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電影 > 好看的電影鋼琴師

好看的電影鋼琴師

發布時間:2022-12-27 15:07:01

1. 電影海上鋼琴師在故事情節和人物選角上你覺得怎麼

《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電影,如果你有看過這部電影的話,你會發現這部電影的男主角是一位非常帥氣的男主角,而且他塑造的1900這個角色可以說是沒有人能夠超越的。有一些東西真的是冥冥之中自己註定的,有一些角色只能由這個人來演,其他人來演的話都覺得非常的不合適了。

一、《海上鋼琴師》故事情節是非常的有深意的。

《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是比較簡單的,但是簡單的故事展開來講的話,也會讓人覺得非常的有深意。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一個男生他其實是一個孤兒,被一個人所收養了。後來他發現了自己彈鋼琴的天賦,所以在這艘輪船上面日復一日地給大家演奏鋼琴曲。

《海上鋼琴師》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這部電影成為經典電影也是非常正常的。

2. 鋼琴師的電影劇情


《鋼琴師》講訴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波蘭猶太鋼琴家在二戰期間艱難生存的故事。作為一名天才的作曲家兼鋼琴家,瓦拉迪斯勞在納粹佔領前還堅持在電台做現場演奏。然而在那段白色恐怖的日子裡,他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不得不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他在華沙的猶太區里飽受著飢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在這里,即便所有熱愛的東西都不得不放棄的時候,他仍舊頑強的活著。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於城市的廢墟中。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冒死保護下,鋼琴家終於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他的勇氣為他贏得了豐厚的回報,在大家的幫助下他又找到了自己衷心熱愛的藝術 。

3. 電影鋼琴教師(一部驚世駭俗的經典電影作品)

《鋼琴教師》是邁克爾·哈內克導演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爾芙蕾德·耶利內克的半自傳同名小說。

故事講述知名維也納鋼琴老師愛莉卡(伊莎貝爾·於佩爾 飾),從小受到虎媽教育,成了一位難以親近的女藝術家。

但她的謎樣生活與卓越才華以及美貌都對一位年輕男學生華特(伯努瓦·馬吉梅 飾)產生了致命吸引力,男學生展開了猛烈的追求攻勢,愛莉卡原本走在鋼索上的怪異生活平衡於是招致了全面性的毀滅。

《鋼琴教師》是第54屆戛納電影節的大贏家,當年獲得評審團大獎、伊莎貝爾·於佩爾奪最佳女主角獎而伯努瓦·馬吉梅拿最佳男主角獎。

20年再看,這部片在21世紀以來,電影形式與題材全面腥膻化後的現在依然強烈而挺傲,以至於能完勝市面上所有驚世駭俗的電影作品,尤其在全球電影這一年來的表現又特缺大師之作,使我有一種今年光是觀看這部就可抵十部全年上映新片的暢快。

經典片看似離一般觀眾較遠,但其實從中總能找到通俗元素,例如《鋼琴教師》的姐弟戀元素極強,伊莎貝爾·於佩爾又美又會演,而當初的伯努瓦·馬吉梅也帥得夠撐起一個天才王子般形象的角色。

這很重要,因為當我們以為王子就應該解救公主,並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時,艾爾芙蕾德·耶利內克與邁克爾·哈內克卻不這么認為,反而是讓公主悲劇式宿命般無止境的黑洞引力將王子拖入深淵,陷入故事裡的受眾這時才會驚覺,所看的並非是充滿著高雅音樂陪襯的美麗愛情故事,而是一場上流人物久悶待爆發的下流故事。

《鋼琴教師》也體現出一般人以為努力就能翻轉階級或改變命運的想法過於樂觀,當一個人(或說一家人)拚死拼活將孩子栽培成為社會精英,其背後所需付出的代價其毀滅性之大讓人無法想像。

