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評價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一秒鍾》
1、昨晚看的,颼颼的寒風、夾雜著小雨,偌大個影院,只有七個觀眾,簡直就是土豪包場了;但是,還是應該說,張藝謀奉獻了一部現實的、懷舊的、小眾的、純粹文藝的好電影了。據說是久經修改、如期上映的;上映之前,沒什麼宣傳、也沒什造勢,靜悄悄的,就這么放映了,與同是懷舊題材的《芳華》相比,一個選擇部隊文工團,一個選擇農場電影院,都是反映的六、七十年代的事情,殊途同歸、異曲同工了;
2、沉靜下來評判一下,張藝謀的《一秒鍾》還是比馮小剛的《芳華》要深刻些,張藝謀把大寫意、美如詩畫的場景都留給了外景、留給了大沙漠,畫面的美感一如往常,浩淼煙海、令人窒息,老謀子搞攝影出身的,對畫面的處理,講究的美學布局,非常令人震撼;很多人都在爭論,中國電影史上,是謝晉強還是張藝謀強,其實,論講故事、敘述情節,張藝謀肯定不是謝晉的對手,但論美感、畫面感,謝晉就比張藝謀差了一大截了;
3、謝晉的電影,《紅色娘子軍》、《女籃五號》、《舞台姐妹》、《天雲山傳奇》、《牧馬人》、《芙蓉鎮》都是以情節取勝的,而張藝謀呢,從《黃土地》做攝影時開始,就能充分調動攝影手段,以獨特造型、獨立的畫面、恢弘的氣勢,來表現黃土地的渾朴和壯美了。然後,《大閱兵》、《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金陵十三釵》都有非常獨到的、壯美無比的畫面處理;
⑵ 你覺得《一秒鍾》這部電影作品怎麼樣
《一秒鍾》是著名導演張藝謀的又一部新作品,雖然前期沒有大力的宣傳,但是因為張藝謀的影響力,很多人得知消息後,還是踴躍地跑進了電影院買票收款。不過結果顯然不是非常理想。雖然從口碑上來看,口碑評分證明了這部作品的優質。但是從慘淡的票房上來看,這部影片卻沒有點燃觀眾的興趣。
《一秒鍾》是一部簡單卻又不簡單的作品,並不能僅僅從電影的票房上來判斷它的好壞,同時也應該考慮到這部電影所蘊含的意義。《一秒鍾》可以稱得上是一部佳作。
⑶ 評分7.8,11天票房1.1億,張藝謀的《一秒鍾》到底差在哪
一、這部影片的背景在上個世紀70年代,離現代太遠了。眼下上映的電影或者說導演愛拍攝的電影,都是能夠和觀眾產生共鳴的,比如什麼職場,又或者是在某個城市創業,或者說是在某個環境下的遭遇……,這些事兒看似沒啥關聯,但卻是萬千大眾的生活縮影,總有人能夠因為這些事兒而產生共鳴,所以在看的時候會有代入感,但這部電影講的是上個世紀的事兒,爹媽都不去電影院看,全都是一群沒吃過苦沒遭過罪的年輕人,能有啥代入感,看個樂呵都不知道笑點在哪兒。
總的來說《一秒鍾》的劇本是真心不咋地,但是所有演員的演技還是在線的,最起碼讓人看著沒有特別假的感覺。
⑷ 電影《一秒鍾》上映了,為何口碑會呈兩極化
電影《一秒鍾》是大導演張藝謀的又一部力作,不過上映以後卻呈現出了兩極分化的口碑,為什麼會如此呢?其實怎麼說呢?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看法不同也是在所難免的,一千個人心中就會有一千個不同的哈姆雷特。不過說實在的張藝謀導演的這部《一秒鍾》確實拍的太過於文藝,也太過於平淡了!
最終張譯飾演的男主人公看到了電影簡報里的女兒,可是只有一秒鍾的鏡頭。整個故事就是這么簡單而且平淡,可以說你看到了這個影片的名字之後,已經可以猜到故事內容了。而且中間的劇情沒有任何的起伏,就像一盆平靜的水一樣毫無波瀾。
不過有的觀眾卻看的津津有味,認為可以從中獲得心靈的慰藉,只不過也說不出什麼高深的大意來!只能說一部好的作品是需要兼具有深意有內涵以及可以通俗易懂這兩點的,如果只是深到無人理解,那也不算一部好的作品!
