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標准電影播放每秒播放多少格膠片
24格,娟姐。
⑵ 升格鏡頭多少幀速率合適 有沒有一個標准
升格鏡頭幀速率一般是每秒24格。
電影攝影拍攝標準是每秒24格,即每秒拍攝24張,這樣放映時才是正常速度的連續性畫面,但為了實現一些簡單的技巧,比如慢鏡頭效果,就要改變正常的拍攝速度。
比如高於24格/秒,這就是升格,放映效果就是慢動作,作為一種常用的電影藝術手法,升格鏡頭在各種類型的影片中都出現過。
(2)電影鏡頭由每秒多少個畫格擴展閱讀
拍攝技巧
我們聽過或者看到過很多構圖的方法,三分法、對角線、黃金分割、線條引導,三角形、對稱、平衡、傾斜、失衡、封閉、開放、框架等等構圖的方法,在我們日常使用中,尤其是VLOG的拍攝中,最常用的是九宮格、對稱構圖、水平線、引導線、框式構圖。
很多構圖的方法都是根據前人拍攝的經驗總結出來的,真正的拍攝中,構圖很少是刻意為之,而是自然形成,而構圖的本質是簡潔而准確的突出重點,做減法來減少無效信息所以硬套不可取,要打破固有模式,培養美感。
⑶ 影視拍攝中的升降格是什麼意思
升降格是電影攝影中的一種技術手段,改變正常的拍攝速度,比如高於24格/秒,這就是升格,若低於24格/秒,則是降格。
相關介紹:
降格也稱「低速攝影」。攝影機以低於24格/秒的頻率進行拍攝,即為降格,如:16格/秒、4格/秒、2格/秒等。此時景物在銀幕上顯示出的運動速度,成倍地增加,稱為快動作。降格拍攝可以造成急速的運動,如飛速前進、亂雲飛滾,也可以表現出鮮花開放,嫩芽出土的景象。
而慢鏡頭效果,就要改變正常的拍攝速度,比如高於24格/秒,這就是升格,放映效果就是慢動作。
(3)電影鏡頭由每秒多少個畫格擴展閱讀
降低攝影機運轉頻率的一種拍攝方法。攝影機以低於每秒24格頻率拍攝即為降格攝影。可以根據不同需要降到每秒16格、8格、2格,甚至幾小時、幾十小時拍一格,放映時仍以每秒24格頻率不變,畫面上的物體將顯示不同的快速運動視覺效果。
降格攝影同升格攝影一樣,富於藝術的表現力,如造成某種喜劇性效果,也可用作科研的形象化手段。
相關術語:
1.畫外音:
指影片中聲音的畫外運用,即不是由畫面中的人或物體直接發出的聲音,而是來自畫面外的聲音。旁白、獨白、解說是畫外音的主要形式。
2.長鏡頭:
意思是用一個鏡頭連續地對一個場景、一場戲進行拍攝而形成的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
⑷ 為什麼電影只有 24 格每秒
人眼及其數據接收與傳輸系統每秒能夠輸送10-12格畫面,然後大腦的視覺處理中心會將每格畫面保留1/15秒。所以,如果在前一格畫面尚且保留的1/15秒內大腦又收到一幅新的畫面,那麼這就產生了連續運動的感覺。
另外,實驗室研究證明,人的感光系統能夠區分多達每秒48次閃光,如果繼續提高頻率,那麼亮和暗之間的轉換就無法被人察覺了。所以50Hz交流電下運作的台燈閃爍,人基本上是無法察覺的。請注意,作為電影、電視、游戲存在基礎的「似動現象」最低幀率,和閃爍與否並不是一回事。電影在較低的放映速度下,比如16-24格每秒,即使已經構成了運動畫面的幻覺,亮度的變化仍會被人眼察覺到閃爍,亮度越高閃爍越明顯。
附帶一說,按照Peter Jackson他們目前的技術方案,如果電影拍攝幀率提高到48格/秒,那麼放映時將會採用「雙閃」(double-flashing)來代替「三閃」(triple-flashing),因為實際幀率提高了,不需要單幅畫面再重復出現三次那麼多,兩次足矣。但是,更激進的技術原教旨主義者、特效大師、Showscan的發明人Douglas Trumbull(Douglas Trumbull)認為,應該徹底取消同一幅畫面反復播放兩次或三次的做法,電影放映質量才會得到根本提高,所以他鼓吹的是每秒66格的拍攝、放映速度。總而言之,24格每秒已經是80餘年來的世界規范,不久的將來是否會有變化,需要觀察。至於游戲,不像電影放映存在同一幅畫面反復刷新的情況,所以一般的動作類游戲必須超過48Hz的閃爍容忍底線。
⑸ 電影畫面電影里,通常一秒的鏡頭,是多少格畫面
一般是24幀,肉眼就會看到連貫的畫面。但是現在電影也有30幀的,29幀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