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人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制,徐崢、王傳君、周一圍、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葯神》,將於7月5日零點上映。在此之前該片在全國范圍,舉行了大規模電影,觀眾好評如潮,目前豆瓣評分高達9分。
《我不是葯神》講述的是一個性保健葯店老闆,靠走私印度白血病特效葯而發家致富後最終難逃法網的故事——用這樣一句類似「今日說法」的說辭,倒是可以輕松概括整部電影的故事梗概,但影片真正聚焦的,卻是中國人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來都不曾解決的「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
B.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最火電影《我不是葯神》,到底是誰
這段時間《我不是葯神》的熱度依舊很高,收獲了高票房的同時還收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這種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群眾基礎,在電影拍攝之前,本身的事件就曾經是熱點,當拍成電影之後,關注度自然會很高,今天我們就說說其他幾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也非常值得一看。
1、《親愛的》
電影由深圳農民工彭高峰尋子事件改編而來。講的是一對離婚的夫妻,本來是有一個可愛的兒子,可是在某一天孩子外出玩耍的時候,被人販子拐走。費勁三年周折,才把已經不記得親生父母的兒子找到。電影里有一個細節,兒子找到後,爸爸即使出門扔個垃圾,也得把睡著的兒子背在身上。這樣的畫面出現了好幾次,每一次既心酸又感動。淚點很多,通過艱辛的尋子路和底層人民的掙扎也讓大眾對外賣兒童的現實問題有了更深的了解。
2、《踏血尋梅》
由2008年轟動香港的失足少女王嘉梅的命案改編。這個電影雖然犯罪過程和真實案件很相似,但是犯罪的真相差別很大。現實中的王嘉梅是在與嫖客發生關系後被罪惡的嫖客肢解分屍,而電影中是王嘉梅自己主動要求求死。導演又把現實升華了很多,賦予了王嘉梅因孤獨、貧窮而衍生的對生的厭惡和對死的嚮往。而且電影中的王嘉梅是個信徒,不能自殺,所以那個嫖客殺她反而幫助了她,兇手和王嘉梅之間反而多了一層理解和同情。這部港產電影得獎眾多,值得一看。
3、《刮痧》
這個真實案件在90年代轟動全美,家人為孩子刮痧卻被美國警方和人權組織控告為虐待兒童,最終罪名成立,家庭破散。這部電影講述了中美兩國文化的差異和沖突,電影中的結局是好的,誤會解開了。但男主人公在電影中表現的那種在異國他鄉由於文化差異而不被理解的孤獨感很讓人心酸和同情,其實無論再怎麼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那種融入骨子裡的中式思維還是無法改變的。
4、《湄公河行動》
C. 高分電影《我不是葯神》真有大家說的那麼好看嗎
由文牧野執導,徐崢,王傳君等主演的《我不是葯神》最近在影院熱映,電影由真實事件改編,但是與真實事件還是有很多不同。電影4天票房破十億,業內業外好評一片,豆瓣評分也刷到9分,相信大家也和話話一樣好奇電影真的有宣傳的這么好看嗎?
好不好看了才知道。作為業外人士,話話看完電影後覺得那些好評高分還是有些過譽了。首先很有國產片的風格,但是某些情節又會讓話話感覺有點印度電影的影子,印度電影的特色是歌舞片,而且套路比較明顯,《我不是葯神》故事選材不錯,法與情的矛盾也能讓人產生共鳴,徐崢演得也能讓人入戲,就是影片套路有些明顯,讓人出戲。
客觀評價了看完電影的感受,但是在觀看電影時還是會被裡面的某些情節感動,比如王傳君飾演的白血病人因為沒錢治病無奈無助到割腕自殺的時候,也沒有責怪拋棄他不再賣葯的程勇,只是自己默默地承認這些苦難
D. 一部很火的電影「我不是葯神」
電影確實是佳作,也能看出主創的野心,但是戲劇張力還是不夠,在我個人看來還有一些地方顯得不夠有深度,不用被一些點評跟營銷號帶歪思路,一部好的作品它必然是可以被所有人用不同角度去理解的,不可能有一個所謂的標准答案 來自職Q用戶:谷先生
看過啊 很反應現在社會的狀況 感人 值得看 來自職Q用戶:李女士
E. 最近新上任的電影《我不是葯神》好看嗎
還可以,和徐錚以往拍的電影風格差不多,前面比較無厘頭,後面悲劇,人性轉折什麼的,就是看完後,有點沉重。
F. 電影我不是葯神好看嗎
挺好看的 良心推薦 中國好劇 對社會的批判
G. 有哪些像《我不是葯神》這樣的故事片值得一看
《無名之輩》兩個來自農村的小青年來到大城市想要做一番事業,可惜卻走上了歪路,與此同時一個協警因為意外失去了職位,想要復職,於是環繞著這幾個小人物所敘述的故事就此展開,是難得的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