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哪些獨屬於中國的電影佳作
中國經典電影有蠻多的,不管是現代,古代還是動畫片都有非常多的經典電影,我從我看過的中整理出了一些值得推薦的中國經典電影。序號排名不分先後!
1、《霸王別姬》
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此後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並且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
《霸王別姬》應該是中國迄今為止公認的評價最高的電影,沒有之一。哥哥風華絕代的表演,迄今為止無人可以超越。哎,自古紅顏多薄命,沒想到也應在了程蝶衣身上。
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深層次的內涵,亦或是演員的表演,《霸王別姬》都是經典中的經典。關於底層人民,關於那個時代的兩面、黑暗、壓迫、草木皆兵,關於思想形態。程蝶衣人戲不分,不瘋魔不成活,不瘋魔不成活這六個字何嘗說的不是那個時代。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最後十分鍾真的是看得我崩潰、絕望、號啕大哭不止。總之,這是一部天時地利人和百年難遇的奇作。
2、《大紅燈籠高高掛》
《大紅燈籠高高掛》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
雖然整部片子主調是大紅色,但是卻給人一種很壓抑的感覺,展現出了古時候女人的無助,自己的命運都掌握在了男人的手裡,整部劇張藝謀導演對色彩和劇情的把握上展現了很高的水平,能用大紅色如此喜慶的色展現壓抑的情感,真的太牛了!
3、《紅高粱》
《紅高粱》改編自中國首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紅高粱家族》,由鄭曉龍執導,由周迅、朱亞文等主演。該劇講述了在20世紀30年代初,九兒在充滿生命力的山東高密大地上,用生命譜寫的一段關於愛與恨、征服與被征服,充滿生命力的近代傳奇史詩巨制。
這是大導演張藝謀的成名作,為中國電影贏得了新時期以來的第一個國際大獎——金熊獎,同時捧紅了國際巨星鞏俐。該片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國人豪邁爽快的一面,跟中國內地電影一貫的哀傷沉重的傳統風格大相徑庭。攝影師顧長衛在取景和色彩的運用上有出色表現,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國電影罕見的「景人合一」之美,令人看得暢快淋漓。
4、《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是由王家衛執導,梁朝偉、張曼玉主演的愛情片,於2000年9月29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以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蘇麗珍和周慕雲在發現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後,兩人開始互相接觸並隨之產生感情的故事。
這部劇的經典就在於民族特色以及時代色彩,這些都表現在了劇中「中國式」愛情,和主角張曼玉的衣服。影片中的旗袍、綉花拖鞋等道具,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象徵意味。不但為影片增添了民族氣息,也增加了主題的含蓄性。
王家衛通過一段普通的故事展現了人性的復雜和微妙,通過對場景、道具和服裝的細致追求讓整部電影完整地表現了屬於那個時代的風情畫卷。
5、《悲情城市》
