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少數民族愛情電影
章家瑞導演的《花腰新娘》,拍攝於雲南紅河石屏縣,主演是張靜初和印小天。這部電影我看過好幾遍了,主要是喜歡少數民族。
② 關於中國民族被侵辱後的電影有哪一些
《南京南京》,《東京審判》,《鴉片戰爭》,《林則徐》,《虎嘯南天》,《甲午風雲》,《火燒圓明園》
③ 民族電影的民族電影
民族電影是一個反映國家民族精神的影片,一部好的民族電影不僅可以幫助國外的朋友認識和了解我們的民族還可以使我們自己的國人體會到自己民族的偉大,從而更加熱愛我們的民族。
青年一代的人們很是需要一部催人奮進的民族電影,因為我們這一代已經越來越西化,忽視了民族教育和民族責任感、榮譽感。舊社會那些反映抗日題材的影片就可以成為民族電影,它讓那個時代的青年人奮起抗敵,為保護民族尊嚴而斗爭,這就是一部優秀民族影片的可貴之處。在民族電影研究方面,你可以通過研究各個國家的民族電影了解到這個國家的歷史以及國民修養,一個國家的民族意識的地位可以反映出這個國家的強大程度。也可以通過深入研究我國的民族電影更多地了解到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不是我不愛國,這一點日本就比任何一個國家要做得好,他們從小就被教育出很強的民族意識,一直堅信自己的民族是最強大的,同時日本人的愛國意識也值得我們學習。 ——再與鄭雪來先生商榷
鄭雪來老前輩1月8日《應該大力扶植民族電影》一文對晚生多有教誨批駁,晚生理應無條件接受。但鄭老先生所說的這一種「民族電影」,更讓晚生不懂,只好在此繼續「書生氣十足」地多問幾個為什麼,萬望前輩包含。 一、為什麼一定要將「資金來源」與民族電影混為一談?
本民族藝術家為本民族創作、製作的電影,無論其創作題材、體裁;風格、樣式……均應當歸屬為民族電影,這道理本來極其簡單,不該有什麼可爭議的。而扶植民族電影也是每一個關心中國電影發展的人原本就有的願望和責任,這常識更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讀鄭老先生的文章,這些道理都不是道理了,這些常識都不是常識了,這些無疑的事都讓人疑惑了。因為按鄭老先生的觀點,民族電影「亦即」他或者部分金雞獎評委們指稱的 「純粹國產片」, 也就是他們按資金來源的「境內」和「境外」區分出來的那種電影。照此區分法,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和他以後拍攝的若干作品,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以及他近期完成的《荊軻刺秦王》,還有黃建新的《背靠背臉對臉》、《紅燈停綠燈行》;周曉文的《二嫫》、《秦頌》;吳天明的《變臉》;姜文的《鬼子來了》等等一大批國內國際知名的優秀導演和他們的影片,也都被排斥出了「民族電影」之列,更不要說香港和台灣的電影了。這樣的區別劃分,是否過於狹隘,過於苛刻,過於自閉?如果說鄭老先生先前提出的「純粹國產片」觀點還只是叫人有點啼笑皆非的話,那麼,這回又將此上升到「民族電影」的高度,就只能是聳人聽聞了。 為什麼一定要將「資金來源」與民族電影混為一談呢?拿外國人或者港台同胞的投資拍出來的電影就不屬於民族電影,這是個道理么?在我們中國,電影本來就是舶來品,和昔日的鐵路、今日的電腦一樣,熔入了我們這個民族之後,就應當屬於我們自己的民族產業了。昔日造鐵路的詹天佑,今日產電腦的求伯君,其事業成就恐怕都與「外資」有關。難道我們會認為他們的成就不屬於我們民族?還有,當年孫中山先生組織革命黨推翻清王朝,其「資金來源」更是五湖四海、六方八國。誰又會說孫中山不是「純粹」中國人?
