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的成本都用在哪裡了電影真這么奢侈
電影成本包括製作成本、演員片酬、導演片酬、宣發成本主要的四大板塊
A、製作成本:製作成本一般指前後期設備成本,人員成本,交通成本,美術成本,特效成本什麼的。
B、演員片酬:國內一線男演員,價碼都在2000萬以上,高的有3000萬往上趕的;國內一線女演員,價格從1200萬到2500萬不等,如果劇本好,導演好,演員費用低,可能500多萬就能搞定,因為作為演員,如果是一個能打動他的劇本,能讓他信任的導演,都是很樂意參與的,甚至自己會投資反而不要片酬。
C、導演片酬:國內的一線導演,價格500萬—1000萬不等,這個浮動比較厲害,但再低,不會低於50萬美金,這是全球導演協會的一個規定。除了演員,導演的酬金,各種想法落地也很花錢。
D、宣發成本:宣發包括宣傳和發行,宣傳成本一般包括海報和預告片及花絮製作,硬廣告、影院終端物料、媒體推廣、地面活動、首映式、僱傭水軍和收買影評人等。發行成本主要包括拷貝製作費用,影院公關與談判費用等。嚴格來說,影院的票房分成也是發行成本的一部分。
就目前中國電影來看,科幻片跟戰爭片,軍事題材的影片成本是最高的,一般都是至少3-5億左右;接著就是我們的香港警匪片,有一些槍戰場面成本大概都在2億左右;就目前而言成本比較低的主要集中在喜劇和愛情影片上面,大概1億左右,基本上3000萬,7000萬左右的都有!如果是新手階段,選擇投資的電影可以考慮受眾群體廣的喜劇,成本低,容易創造票房黑馬,像我們的《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西虹市首富》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祝願生活幸福,投資順利!!
⑵ 製作電影特效的成本都花在了什麼環節
導演,作為整部劇的核心和靈魂,導演的費用支出成為僅次於主演的存在;而在大IP盛行的今天,影視劇IP的購買也是需要計算在內的,影視劇的場景道具、服裝飾品、攝影器材等也相對耗資不少,尤其是場景道具的搭建,如耗資3.3億的《幻城》,其服裝、化妝、道具、特效就佔到了60%。
⑶ 電影製作費都包括哪些內容
電影製作費的分配?這個就比叫多了,一部電影的拍攝,最少要組建最少8--10個部門,看你電影的類型了,需要一個生活組(製片組),前期籌劃組,導演組,車組,現場,財務,道具,劇務組,攝制組等組成,最後一步就是後期製作組,後期製作組包括後期剪接,製作等。。然後就是發行組的事了。所有的費用又製片組分配到財務組,然後有財務組分配到各各小部門,明白了么?
⑷ 拍攝電影需哪些費用
拍攝電影大體需要如下費用:
一.人員
1.
演員
A.
主要演員
B.
演員:
C.
群眾:
2.
職員
A.
導演:
B.
編劇:
C.
文學編輯:
D.
製片主任;
E.
攝像:
F.
美術:
G.
錄音:
H.
副導演:
I.
話筒員:
J.
服裝:
K.
化妝:
L.
化妝助理:
M.
道具:
N.
照明:
O.
照明助理:
P.
製片:
Q.
劇務:
二.生產費用
1、
攝影部門
A.
攝像機(架\監\頭):
B.
燈:
C.
升降機(移動軌):
D.
膠片
2、
美術部門
A.
服裝:
B.
化妝品:
C.
道具:
D.
制景費:
三.製片費用
1、
前期啟動
A.
策劃費:
B.
食宿:
C.
交通:
D.
公關:
2、
前期拍攝費用:
A.
場租:
B.
食:
C.
宿:
4車輛
3、
後期製作費用:
A.
機房:
B.
食:
C.
宿:
D.
交通:
E.
