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被拍成電影的勵志小說有哪些
小說是大家喜歡看的,經常被小說中的情節吸引,所以很多好看的小說被拍成電影,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由我給大家帶來關於被拍成電影的勵志小說有哪些,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被拍成電影的勵志小說介紹
被拍成電影的勵志小說1.《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改編的電影【布拉格之戀】
【布拉格之戀】改編自小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1984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昆德拉的才華得到集中體現的一部作品。昆德拉從一兩個關鍵詞以及基本情境出發構成了小說的人物情節。他以一個哲人的睿智將人類的生存情景提升到形而上學的高度加以考慮、審查和描述;由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與性愛兩個敏感領域,並初步形成了“幽默”與“復調”的小說風格。
被拍成電影的勵志小說2.《洛麗塔》
《洛麗塔》改編的電影【洛麗塔】
【洛麗塔】改編自小說《洛麗塔》(1955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洛麗塔》是作者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流傳最廣的作品,敘述了一個中年男子與一個未成年少女的戀愛故事。小說最初未獲准在美國發行,於1955年首次被歐洲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出版。1958年終於出版了美國版,作品一路躥升到《紐約時報》暢銷書單的第一位。
被拍成電影的勵志小說3.《活著》
《活著》改編的電影【活著】
【活著】改編自小說《活著》(余華)
余華想告訴讀者: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著,靜靜地活著,有一絲孤零零的意味。
被拍成電影的勵志小說4.《英國病人》
《英國病人》改編的電影【英國病人】
【英國病人】改編自《英國病人》(邁克爾·翁達傑)
邁克爾·翁達傑是一位以詩聞名的加拿大作家,但使他躋身國際知名作家行列的,還是那部獲得布克獎的富有如夢如幻般魅力的小說《英國病人》。
被拍成電影的勵志小說5.《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改編的電影【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改編自小說《傲慢與偏見》(1797 簡·奧斯汀)
《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汀最早完成的作品,她在1796年開始動筆,取名為《最初的印象》,1797年8月完成。她父親看後很感動,特意拿給出版社,但對方一口回絕,使得他們十分失望。後來,她重寫了《最初的印象》,改名為“傲慢與偏見”,於1813年1月出版。
被拍成電影的勵志小說6.《理智與情感》
《理智與情感》改編的電影【理智與情感】
【理智與情感】改編自小說《理智與情感》(1811 簡·奧斯汀)
《理智和情感》是簡·奧斯汀的第一部小說,但寫作技巧已經相當熟練。故事中的每一個情節,經作者的巧妙構思,表面的因果關系與隱藏在幕後的本質緣故均自然合理。
猜你喜歡:
1. 必看的十部勵志電影
2. 大學生必看的20部勵志電影
3. 十大經典勵志電影
4. 十大經典勵志電影
5. 最值得看的十部經典勵志電影推薦
6. 創業者必看的十部經典勵志電影
『貳』 你們見過哪些適合拍電影的小說呢
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可以拍成電影,而且非常具有教育意義。
『叄』 有哪些著名小說被拍成了電影
我現在還深刻的記著《情人》這部梁家輝出演的電影,的確讓人為之驚艷,然而在電影的背後,有一部更加驚艷的小說。杜拉斯的這部作品以法國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為背景,描寫了一名貧窮的法國少女與富有的華裔少爺之間深沉而無望的愛情。有人說,杜拉斯的作品語言碎片化,讀起來不流暢,有點像意識流小說。但這部半自傳的作品,可以稱得上是引導世界女性文學的作家之一。
『肆』 被改編成電影的經典小說推薦
經典的小說依舊歷久彌新,隨著電視行業的發展,有一些世界經典小說被改編成電影,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由我給大家帶來關於被改編成電影的經典小說推薦,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被改編成電影的經典小說
