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有哪些
1、《你的婚禮》是韓天執導,許光漢、章若楠主演,青春光線、造夢機影視聯合出品的劇情電影。該片講述了這樣一個關於奮不顧身地追尋與錯過又重逢的甜虐愛情故事。該片於2021年4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② 怎麼評價電影《戀戀筆記本》
這是一部非常美好的戀愛電影,從中能感受到簡單的浪漫,細膩的手法讓這部影片超乎想像的好。影片採用了回憶的方式來描述,平淡的手法中透露出了高級,也抓住了大家的心思,每個人都想有一場童話般的戀愛,不過事實卻總是差強人意,這部影片卻滿足了大家的幻想,簡單又純粹的愛,正是這個年代所或缺的東西。
在生活當中,已經沒有時間讓我們幻想了,在忙碌的世界中,能夠讓心靈得到些許的慰藉,是件很不錯的事情。對於這樣的影片,更應該抱著放鬆的心態觀看,從中明白的意義也會變得很有道理。《戀戀筆記本》把愛情寫了出來,點點滴滴都讓人遙不可及,卻又難以忘記,賦予自己愛人與被愛的能力,感受戀愛帶來的一切能力,是它所擁有的魅力。
③ 最火的穿越電視劇有哪些
說實話,我本人對穿越題材的電視劇是沒有任何免疫力的,就喜歡看男主或者女主穿越過去以後那開掛的人生,就感覺直接配置了頂級裝備,隔著屏幕都覺得帶感,下面,我把一些火且好看的做了個小歸納,有需要的寶貝可以看看哦~
劇情介紹:該劇講述了小光巧合之下發現一個古老的棋盤,從而認識了以「魂」之姿盤踞在棋盤內、歷經千年的棋手褚嬴,並在他的熏陶下,逐漸對圍棋產生興趣,並勵志成為職業圍棋手的故事。
好看的穿越劇就介紹到這里了,如果你有什麼不同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
④ 電影《獨行月球》的觀後感
掐指一算,沈老師也有些日子沒出新電影了,趁著暑假,我樂呵呵地買了《獨行月球》的票,點了杯果茶就進了影廳。
世界觀設定與其他英雄電影大同小異——地球有難,一群人站出來保衛地球。不過,唯一不同的是這回的主角有些普通,普通到只是「月盾」計劃中一個小小的維修工,丟到人群中都找不出來那種。
可卻是他,在「月盾」計劃失敗後獨自一個被遺落月球,憑借著對家的嚮往和對愛的執著,獨行月球數年之久。每天隔著三十萬公里的太空凝視家園,又何嘗不是一種痛若?可他卻奇跡般的適應了下來——
畢竟,相信奇跡的人,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與袋鼠對打、與地球聯系,每天都在思量著如何逃出升天。最終他做到了,他用900天搭建回家的希望,然後用一秒鍾轉身向後……那一刻,他肩負著全人類的希望。飛向隕石,起爆核彈。沒有絲毫猶豫。
獨孤月人如其名,在孤獨的月球變成無人問津的流浪漢,經歷過失望、希望、絕望又重燃希望的起起伏伏,和一隻袋鼠結伴生活在月球上。
牽動他所有情緒的,不過馬藍星一人。即使知道自己是被主觀放棄的那一個,並且將再次成為主觀放棄的那一個,他也不過自嘲「你好絕情,我好喜歡」。
《獨行月球》所要表達的思想很直白,就是愛、奉獻與生存。
獨孤月與馬藍星之間含蓄的愛,到最後個人小愛化成大愛,為了全人類放棄自己的幸福,獨孤月成為星海,照亮人類的黑夜。
盡管獨孤月心中的白月光,不能與他走到天長地久,他們的愛情會在故事裡被慢慢陳舊,但抬頭就能看見的愛是平行時空的另一種相遇,這就是《獨行月球》煽情卻不落俗的地方。
觀影之前,我還與人饒有興趣地用我的Chinglish翻譯了片名,當時我的譯文是「alone on the moon」,結果正片就簡單的兩個詞《Moon man》,頂著漫威英雄的命名後綴,卻講的是個「普通人」的故事。沈騰飾演的獨孤月被遺忘在了月球上,原本立志做個「中間人」(平庸)的飛行器工程師,卻因為對馬麗飾演的馬藍星一見鍾情,最後陰差陽錯成為了一名月面基地的維修工,「被迫」完成了一場拯救全人類的史詩級壯舉。
其實在小天體面前犧牲小我拯救大我的劇情,好萊塢電影早已屢見不鮮,《天地大沖撞》可以算是開山之作;獨自漂流類型的作品,《魯濱遜》堪稱鼻祖。只不過中國人比較具有人情味,與其犧牲一船人,一個人舉著核彈cose補天更符合我們的審美(部分劇透,輕錘);黑色星期五則變成了一隻袋鼠。
一個人留在月球上,陪著一隻「不通人性」的袋鼠,包袱抖起來很難嗎?不難!但是如果只是給你在銀幕上上演一出小品,它就不是麻花團隊、沈馬組合的水準了。它其實在跟你探討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人類為什麼會孤獨?
