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生必看的兩部勵志電影
一生必看的兩部勵志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夢想與救贖
內容簡介: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中的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後本想用槍殺了妻子和她的情人,但是他最終沒有下手。然而一個不幸的巧合發生了——那晚另外有一個人槍殺了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於是安迪被指控為謀殺,並獲判判無期徒刑,這意味著他將在肖申克監獄渡過餘生。
瑞德1927年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徒刑,數次假釋都未獲成功。他現在已經成為肖申克監獄中的“權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錢,他幾乎能有辦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每當有新囚犯來的時候,大家會賭誰將在第一夜哭泣。瑞德認為弱不禁風的安迪一定會哭,結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輸掉了兩包煙。
長時間以來,安迪幾乎不和任何人接觸。一個月後,安迪請瑞德幫他搞的第一件東西是一把石錘,想雕刻一些小東西以消磨時光,並說自己想辦法逃過獄方的例行檢查。之後,安迪又搞了一幅麗塔.海華絲的巨幅海報貼在了牢房的牆上。
一次,安迪和另幾個犯人外出勞動,他無意間聽到監獄官在講有關上稅的事。安迪說他有辦法可以使監獄官合法地免去這一大筆稅金,作為交換,和他共同工作的犯人每人得到了3瓶啤酒。喝著啤酒,瑞德猜測安迪只是借用這個空閑享受短暫的自由。
一次查房,典獄長拿過了安迪的聖經,卻沒有翻開便遞還給他,並告訴他“救贖之道,就在其中”,可是典獄長沒想到,所謂“救贖之道”真的就在其中。隨後,他被派去當監獄的圖書館管理員,為了爭取圖書館的圖書更新,他每周寫一封信,為圖書館的'擴大而努力著,六年後,他實現了願望。同時,他開始幫助道貌岸然的典獄長洗黑錢。並且為監獄其他獄警處理其他涉及經濟和稅務事項所需的文件。
60年代,小夥子湯米因盜竊入獄,很快成為安迪和瑞德的好朋友。安迪認為湯米頭腦聰明,很有底子,決心教他學文化,讓他出獄後能用正當手段謀生。很巧的是,湯米在來肖申克服刑前,在另一個監獄呆過,而且從當時同牢房的一個犯人的口中得知了安迪妻子和她情人的死亡真相,興奮的安迪找到了獄長,希望獄長能幫他翻案。獄長以不可能成功為理由拒絕了安迪,安迪為此與獄長爭執,獄長對他說別忘了自己是什麼身份,且將安迪關小黑屋一個月。這一個月中,獄長謀殺了告訴他知道這個事實真相的湯米,到了安迪出小黑屋時又以湯米因逃獄而被獄警殺死的理由欺騙安迪,但安迪知道湯米是被害死的。獄長又給了他一個月,並叫他好好思量該怎麼做(其實就是想讓他繼續幫他洗錢)。因為他一方面擔心灰色收入曝光,另一方面他也想安迪一直留在監獄幫他做帳。
安迪知道真相後,決定通過自己的救贖去獲得自由!行動之前,他給瑞德說了些“奇怪”的話,叫瑞德如果哪天出獄了就去一個地方,那裡會有他留給瑞德的東西。安迪通過努力成功“越獄”,他的越獄工具就是那本聖經裡面的“救贖之道”,那把藏在書里小小的石錘(書里被雕刻出一個剛好用來放石錘的凹槽)。他領走了幫典獄長洗的那些錢(分別去了12家銀行共取走370,000美元),並且將典獄長涉嫌貪污與謀殺的證據寄給了報社。隨後,大批警察和記者蜂擁來到肖申克,絕望的典獄長把自己鎖在辦公室里,最後開槍自殺。
安迪越獄是通過自己挖的隧道到達排污管,再爬過排污管到外面的小河(影片中還給了逃跑路線特寫,並用三種計量方式來描述排污管的長度:500 yards;the length of five football fields;half a mile,而根據目測至少1Km以上,這幾種描述特別聲明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安迪好不容易越了獄,又做了一件堪稱傳奇的事,詳情參閱美國個人英雄主義。
當瑞德獲得假釋、出獄後,他找到了安迪為他留下的禮物:一疊面值50的美元和一封信,信裡面是說到關於“希望”的事,也是該電影的主題,因為在獄中瑞德認為“希望”是一種可怕的東西,而今天安迪證明給他看,“希望”應該存在,並在信中叫瑞德去墨西哥找他,瑞德克服了假釋後的心理危機,找到了安迪。兩個朋友最終相遇。
經典台詞
1.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記住,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2.I guess it comes down to a simple choice: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生活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不是忙於真正的生活,就是一步步地走向死亡。
3.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 A strong man can save himself, a great man can save another.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4.Prison life consists of routine, and then more routine.監獄生活充滿了一段又一段的例行公事。
5.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d,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ed.
監獄里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
6.I have to remind myself that some birds aren'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 And when they fly away, the part of you that knows it was a sin to lock them up DOES rejoice. Still, the place you live in is that much more drab and empty that they’re gone. I guess I just miss my friend.
我不得不提醒自己有些鳥是不能關在籠子里的,他們的羽毛太漂亮了,當他們飛走的時候...你會覺得把他們關起來是種罪惡,但是,他們不在了你會感到寂寞,可是我只是想我的朋友了...
《海底總動員》——克服恐懼 完美蛻變
內容簡介:
主角是一對可愛的小丑魚(Clownfish)父子。父親馬林本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但在一場意外中妻子珊珊和大部分孩子都被鯊魚吃掉,只剩下唯一的兒子尼莫。他們一直在澳洲外海大堡礁中過著安定而"幸福"的平靜生活。但在那巨大的打擊後魚爸爸馬林一直謹小慎微,行事縮手縮腳,雖然已經身為人父,卻絲毫不會影響它成為遠近聞名的膽小鬼。也正因為這一點,兒子尼莫常常與馬林發生爭執,甚至有那麼一點瞧不起自己的父親。直到有一天,在父親馬林的不信任眼神中,游向了停在海上的游輪底部。正當尼莫回返時,卻被潛水員捉住了。並將它帶到了澳洲悉尼灣內的一家牙醫診所。
2. 觀勵志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有感
導語:《肖申克的救贖》主要講述的是兩位主人公安迪和瑞德在監獄里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以及安迪如何一步步救贖自己和監獄里的人。下面是其觀後感,歡迎參考:
人來到世界的目的是什麼?看了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人來世上的目的就是要讓你周圍的人因為你的存在而有所改變。
主人公安迪入獄前是一個銀行家,他因妻子與情夫被殺而被指控為殺人犯,判處終身監禁後被送往肖申克監獄。肖申克監獄是一個關押重刑犯的監獄,很多人進來之後一呆就是一輩子,所以,這里的人們,根本不知道字典里還有「希望」兩個字,很多人已經「被體制化」,即使被有幸釋放了出去,也會因為在監獄的時間太長而不再適應獄外的生活而選擇自殺。
但安迪的到來,在一點點改變著這些。他似乎不是一個囚犯,而是一個救贖者,在盡力挽救那些人的靈魂:他利用自己的特長為監獄長做事,只為了給囚犯們換回幾瓶啤酒喝,讓他們像個男人,享受享受自由的感覺;他從每周寫一封信到每周兩封信往外投遞,就是為了贏得些贊助建一個監獄圖書館,改變犯人們的閱讀情況;他教初入獄的、年齡最小的、人最聰明的湯米認字,幫助湯米考試,鼓勵他要有信心堅持下去;他利用監獄廣播播放《費加羅的婚禮》震撼犯人們的心靈,即使面臨著懲罰的威脅;他用20年的時間和一把小斧頭鑿透監獄厚厚的牆壁,打開了一條通往自由的路;在逃出監獄之前,他給瑞德的一番話,讓出獄後的瑞德沒有選擇自殺……
這樣的安迪,是囚犯嗎?不,他不是囚犯,而是上帝派來的救贖者,他來這里就是要救贖這些要被關押一輩子的人們。給他們帶來希望,他給他們帶來靈魂的震撼,讓他們知道,在監獄里,還可以過這樣一種生活,還可以這樣生活。
看到這里,不由得聯想到我們的現實。多次在講座時我都會就「職業幸福感」做一小調查,但調查的結果並不如意,感受到職業幸福的人寥寥無幾,看得出,大多數教師僅僅為了「稻粱謀」才從事著這個工作,而不僅僅是因為喜歡和熱愛。有一個學校,120名教師中,只有8位是男教師,其中還有4位是領導。
為什麼那麼多男教師選擇了逃離?真的是教師這一工作沒有意義不能創造價值嗎?看看電影,身處監獄中的安迪為了救贖監獄中的人們,還在盡最大努力做著什麼,還在盡力用自身的能力影響著別人改變著別人,那麼,我們這些做教師的,是否真的要自問自己一點什麼了?
