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在電影院裡面哪些屬於營業收入

在電影院裡面哪些屬於營業收入

發布時間:2023-01-20 14:13:15

『壹』 電影院一般都是靠什麼賺錢的

電影院一般都是靠賣票賺錢,除此之外還會售賣一些飲料,爆米花等,靠賣零食和飲品賺的錢會比賣票掙的錢更多一些。現在很多電影院都陸陸續續開業了,而且最近也上映了很多部非常好的作品,所以時間允許的話,一定要去電影院看電影,這樣感覺才好。2020年,我還沒有去電影院看過電影呢,因為最近工作很忙,需要自己處理的事情很多,所以希望接下來能抽出時間和愛人一起去看場電影。

『貳』 電影院的一部電影票房是怎麼分成怎麼算

中國電影業對於票房分賬的基本規則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

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

(PS:這里小票更正一下,最終片方結算所使用的數據,為中數所提供)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

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3.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及院線提留5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

剩餘的40-42%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大部分情況為40%)。

4.影片的發行方會收取歸屬製片發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為發行代理費用。

即為可分賬票房的2-6%作為發行代理費。

5.很多情況下,發行方預付影片的宣傳發行費用,這時發行方會收取12-20%的代理發行費。

如果發行方承諾發行保底、買斷發行、預付製作費用等方式,將收取更高的發行代理費用。

6.部分影片同檔期處於競爭劣勢,出於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目的,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

返點一般佔到可分賬票房的3-5%。

7.製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為:1*(1-0.033-0.05)*40%*(1-0.1)=0.33為一般情況下的製片方分賬。

以上情況為例,一部最終票房1億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為3300萬左右。

附:中國電影的資金其它回收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版權收入:主要指電視放映權和互聯網播放版權銷售。

這部分收入裡面,CCTV6的收購費用為140萬-400萬每部影片,主要根據影片的題材、頻道打分制度、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決定。

網路版權價格波動較大,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主要跟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有關。

2.海外銷售:主要是海外其他國家包括港澳台地區的發行收入、版權收入。

這部分收入目前較低,增長潛力大。

3.商務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廣告、營銷合作、活動冠名等方式獲得的收入。

4.授權及衍生品:主要是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視覺元素等授權使用,以及版權衍生品的銷售收入。

5. *** 補貼:主要是 *** 主導的文化產業補貼、地方 *** 專項補貼等。

6.行業補貼:主要是攝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

票房在5000萬到1億元之間,獎勵100萬元;票房在1億到3億元,獎勵200萬元;3億到5億元,獎勵500萬元;5億以上重獎1000萬元。

其中,大部分中國影片的資金回收依賴票房分賬,可佔到影片總收入的80%以上

『叄』 電影院稅率是多少

電影院日常營業收入屬於營業稅的文化業3%,還有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10%

『肆』 電影院會計怎麼做賬

1、電影院是按照每場銷售的電影票金額做營業收入
借: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
貸:主要業務收入
2、如果支付院線費用,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3、若支付其他費用,
借:相關費用類科目
貸: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
4、銷售的小食品飲料等,應該計入「其他收入」

『伍』 電影院要交哪些稅,稅率是多少

電影院要交文化體育業營業稅,稅率3%。具體規定如下:

文化體育業稅率:3%

徵收范圍:文化業:表演、播映、其他文化業、經營游覽場所。體育業:舉辦各種比賽和為體育比賽或體育活動提供場所的業務。

常見征稅業務:通過電台、電視台、音響系統、閉路電視、衛星通訊等無線或有線裝置傳播作品以及在電影院、影劇院、錄像廳及其他場所放映各種節目的業務。不包括廣告的播映業務。電台、電視台有償性的節目收費按「播映」征稅。



(5)在電影院裡面哪些屬於營業收入擴展閱讀

營業稅納稅時間:

營業稅納稅人發生繳納營業稅行為應履行納稅義務的時間。一般為納稅人收訖營業收入款項或者取得索取營業收入款項憑據的當天。但同時有下列特殊規定:

(1)納稅人轉讓土地使用權或者銷售不動產,採用預收款方式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到預收款的當天。