⑸ 如何評價電影《一秒鍾》
《一秒鍾》簡單質朴,節奏緊湊流暢,張譯、范偉、劉浩存所飾演的三個人物的關系,各自背後各有一段傷痕往事,互動上都動機明朗、性格鮮明。
同時,幾個人物層次豐富,不是單一的臉譜化工具人,尤其范偉一角,一方面有為保自己飯碗不惜舉報、為撇清兒子責任抵賴他人等極為市儈自私的面相,也有偷偷為張譯冒險「犯錯」剪下膠片大義凜然的弧光
在《一秒鍾》當中,父女情的動人之處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張九聲如何突破規則與外部的重重束縛去接近女兒的形象。
(5)電影一秒鍾不太好看擴展閱讀:
幕後製作
該片於2018年6月以國產片申報國家電影局全國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立項,以影劇備字2018(3851)號,獲准「同意拍攝」。由於「技術原因」,該片二次立項,2019年1月以合拍片重新申報國家電影局全國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立項。
該片是導演張藝謀第五次進入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在沙漠里每拍攝一個鏡頭,因為會留下腳印影響取景,整個劇組都要換一次景。
⑹ 《一秒鍾》豆瓣評分7.9,票房卻不是很高,這部電影怎樣
這部電影很不錯,值得一看。
而在整個新聞播報中,張九聲的女兒鏡頭真的只有《一秒鍾》,這就讓張九聲感覺到了自己命運似乎就像這“一秒鍾”一樣擦肩而過,並沒有像放電影那樣反復循環這金貴的一秒鍾,感覺到了最後是一個悲傷的故事。總體上來說,《一秒鍾》還是值得一看的,畢竟這是張藝謀導演的,雖然大家對這部電影的評分並不是那麼高,但是這部電影解釋了什麼是父愛,特別有感觸,特別是對於一些80後非常受益。而且這部電影裡面的演員演技也非常好,張譯把張九聲演得活靈活現,本身張譯就是個不錯的演員,從各方面來講他在《一秒鍾》的影片中變現相當到位。
⑺ 如何評價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一秒鍾》
《一秒鍾》的原始劇本是一出大戲,不僅有對年代的回憶和抨擊,還有對父親與孩子關系的微妙碰撞,更直接的就是那個年代人們對於電影的熱愛。
電影早起的宣傳文案就說了,《一秒鍾》是張藝謀給電影的一封情書,但實際上《一秒鍾》的內容比「電影」二字更深刻。
眾所周知的刪減內容是,男主張九聲的女兒其實已經過世,還記得《電影簡報》里張九聲女兒搶著扛米袋嗎?其實就是那輛沒有停穩的車,讓張閨女離開了。
也是這件事讓張九聲逃出來,就為了看女兒一眼,有這個前提你就可以理解片中的兩句台詞:
一句是張九聲自己說的,他說女兒那麼小,跟大人們爭什麼呢?因為女兒想要消除父親對自己的影響,所以搶著表現自己。殊不知自己就是在這種環境下過世,多諷刺。
第二句出自劉閨女,她擋住張九聲的視線,很生氣的說「抗面袋的是你女兒吧?怎麼沒把她壓死呢」,這句話過於傷人,而張九聲自己明白,就是扛米袋這一次,他女兒真的去了,所以聽了劉閨女的話怎能不生氣?