電影片頭用一場愛莉卡晚歸造成母女打架的片段,精準利落講完母親黏膩不透氣的控制狂病以及女兒用冷漠掩飾瀕臨瘋狂的壓抑病,也是描述一家兩代如何用盡一切養出一個擁有體面職業的小孩,卻又是如何讓這位掙得一份好工作卻失去一切的女兒隨時准備崩潰的預告篇。

《鋼琴教師》讓愛莉卡作為一位擅長舒伯特音樂的專業權威,一方面用傳奇人物的苦練與才華以及悲劇式命運等已知歷史,讓女鋼琴師的過往與未來不用電影額外註解便能讓觀眾略知一二,並做好心理准備。

同時也增加了我們在看完這故事之後擁有延伸閱讀的深度空間,如此一來,當電影專心聚焦在鋼琴教師與男學生師生戀的劇情中時,不至讓片子流於一般愛情電影的空虛浪漫描述。

於是當愛莉卡冷漠地不斷拒絕帥氣學生,並說出「何況愛情本來就很平凡」的時候,你會幾乎完全相信,她毫不在乎這份讓女性觀眾融化不知幾遍的戀愛氛圍,並硬是要搞砸它。

後來了解到這位女教師不是不愛而是愛無能的時候,也更加能感受到這位受過高壓教育而出人頭地的鋼琴師的堅強部分,其實是脆弱得一碰就碎。

另,對於潛力股女學生的嫉妒與怕被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和怕被取代的內心恐懼,在母親的引導之下也讓愛莉卡面不改色地搞出一些小動作,例如不讓學生有機會獨奏表演,甚至在才華與情感嫉妒之下,做出放玻璃碎片傷害藝術家肉體的地步。

愛莉卡自小被母親壓抑慣了,壓抑成為她外在行為的所有表情。為了釋放這份壓抑,她流連於錄像帶店,對於男女間的事情充滿憧憬。

一個男人要愛她?可以,請盡情地虐待她,因為一般的情愛太平凡,平凡到會讓她想吐,愛莉卡的快感點高不可攀,需要男人極端的行為才能讓她滿足,但那也只是「她以為」,畢竟她從來沒有經歷過。

於是當一個小鮮肉闖入她生活,並從一個陽光男孩逐漸被改造成陰郁變態男時,他由愛生恨,恨到真的很想佔有她,反正一切看來如她所願。

愛莉卡終於迎來一場人生中想望已久的被虐待蹂躪,但現實並不如她所想那般具有快感,這位鋼琴教師面無表情地在自家地板上「享受著」男人瘋狂的對待,成就了影史上最無感卻最經典的影像,也為伊莎貝爾·於佩爾贏得她人生中第二次戴上戛納影後的桂冠。

男人後來告訴她,「反正愛的傷痕死不了人的」,從此翻臉不認人。伊莎貝爾·於佩爾在《鋼琴教師》全片的表演質感與張力都很高,但也有人認為伊莎貝爾·於佩爾之所以能再度奪得戛納影後寶座,是在最後一場戲時有夠狠的那一刺,而那的確可作為影史上最經典的驚悚畫面之一。

4. 電影鋼琴師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鋼琴家》是由羅曼·波蘭斯基執導,阿德里安·布洛迪、艾米麗雅·福克斯、米喬·贊布羅斯基、愛德·斯托帕德等主演的戰爭片。該片於2002年9月25日在法國上映。該片根據波蘭猶太作曲家和鋼琴家席皮爾曼的自傳改編,描寫了一個波蘭猶太鋼琴家在二戰期間艱難生存的故事。

劇情介紹:史標曼(艾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飾)是波蘭一家電台的鋼琴師。二戰即將爆發之時,他們全家被迫被趕進華沙的猶太區。在戰爭的顛沛流離中,家人和親戚最終被納粹殺害,而標曼本人也受盡種種羞辱和折磨,他僥幸得到一位朋友的幫助,暫時有了藏身之處。