(2)自建行為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銷售自建建築物並收訖營業額或者取得索取營業額憑據的當天。

(3)納稅人將不動產無償贈予他人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不動產所有權發生轉移的當天。

『陸』 電影院在稅收上屬於什麽行業

電影票收的是按照營業稅中【文化體育業】收。片頭廣告收入和場地租用是按照營業稅中的【服務業】收。電影院的小賣部收增值稅。

『柒』 電影院怎麼賺錢

首先要說下中國目前的票房分賬體系:國家對於票房是有一定的抽成的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專項基金分5.5%,營業稅3.3%,剩餘91.2%的票房收入才由影院(院線)、製片(發行)瓜分。

影院(院線)根據影片強弱勢按57%至62%分成,如果導演的號召力很強,那麼影院就分的少一些。其中院線明面上分成為7%,實際上院線為了拉攏更多影院,實際的分成會更少一些。製片(發行)根據影片強弱勢按38%至43%分成,其中發行一般分5%。類似華誼自己製片和發行則全拿這部分。因此目前來看,票房收入仍舊是影院的最大資金來源。

上面提到影院和院線,其實兩者屬於合作的關系,也有一定的上下級關系的性質。院線是指由一個發行主體(如電影公司或製片公司)和若干電影院組合形成,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發行機制。

影院則是通過商業選址、投資、設計、建設和運營電影院的專業影院公司,它是同一品牌影院的連鎖化,相當於「KFC、麥當勞」這樣的直營連鎖店的公司。影院加入院線,院線供片並且收一定的管理費。

(7)在電影院裡面哪些屬於營業收入擴展閱讀:

1.爆米花暴利、賣品的收入

賣品的收入也是電影院收入的重要部分。上面提到爆米花的事情,就是這個道理。如今隨著電影票價的不斷下調,其實電影票房的收入金額雖然大,但是毛利率並不是很高,特別各種團體票,包場,團購以及學生票等等,占據票房收入的大部分,直接到電影院買票的人越來越少。因此各大電影院對於賣品生意都非常的重視。

票房是賣品收入的保證,只有來看電影的人多了,才有將東西賣出去的可能。雖然中國電影市場的持續增長,對於賣品的開發也是逐漸成為影院關心的問題。目前來看爆米花和可樂仍舊是賣品中銷量最高的產品,大約占總體賣品收入的80%。其實看電影吃爆米花喝可樂的習慣都來自美國,中國的市場並沒有開發出獨特的賣品。

影院銷售食物和飲料的利潤非常的高。我們拿爆米花和礦泉水來舉例。一包售價20多元的爆米花,其成本價不超過5元,而在超市銷售0.8元的礦泉水,在電影的售價高達10元。因此對於影院值班經理來說,賣了多少爆米花,關繫到他的獎金。

除了食物和飲料的銷售,如今電影周邊產品的開發,也是在逐漸的成熟。在日本流行的動畫片往往都有劇場版,在電影院在圈錢一次,不僅收獲了票房。對於賣品的銷售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各種手辦以及玩具的銷售,都是電影院收入的一部分。在中國市場,各種動畫片的播出也刺激周邊產品的售賣,比如現在火爆的小黃人,胡巴以及大白等等,都收到了消費者的歡迎。

2.廣告收入 (並不是大部分)

廣告的收入佔比比較的少。這是因為雖然影院的人流較為的多,但是大家接受廣告的時間比較的短,因此對於客流的影響有一定的局限。目前影院的廣告收入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就是大家熟悉的放映前的廣告收入。在電影開演前我們會看到不少的廣告。

對於一些小城市來說,廣告的時間反而更長,他們的翻場的速度遠沒有大城市這樣快,因此廣告排布也比較的密集。這種廣告主要分為製片方的廣告,和影院自己合作的廣告。

其次就是場地的廣告。在等待入場的時候,用戶會看到在電影院的一些廣告。不過由於電影的大廳空間不可能太大,因此廣告的數量也並不是很多。更多的時候大廳里是電影的宣傳海報,很多消費者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這里,所以投放這種廣告的廠商也並不是很多。

