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穆赫蘭道》好看嗎
在這部影片中,一個神秘的黑發女人(勞拉-埃琳娜-哈林飾,Laura Elena Harring)出現在一場意外事故中,她帶著一個裝滿現金的錢包,卻不幸患上了失憶症。同時,有著一雙明亮大眼睛的貝蒂-埃爾姆斯(Betty Elms,內奧米-沃茨飾,Naomi Watts)帶著她想成為超 級影星的夢想,從安大略湖的深河城(Deep River)來到了洛杉磯。當貝蒂在她姨媽的公寓里發現了這個「無名美人"時,眼前的情形引起了貝蒂極大的興趣,她決定幫助這個「無名美人」。這二個女人開始穿過可怕的、泛著陽光的「天使城」街道,進行一場尋找真相的奇異探索。就是在這兒,一群暴徒、一個年輕的電影導演(賈斯廷-泰魯飾,Justin Theroux)、一個小腦袋的影片公司行政官員,以及一個名叫「牛仔」(Cowboy)的神秘人物都冒了出來,然後又都消失了,直到「夢」與「現實」之間再也沒有更多的本質區別。這部影片最初是為美國ABC公司准備的,但林奇的大膽、開闊的想像力被這個公司冰冷地拒絕了。當他准備放棄這個拍攝計劃時,法國製片皮埃爾-埃德爾曼(Pierre Edelman)說服林奇重新予以考慮。結果才有了這個「無心插柳"引出的驚世之作,證明了其豐富的藝術想像力。
⑵ 《穆赫蘭道》電影的深度解析是怎麼樣的
影片的故事很簡單,它的正常發展順序我理解的是這樣的:故事的主人公戴安在現實中是個不得志的女演員,她的同性伴侶卡米拉是炙手可熱的當紅明星,卡米拉在和戴安交往同時也和導演亞當打得火熱,經常在片場親熱來刺激戴安。
這讓戴安倍感痛苦,面對卡米拉的決絕離去,戴安是心有不甘的,但卻無力挽回。像往常一樣爭吵過後,坐在沙發上哭泣的戴安接到了卡米拉的電話,邀請她去穆赫蘭道參加一個Party,正是這個Party徹底的激怒了戴安,並把她推上絕望崩潰的邊緣。
如果說亞當的存在,是她可以容忍並默許的狀態,那她作為卡米拉的同性伴侶地位被取而代之,則是摧毀她內心的最後一道防線。
在宴會上,卡米拉毫不避忌的在她面前KISS一個金發女郎,之後,又宣布和導演亞當的婚事,這將戴安的憤怒推到了極點。於是便有了之後戴安買兇殺卡米拉的事,殺手告訴戴安事成之後會給她寄一條鑰匙,注意這里的鑰匙是影片多次出現藍色鑰匙的一種隱喻。
在夢中戴安狠甩自己昔日落魄的loser形象,將自己設置成具有大好前程,事業順風順水的人生贏家貝蒂。而經歷車禍大難不死的卡米拉跌跌撞撞來到了貝蒂的姨媽家並躲藏於桌子底下, 戴安在夢中將卡米拉設置成一個車禍失憶需要依靠的弱女子形象。
潛意識中她要成為強勢的一方,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這也是對在現實中的形象強烈自我否定的一種映射。戴安和卡米拉夢中第一次見面的場景設置在浴室。
卡米拉當時是裸體的,映射了戴安在現實中對卡米拉的身體是有慾望的,失憶的 卡米拉用貼在浴室海報上的名字瑞塔給自己命名。
(2)穆赫蘭道電影好看嗎擴展閱讀:
影片評價
《穆赫蘭道》雖然神秘而費解,但卻被BBC評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電影,這並不是一個巧合。《穆赫蘭道》披著夢幻的外衣,實質上卻是對好萊塢爾虞我詐的不良風氣漂亮的一擊。《穆赫蘭道》在主題和概念上更具吸引力。