戰爭愈加猛烈,朋友不得不拋下 他回老家尋得安全的住所養育兒女。此時史標曼惡病纏身,卻還要在搜捕中逃亡。在廢墟的閣樓上他遇見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要求下他彈奏了鋼琴曲。美妙的琴聲令德國軍官萌發了惻隱之心,他暗暗幫助標曼直到俄軍對波蘭的解放到來。

(4)好看的電影鋼琴師擴展閱讀

《鋼琴家》角色介紹:

1,瓦拉迪斯勞·席皮爾曼

作為一名天才的作曲家兼鋼琴家,瓦拉迪斯勞·席皮爾曼在納粹佔領前還堅持在電台做現場演奏。然而在那段白色恐怖的日子裡,他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不得不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

2,多蘿塔

多蘿塔是一名大提琴音樂演奏家。質朴陽光的一個清純女孩。她被鋼琴師瓦拉迪斯勞·席皮爾曼演奏的肖邦進行曲所吸引,並成為了他的追隨者,陪伴他度過了在華沙的猶太區轟炸的一段歲月。

3,亨里克

瓦拉迪斯勞·席皮爾曼的弟弟,喜歡聽廣播。以賣書為生,但是因為波蘭政府對猶太人的剝削太重,而生意越來越難做。漢奸海勒過來勸說他加入猶太人警察隊伍時,他認為要是去做了警察,就會成為蓋世太保一樣打猶太人,所以便拒絕了海勒的請求。

5. 一部關於一個鋼琴師的電影,

是海上鋼琴家:

1900:演員。蒂姆·羅斯:被遺棄在Virginian號上的孤兒,由水手養大。某天深夜,船上的眾人被優美的琴聲所驚醒,它們循著琴聲而往,居然發現是無師自通的1900在鋼琴前忘我的演奏著,動人的旋律打動了眾人,從此,1900展開了在海上彈奏鋼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來愈多慕名而來的旅客。

(5)好看的電影鋼琴師擴展閱讀:

劇情介紹:

海上出生的1900(蒂姆·羅斯飾),在陸地上卻是個從未存在的人,沒有親人、沒有戶籍,也沒有國籍,大海便是他的搖籃,而他也隨著Virginian號往返靠泊各個碼頭,逐漸長大。然而好景不常,一次的海上意外事件,造成撫養1900的丹尼意外喪生。

幸而奇跡似的,某天深夜船上的眾人被優美的琴聲所驚醒,循著琴聲而往,居然是無師自通的1900在鋼琴前忘我的演奏著,動人的旋律打動了眾人,從此,1900展開了在海上彈奏鋼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來愈多慕名而來的旅客。

馬克斯(普路特·泰勒·文斯飾)在因緣際會下來到Virginian號加入樂隊伴奏,也因此見識到這位傳說中的海上鋼琴師1900,兩人因此結為好友。而1900在與發明爵士樂的傳奇鋼琴手傑利同船競技鋼琴琴藝之後,聲勢更是如日中天。

但盡管馬克斯再三鼓勵1900下船去向全世界展露他的天賦,1900卻始終未曾踏足陸地一步。直到他在為唱片公司錄制個人專輯時,意外見到船艙之外清秀動人的女孩,並在感動之餘創作了《1900's Theme》。隨著女孩的下船離去,1900的心開始波動。

