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值得看的間諜片和間諜劇
我國電視劇類型有很多,諜戰就是其中一種重要類型,懸雲密布的故事情節與生死一線的故事還是很吸引人的,優質間諜片不少,推薦幾部個人認為不錯的。
寫在最後
諜戰劇確實很精彩,但真實的歷史只會比電視劇上描述得還要慘烈,很多無名英雄在保家衛國的過程中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也並沒有留下性命或被人記住。吾輩當自強,現如今的生活都是先烈們用自己的獻血為我們築成的,不忘歷史。
2. 諜戰電影《安娜》講述什麼故事
今天給大家講個美女殺手遊走於黑白兩道,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最終重獲自由的諜戰電影《安娜》,該片劇情不斷反轉再反轉,驚險刺激的打鬥場面燃爆荷爾蒙,不看到最後,你決對猜不到結局。
話說女主安娜是個漂亮的俄羅斯姑娘,父母在一場車禍中喪生,男友彼得是個渣男,經常對她大打出手,打家劫舍無惡不作,一天,安娜被迫陪著彼得去做違法的事情,不料被警察叔叔發現,幾名同夥被當場擊斃,彼得嚇得一陣陣肝顫,一腳油門,撒丫子溜了。接下來是一場速度與激情的警匪飆車戲,就在彼得成功甩掉警車得意忘形的時候,撞上了對面疾馳而來的汽車,彼得和安娜只是受了點輕傷,安娜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她迫切地想要逃離這中絕望的生活。這時候克格勃的特工盧克找到了她,一槍解決了彼得,問她願不願意加入克格勃。安娜是聰明的,知道自己別無選擇,因為她已經看到了盧克的臉。但她不願意從一個不自由的地方,去到另一個不自由的地方,於是她割腕自殺了。盧克勸她好死不如賴活著,只要活著就有翻盤的機會,並答應五年後給她自由,在盧克的耐心勸導下,安娜對生活重新燃起希望。接著盧克帶著安娜去見了KGB的主管,這老太婆年輕的時候可是個殺人不眨眼的狠角色,人送外號「滅絕師太「, 滅絕師太一看安娜眉清目秀身材火辣,嗯,不錯,是個好苗子,特別適合施展美人計。
另一邊,俄羅斯安全局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清洗行動,抓捕了一批潛伏在俄羅斯境內的美國間諜,最後KGB的老大給CIA的頭頭米勒送去了一份大禮,打開一看,頓時嚇尿了,美俄間諜戰就此打響!
經過幾個月的培訓,安娜能在5分鍾之內殺掉所有目標,終於升級成為一個合格的殺手,於是滅絕師太就給安娜安排了一個刺殺任務。這天,一個法國的模特星探來到莫斯科挑選模特,熙熙攘攘的菜市場裡面,星探一下子就被坐在一旁看書的安娜吸引,當安娜摘下頭巾的時候,星探喜出望外,好像撿了漏子似的。安娜被帶到了時尚之都巴黎,土雞搖身一變成了金鳳凰,每天被攝影師擺弄著上妝照相,終於被老闆的合夥人注意到了,兩人纏纏綿綿開始約會。富商被安娜撩的浴火焚身,就在兩人心意相通要為愛鼓掌之時,安娜找個借口走進廁所,拿下藏在身上的竊聽器,同時拿出藏在廁所的槍,出門,啪啪兩槍,可憐的一代商場梟雄,牡丹花下死不瞑目。就這樣,安娜白天做超模,閃光燈下擺出各種漂亮的姿勢,晚上殺人如切瓜砍菜,動作優美,猶如走T台,玩轉各種人生。可是這並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渴望自由。在巴黎呆了一年時間,安娜殺人無數,滅絕師太見她表現出色,又把她調回莫斯科工作。安娜見到盧克,乾柴烈火瞬間燃燒,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安娜竟然在莫斯科的「五角大樓」里把頭頭給殺了。我的天吶,這是要造反?就連盧克也是一臉的懵逼?你能逃的出去嗎?而安娜卻在大樓里閑庭信步、一步一殺,我就納悶了,難道這里的特工都是紙糊的!