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封神傳奇電影結局如何
好好一個洪荒題材,沒拍出洪荒時期的古樸和大氣,弄了個jb魔幻
2. 如何評價電影《封神傳奇》
《封神傳奇》是一部典型的國產高投資大片,他從海報的視覺觀感上就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名字也是大氣非凡,但,凡是佔了傳奇二字的國產電影,大多品質撲街。投資雖多,但都給大牌發工資了,奇幻電影的看點在於特效,封神的特效雖不算太爛,但也配不上它那幾個億的投資。
假如特效提高到阿凡達的高度,那是不是就真的算是一個完美的電影呢?顯然這是不可能的。電影特效和其它一切電影角色情節外的東西一樣,再精彩也掩蓋不了電影自身情節上的匱乏,思維上的狹窄。大魚海棠畫得再美,設定再出奇,角色依舊是單薄的,冬日之戰再能完美呈現王後鏡中變身,其故事依舊是單薄的。
3. 別揭穿,劇透的電影不好看
最近准備看電影去,就先隨便看了看影評,結果發現《封神傳奇》這個片子被噴的一無是處。當然了,看到影評中說的周黑鴨般的妲己、紂王部隊的宇宙飛船,跟泰國小鬼一般的哪吒,我確實是沒有勇氣去看……
但看到相當一部分人雲亦雲的影評在噴電影不符合原著《封神演義》,浩源就要說句公道話了。電影是一種新的敘述方式,並非一定要符合原著的,實際上這些年來從「鍾馗伏魔」到「三打白骨精」、「大聖歸來」等一系列改編自古典小說的電影作品,都沒有符合原著的。就連一致好評的外國漫威、DC系列電影,也都跟漫畫原著不盡相同……畢竟我們現在看到的明清時期成書的名著小說,也都是從宋代話本、元代雜劇里整合改編的。
而且其實都能想像到,完全符合原著的話,又有一大堆噴子說「沒新意,一模一樣」之類的話了,畢竟薛之謙已經唱出來「也別揭穿,劇透的電影不好看」……所以其實符不符合原著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抓住觀眾的胃口。今兒這篇,就來講講那些歷史古典名著的一些小故事。
先用網路小說的敘述手法講一個古典名著,看你們能不能猜出來:
想像一下,一個雨天,你打出租的時候,跟兩個美女拼車,然後美女叫你一起下,到家裡別墅坐坐,然後你就跟其中一個美女就那個啥啥啥了,這樣的事爽不爽?而且事後美女又給你幾十萬做為投資的本錢,嫁給了你還幫你一起開公司,之後各種生離死別,劫難重重,最終修成正果……這種故事情節,你相信是古典名著?
但很現實,這的確是古典名著,它的名字叫《白蛇傳》……是不是感覺一臉懵逼,我來跟你你對照下劇情,許仙和白蛇小青兩美女嘀嘀打船,然後到白府那個啥,然後白蛇嫁給許仙,還贊助開了個葯店。之後又是盜仙丹又是鬥法海的,還被壓在塔下,直到兒子長大中狀元才最終團圓。