我們就來問問自己吧:教師這一職業真的不能給自己帶來幸福嗎?先看看我們的工作對象,我們工作的對象是一群純真無邪、對生活充滿美好希望的孩子;再看看我們的工作內容,我們是要帶著這群純真無邪的孩子走向美好的未來。在和他們相遇的這段日子裡,他們要走什麼樣的路,看什麼樣的風景,在這條路上有什麼樣的感受和體會,都取決於教師。想想,比起那些囚犯來說,這群孩子該多麼可愛,看著他們一天天地成長,看著他們從懵懂無知到最終成為一個睿智聰慧的少年,甚至,有時候我們呢還能聽到他們成長的拔節聲,這樣的體驗,我們怎麼會沒有快樂感和成就感?
很多時候,有無成就感取決於我們的內心。肖申克的救贖,救贖的是靈魂,再次審視自己的工作,我一直想說:如果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有了安迪的精神,我們都能很好地珍惜工作中的每一天,珍惜和孩子們相處的每一天,讓孩子們因為遇到你,而有一個健康幸福的童年,那麼,我們的內心,該是如何的富足?
做一個救贖者,做一個自救者,讓這個世界因為你的到來而有所不同,讓你周圍的人因為你的存在而有不一樣的感受。肖申克的救贖,救贖的是靈魂……
《肖申克的救贖》主要講述的是兩位主人公安迪和瑞德在監獄里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以及安迪如何一步步救贖自己和監獄里的人。這部電影最令人感動的是安迪對待自由和希望的堅持與嚮往,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他都沒有放棄對希望的信念。
安迪對自由和希望的追求是最令人贊賞的,對他來說即便只是片刻的心靈上的自由也是很珍貴的,為此他讓獄友們喝上了本不可能喝到的冰啤酒;他堅持刻石頭,即便進獄也沒有拋棄自己的興趣;為了重溫音樂的美好,他不惜違反監獄的規則而被獨自監禁2個星期;為了建立圖書館堅持每2個星期寫一封信,6年不間斷;為越獄,19年靠一根小小的鐵錘挖除了一條地道。這一切,無一部體現了他對自由的追求。安迪也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他懂得利用一切資源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用他的智慧改變了監獄里的一切,同時也是很多人得到了心靈的救贖。
瑞德是此部電影另一重要人物,而電影正是以他的角度來講述安迪的一切的。如果沒有安迪的出現,也許瑞德會步上老布的後塵。然安迪不僅解救了自己,更是解救了瑞德以及監獄里的很多人。而瑞德的存在也是安迪最終越獄成功的重要媒介之一。瑞德和老布的例子也讓我們認識到體制化的可怕,人一旦體制化了,那麼一旦他離開了這個體制就會活不下去。
影片主要是要告訴我們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不要放棄希望,只要自己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是能夠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正如安迪一步一步用自己的行動來救贖著眾人,同時也解救了自己,最終讓自己生活在自由的世界裡。
觀看這部影片,我們學習到了無論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我們都不應該放棄自己的希望,只有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是能成功的。
最近看了部好電影,叫《肖申克的救贖》。感觸頗多。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叫安迪的銀行家因被污告殺人,無辜入獄,謀劃了二十年成功越獄的故事。肖申克是那所監獄的名字。希望和自由是貫穿整部影片的重要線索。而正是擁有希望和自由的信念,一個囚犯才有能力有決心實現自我救贖。
安迪作了囚犯後,是否也失去了自由?我想,是沒有的。至少他會時不時地召喚自由的降臨。在陽台上,陽光盡情散在他和朋友肩頭;他讓音樂飛遍肖申克,甚至是那最無人問津的角落,告訴每一個不自由之身,聽,這就是自由。他用六年撰寫了一段自由傳奇--那就是他一手復舒的圖書館。在裡面每一個不自由的人至少擁有一個讀書的自由權。正如影片所說有種鳥是關不住的,因為它的翅膀太過耀眼。是的,安迪正是這種鳥。自由便是翅膀,一隻永不失翅膀的鳥,怎肯永屈於欄桿之下,畢竟鳥會飛。安迪用二十年用一把小刀挖出了鳥的翅膀,記得那夜電閃雷鳴。有五十個橄欖球場的長度的下水道又如何,置之死地而後生,何況那隻是下水道。全身惡臭又如何,人的外在莫不過皮囊一張,何況只是臟了囚衣。正如破繭的蝴蝶,安迪從下水道鑽出時,上帝賜於了他渴望以久的翅膀,這雙翅膀不再是虛無飄渺的,它真實的如同手腳。喊吧,安迪,叫吧,安迪,讓雨水沖走蚩伏於你身上的一切一切的惡臭。哭吧,安迪,我想,正如天上的電閃雷鳴,淚和著雨一起殞落。
一個人因有了希望才會想擁有自由。當希望占據一個人的心時,他就會想「我需要自由」。畢竟自由有種魅力,它可以去觸摸希望。瑞德似乎最明白這點,至少他知道希望在肖申克不是件好東西,會令人發瘋。他學會忘記希望,告訴安迪希望不可再妄想。肖申克的銅牆鐵壁,足以讓一切希望成為笑話。老布,一個假釋犯,一個失去希望的自由人。當他尋不到活下去的意義時,他選擇了死亡。死亡解脫自己又無礙於他人。生死對自己已毫無意義,對於他人又值什麼呢?老布,一個假釋犯,一個老頭子罷了。相同的命運似乎也要降臨到瑞德身上,然而安迪的一封信,幾張鈔票,填充了瑞德的希望空白。在老布辭世的房間,瑞德提起行李,起程了。為看一看太平洋的海是否藍得正如他所希望的。
安迪是偉大的,一個人的自救,那是勇者,一個人自救的同時,又實現他人的救贖,那是聖人。芝華塔尼歐某個海岸邊,有家小旅館,旁邊有一條舊小艇。上面站著一個人,是安迪。安迪,看,瑞德來了,該出發了。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棄了自己,還有誰會來救你。
——題記
我不是一個影迷,但對《肖申克的救贖》卻近似瘋狂般的迷戀,那是故事背後精神的洗禮。
影片講述了一個被誣陷謀殺自己妻子與其情夫的銀行家安迪被終身監禁在肖申克監獄里,他非凡的氣質引起了囚犯里德的注意並逐漸與他結為好朋友。安迪總是以一種沉默冷靜的方式全力維護自己作為正常人應該擁有的一切。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開始以他豐富的金融知識幫助獄卒們安全的逃稅,幫典獄長洗黑錢,以此來換取他們對囚犯、對自己輕微的寬松。他為爭取獄內圖書的擴建不厭其煩的給州長寫信,並在幾年後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後來,他從一個新來的囚犯口中得知妻子被殺的真相後便向典獄長申訴,然而典獄長不但拒絕了他的要求,甚至暗中殺了那個知情人,只為了留住安迪,滿足他對金錢無休止的貪欲。安迪最終走上了一條自救的道路——天時地利,安迪成功的穿過自己十九年挖成的秘密通道來到自己嚮往的世界。