該片並沒有講述偉大的電影是如何實現的,而是講述了一部偉大的電影可以實現什麼。該片的夢幻色彩創造了很多難解之謎,讓人十分困惑,但卻自然而然地激發了人們的解讀慾望。
該片中還有些令人難忘的插曲,包括20世紀60年代流行音樂的演繹,某種方面來說,營造了既庸俗又難以捉摸的音樂氛圍。
該片中最重要的場景是在Silencio俱樂部,這是該片主題的延伸,真正的令觀眾難以忘懷。它既是一種華麗的感官體驗,也是一種自我反思鍛煉,升華了整部影片,讓觀眾們可以看到該片中感人的內在片段。
⑶ 穆赫蘭道那部電影到底講的什麼我沒看懂,完全沒看懂
大概意思就是,一個叫戴安的女孩在加拿大跳舞得了冠軍,萌生了想當演員的夢想,然後隻身來到好來塢發展,結果卻不盡人意。在好來塢闖盪的時候碰到了一個名叫卡米那的女孩,兩人發生了同性關系,戴安非常喜歡卡米那,但是卡米那卻和導演高在了一起,還在影片結尾的晚宴上宣布要和導演結婚的消息,本來戴安就只能在卡米那的幫助下獲得一些小角色演,現在卡米那又要拋棄她,在嫉妒和仇視心理下雇兇殺了卡米那,戴安和殺手在維奇餐廳商量這件事的時候,看到了服務生的胸牌,名字是貝蒂(這個名字被戴安帶到夢中,成為她自己的名字),兇手給戴安一把藍色的鑰匙,戴安憑鑰匙可以拿到卡米那已死的證物。戴安拿著鑰匙回家,整日被恐懼和內疚的心理折磨,這種感覺也被帶到夢中,因此電影主體中出現的那把藍色鑰匙是三菱形的,也就是在夢中出現的那把鑰匙,而實際上真正現實中的鑰匙是那把扁平的。
我把電影順序給你梳理一下,你就好懂些了:
1/影片最初到1分47秒的時候,是故事發展最初,此為戴安來好來鎢之前,跳舞得了冠軍。
2/從2小時2分時戴安電話響器,卡米那邀請她去參加導演家裡舉行的晚宴到大概2小時11分時,戴安和殺手在維奇餐廳交易,這是夢境開始之前發生的事情。
3/從1分48秒開始到1分54秒,這一段全是夢境,構成了整部電影的主體。和戴安換房間的女的來敲戴安的門,想拿回她們換房間時漏下的東西,這是戴安的夢醒了。
4/其他時間段又有插敘又有倒敘,難得寫了。
還有很多細節都值得深思哈,我只是寫了個大概,你要是對它趕興趣了,我們可以探討哦,穆赫蘭道是我最喜歡的電影,沒有之一!!
⑷ 電影《穆赫蘭道》真的那麼優秀嗎
但是後來,卡米拉跟導演Adam(亞當)相愛了。戴安知道之後接受不了,而卡米拉總是在戴安面前和亞當秀恩愛。卡米拉還邀請戴安去參加一個派對,地址就在隱藏於穆赫蘭道旁灌木叢後的一座私人住宅。在宴會上,卡米拉和亞當用西班牙語嘲笑戴安的演技,後來還宣布了兩人即將結婚的消息。過程中,有段亞當的母親與戴安的對話,戴安撒謊說自己的姨媽去世後給自己留下了一筆遺產(其實並沒有)。當然最刺激戴安的是,宴會上有個助理樣子的女的與卡米拉講話,之後還kiss了,這讓戴安發現,自己在卡米拉心中,比同性好友都還沒有地位。於是乎,戴安對卡米拉的漸漸地由愛生恨,自己也變得很墮落。在影片後面有演到,戴安請了個殺手去殺卡米拉,碰巧被那個濃眉的「蠟筆小新」看到了。那麼現實大概就是講到這里。
戴安請了殺手回去之後,睡了一覺,於是,她做了一個夢。這就是影片的開頭。在夢中,戴安將自己定位成了一位很具表演潛力的演員,還有一個同樣演員的姨媽,有著富裕的家境以及各種影視圈的關系。而卡米拉則被定位一個不幸遭遇車禍而失憶的女子。從這里就可以看出,戴安希望卡米拉可以依賴自己,並且自己高高在上,去憐憫她。夢境里的劇情也的確是這樣,夢境中的卡米拉非常依賴與戴安,然後也理所當然地搞在了一起。
