0
4. 歌劇魅影的版本都有哪些
1、美國,1989年,德懷特H·里特執導的電影
2、美國,1943年,亞瑟·魯賓執導的電影
3、英美,2004年,喬·舒馬赫執導的電影
4、美國,1990年,托尼·理查德森執導的電影
5、美國,1925年,Rupert Julian執導的電影
6、英國,1962年,泰倫斯·費希執導的電影
7、英國,2018年,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創作的音樂劇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劇院魅影/歌劇魅影/歌劇院幽靈)是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代表作之一,以精彩的音樂、浪漫的劇情、完美的舞蹈,成為音樂劇中永恆的佳作。它改編自法國作家加斯東·路易·阿爾弗雷德·勒魯的同名哥特式愛情小說。
2004年12月22日由喬·舒馬赫執導,傑拉德·巴特勒、埃米·羅森、帕特里克·威爾森主演的一部愛情電影《歌劇魅影》在美國上映。影片改編自英國音樂作曲家安德魯·洛伊·韋伯創作的音樂劇《歌劇魅影》 。
影片描述十九世紀發生在法國巴黎歌劇院的愛情故事。講述了一個毀容的音樂天才魅影,他愛上了可愛的年輕女演員克里斯汀之後,他決定不遺餘力的把克里斯汀打造成為一位耀眼的明星 。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歌劇魅影
5. 《歌劇魅影》是不是有兩個版本啊
怎麼說呢,
1986年在倫敦首演的是安德魯韋伯創作的音樂劇。
主演是Michael Crawford 、Sarah Brightman 和Steve Barton
04年的是由韋伯授權,由舒馬赫導演的電影
主演是Gerard Butler 、Emmy Rossum和Patrick Wilson
一般來說,是同一個版本。因為裡面的音樂都是安德魯韋伯創作的(音樂、歌詞、劇情相似率高達百分之95以上……)因而很多無緣到現場看音樂劇的人都跑去看電影……
(說白了,就是把小舞台上的音樂劇搬到了場地開闊的電影拍攝基地里表演)
當然,你要說是兩個版本也行,因為一個是音樂劇,一個是電影(藝術表現手法不同)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不是韋伯版的《歌劇魅影》(這才叫其他版本)就有一大籮筐,好像最早被搬上熒屏拍成的是無聲電影(一九二幾年),很多人推崇的是1990年的電視劇
6. 電影歌劇魅影到底有多少個版本
據我所知有四個版本
2004年的歌劇魅影相信大家都知道
1989年有一部,導演:德懷特·H·利特爾,主演:彼得·克拉彭 喬納森·劉易斯 特倫斯·哈威 斯蒂芬妮·勞倫斯 比爾·奈伊
1943年有一部,很老了
其實還有更老的,1925年的一部
那首搖籃曲真的就不知道了
7. 歌劇魅影哪個版本最好聽
現在評價很好的
比如首次演出陣容的那個版本,也就是莎拉布萊曼主演的版本,這個音樂劇是專門為她而寫的。這個版本的全程錄影只有相關演出人員有,沒有對外公布。但是有全程錄音。
還有就是25周年音樂會的版本,這個是有視頻的,還有中文翻譯。Sierra Boggess 和 Ramin Karimloo主演。
其他有完整資源的是電影版Emma,但是演唱方面肯定是劇場版本的要好,電影的畫面還是很唯美的,演員也很養眼。
資源在視頻網站上就有,直接搜索即可。
此外現在宣傳片上的美女是Gina Beck,唱得也很棒,可惜網上只找到偷拍的片段。
Lisa-Anne Wood的聲音好甜美,她最近在倫敦有的場次會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