希望只會給予那些心懷希望的人,安迪說過:「不要忘了這個世界上還有可以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他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觸摸不到,那就是希望。」《肖申克的救贖》告訴我們:人生終有兩件最重要的是,它們可以在我們最難熬無助時支撐我們堅強地走下去,那就是——希望和信仰。
自來到大學,常會有迷茫,有時看到身邊同學瀟灑的生活著,每天睡到自然醒,隨意上課,隨意玩耍,沒有對自己的約束。而自己雖然嚴於律己,每天在為自己的目標奮斗,卻沒有成就感。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閉上眼睛,從安迪的故事中,堅定自己的夢想。這就是我沉迷此影片的原因,它帶給我的,是心靈的震撼和啟迪。
人生並非平坦,社會中的不公,出身的不同,環境的差異,縱不能成為放棄希望、放棄信念的借口。起點不同,哪怕再落魄,也要努力去改變它。有些鳥兒註定是不會被關在籠子里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影片講述了肖申克如何入獄,及怎樣的適應了監獄枯燥漫長的生活,而又如何的越獄的過程。整部影片可以說於細水長流的敘述中不斷的埋下驚心動魄的伏筆。肖申克在步入監獄的那一刻起就引起了同為犯人的一位黑人大哥的注意,在他的眼中,監獄里的一切彷彿與肖申克毫無關系,肖申克只是鎮靜從容的遵守著獄警的指揮。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肖申克終於和這位黑人大哥開口說話了,他求他買一把鐵錘,而他則欣然應允。肖申克用這把鐵錘開始一點點的雕刻石像,藉此打發掉獄中漫長的時光。肖申克入獄前是一位銀行家,慢慢的肖申克憑借他的特長,幫助獄警處理了一些財務方面的問題,從而得到了改變工種的機會,他開始幫助一位年邁的圖書管理員共同的管理圖書。而之後他有幫助監獄中最大的官員來洗錢。我想他所做的這一切與良心道德無關,而通過所有這一切的活動,他想要證明自己的存在,最為一個有價值的人的存在。所以所有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他都會伸出手,而且全力以赴。但在他所有的默默的堅持隱忍的後面,有著一個更為需要堅持需要毅力的計劃在進行著。一件事情成為了他監獄生活的轉折點,亦或是導火索。他幫助一個叫湯姆的年輕人補習文化知識,而在一次閑談中,湯姆提到了肖申克的案子的真正的兇手,肖申克立刻的跑去請求監獄長重審他的案子,而陰險狡詐的監獄長不但關了肖申克的監禁,而且殘忍的殺害了充滿正義的湯姆。所有這一切在肖申克平靜的外表下激起了內心巨大的波瀾,肖申克依舊默默的回到了牢房,隨著就寢的燈光的關滅,故事開始了新的篇章。第二天,監獄亂了套,肖申克不見了。監獄長撕開了一張大幅的美女海報,答案揭曉了。肖申克正是沿著海報後面一條通向外面的隧道逃跑了。鏡頭回到肖申克出逃那一刻,他通過這條他用那把小石錘一點點的敲打了近二十年而鑿成的隧道,爬到了外面的世界。途中經過一條長達500米的地下管道,藉助外面轟轟的雷聲,肖申克一點點的爬著,終於爬過了骯臟的下水道,在河水中將滿身的污穢洗清,只見他將沾滿泥漿的衣服脫下,在震耳的雷聲中,在耀眼的閃電下,像天空振臂歡呼,他成功的越獄了。重獲自由的肖申克按照他預先的設計有條不紊地實行著他的計劃,他從銀行中取走了屬於他的失去十九年自由而獲得的補償款,到國外過上了自己的理想人生。他將獄中的黑暗訴諸報端,終將監獄長和他的爪牙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更為可貴的是,他用自己的力量幫助他的黑人大哥重拾人生的夢想。
看完這部影片,我想我們從中可以學到很多很多,而於我而言,我從肖申克的身上看到了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成功之處。或者可以說是他的人性的光輝,當他遭人誣陷鋃鐺入獄之際,他是及其隱忍的,他審時度勢,不同流合污,但同樣不會以卵擊石,他很遵守游戲規則,但同樣不會放棄自己的一些基本准則。他有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在乎從頭做起。他更是有頭腦有智慧的,身陷囹圄,不怨天尤人,不隨波逐流,時刻給自己留有一線光明,一線希望。他善於結交真摯的朋友,讓自己的心保持溫暖與柔軟。而對於壓倒性的邪惡勢力同樣可以合作共存。可以說肖申克是一個大智若愚之人。他讓他的行動總是走在語言之前,在他貌似遲緩的外表下有一顆玲瓏剔透的智慧之心。
3. 十部80、90後必看的經典勵志電影
十部80、90後必看的經典勵志電影
現在的80、90後們已經逐漸成為了職場上的主流工作人群,他們之中有些人已經在事業上小有成就、有些人還在奮力打拚,還有一些人在事業上遇到了失敗與挫折。但是無論是哪類人群,廣大80、90後們都擔負著事業、競爭、家庭、生活等等的多重壓力,他們普遍都會感到心力憔悴,迷茫、渾渾噩噩是許多80、90後現在的精神狀況。
雖然,巨大的社會競爭壓力使得80們迷惘而難以看清前路。但是,還是有著很多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排除憂愁、重振精神的,其中勵志電影就是極有效率的一種方式。今天,筆者就總結出了十大勵志電影,並提煉出了其中最能振奮人心的經典台詞,希望能夠令廣大奮斗者們找回理想、重新以飽滿的狀態應對明天。
肖申克的救贖:永恆的經典
現代版本的《基督山伯爵》,曾經一度成為廣大80後的精神支柱。這部1995年拍攝的片子,無論從各方面講都是經典中的經典,情節的緊湊,主題的深刻,演員的陣容,音樂的配合,所以獲得了8項奧斯卡提名,更成為影迷心中的勵志經典。當安迪在雷電風雨交加的夜晚爬出監獄下水道和排泄管後,脫去衣衫,伸出雙臂去擁抱自由的風雨的時候,相信觀眾都會有些熱血沸騰吧。
最為經典的台詞:
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 A strong man can save himself, a great man can save another.