人員勞務
樓上說得不對!電影的投資現在國內和國外差不多,都是製片人中心制,這些費用全部由製片人承擔!哪有由導演,編劇,攝影共同承擔呀,哈哈!
⑸ 一部電影的經費用途集中在哪些方面
作為電影的話,經費用在哪裡?簡單的說就是全部工作人員的開銷。
具體來講,一般包含以下費用:
演員的報酬(請越好的演員花費越高咯,主角、配角、次要演員、群眾演員都要報酬)
劇本版權費、製片人導演報酬
然後是工作人員的報酬,比如各專業主任、助理、布景、模型製作師、化妝師、照明、攝影師等等給人的錢
膠片、拍攝設備、服裝、道具、錄制設備、燈具、車輛等實物的錢
接著吧有後期製作、特效、數字處理、歌曲詞曲歌手、字幕的製作費用
除了這些,還有試映、推廣宣傳、製作成品的費用,想要人氣高,就得撒錢做廣告啊。
⑹ 電影承製費用比例
不超過總製片的百分之四十。無論最終的影片製作費用,投資額如何變化,受讓方的承製比例不會變。
⑺ 電影製作成本的明細能查到么
一般電影製作成本只會在電影認購合同裡面會有非常明細的說明,製作方一般是不會輕易透露說明,有媒體報道提及到的耗資多少製作的影片,也基本都是大概的數字,並不是非常明細准確的成本!
除此之外,您需要了解的是一般我們電影成本包括製作成本、演員片酬、導演片酬、宣發成本主要的四大板塊
A、製作成本:製作成本一般指前後期設備成本,人員成本,交通成本,美術成本,特效成本什麼的。
B、演員片酬:國內一線男演員,價碼都在2000萬以上,高的有3000萬往上趕的;國內一線女演員,價格從1200萬到2500萬不等,如果劇本好,導演好,演員費用低,可能500多萬就能搞定,因為作為演員,如果是一個能打動他的劇本,能讓他信任的導演,都是很樂意參與的,甚至自己會投資反而不要片酬。
C、導演片酬:國內的一線導演,價格500萬—1000萬不等,這個浮動比較厲害,但再低,不會低於50萬美金,這是全球導演協會的一個規定。除了演員,導演的酬金,各種想法落地也很花錢。
D、宣發成本:宣發包括宣傳和發行,宣傳成本一般包括海報和預告片及花絮製作,硬廣告、影院終端物料、媒體推廣、地面活動、首映式、僱傭水軍和收買影評人等。發行成本主要包括拷貝製作費用,影院公關與談判費用等。嚴格來說,影院的票房分成也是發行成本的一部分。
電影拍攝和發行的流程:主要分為籌備階段,拍攝階段,後期製作、審核,出預告片、開展公映前的宣傳,各大網站發出新聞宣傳,首映式、公映等階段,後期製作是最花錢的
A、籌備階段:簽劇本、尋找投資人,尋找導演、編劇等組成劇組,
劇本:改編還是原創。(1)改編,小說、劇本都需要買版權,還需要支付一筆改編費用,這部分費用300—800萬不等,好的小說版權貴,好的編劇酬金高。(2)原創,這個孵化期比較長,短則一年,長則5年8年都是常有的事,從找來編劇或者搭建編劇組開始,就會支付酬金,這部分費用200萬—500萬不等。
B、拍攝階段
這個階段不是特別花錢,只要按拍攝計劃走就行,風險主要來自導演拍嗨了,延期,演員違約金是筆不小的錢。各種攝影器材、燈光器材、工作人員的費用、各種群演費用。
C、後期製作:這個階段特別花錢。舉個例子,《赤壁》裡面有一個鏡頭,士兵甲戳了士兵乙,士兵乙噴血倒地。大約1秒多,40幀左右的鏡頭,一個槍頭戳破鎧甲,噴血的特效,花了2萬。
D、關於審核,出預告片、開展公映前的宣傳,各大網站發出新聞宣傳,首映式、公映這幾個階段,就不作說明。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祝願生活幸福,投資順利!!
