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沒時間帶娃這10部有意義的動畫電影,讓孩子的假期不孤單
眼下,各地中小學生也陸陸續續開啟了暑假模式,但對於忙碌的家長來說,忙裡抽閑帶娃實在是太煩惱了,但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部分。
對於孩子來說,有教育意義的動畫電影往往是最能觸動心靈的,下面讓菠蘿君為大家分享幾部好看的影片,解救大家於「水火」之中吧。
在西方神話傳說里,有一種可以送孩子的鳥,這只鳥落在誰家屋頂上建造鳥窩,這家人就會得到一個好孩子。
在《暴力雲和送子鶴》這部影片里,暴力雲負責捏造孩子,而送子鶴負責將孩子送到各家各戶手中,按道理來說,他們配合應該相當默契,但送子鶴卻不這么覺得。
因為暴力雲就如同他的名字一般,總是創造出很「暴力」的孩子,這可就累慘了送子鶴,每次完成任務之後送子鶴總是會傷痕累累的回到暴力雲身邊。
終於在暴力雲再一次創造出「暴力」寶寶後,送子鶴害怕地躲了起來,但最終這對配合了多年的搭檔還是冰釋前嫌,送子鶴繼續接納著暴力雲製造的寶寶。
因為寶寶本身是無罪的,將送子鶴弄傷的也不過是寶寶生來就帶有的尖刺,這也暗喻著沒有生來就完美的寶寶,尤其是那些有身體缺陷或者智力心靈上有障礙的孩子。
對於外界造成的傷害和外界對他們的不滿與非議,並不是來源於他們的所作所為,而是在於他們生來就存在缺陷,兩位主角教會了我們,在 情感 與工作有聯系的情況下,並不能做永遠的忍讓,在明確自己感到在這段關系中不舒服時,就要與對方談清楚。
我們要的是雙方心安理得的堅守與陪伴。
你們的孩子有美術天賦嗎?如果有的話,這部《視線之外》就再合適不過了。
這部動畫片短短的五分鍾就可以用小故事編織出世界的對比畫面,在我們視線之外的真實和我們幻想與想像的碰撞,從盲人姑娘被偷走錢包,自己愛犬又消失不見得無助,到愛犬叼著被偷走的錢包趕回女孩身邊。
冷暖分明的世界給予了我們無限想像。
畫面的好壞,在於自己構思的一念之間。
如果你的孩子比較懦弱,你可以陪他去看《老人與海》
感受一個不屈服於命運,不畏艱難險阻,用自己不算強壯的體魄,豐富的航海經驗和不服輸的毅力去戰勝一個個不可能的磨難。
不論什麼時候都不服輸,保持永遠的積極與樂觀。
《晝與夜》晝夜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小孩子,一直都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裡,互相討厭,都覺得只有自己才是最好的,是最耀眼的存在。
可到了最後才發現原來對方身上有那麼多自己不曾擁有的閃閃發光的東西。
一個小男孩想將企鵝送回它的家,卻發現那個地方《遠在天邊》
歷盡千辛萬苦,他們還是抵達了南極,小男孩很高興自己能把企鵝送回家,可是企鵝卻不開心,它很不捨得這個小男孩,而最後小男孩撿到了行李箱才知道,其實小企鵝沒有迷路,小企鵝只是感覺自己一人很孤單而已。
最後小男孩想通了這一切之後又回去找他的「朋友」,一個房子可能並不是我們需要的歸宿,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精神的堅守,心靈的歸宿他的名字叫「朋友」。
宮崎駿的作品可以說是人人傳頌的經典了。
每個人都曾經是小孩,但長大之後我們卻反而忘記了那份純粹的感情是什麼樣子了。
《懸崖上的金魚姬》里講述的主要還是大自然的問題。
人類無休止掠奪與消費,卻忘記將它們排出的垃圾廢物回收,肆意傷害海洋生物,嚴重損壞著生態,我們都是地球子民,應該對地球抱有基本的尊重。
說完對地球的保護,再來談一談我們對自身的啟示。
《夏洛特的網》是一部帶有成長教育意義的影片。
孩子們可能不會理解這第二次生命的意義,但對於一個朋友來說,即使他不在了,他的子子孫孫依舊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繼續陪伴著他的朋友。