《悲情城市》借台「二·二八事件」前後,將一個地方大家族的興衰事跡揮灑成一部時代轉換與個人命運緊緊相扣的台灣史詩。全片在多線敘事、眾多人物關系的網脈中,不帶乖張暴戾地訴說著歷史。
《悲情城市》的經典主要在拍攝的背景,因為該片將我們並不理解的台灣歷史以一種悲傷沉痛的面目展示出來,告訴世人台灣之殤,殤在何處。將家國之夢融入電影,以電影醒喻世人。
侯孝賢在《悲情城市》中把台灣電影人獨立自覺的意識揮揚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從家國大義的角度上去看本片幾乎就是台灣電影的最高峰。
6、《大話西遊》
《大話西遊》系列由《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和《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兩部電影組成,講述了一個跨越時空的悲喜交加的愛情故事。
《大話西遊》的經典之處則編劇的角度,創作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大話西遊》採用了當時少見的平行時空故事背景,電影中至尊寶的雙重身份和時空穿越也為觀眾理解製造了不少誤會。
時隔多年,在當下的「穿越」、「雙重身份」等已經司空見慣的前提下,更多觀眾意識到在《大話西遊》的喜劇、搞笑外衣之下,蘊含著更豐富的成長、責任等主題。這部電影成為很多影迷必看的經典神作之一。
7、《大鬧天宮》
《大鬧天宮》以神話形式,通過孫悟空鬧龍宮、反天庭的故事,比較集中而突出地表現了主角孫悟空的傳奇經歷。
《大鬧天宮》雖然是已經是很老的一部動畫片了,但是根本不輸現在的那些動畫。它將孫悟空這一中國式的神話英雄,生動地再現於銀幕,影片色彩濃重,造型奇異,場面宏偉、情節跌宕有致,具有獨特的藝術色彩,這也是《大鬧天宮》堪稱中國動畫片不朽之作的主要緣由。作為中國動畫片的經典影響了幾代人,是中國動畫史上的豐碑。
8、《無間道》
《無間道》講述的是兩個身份混亂的男人分別為警方和黑社會的卧底,經過一場激烈的角斗,他們決心要尋回自己的故事。
這部劇編劇的奇妙構思不必多言,各種偶然又必然的情節設置令人瞠目結舌,我本以為在殺掉韓珅後故事應該接近結尾,但未曾想一個天台相遇才是故事的最高潮,成就了二十年來警匪片的傳奇,令人津津樂道。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如今二十年過去,我們並沒有看到港片的起死回生。
以上就是我推薦的八部電影的簡介了,都是中國很值得推薦的經典電影,希望可以幫到你。
『貳』 國潮動畫片《雄獅少年》橫空出世,獲得圈內哪些人的推薦
鄧超、吳京、黃景瑜在社交平台上面公開的發表了相關言論,表示支持國潮動畫片《雄獅少年》,對此很多網友都表示非常的關注。其實最開始的時候這個題材並沒有獲取太多人的認可,因為這是一個以舞獅為主體的電影題材,而在當今這個社會上有很多青少年連真正的舞獅是什麼都不知道。所以說對於舞獅這個題材也並不是特別的關注,但是在看到了這些專業人士的推薦之後,大家逐漸的都開始關注起這個作品了。
這個電影講述的主要內容就是一群少年們通過努力完成了小人物的夢想,讓大家知道了所有的小人物也能夠擁有夢想,也能夠去實現自己的夢想,這樣的內容讓人覺得非常的感動,而且在大家看這個作品的時候也感受到了熱血沸騰的感覺。總而言之這個電影給大家帶來的感觸是非常強的,所以說網友們對於這個作品也是充滿了好評。
『叄』 盤點《動物特工局》的幾處國潮與隱喻
貓和老鼠新基友互相嫌棄怎麼處呢?那有模有樣的京味中國元素國潮風?舊電子諾基亞與新共享單車鮮明對比?還有有???
很榮幸受朋友邀約參加電影《動物特工局》首輪點映、並且帶著大丫一起觀影,大丫雖是第一次來電影院看影但很配合,2個小時的電影沒哭沒鬧一直堅持到最後,並且最後還依依不捨不想離開,回到家還要看,沒辦法只能給她看預告,片子著實感動了小朋友。