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Prison life consists of routine, and then more routine.
監獄生活充滿了一段又一段的例行公事。
red: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d,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ed.
red:這些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
I find I'm so excited. I can barely sit still or hold a thought in my head. I think it the excitement only a free man can feel, a free man at the start of a long journey whose conclusion is uncertain. I hope I can make it across the border. I hope to see my friend, and shake his hand. I hope the Pacific is as blue as it has been in my dreams. I hope.
我發現自己是如此的激動,以至於不能安坐或思考。我想只有那些重獲自由即將踏上新征程的人們才能感受到這種即將揭開未來神秘面紗的激動心情。我希望跨越邊境,與朋友相見握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同夢中一樣的藍,我希望。
I guess it comes down to a simple choice: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人生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不是忙著活,就是忙著死。
阿甘正傳:人生就像巧克力
阿甘正傳與肖申克的救贖一樣,是一部勵志加人生題材的經典電影。電影中突出了智商只有75的傻小子阿甘的人生經歷,單純、善良、毫無世俗之心的阿甘最終獲得了幸福,影片中給我們帶來的更多的是對人生的思考。
阿甘於二戰結束後不久出生在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媽媽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女性,她常常鼓勵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強不息。阿甘像普通孩子一樣上學,並且認識了一生的朋友和至愛,在珍妮和媽媽的愛護下,阿甘憑著上帝賜予的“飛毛腿”開始了一生不停的奔跑。阿甘成為橄欖球巨星、越戰英雄、乒乓球外交使者、億萬富翁,但是,他始終忘不了珍妮,幾次匆匆的相聚和離別,更是加深了阿甘的思念。有一天,阿甘收到珍妮的信,他們終於又要見面……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結果往往出人意料)
Stupid is as stupid does. (蠢人做蠢事,也可理解為傻人有傻福)
Miracles happen every day. (奇跡每天都在發生)
Death is just a part of life, something we’re all destined to do.(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們註定要做的一件事)
I don’t know if we each have a destiny, or if we’re all just floating around accidental—like on a breeze.(我不懂我們是否有著各自的命運,還是只是到處隨風飄盪)
當幸福來敲門:打工者一定要看
故事的主角就是當今美國黑人投資專家Chris Gardner。成功詮釋出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
Chris Gardner:You have a dream, you got to protect it.
4. 10部經典的勵志電影
10部經典的勵志電影推薦
1、幸福終點站
為了完成父親的心願,維克多(湯姆·漢克斯tomhanks飾)從故國乘坐飛機前往美國肯尼迪機場,但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他被告知祖國發生政變,而他的身份證護照一一失效,同時他的簽證也無法再使用。進退兩難的維克多隻有在機場滯留,等待新證件的辦理。但是,他在機場等待了整整9個月。在這9個月裡面,他用機場的洗手間洗漱,在候機室睡覺,他已經學懂因地制宜,在機場照料自己的生活,甚至還找了一份建築工地工作。然而維克多的邋遢晦氣卻招來了機場負責人弗蘭克(史坦利·圖齊stanleytucci飾)的不滿,而恐怕更令他氣憤妒忌的是,美麗的空姐艾米利亞(凱瑟琳·澤塔-瓊斯catherinezeta-jones飾)竟然愛上了維克多。處在甜蜜中的維克多,也在慢慢觀察機場的人生百態,自得其樂。
2、風雨哈佛路
麗茲(索拉·伯奇thorabirch飾)出生在美國的貧民窟里,從小就開始承受著家庭的千瘡百孔,父母酗酒吸毒,母親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貧窮的麗茲需要出去乞討,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難似乎無窮無荊隨著慢慢成長,麗茲知道,只有讀書成才方能改變自身命運,走出泥潭般的現況。她從老師那裡爭取到一張試卷,漂亮的完成答卷,爭取到了讀書的機會。從現在起,麗茲在漫漫的求學路上開始了征程。她千方百計申請哈佛的全額獎學金,面試時候連一件像樣的衣服也沒有。然而,貧困並沒有止住麗茲前進的決心,在她的人生裡面,從不退縮的奮斗是永恆主題。
3、肖申克的救贖
1946年,年青的銀行家安迪(蒂姆·羅賓斯timrobbins飾)被冤枉殺了他的妻子和其情人,這意味著他要在肖申克的監獄渡過餘生。銀行家出身的安迪很快就在監獄里很吃得開,他懂得如何幫助獄卒逃稅,懂得如何幫監獄長將他收到的非法收入「洗白」,很快,安迪就成為了獄長的私人助理。一名小偷因盜竊入獄,他知道安迪妻子和她情人的死亡真相,興奮的安迪找到了獄長,希望獄長能幫他翻案。虛偽的獄長表面上答應了安迪,暗中卻派人殺死了小偷,只因他想安迪一直留在監獄幫他做帳。安迪知道真相後,決定通過自己的救贖去獲得自由!