被改編成電影的小說1.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改編的電影【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改編自系列小說《哈利波特》(J.K.羅琳)
《哈利·波特》系列小說被翻譯成近七十多種語言,在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累計銷量達四億多冊,位列史上市場銷售類圖書首位。羅琳這個富有想像力的魔法媽媽帶給了無數人歡笑與淚水,更帶給了全世界的哈迷一個美麗的夢。
被改編成電影的小說2. 《別讓我走》
《別讓我走》改編的電影【別讓我走】
【別讓我走】改編自《別讓我走》(石黑一雄)
《別讓我走》是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的新小說,承襲了作者一貫的典雅文筆,也闡明了人性的脆弱與希望,巧妙地融合了推理、懸疑、科幻與愛情。
被改編成電影的小說3.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改編的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改編自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1941 茨威格)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由奧地利的著名作家茨威格創作的,是其代表作之一,講述的是一個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刻,飽蘸著一生的痴情,寫下了一封凄婉動人的長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絕望的愛慕之情。小說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經歷,寫出了愛的深沉與奉獻。
被改編成電影的小說4. 《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改編的電影【挪威的森林】
電影【挪威的森林】改編自小說《挪威的森林》(1987 村上春樹)。
1987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以《挪威的森林》為書名,寫了一本青春戀愛小說,這是一部動人心弦的、平緩舒雅的、略帶感傷的、百分之百的戀愛小說。
被改編成電影的小說5. 《卧虎藏龍》
《卧虎藏龍》改編的電影【卧虎藏龍】
【卧虎藏龍】改編自小說《卧虎藏龍》(王度廬)
王度廬於1938-1942年間創作了“鶴-鐵”五部曲:《鶴驚昆侖》、《寶劍金釵》、《劍氣珠光》、《卧虎藏龍》和《鐵騎銀瓶》。以言情小說的筆法創造了武俠小說的一個新的天地。
猜你喜歡:
1. 2017小說改編的勵志電視劇有哪些
2. 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推薦大全
3. 2018的由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推薦
4. 2017小說改編的勵志電視劇推薦
5. 恐怖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6. 十大必讀的外國名著
『伍』 有哪些改編成電影的小說要國內的
《花季雨季》(郁秀的《花季雨季》)
《玉觀音》(海岩的《玉觀音》)
《我愛你》(王朔的《過把癮》)
《天下無賊》
還有幾個改編自王朔的
《陽光燦爛的日子》 (王朔的 《動物兇猛》)
《甲方乙方》
《我是你爸爸》
《看上去很美》
《永失我愛》
『陸』 中國有哪些你覺得適合拍成電影的奇幻小說求推薦
錢莉芳的《天意》,它雖沒有劉慈欣王晉康這些大神那麼硬科幻,但它將科幻安排到歷史中去,用另一種方式重新編排歷史,重新解讀,讀起來十分刺激。
『柒』 愛倫坡有哪些作品被改編成電影啊 在准備畢業論文
愛倫坡的小說改編成電視劇的很多,但是改編成電影卻很少,為了我的回答更有針對性,我只說改編的電影。
《地獄病院》(2014)改編自愛倫坡短篇小說《塔爾博士和費瑟爾教授的療法》
《勾魂奪魄》(1968)改編自愛倫坡的三篇短篇小說,《該死的托比》《威廉威爾遜》《門澤哲斯坦》
《魔鬼雙瞳》(1990)改編自愛倫坡短篇《雙凶眼》
《紅死病》又叫《紅死魔的面具》(1964)改編自愛倫坡同名小說
《厄舍古屋的倒塌》(1928)改編自愛倫坡同名的心理恐怖小說
《深坑、鍾擺和希望》(1984)改編自愛倫坡《陷阱與鍾擺》
《鄂榭府崩潰記》(1981)改編自愛倫坡同名小說
《辛普森一家》(1989)中的第三章節烏鴉的內容,改編自愛倫坡短詩《烏鴉》