《動物特工局》由張志一導演, 講述一個多種動物組成的現代化世界,主人公(貓)張大威堪稱特工局第一高手,在一次執行任務時,因在鬧市區飛車追逐弄的一團糟,而被上司猛獁象局長發配到海上倉庫當保安。來到海上倉庫和宅男保安愛克托(鼠)阿秋相識,兩人因為完全不同的性格和價值觀而互相厭惡。然而一天夜裡,海上倉庫的「核電荷」丟失案讓二人不得不捲入其中一同破案。但情況並不是這么簡單,「核電荷」丟失案背後牽扯出的「寒冰魔鬼」以及層層內幕令人不寒而慄,這對冤家貓鼠特工終於團結朋友各顯其能,向危及整個世界安全的巨大黑幕接近,最後發現了熊院長,在猛獁象局長即將毀滅熊院長時,兔醫生依依帶著貓張大威到了熊院長保護動物實驗基地,一切真相大白,原來正真的幕後黑手是張大威的上級猛獁象局長,局長也有難言之隱因他的家族被毀滅是他誤入歧途,當看到熊醫生把自己的母親保護的那麼好,他瞬間就感動的知錯道歉。
整個片子除了創新的貓鼠關系對比反差,還有精量的擬人化動物形象性格塑造。《動物特工局》曾被號稱動畫界「奧斯卡」的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評委會選送戛納,並入圍第二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動畫長片。影片每隔10分鍾都有一場打鬥及現場幽默搞笑場景進行對比,密集的節奏,高能的打鬥場景,令人回味無窮。影片中近一百多個動物形象,每一個動物形象,都模擬真實的動物的花紋,皮毛材質、長度、密度等物理屬性進行誇張巧妙的藝術處理,電影呈現的近百個動物形象中有雪豹、白鰭豚、白犀牛等珍貴的瀕危物種,還有狐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懶猴,甚至高度還原了已經滅絕的猛獁象、豆豆鳥等物種,還有一條呆萌的小蛇,但一喝咖啡就會變身噴火巨龍。深深感受到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與被愛,無論美麗與丑,我們大家都是平等的。呼籲愛,更要愛護弱勢群體,愛護小動物。
看點一:傲慢專注的貓張大威與自由散漫的小老鼠阿丘沒事時,倆人互相嫌棄,總是拌嘴,真正遇到麻煩又互相幫助度過難關,堪稱現在好基友及好夫妻的楷模。
看點二:小蜜蜂米娜的觸角原本為了美打算手術做掉,因張大威略施小計而沒有做,後來又在危難時用自己的觸角做星號燈傳遞幫助了張大威大家,反承了時下整形潮愛美潮,勇於接受自己的體型及容貌,中國有句古話:「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保持原貌天然也是對父母的尊重與孝順。
看點三:呆萌的小蛇沒事總愛噴火龍,咖啡灑滿一地,搗蛋搞怪,關鍵時它的噴火龍又與反派「寒冰魔鬼」對抗,幫助了大家。寓意了孩子的天性,天生就是調皮搗蛋,父母不要過於干涉太多還是要保留活潑可愛的原樣。
總之,這個片子真的是棒棒噠!老少皆宜,更適合孩子及家人一起看,它裡面有親子教育,愛情,親情,友情等等,放在賀歲檔再合適不過了!正好大丫也是首映那天三歲,如果沒事那天還會再帶寶貝去看,最後讓我們一起冒險,一起成長,收獲美好的未來!
『肆』 新國漫《新神榜:哪吒重生》發布美術特輯,將於大年初一上映
新國漫電影《新神榜:哪吒重生》日前發布「東方朋克」美術特輯,顛覆傳統神話時空的東海市、融合金屬機械元素的酷炫人物,兼容並包的國潮風格,將追光封神宇宙揭開了一角,令人倍感期待。
據悉,該影片由《白蛇:緣起》原班人馬歷時四年傾力打造,追光動畫、阿里影業、博納影業、嗶哩嗶哩影業出品,泡泡瑪特聯合出品,將於2021年大年初一全國上映。
《新神榜:哪吒重生》講述封神之戰3000年後哪吒轉世成為機車青年李雲祥,與卷土重來的龍族等仇家再決生死的熱血故事。此次發布的美術特輯展現了追光動畫歷時四年完成的視覺風格 探索 :一個東方朋克風的東海市新世界。
東海市是一個兼容並包、人神共存、多種多樣的文化沖突並存的架空世界。主人公李雲祥所處的平民區,以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老上海為原型,並增加工業朋克感。城市核心地帶的富人區則外來文化感更強,靈感源於同時代的美國曼哈頓,融合了ART DECO的設計理念,帶來炫目的賽博朋克感。這兩個貧富差異明顯的區域與三不管區、無人區、工業區,共同組成了東海市,多種中西方美術元素的融合帶來獨一無二的國潮風格,相信觀眾定能在這個全新架空世界中收獲不一樣的奇妙視覺體驗。