人類應該有孤獨感嗎?還真挺應該,因為上帝或是女媧在創造我們的時候,就在大腦里保留了一塊專門用於學習語言和說話的區域。
那掌握語言的目的是什麼呢?交流!用語言傳授知識經驗,表達意圖,遠比跳支舞更准確高效。經過無數代人類的進化,這種需要與他人進行交流並且得到回應的心理暗示,就刻進了我們的DNA里(這個是真刻,不是誇張),除了後天成長環境,大部分人對於孤獨的敏感程度是與生俱來的(一種表現就是喜愛熱鬧及對應的喜歡安靜)。
心理學上解釋孤獨感是當我們的社會關系欠缺某種重要的特徵時,所體驗到的一種主觀不適感。簡單來說,孤獨感就是從社交環境中得到的反饋與心理預期的落差。
雖然社會要求每個成年人都必須心理獨立,但是這種不依賴更多地指具備而不是抹除情感需要(就好比你可以接受一段時間不吃大白菜,但是突然告訴你明天大白菜就絕種了,你今天就不想買一斤燙個火鍋做個告別?)。所以主人公在期初以為全人類已經滅亡以後決定服安眠葯自殺,然後再被袋鼠誤觸產生的信號重新喚起了希望,直到發現這起烏龍重新自暴自棄,逼著全人類打出你不是(一)個人再燃夢想(部分劇透,輕錘)。說白了,就是在闡述個體與社交環境的互動對於維繫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那個體犧牲了,以後再也無法和狐朋狗友吹牛打屁,和親人相伴左右,與最後一人不也一樣嗎?先不說人去魂何在的問題,也不說縱死俠骨香的高維度論點。其實對於獨孤月來說,他的想法超簡單,對馬藍星的那句,「這是我唯一能保護你的方法」,又何嘗不是,讓自己擺脫永遠見不到馬藍星,活著的每一天只能陷入回憶和遺憾的痛苦的唯一解葯呢?
所以人類的孤獨根本上不是片面地我能見到你每一刻,聽見你每一句,相陪伴每一天,更多的是,我知道在我心裡的人,心裡也會有我。大概就能在再遙遠的彼方,再寂寞的黑夜,依然有光,照著名為希望的路吧。
Moon Man,月球獨男,何其孑然,宇宙人類,又何嘗不在等待著對面的回應呢?
奔著沈騰去看的《獨行月球》,這部電影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前半部分搞笑居多,後半部分感動為主。
電影主要講述了人類為抵禦小行星的撞擊,拯救地球,在月球部署了月盾計劃。隕石提前來襲,全員緊急撤離時,維修工獨孤月(沈騰飾)因為意外,錯過了領隊馬藍星(馬麗飾)的撤離通知,一個人落在了月球。不料月盾計劃失敗,獨孤月成為了「宇宙最後的人類」,開始了他在月球上破罐子破摔的生活。被遺落在月球上的還有一隻金剛鼠,獨孤月和金剛鼠相愛相殺的場景,讓人捧腹大笑。
獨孤月一直嘗試著和地球取得聯系,可是當獨孤月發現自己當時以為的回應只是剛子不小心碰到電線所造成的雜音後,對於他來說是徹底的失望,是一切信念在一瞬間被摧毀殆盡的大悲。影片很聰明地採取了無聲的處理,就算只能看到畫面,我們也能感受到獨孤月的那種絕望。當他真的覺得希望破滅,決定自我了斷時,地球上那一點一滴匯聚起來的希望之光,那些前面所有的笑點此時卻凝聚成了洶涌的感動之情,完成了這部喜劇情感內核的第一次升華,也是影片的一次小高潮。影片真正的高潮在獨孤月把自己作為動力沖向π+的時候,本來在獨孤月腦洞大開,不懈努力下,獨孤月本可以和剛子成功返回地球。但,此時卻出現了意外,π+的出現,將會使地球遭受重大撞擊,後果將不堪設想。這個起初為了鼓舞民眾被塑造出來的假英雄此刻真正成為了拯救地球的「英雄」,他完成了作為飛行動力工程師最後的使命,影片的悲劇內核完全暴露出來。前面笑得有多開心,這一刻哭得就有多麼傷心。沒有人希望這個帶來無數快樂和希望的獨孤月犧牲。
當每一個平凡人,在該站出來的時候站出來,點亮一束光,平凡人就成為了英雄。
被抖音短視頻安利了一遍又一遍,終於在昨天晚上的點映場帶著家人看了這部開心麻花的《獨行月球》。
先說一下我的觀後感,總感覺看完以後電影內容略顯空洞,沒有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妻子和女兒全程笑了好幾次,我在觀影中尷尬的看著他們,看著一個個包袱出來,確實沒有樂的出來。我問她們好看嗎,她們說還行吧,還挺逗的。「還挺逗」應該是大部分人對電影《獨行月球》的感覺了。