《泄密的心》(2009)改編自愛倫坡同名小說
如想了解每部電影的詳細內容,可網路☺
『捌』 許多文學被改,然後拍攝成電影800字議論文
1、論文摘要中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2、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
3、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摘要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要按邏輯順序來安排。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摘要慎用長句,句型應力求簡單。每句話要表意明白,無空泛、籠統、含混之詞,但摘要畢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電報式的寫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稱。建議採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法標明一次文獻的性質和文獻主題,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5、要使用規范化的名詞術語,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後加括弧註明原文。
6、除了實在無法變通以外,一般不用數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插圖、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該文獻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玖』 十部高分小說改編電影
小說一直是影視改編的寶庫,有些經典電影就是通過高分小說改編而來的。這十部電影每部在豆瓣上評分都超過9分,都是可以充實自己的好作品。
1、《追風箏的人》-2007
該劇改編自卡勒德·胡賽尼同名小說。由馬克·福斯特執導,赫立德·阿卜杜拉、阿托莎·利奧妮、肖恩·托布、薩伊德·塔格馬奧等人主演。
影片講述了發生在兩個阿富汗少年阿米爾和哈桑身上的故事。夢魘一樣的經歷使阿米爾移民美國,當他面對一個拋開罪惡感,重新找回那個善良純真的自我的機會,會如何選擇。
原著小說講述了兩個阿富汗少年關於友誼、親情、背叛、救贖的故事,小說不僅表達了對戰爭的控訴、還對阿富汗種族問題和宗教問題有深刻的反映。這部小說在評論界獲得廣泛好評,但同時也在阿富汗國內引起巨大的爭議。
2、《轉山》-2011年
導演:杜家毅主演:張書豪李曉川。
根據謝旺霖同名暢銷小說改編,真人真事為藍本。原著記錄了作者謝旺霖騎行2000多公里到達西藏的旅程,這個崇尚自由的流浪故事令無數年輕人嚮往。
這不僅是一次身體的旅行,更是一次心靈的旅行,這不僅是一本關於旅行的書,更是一部關於成長的書。
原著講述了一個24歲的年輕人,在寒意漸生的10月,獨自踏上從麗江到拉薩征程,並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勇敢和偉大,而是「在相信與懷疑之間擺盪」,但最終決定走下去,因為哪怕失敗,他也應該在失敗面前看見自己究竟是如何就範的」。
夜間騎行幾乎掉下懸崖,在藏獒與野狗的夾擊下狼狽脫險,由於食物中毒而整整兩天上吐下瀉……艱險的旅程只是表象,而作者表述的核心是面對自己的軟弱。從最初的防範戒備到最後與藏民共食糌粑,作者的變化或者說成長清晰可見:「從內向轉化外放,從寡言變多話」,「我在創造另一個新的可能的自我」。
這不僅是一次身體的旅行,更是一次心靈的旅行,這不僅是一本關於旅行的書,更是一部關於成長的書。
3、阿甘正傳
著名勵志電影,以一個智障兒童的視角,一面憑借自身努力擠入成功人士行列,一面也在暗自嘲諷現實社會的一些不平現象。
4、《穿條紋睡衣的男孩》-2008年
根據愛爾蘭新銳作家約翰·伯恩200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由馬克·赫曼執導,阿沙·巴特菲爾德、維拉·法梅加和魯伯特·弗蘭德等聯袂主演。
影片講述二戰期間,八歲的布魯諾是集中營德國司令官的兒子,他與集中營圍欄的另一邊的一個猶太男孩結下了友誼,從而發生了許多令人意料不到的事情。影片於2008年11月7日在美國上映。
5、《嫌疑人X的獻身》-2007年
西谷弘導演,福田靖編劇,福山雅治、柴崎幸、堤真一、松雪泰子、北村一輝等主演的一部懸疑劇情片,於2008年10月4日上映。
該片由一宗被發現的男屍體引起,帶出帝都大學物理學教授湯川及數學天才石神哲哉之間的不斷鬥智斗勇的故事,並涉及了男女之間的愛情,以及惺惺相惜的友情。