鄭老先生的這個「民族電影」,讓我感受到某種狹隘的民族主義觀念。盲目地自誇自大又盲目地排外懼外。這種觀念滲透於我們的電影生產、市場和評獎的各個環節當中,對國產片的不景氣現狀不是對症下葯,而是喬裝打扮強作遮掩。對真正的民族電影是有益還是有害?恐怕就不僅僅是「降低對國產影片的藝術質量和技術質量要求」了吧。
④ 無聊的時候收了一下關於展示中國民族尊嚴題材的電影,你們收一下就知道,很讓人失望!導演們都在忙什麼
你說的這些,他們壓根就沒注意過。這已經是一種骨子裡的東西了。就像大多數人覺得進口的一定就比國產的好。這種念頭是深入骨髓的。是百年的封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形態造成的。 即使你在國外撿破爛,大家也覺得你很牛X。長期的科技落後,國民教育程度低下。以至於當時把火柴,自行車………都叫成洋火,洋車。
新中國的建立,使中國人數百年來,第一次在世界挺起了腰桿。但是僅有數十年的快速發展,還無法彌補幾代人那種自卑、崇洋媚外的心理。這包括社會的方方面面,也包括電影產業。即使是美國這樣的在軍事、科技、文化、經濟都首屈一指的超級大國。也是靠百年的發展才有了如今的形態。但是我相信隨著祖國的強盛,更多的國民會有覺醒的那天。
因為我是炎黃子孫,所以我為中國驕傲!~~祝福祖國會更強大
⑤ 有什麼好看的有中國少數民族特色的電影
花腰新娘。 紅河彝族的,海菜腔好聽呢。
婼瑪的十七歲。 和上面的一個導演的。 一個哈尼族女孩的故事
開水要燙,姑娘要壯 一部半劇情半記錄的苗族電影。 一個胖胖的苗族女孩小片為了跳苗舞減肥的故事。
尋找劉三姐 。 蘇有朋、黃聖依演的, 多好看的、
天邊的雲。 同樣是廣西的、 跟尋找劉三姐差不多。 也是音樂學院學生下鄉采風的、
水鳳凰 。 這是一部水族的電影。 很讓人感動。 殘疾教師「跪教」36年。勸回了無數失學的孩子。
我們的嗓嘎。講的侗族幾代人對侗族文化的理解和傳承。 嗓嘎是歌師的意思。
阿桃、 湘西苗族一個女孩的故事、
這些都是我看過的。 覺得好看的。。
⑥ 有沒有反映中國民族文化的電影
紅高粱 老井
⑦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優秀影片有哪些
《中華德育故事》、《上下五千年》、《孔子》、《神筆馬良》、《花木蘭》
⑧ 什麼是民族電影
民族電影是反映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影片,一部好的民族電影不僅可以幫助國外的朋友認識和了解我們的民族還可以使我們自己的國人體會到自己民族的偉大,從而更加熱愛我們的民族。青年一代的人們很是需要一部催人奮進的民族電影,因為我們這一代已經越來越西化,忽視了民族教育和民族責任感、榮譽感。舊社會那些反映抗日題材的影片就可以成為民族電影,它讓那個時代的青年人奮起抗敵,為保護民族尊嚴而斗爭,這就是一部優秀民族影片的可貴之處。在民族電影研究方面,你可以通過研究各個國家的民族電影了解到這個國家的歷史以及國民修養,一個國家的民族意識的地位可以反映出這個國家的強大程度。也可以通過深入研究我國的民族電影更多地了解到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不是我不愛國,這一點日本就比任何一個國家要做得好,他們從小就被教育出很強的民族意識,一直堅信自己的民族是最強大的,同時日本人的愛國意識也值得我們學習。
⑨ 中國成立十周年前後推出了少數民族題材的影片,代表作有那倆個
成立十周年少數民族影片代表,阿詩瑪,劉三姐,這些都是
⑩ 哪有中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的賞析
1.滾拉拉的故事 2.婼瑪的十七歲 3.蒙古精神 4.喜馬拉雅 5.天菩薩 6.吐魯番的情歌 7.天山的紅花 8.這里是香格里拉...............(這些我都看過的,我覺得還可以。)還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