奉獻是友誼的真理,而不是一味地只知道索取。
還有陪伴著家長們童年的《獅子王》和《玩具總動員》系列,同樣可以推薦給孩子們。
小獅子王辛巴和胡迪警長或許孩子們也會喜歡。
經典動畫《獅子王》教會我們,在父母面前所有的災難似乎都化為烏有,而不管什麼時候與什麼環境,都要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獲得別人尊重的條件是要足夠的自律與清醒。
父母總是要離開孩子的,只有讓孩子親身經歷磨難才能錘煉得更加勇敢,更加負責。
《玩具總動員》陪伴我們的時間或許更長。
它教會孩子的要珍惜自己的玩具,要學著了解玩具的用途,也要了解自己。
要與它們交朋友,懂得友誼的珍貴。
長篇電影固然好看,短片的《禮物》也不乏教育意義。
失去雙腿的暴躁男孩,成天不出家門,只知道打 游戲 。
直到媽媽送給小男孩一隻同樣殘疾的小狗,男孩看著小狗快樂玩鬧,自己也被深深地感染著,鼓起勇氣重拾信心走出了家門。
暑期帶娃不用愁,有了這些好看的動畫電影陪伴,即使再好動的孩子們也會被深深吸引吧。
⑵ 兒童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世界十大兒童電影排行榜:
1、《奇幻森林》
可愛的狼狼和熊熊,大橘可憐地成了反派。熊和孩子絕配了,很像王者榮耀里的阿骨朵。特效逼真,森林與動物都很真實,就是看的這個清晰度差了點。這是叢林之子最成功的改編,對原著的尊崇和CG特效的完美結合,每次看這一類的電影,總有想去學CG原畫的念頭。
⑶ 兒童經典電影推薦必看的
1.納尼亞傳奇
上映時間:2005年12月(第一部)
推薦關鍵詞:勇敢
這系列電影改編自美國著名作家劉易斯的奇幻巨作《納尼亞傳奇》。講述四個孩子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躲進衣櫥中,卻進入到另一個奇幻的世界,在這個神奇的世界成為拯救被冰雪女王統治人群的天選之子。從最初的害怕,到後來勇敢承擔責任,直至成長為王,孩子們在面對困難中飛速成長。
電影中關於人性的懦弱與勇敢,貪婪與大義,正義與邪惡都在劇情的推進中緩緩展開。獅子王阿斯蘭的王者之氣更是給孩子們一種心靈上的沖擊,讓人嚮往不已。英雄夢,公主夢都在這部魔幻電影中很好的實現。讓它從諸多魔幻電影中脫穎而出,成為孩子們最受歡迎的影片之一。
2. 愛麗絲漫遊記
上映時間:2010年3月
推薦關鍵詞:直面
如果有機會去到另外一個世界,拯救那個世界的人民,你會勇敢面對還是逃脫?這部同樣改自世界名著的電影,有著精美的特效,好萊塢大咖的加持,上映即受到諸多追捧。講述美麗的女孩愛麗絲在因緣際會下,進入到了一個如同仙境般的不可思議的「地下世界」。這個世界的善良人民已經盼望她的到來盼了很久,愛麗絲以為這個世界只是一場夢,但最終發現這里卻是現實,而她還要擔負著拯救這個王國「白皇後」的任務。在小夥伴們的鼓勵下,她勇敢承擔起拯救的責任,讓這個地下世界擺脫了紅桃皇後的邪惡控制,而重新回歸到和睦與安寧。
這部電影用非常優美的「語言」探討了虛與實的關系,有的時候我們以為是假的,卻是真的;而有的時候我們以為是真實的,卻包含諸多虛假的內容。這是一部能讓孩子們開啟探索世界本質慾望的電影。
3. 彼得·潘
上映時間:2003年12月
推薦關鍵詞:不想長大
這部改編自著名兒童文學的電影表達了一種「活著就是冒險」的觀點。有首歌《不想長大》曾經火遍中國的大街小巷,因為戳中了很多成年人內心深處真實的情感。很多人都有種不想長大的想法,這部電影的主角就是長不大而且能自由飛行的的彼得·潘。最初的他只是單純快樂的生活著,後來為了一個承諾,懦弱的他變得勇敢,變得充滿力量,幫助人類女主角離開夢幻島,離開邪惡海盜,回到人類世界,而彼得·潘卻留在了他的世界,兩人再也無法相見。
彼得·潘象徵著永恆的童年和永無止境的探險精神,是自由童年的獨立宣言,是永不衰老的童心象徵。他樂於助人、心懷俠義,對於孩子們來說,擁有一種致命的吸引力。此人物從誕生起至現在,受到無數小朋友的喜愛,而成為西方人幾乎無人不知家喻戶曉的經典IP。