據悉,東海市只是追光封神宇宙的冰山一角,在封神榜重排的概念設定下,更多《封神演義》中的神話人物將加入到「新神榜」的架空世界當中,引發全新的封神之戰。
《新神榜:哪吒重生》由《白蛇:緣起》原班人馬歷時四年打造,視覺風格沖破古典語境,呈現出國潮感十足的現代中國風,角色形象也顛覆以往,奉上新奇「彩蛋」:金屬機械元素。
哪吒轉世的李雲祥被賦予了青春熱血的鎧甲和機車元素,一身火紅鎧甲加上火尖槍,帶來濃濃的戰斗屬性。三太子身上人造的金屬脊樑頗為搶眼,不禁讓人聯想到前世他與哪吒的仇怨,以及這一世繼續糾纏的宿命。此外,李雲祥為喀莎手工打造的機械腿,龍王抓住三太子時露出的機械手臂、石磯娘娘弟子彩雲揮舞的金屬武器扇子,均在美術特輯中有著驚鴻一瞥的曝光,令人充滿好奇。
此次金屬機械元素的加入,不僅讓片中角色的形象更顯熱血炫酷,也延續了東方朋克的概念,讓人對追光封神宇宙的顛覆腦洞與視效風格充滿遐想。如此天馬行空的腦洞、新穎酷炫的國潮風格、以及一觸即發的交鋒,勢必將引領觀眾在2021年春節檔與電影主人公李雲祥一起展開熱血之旅。
圖文綜合自網路
『伍』 國潮風是不是真的已經流行起來了呢,對此你怎麼看
「潮人」「潮流」,單從中文釋義上來說,是非常廣義的,而現在我們口中常說的潮,卻是很狹義的「街頭潮流」,事實上,或許是更狹義的日本里原宿風。
所謂的「潮」,是從穿衣風格到生活細節,所表現的形式都是前衛小眾的,領先於當代大流,是對新新生活和前衛的美的追求。
從上世紀90年代,是日本街頭潮流的黃金時期,很多現在知名的潮牌創立,比如:bape,neighborhood,wtaps,undercover,number (n)ine等等。日本的潮牌也在一定程度上受歐美影響,從嬉皮到搖滾,可能是因為戰後日本受到美國影響較深。日本經濟復甦以後,年輕人有條件開始接觸服飾文化,除了音樂帶給服飾的附屬值以外,大多數「潮」都起源於運動,籃球,棒球,滑板等等。總之, 音樂+運動+街頭文化的融合組成了現在我們所接觸到的潮流 。
人們都有一個從眾心理,一個人說潮,我們不以為然,兩個人說,不以為然,當我們發現身邊很多人都在說,電視里的明星都在穿,可能我們就會覺得這東西真的潮。
所以,「潮」到底是什麼呢?藤原浩出的每一個單品真的就都那麼好看,那麼特別嗎?陳冠希的搭配真的是潮爆了嗎?「潮」往大了說,是 精神追求 ,是 生活態度 ,往小了說,就是穿衣磨鞋,就是個玩,就是 追求快樂 。
國潮的字面含義,就是由國內的潮牌,是因為它們的主理人,設計師是中國人,包括陳冠希創立的CLOT,余文樂的MADNESS,阿信的StayReal,李晨的NIC IS COMING等等。
但是要說到國潮大熱,應該是參加紐約時裝周的 李寧 ,以「悟道「為主題,推出的一系列紅底白字類似印章的「 中國李寧 」衛衣,把國家隊經典的番茄炒蛋配色做大做強之後。
李寧國潮營銷的成功,讓一些其他品牌也紛紛推出自己的國潮風,包括太平鳥,安踏等等,國潮的定義更確切的是「 中國潮牌 」的縮寫。
說到國潮,就不得不說 故宮文創 ,打破傳統束縛,一躍成為國潮中最耀眼的存在。
國潮沒有固定的形式,目前中國人對潮的理解大多數是與外國文化連接,是一種文化自信的缺失,但是越來越多的中國設計師在我們自己的文化中尋找屬於我們自己的語言, 未來,國潮必火!
「國潮風」的規律:
1,一定要有 國潮二字 ,不然別人不知道這是國潮
2,一定的要 戴鳳冠
3,下身一定要 混搭 ,不然凸顯不出「潮」
4, 摺扇 不能少,不然沒有「國」的氛圍。
目前所有的影樓國潮風系列攝影,都是遵循以上幾個規則。
越來越多的品牌,無論在國內還是去國外都在積極地拓展國潮的邊界,其實國潮就在我們身邊無時無刻的出現,國潮風也在當代青年瘋狂的追求下慢慢的復興,國潮是要不斷地發揮自身的想法,依靠獨特的內核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與最前沿的藝術相結合,希望我們可以更加註重國潮品牌背後的設計和故事,而不是隨意跟風。
當下年輕人追逐國貨品牌的現象,令人不禁思考,什麼是「國潮」?