4、阿甘正傳
阿甘(湯姆·漢克斯飾)於二戰結束後不久出生在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媽媽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女性,她常常鼓勵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強不息。阿甘像普通孩子一樣上學,並且認識了一生的朋友和至愛珍妮(羅賓·萊特·潘飾),在珍妮和媽媽的愛護下,阿甘憑著上帝賜予的「飛毛腿」開始了一生不停的奔跑。阿甘成為橄欖球巨星、越戰英雄、乒乓球外交使者、億萬富翁,但是,他始終忘不了珍妮,幾次匆匆的相聚和離別,更是加深了阿甘的思念。有一天,阿甘收到珍妮的信,他們終於又要見面……
5、初戀50次
亨利·羅斯(亞當·桑德勒)是個典型的花花公子,他最擅長的事就是以不同的身份,讓美女迷戀上他,並在事後,迅速從關系中脫身。身為夏威夷海洋館的獸醫,亨利有著無盡的浪漫情懷來感染到此休閑的美女,這一次他看上了在餐館獨自用餐的露西(德魯·巴里摩爾飾)。他們在一起談天說地,用百吉餅搭建小房子,笑聲不斷。亨利對女孩戀戀不舍,相約明晨再次一起用餐。然而,第二天清晨,當亨利熱情的與露西打招呼時,露西卻宛如陌生人一般冷淡。原來女孩由於車禍患上了奇怪的短期記憶喪失症,記憶永遠停留在車禍的前一天。情聖亨利遇到了自己的難題,他墜入的情網,卻愛上一個不斷對愛情失憶的女孩兒……
6、土撥鼠之日
菲爾(billmurray飾)是個氣象播報員,每天除了在攝像機前給觀眾做風趣幽默的天氣預報外,每年的2月2日他還要前往一個名為普蘇塔尼的邊境小鎮,報導當地的土撥鼠日慶典。事實上,菲爾對這一節日相當嗤之以鼻並開始對工作感到厭倦,當他例行公事完成今年的報導後,便急不可待地想重返家園,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耽擱了。第2天醒來後,菲爾意外地發現時間仍然停留在前一天土撥鼠日,昨日的一切重新上演。驚訝、不信、刺激、狂喜、煩悶、焦慮、不安、絕望、倦怠等各種情緒輪流侵佔菲爾的感官領域,可無論他如何選擇度過這一天,他都始終無法再前進一步,開始了他重復的人生。
7、在世界轉角遇見愛
一個年過半百卻精神矍爍的老人(米基馬諾洛維克mikimanojlovic飾)出現在躺在醫院因車禍而失去記憶的青年亞歷山(卡羅柳別克carloljubek飾)在的身邊,他自稱是亞歷山大的外公,來自保加利亞。他還帶來了一張舊照片和一盒雙陸棋,並且如數家珍的向亞歷山大講起他小時候的事情。一系列的親昵行為並不能喚起亞歷山大的記憶,反正讓亞歷山大極不自在。於是,老人能做的只是每天來醫院陪亞歷山大下棋,跳動的棋子似乎扣動了亞歷山大心靈深處的某種東西,他對這個老人之間建立起初級的信任。為了喚起亞歷山大的'記憶,並且重新鼓起他積極生活的勇氣,老人決定帶亞歷山大開始一段「回家」之旅。一輛協力車,一路的美景,亞歷山大在老人的鼓勵下在途中邂逅美麗的愛情、重新找回積極生活的信心和勇氣、並最近在義大利的收容所里找回往昔的記憶……
8、搏擊俱樂部
傑克(愛德華·諾頓飾)是一個大汽車公司的職員,患有嚴重的失眠症,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危機和憎恨。一個偶然的機會,傑克遇上了賣肥皂的商人泰勒(布拉德·皮特),一個渾身充滿叛逆、殘酷和暴烈的痞子英雄,並因為自己公寓失火而住進了泰勒破舊不堪的家中。兩人因緣際會地成為了好朋友,並創立了「搏擊俱樂部」:一個讓人們不戴護具而徒手搏擊,宗旨在於發泄情緒的地下組織。俱樂部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地下組織,而泰勒也以自己個人的魅力,吸引著那些盲目的信徒。俱樂部的成員們到處滋事打架、大肆破壞,泰勒本人的行為也越來越瘋狂。傑克對於「搏擊俱樂部」的現況及泰勒的行為越來越無法忍受,和泰勒發生爭執,泰勒離開了他。然而,傑克發現,他走到何處都無法擺脫泰勒的影子,他開始思考:我到底是誰?
9、鐵拳男人
布洛克(羅素·克勞russellcrowe飾)除了是一名過氣的拳擊手,還是三個孩子的父親。當他的拳擊生涯走下坡路後,緊接著而來的是生活的拮據和入不敷出的家庭狀況。幸好有賢惠美麗的妻子梅(芮妮·齊薇格renéezellweger飾)理解支持,她的從不埋怨和勤勞持家,令這個家庭不至於毫無生機。布洛克放下自尊去排隊領取救濟金,卻擋不住嚴冬的即將來臨,家裡食物短缺,生存問題迫在眉睫。布洛克終於決定重上拳擊台,這是他可以挽救家人的唯一辦法。他的復出引來了民眾的關注,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平民英雄。他在比賽中英勇揮拳,為了男人的尊嚴,為了家人的生存。
10、迫在眉梢
約翰·q是個工人,工作賣命也很顧家,可生活依然不富裕。為養家糊口,妻子丹妮斯也要上班掙錢,夫妻倆因忙碌感情日漸淡漠,婚姻幾近破裂。他們生活中唯一的亮點,就是9歲的兒子邁克爾。可不幸總是出其不意地降臨到苦命人的身上。一天,邁克爾突然昏到在棒球賽場上,約翰·q把他送到醫院後得知:兒子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需要進行心臟移植手術才能保住性命。心臟移植手術的費用非常昂貴,而約翰·q的醫療保險遠不足以負擔15萬美金的手術費。醫院的頭頭得知這個情況後,決定把邁克爾從等待移植者的名單中剔除,除非約翰·q能預付30%的手術費。此舉激怒了約翰·q,在求助於邁克爾的主治醫生特納未果的情況下,他憤然持槍闖入了醫院的急診室,綁架了幾位醫護人員和病人做人質,要求院方立刻為兒子動手術。然而事情並不像約翰·q想像的那麼簡單,面對他的不僅是一群無辜又需要護理的人質,還有一個經驗豐富的談判家和一個想要速戰速決的警長。約翰·q和警方的對峙還驚動了媒體,全市的大眾對這一事態的發展都投以了極大的關注。他們的感情似乎更多傾向於違法者約翰·q,因為他是當今不近人情的醫療和保險制度的受害者。但大眾的同情並不能幫助約翰·q,他的前途到底如何呢?
;5. 10大勵志電影
在電影史上,有很多勵志電影都是經典而值得看了一遍又一遍的,那麼比較經典的勵志電影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1、《肖申克的救贖》
現代版本的《基督山伯爵》,曾經一度成為我最大的精神支柱。這部1995年拍攝的片子,無論從各方面講都是經典中的經典,情節的緊湊,主題的深刻,演員的陣容,音樂的配合,所以獲得了8項奧斯卡提名貴州高考,更成為影迷心中的勵志經典。當安迪在雷電風雨交加的夜晚爬出監獄下水道和排泄管後,脫去衣衫,伸出雙臂去擁抱自由的風雨的時候,相信觀眾都有些熱血沸騰吧。
2、《阿甘正傳》
美國近代史的縮影。無需多言的經典,也是當年《肖申克的救贖》的強勁對手。"人生就象一盒巧克力......"經典的台詞。
3、《勇敢的心》
史詩般的片子,主題深沉凝重卻又不失輕快,場面宏大,視覺和音樂效果一流,優美流暢。雖然最後結局令人遺憾,但其悲壯程度足可以感染所有的觀眾。"自由!"梅爾吉普森林行刑前的吶喊,至今響徹在耳邊。
4、《美麗心靈》
影評人說"2000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給了《美麗心靈》而不是《指環王》,證明奧斯卡還沒有墮落。"學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什麼叫做"那什均衡"。該劇就是根據經濟學家那什的真人真事改編,一個80歲時憑自己20歲的理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人。一個偉大的學者,一個生活的強者,一輩子都在和自己嚴重的幻想症做斗爭。
5、《百萬美元寶貝》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對於整個電影,正如導演伊斯特伍德所說,"這不是一個關於拳擊的故事,而是關於希望、夢想和愛的故事",看過這部電影,相信大家就會知道今年奧斯卡典禮上的大獲全勝真的是實至名歸。
6、《心靈捕手》
一部好的電影總是能在不經意間將你打動,或者說,一部好的電影是需要慢慢欣賞和體味的,《驕陽似我》並沒有花費太多時間在展示威爾如何天資聰穎上,而是把筆墨主要放在了桑恩教授與威爾從最初的略顯敵對到慢慢了解,直至幫助他找尋到了自己人生目標的過程。影片牽涉甚廣,愛情、友情、均有提及,正如一杯濃郁的黑咖啡,只有細細品嘗減肥偏方,方能享受到其中的濃濃香味!