還有一種就是票面廣告。我們購買電影票之後,會看到一些票面的廣告,但是由於目前直接去電影院買票的用戶不多了,而團購的用戶一般都直接使用自助終端打票,這種票面上的廣告不太好預置,所以票面廣告也並不是很常見。其只是影院收入的很小一部分。

3.合作的藝術 置換收入

還有一部分就是置換的收入了。比如和超市以及零售店合作,消費滿多少錢就送電影券等等,也是電影院收入的一種形式。不過目前這種方式並不多見,因為這樣的電影券價格不會太高,並且不能和會員以及團購等形式混合使用,所有購物者使用這個影院之後,得到的優惠並不是很多。所以消費者的興趣並不是很大。

4.電影券是一種置換資源

目前製片方都會規定最低的票房價格,也就是不管是包場還是團購,最低的票價都不能低於這個價格。因此影院方面也不能一味的降低價格來吸引客流。一般來說這種定價,會根據城市級別的不同,來制定各個城市的最低價。

前一段上映的《碟中諜5》在北京各個電影院的最低票價也在30元以上,而在河北的一些地級市,價格只要9.9元。由於有這種政策的存在,影券的作用就不是很大了。

『捌』 剛成立的電影院公司怎麼做賬,涉及到哪些會計科目

你好!
電影院會計的流程?
答:【會計工作的基本流程】會計人員在會計期間內,運用一定的會計方法,遵循一定的會計步驟對經濟數據進行記錄、計算、匯總、報告的過程.
通常,將這種依次發生、周而復始的以記錄為主的會計處理過程稱為會計循環.
1、建賬;
2、會計事項分析;
3、編制會計憑證;
4、登記有關賬簿;
5、編制試算平衡表;
6、期末調賬和編制工作底稿;
7、對賬和結賬;
8、編制和報送財務報告.
影院分成費如何帳務處理?
按勞務費用處理影院方賬務處理:
借:銷售費用
貸:銀行存款 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勞務費)
收款方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現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電影院都有什麼成本費用,計入什麼會計科目?電影院成本費用:
電影院的支出大多都可以列支在主營成本,差旅費,電話費等可以列管理費.
成本費用:就一般意義而言,成本費用泛指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所發生的各種資金耗費.
企業的成本費用,就其經濟實質來看,是產品價值構成中c+v兩部分價值的等價物,用貨幣形式來表示,也就是企業在產品經營中所耗費的資金的總和.
主要作用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成本費用是反映和監督勞動耗費的工具;
2、成本費用是補償生產耗費的尺度;
3、成本費用可以綜合反映企業工作質量,是推動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杠桿;
4、成本費用是定製產品價格的一項重要依據.
主營業務成本:
①本科目補充設置"電影發行成本"、"電影放映成本"、"音像製品成本"、"影片後產品成本"等明細科目,並按影片的片名、各種產品的名稱等,進行歸集和核算.
"電影發行成本"--核算企業發行影片而應結轉的庫存影片等的實際成本;
"電影放映成本"--核算放映企業放映影片而應結轉的庫存影片等的實際成本;
"音像製品成本"--核算企業因銷售各種音像製品而發生的實際成本;
"影片後產品成本"--核算企業銷售除音像製品外,與影片相關的電影形象產品等發生的實際成本.