《嫌疑人X的獻身》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長篇推理小說,也是"伽利略系列"的第三本小說,是東野圭吾的巔峰之作,是東野圭吾發表作品迄今被翻譯成最多語言的作品。
同時獲得直木獎和本格推理小說大獎,更受到評論界、媒體和廣大讀者的如潮好評,創造了日本推理小說史上絕無僅有的奇跡--同時摘得"這本小說了不起"、"本格推理小說Top10"、"周刊文藝推理小說Top10"三大推理小說排行榜年度總冠軍。
6、《朗讀者》-2008年
改編自1995年本哈德·施林克所創作的小說《朗讀者》,由史蒂芬·戴德利導演,凱特·溫絲萊特、大衛·克勞斯、拉爾夫·費因斯等人主演。
故事講述一名20世紀五十年代的德國少年米夏和一名中年女子漢娜展開的一段忘年戀,但漢娜不久不告而別。米夏後來成為年輕律師,再度見到漢娜時,她由於她在戰爭後期中擔任一個集中營警衛時的行為成為一名因戰爭犯罪受審的被告。
米夏知道漢娜一直有一個比她以往納粹時代更糟的秘密,這個秘密足以推翻對她的指控。但米夏一時的猶豫鑄就了兩人終身的遺憾。該片於2008年12月12日在美國上映。
7、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改編自安德烈·艾席蒙的同名小說,由盧卡·瓜達格尼諾執導,提莫西·查拉梅、艾米·漢莫、邁克爾·斯圖巴主演的愛情電影,講述了24歲的美國博士生奧利弗在義大利結識了17歲的少年艾利歐,兩人從而發展出一段曖昧的關系,該片於2017年1月22日在美國聖丹斯電影節上映。
小說《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是一本絕佳的小說,描述地中海夏日感官的光芒,與充滿慾望的日日夜夜,同時也是本美麗與智慧兼具的書,分毫不差地以既輕盈又凝縮的謹慎,寫作其戲劇場面每一刻的精確真實。
8、《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2016年
本片如實反映了伊拉克戰爭對美國社會的撕裂,可謂無遠弗屆,即使久別團圓的家庭餐桌也不能倖免。人們不知道為什麼打這場仗,不知道戰爭何去何從,更不知道這種撕裂何時終結。
這是美國日常生活的一天。談論戰爭與真實的戰爭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出現在這一天的B班既是眾星捧月的戰爭英雄,又是這場戰爭的局外人。他們在戰場上取得了勝利,卻在真實的'祖國那裡飽受挫敗,以至於灰溜溜地落荒而逃,逃回戰場上去。
那是一片死亡之地,又是他們保持尊嚴的存活之地。影片上映後最引起熱議的是李安使用的3D實拍、4K解析度、120幀率三者的結合,他打破觀眾只能坐在台下觀看的模式,既打破「第四堵牆」,重新定義了觀眾與表演之間的關系,觀眾不再是被動者,我們可以直接走進表演空間,去選擇自己的所到之處和所見之劇。
大量的主觀視角,景深極強的畫面,超高清的視聽效果,將戰爭的殘酷和軍人的無助統統嫁接到觀眾的親身感受上——交戰時的激烈,貼身肉搏時的恐懼,看著戰友死去時的痛苦,回到喧囂世界時巨大的孤獨……此時的觀眾不再只是坐在屏幕前的旁觀者,而是化身為千千萬萬個同在戰場的比利·林恩。
《漫長的中場休息》是美國作家本方登的長篇小說。比利·林恩所在的B班士兵,在伊拉克贏得了一場3分43秒的短暫勝利。一夜間,他們成了美國的英雄。每個人都說著「感謝你們」,記者、好萊塢導演蜂擁而至。他們甚至還被邀請參加超級碗的中場秀。
絢麗的煙花在耳邊炸響,伴舞身上的亮片在身畔旋轉,戰爭彷彿無比遙遠。小說格局宏大,情節扣人心弦,文風細膩卻又令人捧腹。展現了不亞於《了不起的蓋茨比》的繁華而虛假的美國夢,充斥著肥皂泡沫似的絢爛和瑰麗,一場場輝煌的視覺感官盛宴。
人們沉浸於表演式的英雄主義,人人都自詡愛國,愛英雄,但僅僅停留在語言和表演。
唯有語言的狂轟濫炸,煽情渲染,才能維持這場戰爭。沒有人會像比利那樣思考——「有沒有一個臨界點,有沒有一個死亡人數能把祖國夢炸得粉碎?」本·方登通過一位參加伊拉克戰爭的19歲少年的眼睛,對戰爭和紙醉金迷的美國夢進行了辛辣有力的諷刺。正如比利林恩自己所言,「這感覺其實很奇怪,為這輩子最糟糕的一天得到表彰」。
9、《薩利機長》-2016年
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導演。故事發生在2009年1月,切斯利·薩利·薩倫伯格在成功的迫降了一架因操作失誤的飛機後,迅速成為美國的英雄,他成功的挽救了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生命。
「很明顯,寫這本書是為了彰顯薩利的榮譽——這部電影的預告片中的人物比小說中的描寫多了很多人性的糾結。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影帝湯姆漢克斯的搭配,和這部影片簡直是太搭了。」
原著為2009年威廉莫洛出版社《最高職責》,作者機長切斯利·「薩利」·薩倫伯格和傑弗里·扎斯洛。