7、《黑暗中的舞者》
一部震撼心靈的影片,具有深淵一般的穿透力,歌舞片中少有的經典。現實與理想,執著與信念,主題深刻的讓人窒息。DANCERINTHEDARK!唯美而質朴的偉大贊美詩!
8、《喜劇之王》
所有周星馳的影片中,最喜歡的一部。小人物的辛酸歷程,周星馳自己的真實的寫照。"如果人活著沒有理想,那麼和咸魚有什麼分別?"
9、《千鈞一發》
盡管有人評價《千鈞一發》的結局最終落了俗套,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其成為一部優秀的主流勵志電影錄取分數線。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你可以不了解你自己,但你必須相信他(她),因為一切皆有可能。
10、《飛躍顛峰》
加上史泰龍的這部片子好像有些奇怪,其實我一直十分偏愛史泰龍這個演員,總覺得他與一般的好萊塢動作明星不同,片子里總有些讓人奮進的東西,像《第一滴血》、《洛奇》等。《飛躍顛峰》是比較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在這部影片中,史泰龍飾演一位長途貨車司機,為了重新得到兒子而拼盡全力,並且意外地獲得扳手腕冠軍。個人覺得這是他個人表演最為成功的一部電影,不但是一部勵志動作片,同時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親情片,遠遠超出了動作片的慣定范疇,尤其是他與小演員亨利配合默契,父子感情的真摯讓無數影迷流下了眼淚。
一、《光榮戰役》(Glory)1989年
電影簡介:
美國南北戰爭中,第一支黑人部隊的英勇故事,盡現於《光榮戰役》。全片代表了勇氣與人類精神的最佳映登,因此《光榮戰役》闡述。不僅為勝利而戰,更是為自游與尊服而戰。讓你了解美國的歷史!非常不錯。值得一看!
1990獲獎
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提名最佳藝術指導-布景最佳剪輯
二、《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1942年
電影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美國人雷克.布萊恩(Rick Blaine)在卡薩布蘭卡開了一家非常受歡迎的夜總會。玩世不恭的雷克擁有兩張寶貴的通行證。***少校史特勞塞(Strasser)因追蹤捷克地下陣線領導人維克多.拉塞羅(VictorLaszlo)而來到卡薩布蘭卡,當地***局長雷諾(Renault)竭力取悅***少校。雷克偶然發現維克多的妻子伊麗莎(Ilsa)竟是自己昔日的摯愛,兩人昔日在撤離時在火車站失散。伊麗莎了解到雷克能幫助自己和維克多離開卡薩布蘭卡,於是請求雷克幫助,而此時雷克的心情卻極為復雜。但後來雷克知道當年伊麗莎沒有到火車站與自己一起走的原因後,最終決定幫助他們。
三、《城市之光》(City Lights)1931年
電影簡介:
影片描述了一個流浪漢愛上了一位雙目失明的賣花姑娘,為了醫好她的眼睛,流浪漢拚命賺錢,參加拳擊比賽,在夜總會當打手等。治好眼睛的賣花女,通過手的觸摸而明白了流浪漢真面目。
四、《驚天大陰謀》(All the President's Men)1976年
電影簡介:
四名空賊潛入水門大度遭到逮捕,這原是一件毫不起眼的小刑案,卻引起美國總統之關切。二名華盛頓郵報的記者,歷經艱辛挫折,最後揭發震驚全球的尼克森總統水門案丑聞。
敘述華盛頓郵報記者Carl Bernstein 和 Bob Woodward聯手調查並揭發水門案的故事。
根據故事兩位主人翁所親自撰寫的紀實書翻拍成電影。勞勃瑞福和達斯汀霍夫曼傳神地飾演這兩位轟動全球政壇的記者。全片結合了報業文化、偵探元素、以及驚悚成分,值得一看。飾演編輯主管的傑森羅勃茲因此拿下一座奧斯卡,WilliamGoldman的改編劇本也得獎。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傑森羅勃茲)、改編劇本、藝術指導、錄音
五、《猜猜誰來吃晚餐》(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1967年
電影簡介:
本片由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導演斯坦利.克雷默。老馬特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一貫主張反對種族歧視。但他的女兒卻愛上了一個黑人青年約翰,這個事實讓他好為難,同時約翰的父親也因自卑而抵制這門親事。後來馬特把他們請來,將要遇到的困難對他們擺出來,要他們有個心理准備。黑白兩家人並共進了晚餐。影片通過黑人和白人通婚這一事情,揭示了美國社會的一個長期存在的極敏感的社會問題。其中人物復雜的情感以極清新、流暢、和諧的方式表現出來。影片獲第40屆奧斯卡(1967)最佳劇本創作和最佳女主角獎。
六、《碼頭風雲》(Onthe Water front)1954年
電影簡介:
昔日曾經是職業拳擊家的特里?馬洛伊,血氣方剛,現在紐約港當碼頭裝卸工,並為工會頭目約翰尼?佛蘭特跑腿。特里的哥哥查利奉約翰尼?佛蘭特之命殺死了特里的朋友喬伊。
不久,特里結識了喬伊的妹妹——大學生伊蒂。伊蒂親眼目睹碼頭工人的悲慘生活,尤其看到自己的親兄弟為工人說了幾句話就慘遭殺害,決心和教區牧師巴里神父一起,為碼頭工人伸張正義。特里十分同情伊蒂,在和伊蒂的接觸中,他告訴伊蒂他的人生哲學是“在別人能動手之前,自己該先動手”,伊蒂指責他缺乏理想和感情的火花,甚至沒有絲毫人類的仁愛。特里深深地被觸動了。他感到了伊蒂是那麼純凈和富有感情。
相處過程中,兩人漸漸產生了愛情。可是……
七、《阿甘正傳》(Forrest Gump)1994年
電影簡介:
影片講述了一個殘疾人的非凡一生。50年代的美國,在阿拉巴馬州的格林堡鎮發生的故事……
他名叫福雷斯特.甘,家在阿拉巴馬州的格林堡鎮。40年代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靠著母親獨自撫養,他愚笨,臂上必須佩戴一個表示低能的臂章,但他覺得能理解母親的每一句話。要上學了,可是當地的公立學校不能接受他,因為他的智商只有75。……
甘經歷了世界風雲變幻的歷史時期,體驗過種種新奇的時尚,但無論他在何處,同誰在一起,他都依然如故。
八、《木偶奇遇記》(Pinocchio)1940年
電影簡介:
迪士尼經典動畫片。慈祥的玩具匠蓋比特製造了一個可愛的小木偶,取名皮諾丘。他獲得藍仙女賜予生命,但卻未能成為真正的人。在蓋比特的好友蟋蟀佔美尼的幫助下,皮諾丘開始一段漫長的旅程。最後,他在考驗中培養出忠誠和勇氣,成為真正的男孩子。
九、《星球大戰》(Star Wars)1977年
電影簡介:
銀河帝國的各星系居民飽受***之苦,達度尼星球的居民起而反抗。莉雅公主潛入帝國基地,偷走了足以摧毀暴君的秘密武器--死星中心結構資料,不料公主被捕,但她以把數據輸入機器人R2D2的計算機中。