『玖』 關於電影院會計核算的一些問題

一.電影產業鏈
電影產業鏈是電影製作、電影發行、電影院線、和影院的整體鏈條的統稱,它反映的是電影產業單位公司之間的經濟生態系統。下面分別介紹產業鏈中的這幾個節點的意義。
1.電影製作
完成電影的投資、拍攝和後期製作的環節。電影製作公司擁有電影的版權,將電影的版權出售給發行公司。
2.電影發行
發行公司從製作公司手中購買電影版權,然後以票房分賬的方式與院線公司合作,將電影在合作院線的電影院放映。很多時候,電影的製作和發行都由同一家公司操作。
3.電影院線
一條院線下面會有若干個電影院,由院線公司統一管理,統一排片,以票房分賬的方式拿到影片拷貝。院線一般會安排大片的放映,而一些中小成本電影的發行方則要努力爭取院線。
4.影院
電影產業鏈的終端。在中國一般說來,電影院可以分到一部電影票房收入的50%。
二.影片設置的五種主要模式
1.聯合攝制,指企業與其他投資方共同出資(含現金、勞務、實物或以廣告時段作價等),並按各自出資比例或按合同約定分享利益及分擔風險的攝制業務。
2.受託攝制,指企業接受其他單位的全額出資,代為製作影片的攝制業務。
3.委託攝制,指企業全額出資,委託其他製片單位代為製作影片的攝制業務。
4.協作攝制,指由其他製片單位全額出資,企業僅以提供設備、器材、場地、勞務等方式給予協助的攝制業務。(註:企業在受託或協作攝制業務中,如雙方在合同中約定按該片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充抵受託或協作價款的,應視同聯合攝制方式進行核算。)
5.自主攝制,指由企業全額出資,自主承擔全部風險和收益。
三.電影行業會計核算中涉及的幾個重要會計科目
1.生產成本
①本科目核算企業在影片製片、譯制、洗印等生產過程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
②企業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應按成本核算對象的名稱和成本項目進行歸集與核算。本科目按成本項目應當設置的明細科目為:
<1>故事片的成本項目:
「劇本費及酬金」--用於歸集攝制組所用文學劇本的成本,以及分鏡頭劇本等所發生的有關費用和酬金。
「基本人員工資及勞務」--用於歸集攝制組支付給導演、翻譯、攝影、製片、劇(場)務、錄音、照明、置景、道具、服裝、美術、化妝、煙火、剪接、會計(核算)等人員的工資、勞務費和酬金。
「演員勞務及酬金」--用於歸集攝制組支付給主、配角演員,以及其他臨時、群眾、特技、替身、武打、舞蹈、配音等演員的工資、勞務費和酬金。
「臨時協助人員費」--用於歸集攝制組臨時聘用的輔助工,以及向社會管理部門、場景提供單位臨時外請協助人員所支付的各種津貼、報酬等。
「食宿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在拍片期間,為演職人員提供的伙食,或者按規定辦法和標准發放伙食費補貼、津貼和防暑防寒所需飲料,以及住宿等費用。
「差旅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在拍片期間,演職人員因采景、體驗生活、拍攝、送審等發生的各種交通、住宿、補貼等費用。
「膠片」--用於歸集攝制組拍片耗用的彩色與黑白底片、正片、聲片等各類膠片費用。
「磁片及磁帶」--用於歸集攝制組拍片及製作中耗用的各類磁片、磁帶等費用。
「化妝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直接購買或領用所消耗的化妝用材料、用品、工器具,以及造型作業等發生的費用。
「服裝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拍片所需服裝進行設計、加工、購置、租賃、損耗等發生的費用。
「道具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拍片所需,進行道具設計、製作、加工、維修、購置、租賃、損耗等所發生的費用。
「布景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拍片所需,進行布景和場景設計、搭置、加工、維修等所發生的各種費用。
「煙火槍械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拍片所需耗用的煙火材料與彈葯以及租賃、維修、賠償槍械等所發生的費用。
「車輛運輸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在拍片期間,因運輸而發生的各種費用。
「場租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拍片所需,租(借)用各種場所、場地所發生的各種費用。
「攝影費」--用於歸集攝制組使用各類攝影專用的器材及消耗物品等所發生的各種費用。
「錄音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在攝制期間使用的錄音場地和錄音用器材、設備、音頻工作站、材料消耗物品等所發生的費用。
「剪接費」--用於歸集攝制組使用各類剪接器材、設備、材料、視頻工作站、膠轉磁設備和消耗物品等所發生的費用。
「照明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在拍攝現場使用各類照明器材、設備、發電車、材料和消耗物品等所發生的費用。
「常規特技費」--用於歸集攝制組拍攝常規特技(非電腦數碼製作)鏡頭而使用的有關攝影器材、設備、材料(不包括膠片、磁片和特技煙火材料)、場棚和消耗物品等所發生的費用。
「數碼特技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委託電腦數碼製作單位加工影片數碼特技鏡頭所支付的各種費用。
