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和別人看電影的時候,最討厭怎樣的行為
和別人看電影的時候,最討厭的行為是別人劇透。看電影本來就是因為覺得好看,想看,好奇才去看的。如果在看的時候,被別人劇透了。這還有什麼意思。劇透都把電影的結果直接說出來了,還有什麼看下去的意思呢?
和別人看電影的時候,最討厭的行為是別人劇透
很多時候,我們看一部電影就是為了知道結果,女主角有沒有跟男主角在一起。或者說電影的最後結果是不是主角死了,又或者說電影的結果是哪一方勝出了,又或者說電影的最後受難的人有沒有獲救等等。
總的來說,我覺得和別人看電影的時候,最討厭的行為是別人劇透。劇透會嚴重影響了我看電影的心情,影響了我對電影結局的猜想。
『貳』 劇透有什麼不好嗎
當然不好,簡直糟糕透了。
即使問出這個問題,已經感到許多如臨大敵的目光向我射來。生怕從我嘴裡聽到一個字會壞了一場精心策劃的好戲,每當看到如斯場景,都有種酣暢淋漓的暢快感。似乎我才是那個超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如來佛祖,爾等都得看我臉色行事。
朋友們之所以對劇透如此深惡痛絕的首要原因,無非提前知道劇情,會大大降低親身觀看的體驗。都已經知道是這么回事了,再看下去都好像了無趣味,就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眼皮都拉下作昏昏欲睡狀。然而人又是極為矛盾的,舉看電視劇為例,往往越是投入,對未來劇情走向人物結局越是關心,演到關鍵處,劇終待下集,那是極為難熬的經歷,他們恨不能立刻知道劇情,又擔心知道得太早,真正上演的時候沒了那種意外之喜,或者正如所料的果然之喜。對於我輩追劇者,真是辛苦。
預告片和所謂的片花正式抓住了觀眾們的脾氣,告訴你一點,又不全告訴,勾引你一會兒,又不全在勾引,像是穿著比基尼的妙齡女郎,搔首弄姿之際,挑起人一窺究竟的慾望,即使知道幾塊好看的布後面就這么回事,還是願意逞一時之能,出了這口氣。所以觀眾和出品方很默契地玩著這個游戲,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雙贏。
那些深恨劇透的人大概也是這么個心態吧,你竟然一下子把那塊布給扯了,不是破壞游戲規則嗎?還怎麼讓我心安理得地掏電影票錢,還怎麼讓我心甘情願地貢獻收視率?敢情都給出品方說話了。
人,就是喜歡騙自己。
說實在的,人家不就想安安心心地看場電影看部電視劇嗎?用得著這么較勁嗎?你把我繼續看下去的慾望都給整沒了,我不就跟你沒完了嗎?
但是,我想說的是劇透並沒有什麼不好。我就是一個愛劇透的人,當然別人不愛聽我劇透我尊重,我倒是希望被人給我劇透。沒這樣的人,只好自己去找資料劇透。
為什麼?原因有三:
首先,劇透並不會降低觀賞體驗。相反,還有所提高。當我知道接下來劇情會如何發展的時候,我會給劇情打個分,如果質量實在的虎頭蛇尾,那看下去多麼失望,還不如提早結束。如果仍然是高潮迭起,精彩紛呈,那更要看下去,相當於重溫一遍正好印證是否真有這么精彩。
其次,劇透能提高觀看效率。如今娛樂文化洶涌,各類影視劇你方唱罷我登台,此起彼伏。同類型故事有多少,相互抄襲的也不是沒有,作品質量更是良莠不齊,難道還真要全部看一遍才罷休?除非是期望特別高,不看不甘心的,大多數故事觀眾們就已經看過不知凡幾,如有興趣看看劇情概要,判斷是否有繼續的必要,沒有新意的作品就讓它消失在時間里吧。咱們能抽出來的娛樂時間本就是有限,還不看點高質量的作品實在對不住自己。
最後,劇透已經形成一種文化樣式。不知大家發現沒有,遇上新上的爛片或者爛劇,網上都會掀起一股吐槽風。有人說,「影評都比電影精彩」。不能怪電影差,它至少給了寫手或者段子手們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給了廣大觀眾茶餘飯後的談資,那些有交流慾望又沒有觀影看劇的人不正需要劇透才能加入討論嗎?
『叄』 很多電影喜歡把精彩部分做成預告來吸引觀眾,但這么劇透不會影響收視率嗎
很多電影喜歡把精彩部分做成預告來吸引觀眾,這么劇透不會影響收視率的。因為一部影片要想獲得大家的認可,就必須要通過一些內容來吸引對方的關注,觀眾朋友們也都比較在意影片的質量,預告都這么精彩,他們肯定會以為整部影片都有很高的觀賞性,所以也會吸引他們瘋狂購票。
三、結束語
一部影片能夠被大家喜歡,不僅是因為精彩的預告片,同樣也是因為電影的質量,質感更加重要。所以導演以及製片人們也不要為了利益而大肆宣傳,如果大家看了之後感覺到比較失望的話,可能會影響影視行業的發展,畢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被一部電影打擊到,大家以後就會格外小心翼翼。
『肆』 電影被劇透,你還會看嗎
我對電影很好奇的情況下,電影被劇透了之後還是無法打消我想去看的好奇心,可能有的時候,就是別人給你劇透的一部電影,你才對這部電影產生好奇心,然後才去看這部電影,才會提起興趣。由於別人的劇透,你才不會錯過一部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