機器人R2D2和3PO逃亡到一個遙遠的星球,這個星球的年輕人盧克發現了R2D2中的求救信息,盧克找到在反抗帝國的戰斗中僅存的絕地騎士奧比溫,奧比溫要求盧克和他一起去救公主,他們一行在梭羅的幫助下,營救出了公主,並一同對帝國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
本片的故事看來已經有些陳舊,不過它的意義在於把如此真實的一個科幻世界在70年代就展示給世界,這種展示改變了人們對80年代的看法,這主要反映在它在某種意義上改變了人們看問題的角度。
十、《忠勇之家》(Mrs. Miniver)1942年
電影簡介:
米尼弗太太的丈夫克萊姆是位建築師,他參加了保衛家鄉的志願軍。米尼弗太太的兒子維因,已是英國皇家空軍少尉,他愛上了可愛的姑娘卡羅爾。趁部隊休假,維因回家向羅爾求婚,她答允了。正當一家人共享團圓之樂的時候,維因接到緊急歸隊的通知。這一天晚上,克萊姆也奉命歸隊執行任務。在那些緊張艱難的日子裡,留在後方的米尼弗太太和每一位倫敦普通市民一樣,經歷著戰爭的磨難。然而,一次空襲奪走了卡羅爾年輕的生命。米尼弗一家化悲痛為力量,繼續為和平與正義戰斗著。本片將戰爭大後方的英雄推到了前台,以真情實感給戰爭的人們以極大的信心和鼓舞。
6. 求一部外國監獄的電影。中間的情節有在飯堂打架,還有兩個女人去探監…最後是整個監獄暴力越獄!
推薦監獄電影:《奪獄困獸》《終極鬥士1,2,3》《一級謀殺》 《沉睡者》 《肖申克的救贖》《空中監獄》《綠色奇跡》《最長的一碼》《大逃亡》《死囚越獄》 《巴比龍》 <<監獄生活>>《 獄中豪傑》
7. 問個電影 急急急急急
肖申克的救贖. 真的很好看的一部影片,覺得裡面的那個人很值得欽佩,我看了好幾遍,發現人真的應該好好學些東西,不管到哪裡知識都是很重要的哦`
8. 求一些坐牢服刑人員出於之後 變成好人,從此改變人生好好做人,的勵志電影 哪個國家的都可以的 感激
電影《破繭威龍》雖然與你的要求有差距,但也應該也算是一部和監獄有關的優秀勵志電影吧,建議你看一下
美國電影,導演John Flynn執導,劇中法蘭里昂的養父被殺而警察卻沒有管,因此私自報仇導致入獄,法蘭里昂本來打算乖乖坐滿刑期重新做人,不料臨出獄前兩周他的親生父親突然病逝,而他申請兩小時假釋竟被嚴苛的典獄長拒絕,隨後法蘭里昂越獄奔喪,並因此被傳媒捧成英雄。典獄長含恨在心,當法蘭再次入獄時,他恐嚇法蘭里昂要強奸了法蘭的女友,逼法蘭里昂再次越獄,以便名正言順向他報復。
9. 觀勵志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有感(2)
當我看完肖申克的救贖時,我體會到了這一切,監獄中生活絕對沒有樂趣可言,更加染不上什麼希望,在絕望中找希望更是困難。人們總說不要和命運抗爭,可是當安迪戰勝命運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說這種勝利恰恰是命運的'一部分。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拍攝於1994年的經典,故事發生在1947年,講的是一個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後誤指控用槍殺死了她和她的情人,被判了無期徒刑,意味著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度過他的餘生。該片透過監獄這個強制使人失去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人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
所謂的救贖,並不是安迪本身,因為他不但拯救自己,也拯救了他的獄友。面對獄友的拯救體現在精神上的拯救,他讓瑞德明白了追求自由和希望的可貴,這兩個人,在安迪真正獲得救贖的時候又走到了一起。
整部電影就是圍繞三次就是而演。第一次安迪幫獄警逃稅,為獄友贏得了每人三瓶破;第二次,他在預警榜首播放費加羅的婚禮,展現音樂的美;而第三次,則是在獄中辦起了圖書館,其經費是安迪以每個禮拜兩封信向州長申請的,這是個劃時代的勝利。
後來,出現了來一個扭轉乾坤的年輕犯人,他知道關於安迪所犯案子的真凶,然而很不幸的,這個年輕人被殺害了。這時,瑞德以為安迪會在使我中選擇自殺,恰好相反,真正想獲得自由的人,會選擇另一條路,一條通往自由的路。真凶自由應該也是本片所要表現的主旨之一。
安迪曾經對那個年輕人說過一句話,「人,不是忙著或,就是忙著死。」人生的不同境遇,在於人的選擇,有時候是死亡,有時則是繼續生存下去,當面對是絕望的時候,你會怎麼選擇,死亡還是生存下去?一個人能夠在痛苦的監獄生活,不放棄對自由的嚮往,所以他成功了,獲得了自由。
其實,認識本身就是一個鑒於,我們每個人都是被社會體制化的產物,它就是希望就在我們心裡,放棄了希望,生活就是灰暗的,不要人文希望是痛苦的根源。記得誰動了我的乳酪書中一言:克服你內心的恐懼,改變你自己,釋放你自己。
我想對大家說,希望是個好東西,也許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好東西從來不會流逝。
整部電影看完了,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安迪為在監獄擴展圖書館而做出的努力和最後的逃亡。安迪,一個在銀行中工作的人,自然滿腹經書,學富五車。他精通所有政治、經濟,給我的印象是一個數學天才,只要是關於經濟的,似乎沒有什麼能難倒他。也因為這樣,他得到了監獄長的重用,目的是洗黑錢,他自然而然的成了監獄中的名人。
一次他被調到了圖書館工作,他對同獄的說他要要錢去擴展圖書館,他們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於是他就每周一封信寫給政府,日復一日,他的信只有寄出去,卻沒有寄回來的,一年過去了,仍是這樣,但他並沒有放棄,還是堅持的寫,又過了一年,他的努力有了小小的成果,他開始每周寫兩封信。他驚人的堅持不懈使我難以相信。19年的牢獄讓他難以忍受,他要離開這鬼地方,他從他挖的19年的通道早逃走了,又穿越了下水道,那惡臭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而且還是長距離……
安迪的忍耐力可真難想像,挖了19年的通道,寫了三年的信。這種毅力實在令我佩服,我應像他一樣在學習方面刻苦努力,為達目標堅持不懈。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勵志型影片。我個人把它作為保留影片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深遠主題。它給人一種無形的力量,它讓我知道人的一生中所應該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從而珍惜你現在還擁有它的機會。因為我們人類始終是這樣:只有失去了,才真正意識到它的價值,才又拚命地去爭取奪回來,然後又不去珍惜。希望、自由、友誼是我們最基本、最起碼的感覺和需要,如果自己不珍惜,那麼難道還祈求別人去珍惜和維系嗎?