「音樂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影片作詞作曲、配製音樂、聘請樂隊、指揮、獨奏演員、歌唱演員,以及取得音樂作品使用權等所發生的費用。
「放映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因觀摩學習和後期製作審查樣片、雙片、完成片放映所支付的放映費用。
「劇照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拍片選景和製作劇照所耗用的照相器材、設備、膠卷,以及沖印、放擴照片所發生的費用。
「字幕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所拍攝的影片加工、製作片頭和片中字幕所發生的費用。
「洗印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洗印彩色和黑白的底片、正片、聲片、中間片等發生的各種洗印加工費用。
「軍事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經申報批准,由軍隊、武警部隊提供人員、武器、彈葯、軍車(艦、機)、軍械、場地和器材設備等協助拍攝,按劇用軍事預算所支付的費用。
「劇雜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在拍片期間,所發生的文具用品、資料列印和復印、郵電通訊、書報雜志、學習觀摩等各種費用。
「賠償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因影片拍攝需要,導致所租用的場所、場地、設備、器材、服裝、道具、物品等發生毀損或失滅,經協商支付的各種賠(補)償費用。
「其他費用」--用於歸集攝制組在拍片期間,所發生的不屬於以上各明細科目核算的其他費用。
<2>譯製片、紀錄片、科教片、專題片的成本項目,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片種的譯、攝制業務特點,參照故事片成本項目選擇確定。
<3>美術片的成本項目,企業除參照故事片成本項目進行選用外,可增加以下項目:
「外加工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委託外單位或個人進行部分動畫片段、木偶等設計、繪制、製作、加工,按合同規定所支付的各種費用。
「繪制費」--用於歸集動畫、描線、上色、木偶和剪紙等製作(含電腦製作)車間等,為攝制組提供的各種勞務費用。
「輔助材料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在美術片攝制中,為製作人物、服裝、道具、布景等,購入和耗用的紙張、顏料、布料、木料、五金零配件等所發生的各種費用。
<4>影片洗印的成本項目:
「工資及附加」--用於歸集支付給直接從事印製影片及其拷貝生產人員的工資、加班工資和津貼、職工福利費等工資性附加的各種費用。
「膠片及磁帶」--用於歸集印製影片底片、正片、聲片、發行拷貝等所耗用的各種彩色、黑白膠片,以及磁片、磁帶等所發生的費用。
「葯料」--用於歸集影片印製生產中,耗用的各種化學葯料所發生的費用(可採用分攤方法計入產品成本)。
「燃料及動力」--用於歸集影片印製生產中,消耗的水、電和各種燃料、動力所發生的費用。
「製造費用」--用於歸集影片印製生產中,消耗的清潔用具和物品、零配部件等各種輔助物料等,每月按規定分配方法計算後,轉入應由產品成本承擔的各種費用。
③企業發生各項生產費用的核算:
<1>製片企業,按發生的實際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工資」、「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製片備用金」、「影視劇本」等有關科目。
<2>洗印企業,按發生的實際金額,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工資」、「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有關科目。
為影片洗印提供環保處理、水電動力、機械維修,以及化學葯品、膠片供應等輔助生產車間或部門發生的直接費用,應當在本科目「輔助生產成本」明細科目核算後,再轉入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明細科目。各輔助生產車間或部門,為基本生產車間、企業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提供的物品和勞務等,月度終了,按照一定的分配標准分配給各受益對象時,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支出」、「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本科目(輔助生產成本)。
<3>企業在影片拷貝(載體)銷售過程中,所需的片箱、片盒、片夾、片軸、塑料(紙)袋等包裝物,不應計入影片的生產成本中。隨同影視片拷貝(載體)銷售且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按實際成本,借記「營業費用」科目,貸記「包裝物」科目。企業單獨計價出售的包裝物,則應按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同時,按出售包裝物的實際成本,借記「其他業務支出」科目,貸記「包裝物」科目。