⑻ 電影成本包括哪些
肯定都算在裡面啦,通常電影開拍前,投資一般都會全部到位啦,這個就是總的預算。然後就靠製片去控制各項開支,保證從前期准備一直到後期宣傳,都要控制在預算內,超出的部分看還能不能找到贊助商,或者電影公司是否願意加錢。
⑼ 製片費是什麼意思
是指一部電影的總費用
線上費用。這是指參與電影製作的主創人員的相關費用,包括編劇、製片人、導演和少數一線演員。
線下費用。這是指電影拍攝中未計入線上費用中的所有人員和所有物品的相關費用。
後期製作。挑選原始素材並將其製作成成片的相關成本。
其他。以上未包含的電影製作成本。這一般包括保險、會計、融資成本、經常費用、現場開展的宣傳工作,如拍攝幕後花絮。
⑽ 電影的成本算不算其中影星的片酬
電影的成本算不算其中影星的片酬 關於明星高片酬這事,還得從前兩年前周迅出演的《紅高粱》說起,當時爆出周迅的片酬高達三千萬,可謂一石驚起千層浪,「高片酬」現象浮出水面。後來趙薇出演《虎媽貓爸》又被爆片酬高達4000萬以上,平均每集片酬約為百萬元。明星「高片酬」漸漸引起了關注,大家開始對明星的片酬進行深挖,結果不挖不知道,一挖嚇一跳!原來不止電視劇和電影行業,連綜藝方面明星片酬也是驚人收入。傳在《極限挑戰》中,黃渤一季片酬達到了4800萬,黃磊一季也有三千萬!
之前又曝出《如懿傳》男主角霍建華片酬7200萬元,女主角周迅片酬9000萬元,兩位主演片酬合計超過1.5億!此消息一出,再次將天價片酬這個敏感的話題推到風口浪尖上,央視更曾點名痛批《如懿傳》演員高片酬現象。雖然後來證實是一場鬧劇,霍建華和周迅在《如懿傳》中片酬並沒有網傳那麼高,霍建華5071.7萬元,平均每集56.35萬元,周迅5350萬元,平均每集不超60萬元,相對來說也算合理!
影視行業「泡沫」經濟下,演員出演一部作品、隨便參加一場活動,所得收入大抵得上一個普通人一輩子的積蓄。針對這種「高片酬」現象小編簡單分析了下,認為有著幾方面的原因(個人見解):
一、經濟的迅猛發展,造就了一大波「資本投資商」,他們又相繼看中了影視行業這塊肥田。他們並非專業人士,對劇本質量,製作啥的並不都整的明白,索性只認「流量明星」。對於投資商製片方來說,有了大碗收視票房才有保障,結果一線演員片酬猛漲。
二、電視劇行業的繁榮背後,也有著自身的局限性。雖然每年獲批製作許可的電視劇少數也有一兩萬集,但是大量製作完卻沒能播出的劇集也很多。因為衛視電視台只有那幾家,如果沒有「流量明星」加入,可能劇都賣不出去,不能在電視台播出基本上也就相當於砸手裡了。
雖然現在可以投放網路平台播放,這種情況有所緩解,但從傳統感情上來說,還是更希望投入衛視平台,收益可能更直觀。不管怎麼說,資本市場對於「流量明星」的高漲熱情,行業對於超級明星IP資源上的傾斜,均使流量明星身價水漲船高。
三、再就是影視產業井噴式的發展促生出的『酸辣粉』。『酸辣粉』們都有一顆狂熱的心,只要是自己喜愛的小鮮肉小蘿莉拍的片,他們傾盡所有支持。比如,《三生三世》上映的前幾天,辣粉們自發『鎖場』,使得《三生三世》的票房得到一個客觀的數字。有這些狂歡的年輕人不怕沒有『燥熱明星』。
既然一切條件成熟,那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