4. 精靈鼠小弟
上映時間:1999年12月
推薦關鍵詞:歸屬
這部在上個世紀末創了各項紀錄的兒童電影,改編自著名作家E·B·懷特的小說。小老鼠斯圖亞特來到了人類家庭,和這個家庭中的小兒子喬治成為另類「兄弟」。喬治起初非常不能接受一個「動物」作為自己的家人,但是小老師卻用自己的幽默,自己的真情打動了喬治全家人。
這部電影講述了家和歸屬的意義。整部電影詼諧幽默而又溫馨感人,腦洞非常大。對於家人,我們該如何定義?是有血緣關系的才能成為家人,還是由情感歸屬來確定一個人或者一個動物是否是家庭的一份子?也許,這部電影能給你答案。孩子們能通過這部電影更深層次的思考家人的意義。現在無數家庭養了寵物,看過這部電影之後,更能增加孩子的愛心和珍惜之情。
⑷ 對於適合孩子看的電影,你有什麼好的推薦
小孩可以觀看的電影其實並不局限於動畫形式,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迪士尼動畫系列以及宮崎駿的作品等,也應該嘗試讓孩子看一下適合年齡段的真人扮演的電影。以下推薦的幾部電影,不僅小孩能看得進去,大人也會覺得不錯。
這部電影的起點就非常高了,它改編自19世紀小說《叢林之書》,一本享譽全球100多年的名著,只要拍出五六分的意思,就足以震撼。
坦然接受分離,那也是一種成長。因為結尾太美好了,純凈得容不下一絲雜質。所以它適合3歲以上所有人群觀看。
⑸ 7一12歲兒童必看的電影國產
7一12歲兒童必看的電影國產
7一12歲兒童必看的電影國產,現在影院上是有著越來越多適合小孩子觀看的親子向電影,而一部優秀的動畫片融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以下分析7一12歲兒童必看的電影國產
第一部:《大鬧天宮》
這是20世紀60年代製作的一部動畫片,根據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的前七回改編而成。1961年《大鬧天宮》上集問世,【1】964年下集問世,當時沒有電腦製作,全靠手中的畫筆完成,每10分鍾的動畫鏡頭,要用到7000-10000張原畫,這部影片中的原畫歷時四年才完成。
在人物造型、用色方面借鑒了古代的繪畫、廟堂藝術、民間年畫的特色,又融入了中國傳統戲劇的表演藝術,具有濃郁的中國風,堪稱經典中的經典。
故事通過孫悟空鬧龍宮、反天庭的故事,展現了孫悟空不畏強權、敢於反抗的精神。
第二部《小蝌蚪找媽媽》
這是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是很多80、90後的回憶,適合0-6歲的孩子觀看,原型出自於齊白石老人的水墨名作《蛙聲十里出山泉》,動畫角色也取自於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
影片講述了青蛙媽媽產下蝌蚪卵後離開了,蝌蚪卵們慢慢長出尾巴變成一群小蝌蚪,在蝦公公描述了它們母親的特徵後,它們決定去尋找媽媽。他們扒開了漂浮的水草,擠過了狹窄的石縫,一路上錯把蝦公公、金魚、螃蟹、烏龜、鯰魚等當成了媽媽,最後他們發現原來大眼睛白肚皮,不多不少四條腿的青蛙才是他們的媽媽,這是一個非常有愛的故事。
第三部《哪吒之魔童降世》
影片講述了哪吒雖「生而為魔」卻「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長經歷的故事。這部片子展現了兩大主題,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以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並且正是前者支撐了後者。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誰只有我自己說了算」,」生而為魔, 那又如何!」影中一句句振聾發聵的宣言可謂讓觀影者澎湃,哪吒說出了我們每個平凡人,或者說大多數小人物內心不敢說出的話。父母的愛能化解一切的問題,這部電影堪稱家庭教育的成功典範,值得親子共同觀看。