從字面解讀,「國潮」的本質是國風與潮流的融合。國潮品牌一般由中國本土設計師或主理人原創設立,他們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在設計中加入自身對潮流的見解和態度。當前衛的思想與深厚的人文底蘊交融,品牌自然而然被渲染上了「國潮」的色彩。
國潮設計取材於五千年華夏文明,博大精深的漢字元素、意境深遠的古風元素、懷舊復古的民國元素、別具一格的印花元素、特色鮮明的自然元素,正是國潮品牌源源不斷的創意來源。祥雲瑞彩、紅日初升、錦鯉曳浪、游龍翔空,這些飽含祥瑞意味的文化元素被巧妙地應用在國貨品牌的設計之中,在時代潮流的調劑下大放異彩。國潮,已然成為一種嶄新的文化表達方式。如今,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關注中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從民族服飾中汲取靈感進行再創作,中國時裝秀的風格也在傳統和現代的結合中變得更加多樣化。
然而國潮的創作絕不是傳統文化形象這么簡單。它的誕生,象徵著舊文化和新潮流、小眾喜好和大眾習慣、民俗民情和國際化浪潮在碰撞、沖突中合為一體。事實上,國潮興盛並非中國獨有的現象,其他國家也出現過多次新文化潮流,其中的佼佼者「美潮」與「日潮」,時至今日在國際上都享有大批狂熱的擁躉者。2019年5月10日至12日,由人民日報新媒體發起的創意體驗館「有間國潮館」快閃店空降三里屯。「有間國潮館」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創意原點,通過國貨、國學、國藝、國漫、國樂五大核心內容,創新演繹了「國潮」的理念和內涵。
一波激起千層浪
國潮的盛行,是在中華文明復甦的大背景下,傳統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又一次有效融合。古老的物質文化與先進的技術通過創意連接,使國粹煥發新的生命力。作為2017年「最火」的文物,《千里江山圖》曾通過數字展覽現身於大眾面前。先進的3D技術完美再現了王希孟筆下的神韻,漫步展覽中,你可以切身感受群山連綿、江河浩淼,從此,千里江山不再是宣紙上沉靜的山水畫,而一躍成為觀眾眼前真實靈動的盛景。高 科技 與傳統文化的結合成為當下國潮文化體驗的一大發力點,給觀者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讓傳統文化走進大眾生活。2019年,在北京頤堤港舉辦的「樂高中國文化藝術大展·方塊王潮」中,拼砌師洪子健(Andy Hung)與團隊以中國文化為主題,運用基礎的樂高零件,拼湊出福建土樓等一個個經典的城市地標。舊物倉致力於收集舊物,保留城市記憶。2018年,舊物倉在一家大型購物商場搭建北京倉,用從北京南城拆遷區收集來的舊物改造,復原建國後的家庭生活場景,其中風物商店的門窗源於一家被拆遷的「如意綜合商店」。
作為中國最大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在挖掘國寶魅力上從未停下腳步,比如故宮彩妝系列,就是中國風與現代 時尚 結合的典範。其中「浮天滄海·仙鶴」口紅的靈感,取自故宮珍藏的「黑漆描金海鷹圖文具盒」和「紅漆邊架緞地綉山水松鶴圍屏」兩件國寶級文物上的經典元素;「暗夜流光·故宮螺鈿系列」彩妝,外形靈感來源於故宮院藏的「黑漆嵌螺鈿花鳥羅漢床」,外盒的色彩斑斕,又如文物上的貝殼般珠光閃爍。源於「紅漆金線琺琅彩」,松鶴紋織和螺鈿漆器被運用到彩妝盒子的設計中,演繹出純正的中國風。未來,故宮還計劃拍連續劇《故宮如夢》, 探索 以「5G+4K超高清+互動多結局+場景沉浸」的創新形式,講述紫禁城修建的 歷史 。從膠帶、口紅到日歷、禮盒,甚至輸入法,如今的故宮已不僅僅是一座博物館,而是化身國潮圈的「網紅」,掀開了東方生活美學的新篇章。借著故宮彩妝的東風,國產彩妝護膚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復甦。擁有88年 歷史 的百雀羚,秉持傳統中醫草本護膚理念,攜手國際設計師打造「天圓地方」的專利瓶型,演繹經典新國潮,其「山海經」定製版精華禮盒,用 時尚 畫筆譜寫古典韻味,一經推出便好評如潮。生於揚州的百年老字型大小香粉鋪子謝馥春香粉,舊時因形似「鴨蛋」深受歡迎,國潮的興起為品牌迎來新的生機,「鴨蛋粉」重新讓美妝愛好者蠢蠢欲動。