10、肖申克的救贖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改編自斯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曾10項奧斯卡大獎提名,2項金球獎提名。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於1994年9月23日正式上映。
小說《四季奇譚》共有四篇故事,被公認是斯蒂芬·金從事寫作三十餘年來非恐怖小說類最傑出的作品之一,其所收錄的四篇中篇小說有三篇被改編為電影,分別為《肖申克的救贖》、《納粹追凶》、《總要找到你》。
『拾』 對於小說改編成電影這一現象的評論
對於越來越多小說被改編成電影這一現象,從社會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國民素質的提升等方面來說,都是有益的,我個人也表示非常支持。。這樣的方式給人們帶來無數場視覺上的盛宴,而且通過影片這種新穎的視角,可以讓人們更加直觀快捷的了解小說的背景,內容和情感。在進行改編的時候,大部分導演都會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對一些用現代影視技術無法做到的情節進行刪減和增加。
1994年張藝謀導演的《活著》,改編自余華的《活著》。影片露出一股悲憫情懷和傷感的黑色幽默。他將歷史濃縮為個人命運,而命如螻蟻般的個人命運,只能是枉自興嘆的生命之痛。本部影片真摯而有深度的表現了小說想要表達的主題: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福或是不幸的,生命只能是活著,靜靜地活著,有一絲絲孤零零的意味。
1995年由李安導演的《理智與情感》,改編自1811年簡.奧斯汀的小說《理智與情感》。李安執導的這部電影節奏把握得當,細節疏密妥貼,每場戲的取捨和長度都非常電影化。同《鐵皮鼓》,《卧虎藏龍》,《日瓦戈醫生》,《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一系列由小說改編的電影一樣都是非常成功的。
文學作品改編成電影從來不少見,但近年似乎特別多,不但有暢銷小說也有經典名著。如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但是沒有讓人想到的是,最先翻拍的竟然是韓國人。還有《我想念我自己》,《莫特德柴三部曲》,《布魯克林》,《性本惡》等多部作品也被改編成了電影。中國在這方面也從來都是不堪落後的。像饒雪漫的《左耳》,郭敬明的《小時代》,還有《何以笙簫默》,《花千骨》,《琅琊榜》,《那一曲軍校戀歌》,《他來了,請閉眼》等一系列小說也被搬上了銀屏。
但是在小說如此高頻率的被搬上熒屏時,也有一些反對的聲音出現。反對理由有三:其一,有些導演在改編過程中,為了追求所謂的商業利益和收視率,迎合大眾口味,在影視中加入了很多低俗趣味的東西,像婚外情,婆媳矛盾,使改編後的電影與原著小說相差甚遠。二是由於小說太長,短短100多分鍾的電影無法展示全部劇情,就只能對其進行刪減,但是有些影片對劇情把握不當,造成影片混亂。列如最近改編的《左耳》這部電影,劇情混亂俗套,進展太快,莫名其妙。有網友呼籲應該把心思放在情感的傳達上,而不是一味地推情節。三是影片表達不了人們對小說的期許。在小說中無論是英俊帥氣或高貴冷峻的男主角還是高貴優雅或可愛浪漫的女主角,影片對人物的特性表現不可能有小說那麼徹底,對於表現人物的神韻方面也有很多不足。這些影片滿足不了觀眾在小說中得到的滿足。
中國現多改編比較經典,好看的言情小說,但是由於影片達不到人們的預期,主角和小說裡面的形象相差甚遠,甚至有些拍的很爛。所以有網友不斷喊停,甚至有些網友呼籲不要再糟蹋好看的小說了,不要再讓明珠蒙塵。而且改編的大部分都是言情小說,有深刻內涵,豐富歷史印記的經典名著卻涉及得很少,對於提升國民素質和豐富精神世界方面還有些許欠缺。像《大話西遊》,《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等一系列以《西遊記》為原型改編的電影,影片很少表現《西遊記》想要表達的內涵和主題,大都是以搞笑為目的,失去了原著的精髓和思想。
小說改編成電影或是電視劇,使小說以一種新穎的視角走進人們的視線,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對於一些不喜歡看書的人來說,影片滿足了接受文化的快捷性和直觀性。但是受到商業利益的驅使,使這一形式在某些方面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但是也不能因此否認小說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的積極性和正面性。希望在把小說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的過程中,守住商業和文化良心,繼續以這新穎的形式打造出國民的精神食糧。拍出更多的既喜聞樂見又有知識涵養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