第四部《風語咒》
影片講述了雙目失明的少年郎明,只能靠招搖撞騙混於市井之中,直到有一天與他相依為命的母親突然失蹤了,他才迫不及待踏上了尋找真相的路,在四大凶獸之一「饕餮」重現人間塗炭生靈的時刻,使用秘術「風語咒」成功將其封印。
這部影片整體來說是一個親情和努力追逐的故事,是一部中國動畫電影的里程碑。
第五部《寶蓮燈》
這是一個有關成長和愛的故事,是一部讓親情增溫的.好電影。天宮中的三聖母愛上了凡人書生,帶著神器寶蓮燈下凡與書生私定了終身,並生下了兒子沉香,過了七年平靜幸福的日子後,二郎神突然出現,用小沉香威脅三聖母交出了寶蓮燈,並將其壓在了華山下。
1、《叫我第一名》
主人公因患有先天性妥瑞氏症,被很多學校拒絕接受。但是他始終樂觀向上,堅持努力,堅持夢想毫不妥協,最終成為一位出色的老師。
影片屬於輕幽默風格,但是全篇貫穿很燃的正能量。我們可以從男主的教育,讓孩子知道學習最該學什麼;也告訴孩子,別讓任何事情,擋住你追求夢想的腳步!
2、《八月迷情》
影片講述了孤兒奧古斯特·拉什為尋父母來到紐約,在遇到神秘陌生後成為街頭賣藝者,奧古斯特依靠自己非凡的音樂天賦最終與自己父母相認的故事。對與喜歡音樂的孩子來說,這部電影可以觀看。
3、《狐狸與我》
這是一部來自法國的的電影,電影里,生活在山野里的小女孩偶遇到一隻狐狸後,就深深地著迷於她,不遺餘力地尋找她,慢慢兩者建立了聯系。
狐狸帶著小女孩展開了奇妙的森林冒險……
4、《地球上的星星》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星星,家長不要輕易放棄,也不要輕易否定孩子天真的想法。
5、《摔跤吧爸爸》
關於父女親情,夢想努力,家庭關系的一部電影,帶孩子看完絕對收益匪淺。
⑩《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票房:9.54億;
檔期:2015年暑期檔。
力壓《冰雪奇緣2》和《熊出沒:原始時代》,闖進前十。
國漫崛起的標志性作品,「西遊記」IP動畫總算是擺脫多年來低幼化的標簽,我們的小孩子值得看更成熟的作品,他們對於西遊的理解,不應該只局限於孫悟空打妖怪。
⑨《熊出沒·重返地球》
票房:9.74億;
檔期:2022年春節檔。
每一年的堅持春節檔上映,不斷進步的動畫質量,換來了可算是龐大的粉絲基礎,培養了粉絲們的消費習慣。
直到今年的《熊出沒·重返地球》,單片已經接近破10億大關,競爭力完全不輸春節檔的真人電影。
固然這是親子市場的國產頭牌IP,但適合親子的影片,絕不只有這種多數家長在影院只能睡覺或玩手機的類型。
下面8部破10億的片子,就都是孩子和大人都適合看的了。
⑧《功夫熊貓3》
票房:10億;
檔期:2016年賀歲檔。
在《熊出沒》崛起之前,親子市場大都要靠好萊塢的IP。
《功夫熊貓》系列就是其中一個人氣IP,因為當中加入了許多中國元素,令到中國觀眾頗有親切感。
「廣州日報」就評價道,這對小朋友的吸引力自然很大,但《功夫熊貓》將年輕男性觀眾也吸引入場,其中17歲以上的觀眾占據了70%以上。
似乎就是這個IP,令到不少成年觀眾都會去看口碑較好的動畫片。於是到了第三部有了足夠的粉絲累計,不局限於親子觀眾的觀眾群,破10億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⑦《神偷奶爸3》
票房:10.37億;
檔期:2017年暑期檔。
就在2008年《功夫熊貓》的兩年後,《神偷奶爸》IP崛起,第二部2014年引進中國市場拿下3.23億票房,然後次年的衍生電影《小黃人大眼萌》拿下超過4億,小黃人逐漸成為非常熱門的萌物周邊。
即便第三部口碑下滑,已經擁有無數粉絲的小黃人,借著暑期檔的黃金檔期,也能夠砍下破10億票房。
可惜,今年的《小黃人大眼萌》前傳,內地可能上不了了。