<4>企業在影片創作生產或影片拷貝洗印過程中,已經耗用和計入生產成本的膠片,以及從電影洗印廢水(定影液)中電解而提取的白銀等,其出售處理所回收的款項,可以採用直接或分攤方法沖減生產成本,借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或本科目(輔助生產成本)。
④企業攝制完成並已取得許可證的影片,按實際成本結轉入庫。結轉時,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本科目。
⑤製片企業在影片投產開拍後,中途因故停拍且以後不再續拍,以及影片已經攝制完成,經審查後未通過的,須將該影片作報廢處理。經核准報廢時,按其賬面價值,借記「營業外支出--影視片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
⑥本科目所補充的明細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完成影片的各種成本。
2.庫存商品
①本科目補充設置「庫存影視片」、「音像製品」、「影片後產品製品」等明細科目,並按影片的片名、各種產品的名稱等進行歸集和核算。
「庫存影視片」--核算企業以買斷結算方式購入的影片的實際成本。採用發行權交易結算方式所支付給供片方的影片節目發行權費,應當與企業定製的電影拷貝(或其他載體)的成本合並後計入本科目。
「音像製品」--核算企業購入影片的錄像帶、CD、VCD、DVD等可供播映的音像製品,所支付給製作方或供貨方的實際成本。
「影片後產品製品」--核算企業在電影促銷業務中,定製或購入的各種電影形象產品等的實際成本。
②企業購入的影片或商品到達驗收入庫後,按供片或供貨方開具的發票,並經倉庫管理人員驗收、核準的實際支付(進價)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科目。
③企業在結轉影片發行、放映或銷售商品等業務活動的實際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
④企業購入的影片在合同、協議約定的發行放映期限內未實現銷售,應在期滿之日作資產損失處理。在處理時,按購入影片的實際成本,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⑤如果影片被禁止發行或放(播)映,企業應當將該影片作報廢處理。在處理時,按該影片實際庫存的賬面價值,借記「營業外支出--影視片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
3.主營業務成本
①本科目補充設置「電影發行成本」、「電影放映成本」、「音像製品成本」、「影片後產品成本」等明細科目,並按影片的片名、各種產品的名稱等,進行歸集和核算。
「電影發行成本」--核算企業發行影片而應結轉的庫存影片等的實際成本。
「電影放映成本」--核算放映企業放映影片而應結轉的庫存影片等的實際成本。
「音像製品成本」--核算企業因銷售各種音像製品而發生的實際成本。
「影片後產品成本」--核算企業銷售除音像製品外,與影片相關的電影形象產品等發生的實際成本。
②月度終了,企業應當根據本月電影發行、放映業務取得的主營業務收入,按照本辦法有關結轉銷售成本的規定和辦法,計算和結轉主營業務成本。結轉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待結算業務支出」等科目。
其他商品主營業務成本的結轉,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執行。
③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4.主營業務收入
①本科目補充設置「電影發行收入」、「電影放映收入」、「音像製品收入」、「影片後產品收入」等明細科目,並按影片的片名、產品的名稱等進行歸集和核算。
「電影發行收入」--核算發行企業在發行影片業務中取得的各種歸屬於企業的營業收入,包括分賬收入、賣斷收入、片租收入、播映權轉讓收入、網路傳播權轉讓收入、後電影開發權轉讓收入、影片代理收入等。
「電影放映收入」--核算放映企業通過放映影片取得的各種歸屬於企業的營業收入,包括分賬收入、片租收入、包場放映費收入、出租場地加映影片收入等。
「音像製品收入」--核算企業銷售錄像帶、CD、VCD、DVD等音像製品所取得的各種收入。
「影片後產品收入」--核算企業銷售除音像製品外,與影片相關的電影形象產品等取得的收入。
②企業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按實際收到或應收的金額入賬。
<1>企業採用分賬結算、片租結算、代理結算方式取得的影片,企業按合同、協議約定與供片方結算後的收入,結轉時,借記「待結算業務收入」科目,貸記本科目。
<2>企業以買斷結算方式取得的影片,在發行中取得的各種無需與供片方分享的收入,可直接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3>放映企業發售的可兌換卡券,在兌換電影票時,借記「預收賬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③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五.電影票房收入的利潤分配
1.影片片款結算
(1).與提供影片的製作方、發行權方及其他權利方(統稱「供片方」)進行影片片款的結算方式:
(1)分賬結算,指企業按合同、協議約定的比例,將影片發行、放映業務中取得的收入和發生的費用進行分配,與供片方共同分享和分擔的結算方式。
(2)片租結算,指企業按合同、協議約定的租價或定額,向供片方交付片款的結算方式。