《一秒鍾》里刪減的戲其實眾所周知,而為什麼刪減,聽了上面的分析,或許你也明白了幾分。
第二個演員角度,張九聲飾演者張譯、劉閨女飾演者劉浩存、范電影飾演者范偉,三位演員的演技不用多說了,劉浩存作為新晉謀女郎,也表現出了觀眾想要的效果。
主要說的還是張譯,這位演員真的是誰用誰爽,有觀眾說張譯這部電影的演技有點過猛,還是因為沒有看到刪減的部分,因為女兒已經過世,所以他的很多行為都不可控,更別提他在片中已經很克制了。
剪輯方面也有很多細節,比如張九聲在二分場尋找劉閨女那段,其實也通過這一段展現了那個年代人們對電影的渴望,看之前吵吵鬧鬧,放映的時候認認真真,跟隨張九聲的視角,我們可以看到幕布前後都是觀眾。
電影院之外,張九聲去劉閨女家的時候,同一條路的多個路口都有鏡頭,這些重復的畫面其實在引導觀眾和主演們的情緒。試想一下,如果直接從電影院的鏡頭切換到劉閨女家,那過程中的著急和憤怒就難以表達,觀眾們的情緒也不會那麼激動。
第四點看視效,因為《一秒鍾》有特定的時間線在1975年,所以整體畫風會有年代感,僅有的視效畫面或許就是老電影《英雄兒女》的處理了,當然了二分場密密麻麻的群演安靜看電影的場面設計也屬實感動。
音效方面和視效表現差不多,主要表現也是看電影期間。
⑻ 如何評價張藝謀導演的《一分鍾》這部電影
就我個人而言,先糾正一下錯誤,張藝謀執導的影片不叫《一分鍾》,而叫《一秒鍾》,因為這部影片我看過,我覺得非常的經典,不管是故事題材還是故事情節,這部影片都有著極強的吸引力和代入感,也有著張藝謀老爺子一直以來的電影風格特色。
並沒有為了拍一部電影而拍,而是為了產出一部大眾喜聞樂見都愛看的電影,這是我對張藝謀所執導的《一秒鍾》這部影片的內心真實評價,我想強行把這部安利給大家,這是非常有看點的一部影片。
⑼ 張藝謀新片《一秒鍾》票房慘淡,這次他輸在哪了
張藝謀新片《一秒鍾》票房慘淡,上座率並不高,即便有百億影帝張譯,老戲骨范偉這樣的陣容搭配,依然無法讓觀眾有觀影的慾望。
對於年輕一代的觀眾來說,更熱衷於《戰狼》《八佰》等這樣具有熱血的戰爭片。又或者漫威出品的各類英雄片、科幻片。對於《一秒鍾》這樣的文藝片並不適合現在的年輕人的口味。而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大多都處在了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像這樣的年紀很多人都不太喜歡進電影院了。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有些偏遠的山區的人們一年到頭或許連一次看電影的機會都沒有。不可否認,張藝謀很會抓人的淚點,讓人在回憶里不知不覺的就落下了眼淚。
雖然這部作品暫時的票房狀況並不理想,並不代表不會逆流而上,只是受觀眾群體的影響,才讓這部作品處在了一個尷尬的局面。如果你想尋找童年的回憶,這部作品肯定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⑽ 大家看過劉浩存的《一秒鍾》嗎這個電影好看嗎
在影片的宣發過程中,製片方一直以「這是給電影的一封情書」作為噱頭強調這是一部拍電影的電影,是的,這部電影很多地方都讓我這個喜歡電影的人置身其中深受感動,但是出了電影院一咂摸味道,不對勁。這不是中國版的《天堂電影院》,而是傷痕文學的影視化表現。《一秒鍾》真的是今年到現在看到的最值得看的一部片子!說是張藝謀導演的再一部優秀經典代表作,絕不言過!影片的敘事高度流暢,故事簡單但是足夠吸引人。全程無尿點看完的,作為一個對敘事有著極高要求的觀眾,我竟然緊緊追隨著主角,一秒鍾都不分神地把整部片子看完了!看完了還覺得意猶未盡!這樣的片子今年看到的屈指可數,又一次被張導的敘事能力折服!
我們看到的電影是故事的載體,而電影中的「電影」則是情緒推進的道具。電影對於張譯飾演的張九聲並不重要,他想看的是跟著電影一起送過來的22號《新聞簡報》中的女兒;電影對於劉浩存飾演的劉閨女來說也不重要,她需要把膠片編成燈罩彌補弟弟犯下的過錯;電影對於范偉飾演的范電影也不重要,因為相較於影片內容本身他更迷戀掌控一個農場最重要娛樂活動時的權力。如果嚴苛一點,電影對於大漠農場的居民也不重要,因為他們對電影的痴迷多是緣於自身生活的寡淡乏味,但是這樣的吹毛求疵是沒有必要的,我們在討論這個問題時不應該先行剝奪電影生來就帶有的娛樂屬性,很少有人主動看電影時是為了學到什麼知識或者培訓什麼思想。恰恰是片子中那些聚集在禮堂中、站在自行車後座上和趴窗棱上的觀眾讓我好像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電影對於我們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