這部電影的大主線主要是圍繞拯救地球展開的盾月行動,穿插著男主愛情線和男主與袋鼠在月球上的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最後男主拯救地球犧牲了自己。
故事的主線,我覺得沒有問題,之所以覺得空洞,應該是具體故事細節不符合現實邏輯,電影自身定位不清晰。科幻加搞笑加愛情加悲壯,導演可能想讓電影層次更加立體,內容更加豐富。但最終的效果卻有點四不像的感覺,顯得很不純粹。很多內容沒有故事鋪墊,內容和內容之間缺少銜接,更像是話劇,總之最終給人的感覺不是那麼細膩,總覺得缺點什麼。
另外很多情節在邏輯上站不住腳,比如男主的日常行為被全球直播了,但男主身邊不是無時無刻都有攝像機在拍攝,咋直播?另外月球基地裡面放了只袋鼠,為啥會帶個袋鼠到月球基地上?一個胸無大志的人機緣巧合的被成為英雄,一路過來好像是理所當然。所以影片給我的感覺有點科幻片不像科幻片,愛情不像愛情,搞笑略顯生硬和尷尬,最後強行煽情。
感興趣的自己去電影院看一下就知道了,每個人的感覺不盡相同。可能只有自己體會過才知道。
今天和妻子去電影院看了《獨行月球》,這是疫情之後,我們為數不多的,在電影院看的電影,整體感覺還可以,但與預期有些不同,在看之前,我一直以為是一部純喜劇片,但它不是。
不講精確的剖析,我把自己直觀的感受在這里表達一下,和大家共享。
這是一部帶有東方特色文化的電影(用妻子的話說,是家國情懷)。電影總體的.立意是人類之愛,具體表現為以個人的犧牲,換來人類的倖存。其中喜劇的元素穿插其中,但僅僅作為情節推進的潤滑劑,正如,樂觀面對生活,即便不知意外和明天那個最先到來,這樣的電影會給觀眾帶來積極的意義。
其次,從戰狼、流浪地球,到今天看到的獨行月球,其背景都不再僅僅局限在中國境內,而是立足全球,這是東方文化的崛起,恰如孟子所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建國之初,我國勢弱,只能獨善起身,將自己的經濟發展起來,現在的我們,已經到了兼濟天下的時候了,正如我國所提人類共同體的理念。
最後,我對於獨行月球結局有些建議。我不懂電影,所以,班門弄斧了。個人認為,一部電影,和一個故事有其相似之處,無怪乎,啟承轉折,而獨行月球的結局則在這四點之外,我姑且稱之為落,即為「啟承轉折落」。從平靜的開端,到平靜的結束,應該也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但個人認為,獨行月球中用了好多留白的手法,就是將好多情節賦予觀眾的想像,所以,如果可以一以貫之,在結局上不要過於完整,是否會更好,當然,作為一個門外漢,我只是班門弄斧,貽笑大方。
一部好的電影,除了商業上的成功,還在於它本身的生命力。電影的生命力主要在於它的立意和表現手法,好的立意,會讓電影經久不衰,好的手法,會讓觀眾常觀不膩。本人胡思亂想的時候比較多,所以,對於立意,我覺得可以,至於手法,只能交給專業人士來評說。
與君侃侃,貽笑大方。
老早之前,在某檔綜藝節目上就聽說,開心麻花團隊合作的《獨行月球》即將在今年上映。這不,就在前天,《獨行月球》正式在影院上映了。
今天下午可以去影院好好的看一場這期待以久的電影。
整部電影看下來,有笑點,也有淚點,這部科幻電影和流浪地球有些許的類似,但這兩部影視作品都有優點,各有各的特色。在《獨行月球》中我看到的是全人類,全世界,全宇宙。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是渺小的,面對全球性的災難,大家都需要團結,只要團結在一起,也沒有什麼困難是解決不了的,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遇到困難我們就應該協起手來共同面對。