(3)買斷結算,指企業按合同、協議約定的價款,向供片方買取一定時期和范圍內的影片發行權、放映權,取得的收入無需與他人分享的結算方式。包括:
①發行權交易結算,即企業僅買取影片的發行權、放映權,所需拷貝等載體由企業自行定製並承擔費用的結算方式。
②單拷貝交易結算,即企業按包括發行權和放映權在內的單個電影拷貝計價,向供片方購買電影拷貝的結算方式。
(4)代理結算,指企業僅收取固定代理費,影片的收益和費用均由供片方享有和承擔的結算方式。
(2).企業以分賬、片租及代理結算方式取得的片款或發生的支出,按合同、協議約定需與供片方進行分配或分擔的,應先在「待結算業務收入」和「待結算業務支出」科目中歸集,然後再按合同、協議的約定,在本企業與供片方之間進行結算。
發行企業應當依據放映企業提供的營業報表和每部影片結算單(簡稱「片結單」),或者依據接受供片的發行企業提供的影片發行收入結算表,辦理有關影片收入的結算。
2.票房分賬
①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
②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營改增之後電影院增值稅臨時政策是收取3%,但是這部分稅率可抵扣),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2014年之後是92%)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③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及院線提留5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剩餘的40-42%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
④影片的發行方會收取歸屬製片發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為發行代理費用,即為可分賬票房的2-6%作為發行代理費。
⑤部分影片同檔期處於競爭劣勢,出於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目的,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返點一般佔到可分賬票房的3-5%。
⑥製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為:1*(1-0.033-0.05)*40%*(1-0.1)=0.33為一般情況下的製片方分賬。
綜上,一部最終票房1億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為3300萬左右。同樣,一部成本為8000萬的電影票房需要達到2.4億才能回本
五.其他利潤來源
除了票房收入之外,中國電影的資金其它回收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版權收入:主要指電視放映權和互聯網播放版權銷售。這部分收入主要根據影片的題材、頻道打分制度、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決定。其中網路版權價格波動較大,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
2.海外銷售:主要是海外其他國家包括港澳台地區的發行收入、版權收入。這部分收入目前較低,增長潛力大。
3.商務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廣告、營銷合作、活動冠名等方式獲得的收入。
4.授權及衍生品:主要是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視覺元素等授權使用,以及版權衍生品的銷售收入。
5.政府補貼:主要是政府主導的文化產業補貼、地方政府專項補貼等。
6.行業補貼:主要是攝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票房在5000萬到1億元之間,獎勵100萬元;票房在1億到3億元,獎勵200萬元;3億到5億元,獎勵500萬元;5億以上重獎1000萬元。(註:其中,大部分中國影片的資金回收依賴票房分賬,可佔到影片總收入的80%以上。)

與在電影院裡面哪些屬於營業收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關於面試的電影有哪些內容 瀏覽:735
三d左右分屏免費電影 瀏覽:154
被困荒島的的是什麼電影 瀏覽:694
魔卡少女櫻電影版有多少個 瀏覽:845
好看刺激的喪屍電影中國 瀏覽:887
有什麼最新的好看的電影 瀏覽:138
微信貓眼如何退電影票 瀏覽:859
為什麼電影版的沒有路星河 瀏覽:173
12月29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瀏覽:138
電影里好看的探戈片段 瀏覽:603
比較好看的鬼片電影推薦 瀏覽:379
關於韓國婚外情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55
龍貓大電影中文版免費 瀏覽:252
綠巨人電影國語版免費觀看影片 瀏覽:613
如何能看剛上映的電影 瀏覽:285
喋血孤電影在線觀看免費島 瀏覽:679
電影怎麼微信發 瀏覽:394
迪士尼5d電影放映多久 瀏覽:841
微電影如何製作小學五年級 瀏覽:281
陳情令之生魂免費完整版電影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