⑥《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票房:10.44億;檔期:2014年春節檔。
基本上只要是「西遊」IP的片子,都適合小朋友觀看。
2014年春節檔是春節親子市場井噴式增長的一年。除了有《爸爸去哪兒》電影版的上映,《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同樣是小孩子也願意去看的片子。
而且,這還是大人們更願意帶小孩去看的。因為起碼自己也不會無聊。
⑤《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
票房:11.98億;
檔期:2016年春節檔。
有了《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的成功,鄭保瑞兩年後的續作那就更穩了。
三打白骨精同樣是小朋友們都非常熟悉的西遊故事段落,當時《熊出沒》系列還沒正式進軍春節檔,只是在賀歲檔,所以這也就是當時親子觀眾的首選。
為什麼兩年後的講述女兒國的續集不行了呢,口碑是一方面,家長自己都不願意看,而孩子更想看《熊出沒》,當然也就不看了。
另一方面是女兒國的故事段落對小孩子來說就沒那麼熟悉,失去了親子市場,票房也就大打折扣。
④《尋夢環游記》
票房:12.3億;
檔期:2017年賀歲檔。
皮克斯是親子動畫片永遠的神。
親子市場為什麼叫親子,因為是大人和小孩一起看。那如果大人看到想睡覺,小孩看了也沒什麼營養,那麼電影就只不過是打發時間的玩意。
皮克斯就不同了,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合適,而且大人還可以適當引導小孩,讓小孩通過故事學會一些道理。
像《尋夢環游記》,就可以給孩子適當地進行死亡教育。如果只是小孩子自己看,那麼電視機也一樣。
③《瘋狂動物城》
票房:15.31億;
檔期:2016年3月檔。
唯一不在大檔期的,當真就是靠口碑贏得觀眾,當然還有裡面可愛動物的各種刷屏。
親子市場也當然要有「合家歡之王」迪士尼本部動畫的身影。
雖說和皮克斯動畫有所不同,但《瘋狂動物城》同樣是老少咸宜,小孩能看懂,大人可以通過故事的隱喻思考一些什麼。
我們的國產動畫技術已經逐漸成熟了,接下來就應該重點思考故事如何做得大人和小孩能夠一起觀看,一起共鳴,一起交流。
想要取得更多票房,打破低幼化標簽是親子片的必經之路。
②《姜子牙》
票房:16.02億;
檔期:2020年國慶檔。
其實從內容上看,不能算是兒童親子向了,選進來是因為營銷上極為依靠《哪吒之魔童降世》,自然也算是親子市場的范疇。
國漫崛起之後,創作者確實是想要擺脫低幼化。
但是,動畫畢竟是動畫,是有特殊性的。就算在國外,賣座的動畫也不會放棄小朋友的影票。
將一個完全成人化的故事放到動畫的軀殼里,就不是那麼合適了。《姜子牙》就成了一個典型,你讓10歲左右的小孩去思考救一人還是救蒼生的議題,是不是有些勉強了。
擺脫低幼化,不是一定就是要徹底拍給成年人看,這樣不如直接拿著劇本去拍真人電影,國產特效又不是做不起來。
①《哪吒之魔童降世》
票房:50.35億;
檔期:2019年暑期檔。
《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國漫崛起又老少咸宜的成功模範。
首先人物和劇情上並不復雜,兒童都是能看懂,並且能看得很有趣的,孩子們都可以代入到哪吒這個角色當中,並和哪吒一起從頑皮搗蛋,一起經歷一次找到自我,肩負責任的成長歷程。
而大人也可以更深入地思考「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題。也難怪這部電影會成為國漫的一個大方向,只是可能多數片子只能學到皮毛,但沒法參透核心罷了。
⑹ 卡通片真的只是小孩看嗎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肯定不是!
