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成龍的電影已經不慍不火了,他的作品為什麼現在不火了
好不好看,爛不爛片全在個人觀點,但我們必須承認:成龍沒有賣弄情懷,沒有自炒冷飯,沒有「翻拍」或是「續集」。
有人說成龍《十二生肖》後票房就不復以往了,從單片來說,確實無法否認,不過有個現象或許能留意一下:
2016年7月21日,《絕地逃亡》上映,票房8.8億人民幣;2016年12月23日,《鐵道飛虎》上映,票房7億人民幣;2017年1月28日,《功夫瑜伽》上映,票房17.5億人民幣。
有何特點?一個63歲的動作演員,半年裡上映三部主演電影的頻率,光國內就累計了33億人民幣票房,直到今年,華人明星能找到第二位嗎?
要說號召力,這其實並不比當紅中生2、30億的等級要弱——畢竟,現在內地最火的吳京、徐崢、黃渤、王寶強、沈騰等,真正在電影市場建立獨當一面的號召力,嚴格來說都是從2012年(即《泰囧》上映)為分水嶺的,到現在不足7年,而2012年,成龍已經紅了34年了,如果說現在他的反響是「不慍不火」,那應該說是誇他而不是黑他,試問哪個活著的華人明星,能像他這樣從1978年紅到2019年的?或許只有改革開放才能一比吧?
其實,《十二生肖》之前成龍也在轉型,而且還出了兩部口碑不錯的作品,就是2009年的《新宿事件》和2010年的《大兵小將》,兩部戲都悲劇收場,更反轉成龍過往銀幕角色「不能死」的慣例,甚至不像以前那樣搏命,而是幾乎「不能打」的角色。
所以看《新宿事件》「鐵頭」被追殺時,我們才發現,成龍也能如此無助和絕望,除了過往的玩命特技,這也是我們對他角色命運「揪心」的時刻。
《龍少爺》拍於1981年(1982年春節上映),中英兩國關於香港前途的談判都還沒開始,但成龍已在電影里傳達「保護國寶」的主題,更成為跟反派決戰的一大動力。所以比起其他功夫喜劇,成龍多少給這題材增添了一些深度,即便後來的《神話》,也是這個主題的延續,可見成龍確有愛國之心。
其實《龍少爺》對成龍而言也算「轉型」,尤其片中一場長達8分鍾的「背古詩詞」,在歷來香港功夫喜劇里都是難得一見的純文戲,同時表現成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
⑵ 你覺得一部什麼樣的電影才會火
現在我覺得火的電影一般有兩種,要麼好的劇本,要麼好的營銷炒作推廣。一種靠水軍一種靠自來水,當然自來水情況並不多。現在國內的電影其實真的和導演,演員沒啥特別大的關系了。
⑶ 為什麼韓國電影這么好看,比韓國的電視劇要好很多,為什麼在韓國電影在中國沒有韓劇火呢是不是因為中國
韓國電視劇是肥皂劇,主要對象是家庭主婦和幻想戀愛的青春少女。韓國電影是倫理電影,一般反映了一些很尖銳的哲理問題和社會問題,受眾比較小。所以你可以看到韓國電影沒有韓劇火。你要是拿一兩部電影出來跟電視劇一比就知道了(比如雪國列車和釜山行這兩部電影),電影與電視劇的題材不同罷了。另外就是韓國電視劇所佔資金比較大,從業人員比較多,而電影是從電視劇中提拔出來的經營人才,人數偏少,投入的資金較少。
⑷ 為什麼年年那麼多主旋律電影都沒火,好不容易火一部
孫權無奈,作書降魏受了九錫。曹丕欲坐觀劉備託孤
⑸ 吳京動作電影很好看,但為什麼他不火
具體的原因看老梁故事匯有一期專門說吳京的,但那是在拍戰狼1,之前了。也正因為在戰狼1之前,才推薦給你看看,老梁看的很准,說的也很有道理。值得一看。
⑹ 有啥好看卻不火的電影可推薦
《鋼的琴》
⑺ 不火好看的電影
其實市場有自動糾錯功能,好看的電影不會被埋沒的,就算同期遇到了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首映票房不佳,後期也能反彈,所以電影只有兩種,火好看的電影,火不好看的電影。
⑻ 有人給我推薦部好看但是不太火的電影!
這是我認為好看的電影不知道符不符合您的口味
⑼ 郭姝彤是誰的青春不迷茫女主 那部電影很火的 為什麼她沒有大火
至於為什麼沒有大火,可能就是市場原因吧。有些人就是自帶吸粉體質。確實長得也挺好看的,演技也還不錯,可是就是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