我很喜歡電影里的一句台詞:「在生活中,總有這樣一種人,普普通通是他的人設,碌碌無為是他的日常,但在關鍵時刻總能挺身而出,逆光而行!」這里電影中的獨孤月就是這樣的形象,平凡但偉大。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像他一樣,平凡,普通,但在有危險時,他們總能挺身而出,逆水而上。
在哈哈大笑的同時,這部作品也折射出許多道理,觀影結束後想到很多。這個世界又有那麼多人,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換來無數人的幸福。這部作品評分及票房都很高,這個影廳里幾乎沒有空位。優秀的作品,看完後都忍不住想看第二遍。
昨天,三五好友相約一起看了最新電影《獨行月球》。因為是沈騰和馬麗的合體影片所以非常期待。
剛開始的片頭,讓我覺得不會有什麼特色,因為月球的背景,色彩真的太過單調了,我還想,能講個什麼故事呢?不過,沈騰和馬麗的電影真的就沒有讓我失望過……
笑過:
沈氏的幽默,看似就像沈騰一個人的舞台,但是其他小人物的一顰一笑,一句話,都會讓人捧腹大笑。獨孤月,孤獨的一個人在月球之上,一個人能整出多大動靜,他卻可以!
哭過:
獨孤月和剛子分別,獨孤月和馬藍星告別,獨孤月和所有人告別。真的戳中了我的淚點。哭的時候我還在想,人正因為會哭,因為有感情,生活才會有味道!
勵志:
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因為人是有情的。不怕困難,在困難面前奮力前行,這就是最鼓舞人心的地方。
最後我只想說一句,約上三五好友,電影院走起來!
⑤ 有哪些推薦的台灣電影
提到台灣電影,大多數人腦子里閃過的肯定是像《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這樣的「台式小清新」愛情片,雖然今天的電影推薦單中也有3部這樣的電影,但是這次首推的卻是一部【黑白電影】
以上就是要推薦的5部台灣電影了,相信總有一部會【擊中】你。
⑥ 看電影《秋之白華》,你悟到了什麼
看電影《秋之白華》最大的感受是:即使隔著時空,也彷彿理解了革命年代的愛情; 所謂愛情,最美不過一句:秋白之華,秋之白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直記得高中歷史課本上的瞿秋白,戴著眼鏡,很文雅的樣子,但是對瞿秋白的事跡其實並不了解。在這學期的政治課上,老師提到了電影《秋之白華》,在這個周末,遂決定找來看看。
最後,瞿秋白就義了,為革命事業獻身被秘密槍決;革命勝利後,大家不知道怎麼找到瞿秋白就義的地點,年邁的楊之華走到這里找到了他們那枚刻有「秋之白華」的圖章。
在我心裡,這部電影是完美的!
⑦ 電影《花束般的戀愛》上映,演員在其中的表現如何
可惜愛情的甜蜜沒有到達生命的柴米油鹽……原本相配的兩個靈魂在現實的壓力下開始分離,這段感情就此結束,最終像一束枯萎的花束。平心而論,這樣的故事在生活中早已司空見慣,類似的例子在任何情感劇的開頭都能看到,甚至比該電影起起落落還要多。回過頭來看,西方電影已經為純愛故事打造了一些成功的模型,聰明導演顯然也意識到了故事中的不足之處,於是他借用了電影音樂劇的結構來做夢幻交流,搖曳生姿。
當吐司掉到地上時,女孩告訴自己,這是世界上最真實的時刻,因為塗了黃油的吐司總是掉到地上。編劇怎麼寫愛情眩暈呢?和男孩見面一晚後,女孩一大早就回到家,關上了卧室的門,一直沒有和家人說話。她掀開窗簾,倒在床上,沉浸在漆黑的房間里,繼續著昨晚的甜蜜回味。她心想,要是有適合這個時候的歌就好了。
⑧ 金馬獲獎影片《地球最後的夜晚》有哪些看點
《地球最後的夜晚》最大的看點,不止是文藝女神湯唯的加盟,還有導演畢贛堅持的一腔騷情。
說到《地球最後的夜晚》,就不得不說到導演畢贛,畢贛非常的年輕,出身於1989年,今年不過才29歲。
最後,不管是《路邊野餐》的主角陳升,還是《地球》的主角萬綺雯,導演畢贛對於早期港台的名字,你肯定是故意的對不對。
更多關於《地球最後的夜晚》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