說到法海呢?就不得不為這個fff團的高僧法海默哀兩秒鍾了,明朝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就是一個警示男人們不要貪戀美色的故事,最終蛇精被法海被鎮壓,許仙大徹大悟剃度為僧,還成了雷峰塔的保安,防止白蛇出來。法海也為廣大單身青年們出了口氣,拆散一對是一對嘛。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可能是因為法海他真的不懂愛,所以法海的形象是越變越壞。從得道高僧到心理扭曲的妖怪,在清朝的《白蛇全傳》里,加了一段白蛇法海的恩怨,大大豐滿了劇情。法海是一個癩蛤蟆精,為修煉內丹殺人放火的,然後白蛇吃了它的內丹,導致蛤蟆鏡只好投胎轉世,就轉世成法海來破壞白蛇姻緣。當然還有法還是王八精轉世,蝙蝠精轉世的版本,只能說可憐的法海啊……
說了法海再來說小青,馮夢龍版本的小青,不是青蛇而是青魚,在《白蛇全傳》里才變成了青蛇。而小青跟著白蛇的動機,也不是那麼單純的。清代戲曲《雙蛇斗》,包括現在川劇、網劇一些版本,小青都是男的而不是女的。小青想要強娶白蛇,但是被打服了,才變成丫鬟跟著的。在《新白娘子傳奇》中也隱晦地還原了這一點,那就是小青見到趙雅芝的時候,是女扮男裝,要趙雅芝做她的王妃。
更有版本,白蛇許諾和小青平分許仙,當然不是把許仙煮了一人一半,哦不對,一蛇一半吃了,許仙又不是唐僧。看看王祖賢和張曼玉的電影《青蛇》,許仙和小青可是很曖昧的哦,所以平分許仙的意思嘛,估計她們是按照單雙號來分的,至於周日怎麼辦嘛?嘿嘿嘿~( ̄0 ̄)/
不過對於古人來說吧,通房丫鬟的存在是很正常的,我們不要介意這個。慶幸我們沒有看到某個版本里,小青先由男的變成女的並暗戀著白蛇,再在白蛇的授意下嫁給許仙,之後法海看到許仙佛緣深厚,再出來把許仙抓到金山寺,白娘子雪姨式拍門:「法海你有種搶男人,你有種開門啊」最終水漫金山寺……
腦洞就開到這里,我們繼續說古典名著。下面來說一下《西遊記》
先不說原著,說一下86版西遊記的電視劇,毫無疑問這是很多人的童年,我們今年也在為六小齡童沒上春晚而惋惜。但很可惜,我要來打擊一下大家,因為這部劇,跟我們開頭說的《封神傳奇》一樣,並沒有尊重原著……
為什麼說沒有尊重原著呢?這是個歷史遺留問題,因為《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對作品的問題。吳先生就像廣電總局一般,把很多來自宋話本、元雜劇的內容刪減掉,同時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結合明朝時事,創作出了西遊記。不信?看看現實,峨眉山猴子占女遊客便宜的新聞還少?所以吳先生之前,很多版本孫猴子在取經之前,都是強娶過老婆的,還滿嘴粗話,這才能有取經後修成正果的對比嘛。吳先生為了解決猴子好色的問題,改劇本,天生石猴,自然不明白男女之事……還有猴子為什麼姓孫,吳先生說取「猢猻」的孫字,但是之前版本里,齊天大聖都姓申,因為十二天干里有申猴,文化水平比因為是「猢猻」,所以姓孫要高很多吧。
再來一段勁爆的元雜劇西遊記
唐僧(對山神)雲:小僧救他。
行者雲:愛弟子么?(我擦!不說救弟子,為毛要說愛弟子啊!這么幽怨的口氣,怎麼要轉瓊瑤的節奏……)
唐僧雲:愛者乃仁之根本,如何不愛物命?
行者雲:愛我是沉香亭上的纖腰。(悟空你走錯了片場吧!!這是西廂記的詞兒吧!不要對師父搔首弄姿啊!)