金字招牌和 歷史 傳承本就是一筆豐厚的品牌遺產,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為國貨買單,「國潮」便成為品牌轉型發展的利器。六神推出花露水風味雞尾酒,美加凈推出大白兔奶糖味唇膏、香水和身體乳。老字型大小與新事物跨界聯名玩得不亦樂乎,交出一份份精彩的答卷。國潮不僅征服了土生土長的中國心,在世界范圍也呈現出強勁的勢頭,大白兔奶糖口味的冰淇淋在美國甚至暢銷到斷貨。2018年9月,老國貨美加凈和大白兔跨界合作,推出「大白兔奶糖味潤唇膏」,一上市即成為網路爆款。
國貨品牌在 時尚 圈的努力絕不止步於此。近年來,「中國製造」「國貨之光」等令人熱血沸騰的字眼,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際時裝周的報道中。2018年紐約秋冬時裝周,李寧以「悟道」為主題的大秀驚艷世界。這個曾經中規中矩甚至有些土氣的中國運動品牌,在那個冬天改頭換面,將中國元素與年輕潮流巧妙結合,把中國底蘊注入現代運動文化中,尤其是「中國李寧」四個大字,最為吸睛和創新。李寧品牌多次登上紐約和巴黎時裝周,秀場上亮相的中國李寧限量衛衣、悟道系列球鞋等一眾單品的設計令人驚艷,「中國李寧」四個大字成為 時尚 的新代名詞。
李寧秀場的隔壁,太平鳥(中國服飾品牌)則主打懷舊復古風潮,開場選擇了幾代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眼保健操主題曲作為背景音樂,超大的白襯衫配上經典運動套裝及白球鞋的造型,把觀眾一下子拉回到中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代記憶里。
在影視創意文化領域,國潮風更是愈演愈烈。2018年的熱劇《如懿傳》,一改以往宮廷劇不嚴謹的服化道,盡可能地復現乾隆年間的宮廷面貌;《長安十二時辰》中對於美輪美奐的唐代建築的精準還原,讓人們感慨古裝劇終於迎來了審美復活。《白蛇:緣起》《西遊之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國風動畫帶著神秘的東方神話元素重回舞台,《妖貓傳》《影》《刺客聶隱娘》這些電影也在體現傳統古風美上下足了功夫。如今在校園、商場、景區等地方,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身穿漢服出街,漢服熱已成為一股新文化潮流,漢服消費也正從小眾圈層走向市場規模化。 晨光文具推出的國粹禮盒,將傳統京劇紋樣和臉譜元素與現代幾何圖像結合,用 時尚 的設計重新演繹國粹。圖為「生禮盒『機智如我』」,靈感來源於諸葛亮。
新與舊的磨合
國潮為什麼深受年輕人熱捧?看似「老舊過時」的國貨究竟被賦予了何種魅力?當我們探究這個問題時,或許能從蓬勃發展的品牌現狀中找到答案。以中國古典文化新名片「故宮文創」為例,它的產品設計均以年輕消費者的喜好為出發點,「年輕人在哪裡,故宮就在哪裡」。故宮膠帶推出之後,很多美妝達人開始用它裝飾口紅、眼影盤, 時尚 的彩妝產品被濃濃的中國風情的膠帶包裹,外觀呈現出別具一格的美感,瞬間引爆社交網路。故宮敏感地嗅到了這一商機,快馬加鞭推出故宮口紅,同時品牌推廣緊跟潮流,在微博、小紅書等社交軟體上開帖討論,與湯姆福特和聖羅蘭等一線美妝大品牌保持良好互動。年輕化的產品設計配合成功的互聯網營銷,這套雙打組合不僅更符合千禧一代的消費習慣,也使品牌不再局限於本土小眾,與國際接軌。故宮口紅抓住了年輕人的眼球,一經推出便售罄,足見年輕消費者對國貨的巨大購買力。