夢境中的導演亞當,不僅破產,而且妻子公然搞外遇。這里可以看出戴安多麼恨亞當,在夢境中給他設置了這么一個情況。
然後是那個殺手,在夢境中他是一個很愚蠢失敗的殺手,在殺死自己的哥們兒的時候,還失手射中了隔壁的肥女人,還被清潔工看到,最後還觸動了警報器。很明顯現實中,雖然戴安雇了殺手,但是她並不希望殺手殺死卡米拉。這是一種非常矛盾的心理。
在戴安的夢境里,他看到一個臟臟的乞丐然後就嚇死了。戴安害怕被這位目擊者告發,這種畏懼心理使得她夢中給這位「蠟筆小新」的結局是莫名其妙被嚇死。。。
在劇情上,夢中戴安和卡米拉(在夢中應該叫「貝蒂和Rita」)去找夢里所謂的「戴安」,Rita 在敲門沒人應答之後,並不想硬闖,而貝蒂(即現實中的」戴安「)硬是要進去,還爬窗。那是因為貝蒂很想看到那位「戴安」的屍體,來安撫自己這個人不是她派人殺的。(此處應注意的是,夢中所謂的「戴安」,跟卡米拉長得很像。)
全片還有很關鍵的一個物件,那把藍色的鑰匙。在影片後部分,講述現實,戴安雇那個殺手去殺害卡米拉的時候,殺手說,「如果你收到這把藍鑰匙,就說明那個人已經被我殺死了。」 那麼這把藍鑰匙同樣出現在了前面的夢境中。關鍵點在於,戴安和卡米拉在劇場最後,戴安從自己的包包里掏出的那個跟藍鑰匙相匹配的盒子。在夢境中,那把藍鑰匙的意義在於揭示現實,將戴安從夢境中喚醒。當卡米拉把那把藍鑰匙插進那個藍盒子里的那一瞬間,所有的一切幻想都消失得一干二凈。
還有許多小細節,就不一一列舉。
這部影片,在我看來是一個很悲傷的故事。我最喜歡的片段,是夢境中戴安和卡米拉去那個詭異的劇場,裡面那首歌,和那些台詞。都在說著,你的愛人已經逝去,不要再欺騙自己了,這美好的一切不過都是一場夢,是你的幻想。你無法改變什麼。
結局真的很慘。戴安在後悔,內疚,慚愧,失去愛人的悲傷,痛苦之中,產生了幻覺,看到了無情嘲笑她的姨媽姨夫。在各種情緒的輪番攻擊和幻覺的逼迫之下,她飲彈自盡,結束了這一切。此處有最後一個值得關注的點,她自殺後的慘狀,跟夢境中,她闖進去夢中的「戴安」住宅中,看到的床上的屍體的慘狀,十分相似。
補充:貝蒂(夢中)=戴安(現實中) Rita(夢中)=卡米拉(現實)
⑸ 《穆赫蘭道》電影深度解析是什麼
好萊塢的穆赫蘭道上,一個名叫麗塔(勞拉·哈靈飾)的女人遇上了一場車禍。車禍中的另外兩個看上去顯然不怎麼正經的男人當場喪命,但麗塔幸運地死裡逃生。但是她完全失憶了,甚至連自己的名字也無法記起。她從車里爬出來,跌跌撞撞地來到一座公寓,藏身於公寓外的灌木叢中。
與此同時,立志要做演員的金發女孩貝蒂(娜奧米·沃茨飾)抱著夢想來到洛杉磯,與她同機的一對老夫婦笑容古怪,她借住在外出的魯絲姨媽的公寓。貝蒂驚訝地發現房間里竟有一個陌生的失憶女人,她稱自己為麗塔,這個黑發女人的皮包里有大量的現金和一把神秘的藍鑰匙。貝蒂決定幫助麗塔找回記憶。
影視評價
該片的敘事手法略微新穎,用了當時頗受觀眾們青睞的平行敘事手法,情節乍一看顛三倒四,但最終折射出「萬花筒」般的迷離而深邃的光彩。該片絕對不是一部易懂的電影,散亂在各個角落的故事和來回跳躍的鏡頭像是在考驗著觀眾的心智和耐心。
輪廓一點一點地清晰,如同一個人在早上醒來竭盡全力在回憶著昨晚的夢境。觀眾必須一遍一遍反復留意那些看似毫不相乾的細節,但即使是這些獨具匠心的細節,比起該片深邃的主題、扣人心弦的情節發展和非凡的技巧也只能黯然失色。
⑹ 電影穆赫蘭道有看過的嗎
恩
大衛林奇導演的
在2000年上映的
很不錯的一部電影
這個電影其實就是女主角做的一個夢