⑺ 孩子們的秘密電影好看嗎
孩子們的秘密電影好看
《秘密花園》是一篇兒童故事,沒有魔法,也不包含什麼捷徑,卻足夠讓每一位讀者獲得閱讀的滿足感。故事從一位不討人喜歡的小姑娘瑪麗開始,她從小不被母親喜歡,甚至說得不到母親的關愛,而周圍僕人給予的是主僕間絕對服從的溺愛。這樣一個曾經被寵壞了的孩子,她不懂生活,不會生存。
一場霍亂後,物是人非。她被帶到牧師家裡,卻不會和其他孩子相處,沒有人喜歡她願意和她玩耍。後來被送到了荒野外一座豪宅,那是她姑父家。在那裡,瑪麗遇到了瑪莎、科林、狄肯、本,還有一隻知更鳥,也是在那裡,她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成長。
故事開頭將瑪麗的霸道、蠻橫描寫得淋漓盡致。之前的生活簡直可以用渾渾噩噩來形容。一個被寵大的孩子竟理直氣壯說,搬行李天生就是僕人的工作。衣服不會穿,鞋子不會提。嘖嘖~ 很難想像,當孩子們讀到這樣一位乾瘦又不會笑的壞脾氣小女孩,是否也會生出討厭之情。
一個孩子如果沒有體會過困苦的滋味,她也就無法感同身受地去同情和幫助別人。這一點在《秘密花園》中得到了充分地體現。
因為不知道挨餓的滋味,瑪麗不懂得愛惜糧食。當瑪莎提到自己家12個孩子都會爭先恐後得把盤子吃干凈舔干凈時,瑪麗的表現很冷漠,也許她並非冷漠,甚至連她自己都不知道此刻她的表情多麼不討人喜歡。這也許就是浪費行為的根源,當然不只是孩子,見過許多成年人也有吃一口不好吃,或者吃飽了咬一口就扔掉的行為。只能說,他們不曾有過挨餓和食不果腹的體驗。經歷過苦,才更懂別人的不容易。
可就是這樣的瑪麗,在和同樣被寵壞的科林小少爺交流時,她安慰他,鼓勵他去到大自然中,瑪麗敞開心扉,講述自己的過去和自己在這里的成長,分享在大自然中得到的快樂。瞧,這就是孩子,不論她多麼驕橫,她的內心都有個真誠、干凈的沃土,只等那些感同身受的情景喚醒這些沉睡的童真。
孩子的天性盡管會被暫時壓制,卻不曾消失。當瑪麗初遇知更鳥的那一刻,能想像到她此刻的神態,開心得追逐,明明就是個孩子。
自然,是孩子最好的夥伴。帶給孩子們歡樂,讓瑪麗去觀察、去發現,在自然的秘密空間里,任由她與知更鳥談心,與花草對話。也正是這樣,能與動物對話的狄肯自然就成了瑪麗崇拜喜歡的夥伴。自然不同於人,這正是一個合適的土壤,讓孩子學會獨處,學會付出,學會用心去體會每一天草木的生長變化。
《秘密花園》中,瑪莎的媽媽充當了一位了不起的角色,她並非地位高,恰恰相反,她要供養12個子女,每天辛苦勞動,好在瑪莎可以靠打工賺些錢來貼補生活。神奇的是,這樣一個大家庭卻過得內心富足,遠勝過擁有庄園的克雷德文。
漸漸地,會發現,瑪莎媽媽教育孩子有著獨到的見解,或者說教育得當。她鼓勵孩子們去外面瘋跑,去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在大多數人看來是荒野的地方,在瑪莎媽媽看來,卻是空氣清新、物趣頗多的天然秘境。這也正是瑪莎初見瑪麗時提到喜歡荒野的原因。因為母親給了她在荒野中看到陽光和藍天的心靈。
⑻ 如何評論電影《會痛的十七歲》
我覺得這部影片很好看,發人深省。
《會痛的十七歲》是一部根據饒雪漫系列小說《我不是壞女生》改編的黑色物語影片。由彭發執導,徐嬌、胡夏、魯諾領銜主演,蔡卓妍、王力宏友情出演的電影。
影片既有高考的壓力、暗戀的悸動、成長的困惑等青春內核,也將二次元、失痛症等影片特有的元素穿插其中,顛覆了以往青春片的固有模式,反套路的形式希望可以引發觀眾共鳴,並在電影中同樣找到屬於自己的成長感悟。每個家庭都有或多或少的問題,這部影片也是對現實的直白寫照,這是一部發人深省的影片。
你是怎樣評價這部影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