6. 鋼琴師這部電影好看嗎

這部電影是講述二戰期間,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他在華沙的猶太區里飽受著飢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於城市的廢墟中。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冒死保護下,鋼琴家終於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
記得是在大二的時候看過。片子大概要三小時,我看的忘了時間,直到寢室熄燈電腦自動關閉,但第二天還是看完了。當時失眠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起來看。納粹、逃亡、男人、女人、那個世界、離我太遠,卻又很近。我只能任憑自己跟著主人公一起逃亡,在那裡除了活著。其他什麼都失去了意義,讓正處於感情脆弱期的我獲得了救贖。很感激為這部片子付出努力的人們。
看過一本好書,感到心靈的震撼
看過一部電影,感到無比的糾結
人性的光輝,總是在泯滅是閃現
----紀念我最愛的關於二戰的影片<鋼琴師>
靈動的手指如精靈般在黑白相間的琴鍵上自由跳動,神奇而美妙的音樂緩緩流出,充斥著耳膜,凈化著心靈。我們的鋼琴師優雅的沉浸於鋼琴的藝術之中,然而這一切的美好,在忽然的爆炸聲中終止了,拉開了殘酷戰爭的序幕。
溫暖的大家人,開始為了藏錢而展開了爭論。然而誰又知道,能夠這樣爭論還是幸福的。被迫離開原來的居住地後,真正的恐怖開始了,而鋼琴師的愛情事業也隨之冰凍了。面對一層層長高的圍牆,面對沒有緣由的槍斃,面對飢餓,面對自己的無能為力,生之為何呢?那個在街上不停的尋找丈夫的婦女,那個被鋼琴師從牆洞里拽出來卻已經死去的孩子,那個活生生被扔下樓的殘疾人,那個只問了一句「去哪」就被殺死的女人,那個不停自責殺死親生嬰兒的母親,那20元買來分給大家吃得一塊糖……
看到這些畫面的時候,我都是不自覺地用手捂住了嘴,這是為什麼呢,同樣都是人類,有沒有說的清楚德國人為什麼要這么對待他們呢,這是為什麼呢,勒令內心正遭受無限恐懼的猶太人跳舞難道就真的那麼好笑嗎,槍殺無處可逃的猶太人就真的那麼令他們快樂嗎?我以為整部影片就是這樣了,可是,高潮在我意料之外展開了。面對救命的一瓶罐頭,鋼琴師仍舊用虛弱的手想辦法把它敲開,當罐頭掉在地上,一位德國軍官的腳出現在眼前時,是面對死亡恐懼,鋼琴師的生命似乎停在了這里,必死無疑了吧
我永遠也忘不了德國軍官桌上的照片,即使在戰場上,依舊給人溫暖的全家福,我永遠也忘不了德國軍官將食物拿給我們的鋼琴師,我永遠也忘不了德國軍官坦然地說「我們投降了」,我永遠也忘不了德國軍官將自己的大衣脫下來給鋼琴師,說他還有更暖和的。他做的這一切,都不是想要報答,甚至他還以為自己會有機會再從收音機里聽到鋼琴師的音樂。
我哭了,因為鋼琴師的命運在人性的美麗下得以長久,音樂可以繼續了。我哭了,原來即使親人離散,即使惶恐害怕,在陌生人之間依然有芬芳的人性在,在感動著我們。我哭了,我為鋼琴師美好的命運而哭,為德國軍官善良的人性美而哭,我為我生存的世界有芬芳的音樂而哭。我再次以為影片該結束了,然而我又錯了,影片還沒有結束。 戰爭結束後,苦難的人們得以解脫,我的心情似乎有些好轉,但是當德國軍官在一群俘虜堆里,忽然站起來抓住說自己救了鋼琴師,說要找鋼琴師救他的時候,我的眼淚奔涌而出,軍官的話依舊重復著,然而俄國的軍人依舊以殘酷的對待俘虜的方式拽住他。任憑他怎樣的追求也許並不現實求生希望。這就是戰爭,猶太人剛剛受完罪,德國士兵反過來是同樣的遭遇。
鋼琴師回到了以前的生活,錄音室里優雅的鋼琴師在彈奏鋼琴,那個人告訴了德國軍官的遭遇,然而命運多舛,雖然做了努力,仍然沒有得到最圓滿的結局。片子結束後,很長的一段鋼琴,雙手在琴鍵上,精靈般的跳動。結尾的字母居然告訴我這部片子的故事是真實的,而德國軍官死於俘虜的服刑期間。我的淚不自覺地大滴的掉下來,這並不是一個反映戰爭的編出來的故事,而是真實的事情。戰爭使人恐懼,然而人性卻又讓人看到希望。結局並不都是美好,但我們可以通過努力然他變得不那麼殘酷,我們依舊有音樂聽,依舊有如此感人的故事留給我們不是嗎?然而有的人卻把德國軍官的死歸於他救了一個猶太人也不能彌補他殺害很多猶太人的事實。我想說的是,不要這樣好嗎,無論讓多少德國士兵死,都贖不了這個罪,這個罪不是他們犯的。只是讓我們把這位美麗的德國軍官的死歸為戰爭的不幸吧,這樣他的死才似乎有些價值。真希望有天堂在。