國潮可以賦能品牌,品牌也可以反哺國潮。晨光文具推出的國粹禮盒,將臉譜元素融入設計,用別具一格的方式讓更多人重新認識國粹京劇;農夫山泉的「四季插畫瓶」,在小小的瓶身上描繪了長白山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展現華夏大地的廣闊與壯美。我們看到,一個又一個老品牌,在「國潮」的加持下逆齡生長,新潮卻熟悉的美學概念持續帶給人們驚喜。故宮口紅膏體的顏色均來自故宮博物院所藏的紅色國寶器物,口紅外觀則從清宮後妃服飾中汲取靈感,分別以黑、白、赤、青、黃五方正色體系以及「宮廷藍」為底色,用3D多層列印 科技 ,將傳統圖案列印在口紅管上,彰顯織物的肌理和刺綉的立體感。
國潮的崛起,一方面源於品牌自身的不斷努力,另一方面也得益於新時代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和自信。隨著綜合國力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物質文明的富裕帶動了精神文明的發展,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在滿足溫飽條件之後,對美的追求更進一步。與 歷史 上「美潮」和「日潮」的誕生類似,外來文化的湧入和本土多元文化的爆發使國民更加堅定地擁護本國的 歷史 和文化智慧。 作為「消費自由」的一代,90後和00後們不再執著於國際大牌的名氣,而更看重品牌的文化價值和創意。「中國風」等「國潮」,已然成為當下年輕人打造自我符號時愛用的標簽。
當褪去膚淺的商業化模仿,國潮是否真的能留下文化價值還有待思考。不得不說,目前市場存在不少跟風現象,商家嗅到熱度,僅靠披著國風元素和國貨情懷的外衣來達到營銷目的。火熱的成功背後,我們更要保持清醒的認識,明辨「真假國潮」。
之前紅極一時的「國民小白鞋」回力,其回天之力系列被不少潮流媒體吹上天,實際上卻在毫無顧忌地抄襲其他品牌。迷失於眼前的紅利,企業在宣傳上言過其實、產品研發落後、鞋型款式單一、設計上抄襲和缺乏創意,成為大眾對回力的最大詬病。而同樣是老品牌翻紅,李寧登上紐約時裝周後,沒有高開低走,反而在設計上一再突破,靠著活潑又不失潮流的運動時裝登陸巴黎時裝周,被贊為「國潮代表」。
又比如,故宮推出的備受歡迎的文創產品和活動都以人為本,融合了功能實用、形式創新和文化精華的整體性,但對彩妝產品的評價卻褒貶不一,很多顧客興致勃勃買回家後發現產品效果並未達到預期,品牌聲譽受損。
因此,對文化產業而言,傳統文化只是助燃劑,重要的還在於品牌本身的自立和內容質量的保證,不能只照搬表象的文化元素;對於老國貨而言,沒有形成自己特色鮮明的品牌基因,潮流終歸只是一夜曇花。國潮的根本,在於原創,其背後如果沒有真正的文化內核做支撐,將只是一場喧鬧的作秀。
意識到這一點,回力也致力改革,新版球鞋開始採用更為優質的原材料和更加精細的細節工藝,在設計中注入輕量中國風元素,協調了品牌的運動感,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盡管當下的國潮文化中文化屬性還不夠,國潮的熱度終究還是在一定程度上重燃了年輕一代對傳統的關注,改變了他們的生活習慣,清晰了他們對 歷史 文化的認同。現狀不夠完美,但這是一個必經的發展歷程,中國的品牌需要更多時間慢慢沉澱,我們有信心。
個人覺得,中華的文化本應該好好推廣和被記錄,並成為常態,因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有太多的沉澱,例如龍,刺綉,旗袍,漢服,中山服,尤其唐裝這些都是中華瑰寶,它不僅僅是中華民族人們創造的美,更是世界的,個人覺得,我們中國也該加強,在我們身上這一代發揚光大,不應該是國潮流行,更應該是成為一種中國文化,大型節日,比如國慶,新年,學生畢業,成人禮都可以去推廣,而不僅僅是在口號上,而是行動上!