本片在逃獄電影中突破了類型片的限制,拍出了同類作品罕見的人情味和溫馨感覺。蒂姆。羅賓斯扮演被誤控殺妻而判入獄二十年的銀行家,他定下了逃獄大計,但表面上不動聲色,反而利用他在稅務上的專業知識跟獄方職員打成一片,又跟囚犯中的老大摩根。弗里曼結成好友,從根本上改變了獄中文化。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當一片羽毛緩緩飄盪的時候,生活被幻化成了一首優美的圓舞曲,因為不管拿到的是什麼,巧克力永遠都是可口的。只有《費加羅的婚禮》響起的那個一刻,所有的犯人被這恍如隔世的聲音震撼了--一絲來自俗世的氣息帶著自由的感覺。忙著去活或是忙著去?《肖申克的救贖》把生命變成了一種殘酷的選擇。肖申克的救贖是我們簡單的生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東西。相信自己,不放棄希望,不放棄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屬於自己的輝煌,這就是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客,一個散發著罪惡之氣的監獄,沒有自由,沒有光明,沒有人性。
該片以一名無期獄徒阿瑞的口吻講述了另一名無期獄徒安迪追尋自由的感人故事。安迪本是銀行的經理,卻因一起殺人案成了替罪羊,被毫不講理的送入了肖申克(之後敘述出安迪遭遇殺人案的事實)。與別人不同的是,安迪性格怪癖,剛強,在過暗無天日的監獄生活中還有著自己的越獄計謀。他逐漸與阿瑞成了死黨,得到了一個足以改變命運的小錘子。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故事最後安迪成功越獄,阿瑞服刑40年後奇跡釋放,以監獄長的tan污自殺和安迪與阿瑞的重逢為結局。
生命中毅力誠可貴。安迪入獄的第一天起就定下了堅定的信念——用錘子鑿石牆!這個被阿瑞看做0年的工程,安迪用了20年就完成了。可謂是滴水石穿,兩三米場的鋼筋水泥在一把小錘子和20年的毅力前,就如那張海報一般一捅就破。當然,另一位主人公阿瑞也有著不屈的毅力。40年的等待,等白了一頭黝黑的頭發,等皺了朝氣蓬勃的面龐,但等不掉的是樂觀,鎮定的心態。最終他的豁達、信念,使一個無期罪犯40年就出獄了。
生命中智力誠可貴。看完本片,我們無不贊揚安迪那睿智的頭腦。安迪在短短20年間完成了許多不可思議的事:為人不知的鑿開水泥牆;幫監獄長「洗錢」使其無法自拔;借監獄長之手做出一個有名無實的「人物」;開辦屬於自己的圖書館——真是一個傳奇人物。如此說來,不可能的越獄又何談「不可能」
生命中希望誠可貴。影片中安迪與阿瑞的對話實稱為經典。影片前半截阿瑞說,希望是危險的,它會把你越拉越深。安迪成功後,他說,希望是美好的,有了它才有動力。沒錯,希望是一切的動力。安迪心懷希望,他才會在逆境中爬向自由,盡管他的安全只能寄託於一張海報,盡管8000天如一日地擔心,勞累,盡管要在下水道爬行幾英里。
生命的種種可貴在」肖申克的救贖「中都體現了出來。有了感悟,才有阿瑞每隔10年的人生態度變化;有了勇氣,才有最恐怖的監獄頭頭請安迪喝酒;有了樂觀,才有這一對死黨乏味而有趣的監獄生活——
總而言之,生命誠可貴。
最初聽到《肖申克的救贖》這個片名,以為肖申克是個人名。實際上肖申克不是這部片子中兩個男主人公的任何一個,它是一個地名,即 "鯊堡監獄"。 這個監獄,是座人間煉獄,不僅是因為它那裡獄卒殘暴、獄霸橫行,更是因為它對人的精神的磨蝕。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拍攝於1994年的經典,故事發生在1947年,青年銀行家安迪因涉嫌殺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鋃鐺入獄。在這座名為肖申克的監獄內,希望似乎虛無縹緲,終身監禁的懲罰無疑註定了安迪接下來灰暗絕望的人生。未過多久,安迪嘗試接近囚犯中頗有聲望的瑞德,請求對方幫自己搞來小錘子。以此為契機,二人逐漸熟稔,安迪也彷彿在魚龍混雜、罪惡橫生、黑白混淆的牢獄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求生之道。他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幫助監獄管理層逃稅、洗黑錢,同時憑借與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間也漸漸受到禮遇。他甚至不厭其煩地給州政府寫信,並在幾年後得到了回應---州政府向肖申克捐贈了圖書、唱機、甚至史無前例的監獄圖書基金—每年500美金。然而安迪終於從一個新來的囚犯那兒得知了自己妻子被殺的真相,當他向典獄長提出申訴的要求時卻遭到了粗暴的回絕。安迪對於法律公正的幻想破滅之後,終於不動聲色地走上了自我救贖的道路—在一個月黑風高、閃電交加的深夜,安迪成功地穿越了自己十九年來挖成的秘密通道,重新獲得了自由。
所謂的救贖,不僅僅是安迪本身,因為他不但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他的獄友。漫漫無期的歲月,寂寞無望的日子,精神一點點被磨蝕,靈魂逐漸在扭曲,心靈走向麻木,直到自己已經感覺不到麻木。但是當《費加羅的婚禮》響起的那個一刻,所有的犯人被這恍如隔世的聲音震撼了——絲來自俗世的氣息帶著自由的感覺。哪怕只是剎那的停留,哪怕只如一個飛掠而過的閃光,卻似乎喚醒了囚犯心底里一絲尚未完全泯滅的東西。
當我看到最後瑞德最後一次申請假釋的時候,他說的那段話真讓人感動。 「我沒有一天不在後悔,我回過頭去看看往昔,那個愚蠢的男孩兒犯下了可怕的罪行。?小男孩早已不見了,只剩下這個厭物,垂垂老矣。」各種各樣的體制化束縛著我們的行為,以至我們的靈魂,讓我們逐漸由最初的反抗叛逆變得循規蹈矩、隨波逐流?而瑞德說有的鳥是不會被關住的,因為它們的羽毛太豐滿了。擺脫束縛的方法就是豐滿自己的羽翼,最重要的是向安迪一樣對未來充滿希望。
恍然中,彷彿見到《肖申克的救贖》最後那個畫面,太平洋蔚藍的海水和白色的沙灘,廢棄的小船,沒有記憶的、溫暖的地方,這是存在於每個人心中的美好夢想。 只要你不放棄,它就永遠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