7. 電影《鋼琴師》——戰爭里無辜的人

        因著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事,找出來《鋼琴師》再看了一遍,講的是波蘭猶太人在二戰期間被德軍凌辱、屠殺,有一位鋼琴師,在片頭和片尾都演奏者貝多芬的曲子,彈奏著對生活的熱愛,而之間兩個多小時的白描卻是他歷經坎坷,幾次與死亡擦肩而過。鋼琴師的宅邸從華麗的公寓淪為貧民窟,再流浪到被好心人收留,最後在無人的隔離區閣樓;吃食從豪華的西餐到麵包果腹,最後麵包渣,不知道是什麼的一罐罐頭;穿的是西裝、風衣、禮帽到夾克圍巾,再到破破爛爛的僅僅只能遮蔽的襤褸;發型和鬍子也是從一絲不苟到蓬頭垢面。。。。。。

        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幾個鏡頭:

        被迫與父母分離,父母家人被火車拉往集中營,一去不返,有人計算著拉走了多少天、多少車,大概幾十萬人;猶太人在隔離區想辦法購置了武器,並發起了對德軍的反抗,遭到德軍的瘋狂報復,所有人都犧牲了;在猶太人隊列里,德國軍官隨意報出幾個數字,被點到的人出列之後,直接被當街擊斃。。。。。。太多這樣的鏡頭,人命隨時都有可能被中止,這樣的感覺特別壓抑,戰爭中,生命被控制在別人手裡,做任何事情都沒有辦法改變,真的讓人無比心痛和恐懼。

        被趕到隔離區後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在人群中切分一小塊巧克力,儀態優雅的品嘗;鋼琴師在拿到德國軍官給他的麵包果醬的時候,用手指蘸了一下放到嘴裡,發出的滿足的嘆息。。。。。。在戰爭里,最為難熬的可能就是五臟廟了,食品價格飛漲,或者乾脆就短缺到只能一直飢腸轆轆,後來看影評才知道演員為了演好這個角色減重三十公斤,真是太欽佩了!

        一家人沒有工作,但是還是堅決拒絕了去德國人的警察廳,不願意去做傷害猶太人的事情;在運進隔離區的糧食里藏著各種槍械,冒著生命危險流轉。。。。。。在極度困窘的情況下,往往是能看出一個人的最基本的價值觀的,一個人如果沒有底線將多麼可怕,遺憾的是,這個世界沒有底線的人太多了,為了蠅頭小利,很多人出賣靈魂,不知道二戰對猶太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現在全世界都對猶太人智慧贊不絕口,有沒有想過智慧的基石是什麼?

        很多次,主角修長蒼白的手指在鋼琴琴鍵或是虛空飛舞,那是他的內心是怎麼樣的感受,他為德國軍官演奏的那首曲子,是貝多芬為波蘭流浪詩人創作,沉悶、激昂,最終歸於寧靜。

        看完電影,也想起來奧黛麗赫本的童年經歷,也是在波蘭,也是遭遇二戰,也是在那樣的困境里成長,最終她以優雅清純的氣質成為影壇的長青經典。

        經歷戰爭,太多人倒下,少數人仍然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在廢墟上建立起新的輝煌,也更增添了悲天憫人的情懷,有的雞湯也會歌頌苦難,但是,無論如何,不要歌頌戰爭,一將功成萬骨枯,枯的都是無辜的百姓,枯的都是我們這些熱愛和平、渴望平安的人。。。。。。