剛開頭就是有提示的
但是我們都沒有注意到
呵呵
我當年也是看了好幾遍才看懂
你可以接著看看
⑺ 不懂為什麼《穆赫蘭道》會排智商電影第一名
如果你了解大維-林奇這個人和其電影,一切都說得通了。不要只片面的看電影,背景什麼的也了解一下。
其被歸為所謂「智商電影」,我認為原因可能是,考驗你在看這部電影時能不能跳出「常理」框框,以一種很心理的、很感性的角度來看,用非實非虛的情節碎片組織一個可以理解的故事。
電影這個東西本來就是很open,很自由的,不一定非要「make sense」,不像偵探小說20條准則,或大部分的主流懸疑電影那樣一切按理性出牌,最後都能說得通,要有明確的兇手。
那個所謂的「緊綳神經」我認為就是因為他一直看不出是咋回事的迷茫狀態、探究未知事物的狀態,呵呵。
《穆》 其實和《SAW》《沉默的羔羊》《死寂》歸不到一類去,不要認為這是一部什麼懸疑類電影,完全可以把它歸到文藝一類去(因為大多數人看文藝電影都昏昏欲睡,哈哈哈哈)。好比達利的那幅經典的融化的時鍾的畫,每個人似乎都能說出一些意義,但沒人敢說他就是要表達一種什麼意義,作者本人畫這幅畫也不是非要表達一個多麼明確的意義,例如安迪沃豪一樣說不出自己的攝影、藝術作品有什麼意義。此類東西只是一種獨立的、個性的存在。
我看這部電影主要是看娜奧米·沃茨地胸胸(^_^),而不是這電影多好看。但畫面感(顏色、對比度鏡頭手法等等)絕對一流。
最後總結一下:這不是一部精彩的、引人入勝的、有娛樂性的電影,而是一種表達導演思想、藝術才華的存在。
⑻ 穆赫蘭道是恐怖片嗎
是懸疑片。
《穆赫蘭道》是由大衛·林奇執導,娜奧米·沃茨、勞拉·哈靈、賈斯汀·塞洛克斯等主演的懸疑驚悚片,於2001年10月19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在經歷了一場在蜿蜒的穆赫蘭道上並令其失憶的車禍後,麗塔和一個立志要做好萊塢演員的女孩貝蒂圍繞著洛杉磯尋找線索和答案,隨之而來的是一個扭曲的超乎夢想與現實的冒險故事。
影片評價
《穆赫蘭道》雖然神秘而費解,但卻被BBC評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電影,這並不是一個巧合。《穆赫蘭道》披著夢幻的外衣,實質上卻是對好萊塢爾虞我詐的不良風氣漂亮的一擊。《穆赫蘭道》在主題和概念上更具吸引力。
⑼ 驚悚電影穆赫蘭道劇情怎麼解析
大衛林區的《穆荷蘭道》問世十幾年以來,討論沒有終止過,影史地位也越來越確立,常出現在各類21世紀最佳電影的名單內。「一場神秘事件、一個悲傷幻夢、一個愛的故事。」—大衛林區為了21世紀而存在的電影,後勁強大,影史上最被討論的結局…以近二個半小時長篇,演繹出一部夢幻與現實交錯的迷離作品,全片像是一場醒不來的神遊夢境。
在轟掉腦袋後,又出現了一小段畫面,靈魂要出竅的那刻,腦袋裡如夢的潛意識,一種一秒即永恆的概念,終於永遠寂靜。除了這段悲劇愛情,《穆荷蘭道》的另一主題則是好萊塢。在充滿魅力與黑暗的好萊塢,人人有夢,人人有對身份的渴望與幻想,最後卻常常失望透頂。
最後,電影裡面有一些與其他電影相關的彩蛋,例如夢境中Betty與Rita去找一位Diane Betty穿的灰套裝像希區考克電影《迷魂記》。
Madeleine Betty與Rita兩人回家後的畫面安排則令人想起《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