什麼叫沉香亭上的纖腰呢?這需要回到唐朝楊貴妃時期。我之前講李白,說過李白醉酒寫《清平調》三首表現楊貴妃的美。裡面有這樣兩句「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想想楊貴妃,四大美女級別的,還是以體態豐腴聞名,這樣一個大美人,倚著欄桿,纖腰翹臀對著你,能讓李白都看呆了,這種情景,美如畫啊。
但把這畫面自行腦補到唐僧和孫悟空的身上……孫悟空讓唐僧愛自己的纖腰,這畫面,寶寶不敢想像啊。
這樣看來,吳先生還算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寫了西遊記呢。但86版的西遊記電視劇,更是在原著的基礎上,改編的更加完善,抓住了觀眾的心。再次照抄一段「六神磊磊讀金庸」的文章。
大家都知道一句台詞:「你是猴子請來的救兵嗎?」
這是紅孩兒的台詞,被問的人是觀音菩薩。這句台詞在《西遊記》的原著里有嗎?有的,但是有一點點不一樣。原著是這樣的:「你是孫行者請來的救兵嗎?」
拍電視劇時,「孫行者」被改成了「猴子」。到底哪個更好呢?當然是猴子好。
看起來是一詞之差,但改成「猴子」,這句話就更容易鑽進你的心裡;你就更容易記住紅孩兒,這個光著腚的「黑社會二代」、海淀銀槍小霸王,正作死地對著觀音菩薩發問。
有這么一段情節:取經路上,唐僧來到了一個叫「木仙庵」的地方,裡面有幾個仙風道骨的老人,其實都是松樹、柏樹等變的妖怪,非拉著唐僧作詩聯句。
唐僧禁不住幾個老妖怪的撩撥,動了詩興,就和他們唱和了起來。一共作了多少首詩呢?在《西遊記》原著里,他們你來我往,共作了七首律詩。吳承恩大概是有點想炫耀詩才,但這些詩其實水平不高,空洞乏味,而且這一段情節也很拖沓,啰哩啰嗦。
而在電視劇里,七首律詩被砍得只保留一首,恰恰是選了最好的一首。
它的開頭兩句是這樣的:「禪心似月迥無塵,詩興如天青更新。」作到最後兩句時,四老一致要讓唐僧來收尾。大家記得是怎麼收的嗎?「半枕松風茶未熟,吟懷瀟灑滿腔春。」
於是,原書里一段冗長乏味的情節,變成了熒幕上一段緊湊、風雅的詩會。它是很有作用的:一路上懦弱無能的肉雞般的唐僧,抓住了這次機會,展露了自己的風采。
它會讓你恍然領悟到:「御弟哥哥」並不只是個光會叫「大王饒命」、「悟空救我」的窩囊廢。他一路迷倒那麼多女王、女妖,不只是靠一張小白臉,更不是靠器大活好。他是有禪心似月、詩興如天的一面的,是有吟懷瀟灑、滿腔才華的一面的。
更厲害的是後面。
一場文縐縐的詩會過後,四個老妖怪圖窮匕見,現出了皮條客的當行本色,推出一個女妖怪——杏仙來迷惑唐僧。
在原著里,杏仙用來勾引唐僧的也是一首詩,水平仍然很差勁,說文藝不文藝,說尺度又沒尺度,我看還不如咱們陝北信天游的「白花花的大腿水靈靈的逼,這么好的地方留不住你」來得剛猛直接。
然而拍劇的人是有慧眼的。在這首平庸的詩中,他居然看中了一句「雨潤紅姿嬌且嫩」。他的靈感被觸動了,覺得這裡面有文章,可以發揮。
於是在電視劇里,它被生發成了一首歌。庸俗的「且嫩」二字不見了,變成了文藝十倍的「雨潤紅恣嬌」。這首歌還被加上一個名字《何必西天萬里遙》。
大家還記得這個開頭么:
「桃李芳菲梨花笑,怎比我枝頭春意鬧?
芍葯艷娜李花俏,怎比我雨潤紅姿嬌?」
這兩句詞,瞬間畫出一代名妓(名妖)得裊娜和嫵媚。這太切合妖怪的身份了,因為她是杏,她自然要壓倒桃李、蓋過芍葯的。
按理說,「枝頭春意鬧」這一句是不該出現的,那是宋詞里的句子,唐僧不該早幾百年聽到。但我們是可以原諒這一細節的。
「香茶一盞迎君到,
星兒搖搖,雲兒飄飄,
何必西天萬里遙?
歡樂就在今朝,
歡樂就在今宵。」
聽著杏仙一唱三嘆,是否連我們不禁都會想:是啊,這美好的良夜,何必西天萬里遙呢?
就像原著中說的:「若肯放開懷抱,長發留頭,穿綾著錦,勝強如那瓦缽緇衣,雪鞋雲笠!」
4. 電影《封神傳奇》和電影《富春山居圖》哪個更爛
個人認為兩部電影爛的程度真的是旗鼓相當,完全不分上下。不過我看到有一個評論是這樣說的:有些電影呢,爛都爛得很平庸,不久之後將無人記起。比如《封神傳奇》。有些電影呢,爛得驚天地泣鬼神,給人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必將名垂青史。比如《富春山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