8. 電影推薦-《鋼琴家》

《鋼琴家》超級超級好看的電影,講二戰時德國殘害猶太人,一個猶太裔的鋼琴家在此時艱難生存的故事。

兩個半小時的電影看完我又把幾個經典場景又看一遍,覺得怎麼都看不夠,回味悠長,發人深省。特別深刻的鏡頭有:

鋼琴家一家人在猶太人街區看著德國士兵過來把對面樓上站不起來的老人倒下樓

鋼琴師一家在空地上等待去集中營時花20元買了一顆奶糖切成6瓣一家人分食

鋼琴師獨自一人藏在德國街區對面的樓上看一群企圖逃跑的人被從背後擊殺

德國人炸樓時鋼琴家慌亂逃竄

最後德國軍官聽鋼琴家彈琴、軍官送麵包給鋼琴家....種種情節看過仍然歷歷在目。

學歷史的時候只覺得二戰是個戰爭、華沙是個條約,根本想不到戰爭背後有這樣多殘酷的事實,一個條約背後有多少生命被迫害。

我想若我有機會做個中學教師,在教到二戰史時一定要放這部片子給學生們看;或者,不能做老師也會帶我的孩子一起看。

9. 推薦電影《鋼琴家》

電影《鋼琴家》,初看這個名字,以為就是單純講鋼琴家一生,隨著情節的推進,才知道並不簡單。這是大製作,大場面,猶太人,德國士兵,街上的屍體,被戰火炸壞的樓房,無一不體現導演極其背後整個團隊的用心良苦。

德國士兵毆打虐待猶太人,簡直不把人當人看,先是把所有猶太人趕到集中區,築起高牆,印象很深的一幕是傍晚時分突然闖入一戶人家,讓那家人全體起立,結果癱瘓的老人無法站立,直接連同輪椅一同從高樓扔下,隨後揚長而去,要麼讓一家人往前跑,要麼讓人趴在地上,再一個個打死,沒有人敢反抗,大街上隨處可見屍體,尤其是小孩,戰爭太殘酷了!

鋼琴家一家人最後只剩鋼琴家了,他東躲西藏,戰勝飢餓,病痛,寒冷和孤獨,憑著強烈的求生的意志,活了下來,享年88歲。

最讓人遺憾的是幫助過鋼琴家的德國軍官在戰俘營死了,一首鋼琴曲救贖了兩個靈魂,鋼琴家活下來了,那位德國軍官卻沒能回祖國和家人團聚,戰爭始終是殘酷的!

閱讀全文

與好看的電影鋼琴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書生是什麼電影 瀏覽:62
如果有人約你看電影表示什麼 瀏覽:57
電影西遊記女兒國什麼時候拍的 瀏覽:844
南瓜電影怎麼找粵語電影 瀏覽:142
電影鐵道飛虎好看嗎 瀏覽:942
你打算什麼時候去看電影英語怎麼說 瀏覽:939
像大開眼界的電影有多少 瀏覽:211
一部好的電影要多少宣發費用 瀏覽:460
捉迷藏電影主題曲粵語歌曲是什麼 瀏覽:469
滿城惠友電影院兒童怎麼買票 瀏覽:142
如何評價電影關原之戰 瀏覽:921
美國新世界電影在線觀看免費完整版 瀏覽:585
死亡塔剪輯了哪些電影 瀏覽:42
講一個劇院有怪獸是什麼電影 瀏覽:163
小丑這部電影好看么 瀏覽:677
如何看待電影圈跨界的現象 瀏覽:768
戰狼2電影免費完整觀看 瀏覽:295
偵探類的電視電影有哪些 瀏覽:123
如何能找到網路的小電影 瀏覽:77
如何把電影投到牆上看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