所謂國潮確實最近很流行的一個詞語,但是目前沒有發現特別突出的國潮品牌。炒概念的比較多,商場搞活動中庭位置明明就是地攤貨改個名字叫國潮產品,大家拭目以待!
其他行業不知道,但在傳統婚嫁行業絕對是流行起來了。以前的結婚標配服裝是一套婚紗,一套禮服或旗袍,現在的配備是一套婚紗,一套中式,更有甚者就一套中式全部搞定。因為中式婚禮比起西式婚禮更加喜慶,符合我們的傳統文化。
不是的
『陸』 哪些影視作品裡的室內設計比較有品味
絕代艷後,這個是要看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的吧,比如說這個人物平時做事果斷利落,可以設計的相對簡潔大氣一點,或者是個活潑可愛的鄰家女孩形象,可以設計的溫馨一點,多加點色彩。《香蜜》為例,是比較喜歡的布局。有留白,意境很好
『柒』 有哪些關於學習時尚的潮流電影推薦
最最最有名的《穿普拉達的女王》賣點:時尚圈+路人變靚妹+勵志梗
女演員:主演是安妮凱瑟薇
講述的是對時尚一竅不通,甚至是有些災難的女孩兒,應徵到了時尚雜志女魔頭的助理的梗,從穿著肥碩的毛衣,色系都分辨不全,到對時尚搭配信手拈來。心態也有了很大轉變的故事。
改變前:
確實是很有趣的一部電影,後期劉青雲與張柏芝還翻拍了這部電影。
『捌』 《雄獅少年》,如何評價這部動畫電影呢
大家普遍都很喜歡這部動畫片,預測它的票房可能達到20億元,甚至更高。事後證明,大家嚴重高估了票房。那麼,這意味著影評人也高估了《雄獅少年》的品質嗎?我想,不能夠以票房論英雄,好像《雄獅少年》票房沒爆,就代表它沒那麼好。事實上,不僅僅是豆瓣口碑優異,在更大眾化的貓眼和淘票票上,《雄獅少年》也分別拿到了9.5分和9.3分的高分。
《雄獅少年》的優秀,不能被抹殺。比如它的視效,代表了國內動畫的一流水準:獅頭的每一根毛發都經得起特寫檢視,活靈活現;城鄉的場景高度寫實,非常逼真;動作場面行雲流水、精彩紛呈……可以說,動畫片的技術調度與光影運用,爐火純青。
故事層面上,《雄獅少年》走出了國產動畫主要拘泥於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的窠臼,這是一個立足於本土、完全原創的故事,結合了舞獅這樣的傳統文化,凸顯出國潮風格,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更具勇氣的是,《雄獅少年》擁有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三個舞獅少年是飽受欺凌的留守兒童;為了給父親治病,阿娟成了「農民工」,在大城市裡吃盡苦頭……從三個舞獅少年的經歷,我們可以窺見城鄉發展的不均衡,以及農村底層少年的艱辛與苦澀。
文章圖片2
無論是技術層面還是內容層面,《雄獅少年》的確是一部8分佳作。當然,並不是每一部高分電影都會成為爆款。多方面的因素,阻礙了《雄獅少年》的破圈。
就電影本身而言,《雄獅少年》的優點也可能成為它商業上的局限。美術上的逼真,讓不少觀眾覺得《雄獅少年》完全可以拍成真人電影,但它的潛台詞是:動畫片所具備的掙脫攝影機束縛、自由浪漫的想像力,恰恰是《雄獅少年》相對匱乏的部分。要知道,蓬勃豐富的想像力,有助於打破圈層,吸引更多觀眾。
『玖』 以動漫遊戲為媒,傳統文化打通次元壁,這股國潮為何如此受歡迎
現如今,中國的動漫產業正在蓬勃的發展,並且有很多動漫是立足於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喜愛。近幾年來,由於《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一些國漫電影的熱映,興起了一股國潮風,這種風格讓中國傳統的文化和動漫、游戲等相結合在一起,不僅可以傳播中國的文化,也能將中國文化與新時代年輕人喜愛的產生結合在一起,能夠收獲眾多國內外的粉絲,並且也能在國際的動漫產業里佔有一席之地。
跨界類新合作是現在社會的首選,如果能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不管用怎樣的方式進行表達,這都會是一種很好的風氣,值得繼續鑽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