連一個女殺手都打不過,嗨,不說了,戰斗民族這次又被黑慘了。米勒在門口接應,見安娜遲遲不出來,他就先撤了。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原來安娜在巴黎執行任務期間,被全美國CIA抓住了,米勒給她准備兩條路:要麼替我們賣命,要麼就把你送到捷克的某座黑監獄里,兄弟們會好好伺候你的!為了活命,安娜只能做雙面間諜,改替美國賣命。期間,安娜一邊和盧克保持情侶關系,一邊又和米勒勾搭上了。同時又和麗莎是好基友,男女通吃,哎呀!這關系真夠亂的。KGB和CIA的頭頭們再洞察世事,也會被她的大長腿迷倒的。這里呂克貝松用了來回打亂時間線的方法,一步步讓劇情反轉反轉再反轉。
就在大家以為安娜被抓的時候,劇情再次反轉,安娜不但沒有死,還把兩個男朋友同時約到了公園里,聲稱手裡有他們的把柄,要求二位放她一碼,還她自由身。最後三方達成一致,安娜終於重獲自由,可最後還是被滅絕師太幹掉了。最後劇情又再次反轉,安娜不但沒有死,還成功金蟬脫殼,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安娜,憑借智慧和能打,終於重獲自由,逍遙遊走於世間。
原來這裡面還有隱情,上次安娜被米勒抓住後,滅絕師太就發現了安娜雙重間諜的身份,於是她將計就計,利用安娜的手殺掉了總部老大,有她在後門接應,安娜才得以順利脫身,最後師太也兌現了自己的諾言,幫助安娜脫身。而她也順理成章地坐上了老大的位子,生活步步是坎坷,笑到最後是大哥!
3. 好看的諜戰片
好看的諜戰片個人推薦《春天的十七個瞬間》。
《春天的十七個瞬間》描寫了1945年的春天,潛伏在德國帝國保安局第6處20年之久的蘇軍偵察員施季里茨突然接到總部指示,要他設法查清德國黨衛軍高級軍官與美、英單獨媾和的情況,並查清與西方談判的神秘人物是誰。
在聯絡電台遭破壞、報務員被炸身亡、無法與上級再次聯系的情況下,施季里茨冒著被敵人懷疑、監視的危險,經過17天驚心動魄的鬥智斗勇,終於得到了德國黨衛隊參謀長沃爾夫與美、英司令部代表在瑞士伯爾尼秘密談和的情報,使蘇聯政府及時揭露了敵人的陰謀。
就在他即將凱旋與分別20年的妻子團聚時,上級卻希望他繼續潛伏。
《春天的十七個瞬間》被人們譽為「非凡的影片,它甚至使那些慣於吹毛求疵地把影片同歷史進行對照的人,也不由得傾倒於影片的魅力。」編導出色地把紀實手法與藝術虛構融合在一起。
影片的故事情節以施季里茨調查法西斯上層人物與西方秘密談判媾和為核心,卻又以他與德國黨衛軍的周旋以及黨衛軍內部的斗爭為線索,剝絲抽繭、層層推進,全片不見「歷史瞬間」的快速閃過,而是以慢節奏細膩展現主人公的斗爭歷程,使紀實性、戲劇性、歷史性得以完美統一。尤其是劇中施季里茨與帝國保安局秘密警察頭子繆勒的精彩對話,絕對可以用那句話來形容: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
施季里茨(局中角色為帝國保安局六處旗隊長)是全劇著力塑造的英雄人物,他富有斗爭經驗、充滿智慧,有著堅定的信仰和不畏艱險、視死如歸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因而能在敵營中一次次完成總部交給的任務。著名演員吉洪諾夫在該片中的表演沉穩、干練、富有內在的激情,具有強烈的歷史感和時代氣息。
同時,導演還運用閃回、內心獨白和細微的動作刻畫人物復雜的內心世界,片中施季里茨與分別10年之久的妻子在咖啡館里秘密會面時,為了不被敵人察覺,他們佯裝成陌生人,隔桌遙相對視,在20分鍾里一言不發,完全靠眼睛這扇「心靈的窗戶」將人物內心強忍的離別痛苦和無限思念之情表達出來。
《春天的十七個瞬間》堪稱經典之作,在蘇聯播出時竟出現影院上座率和犯罪率驟降的奇特現象。80年代末,《春天的十七個瞬間》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後也同樣受到我國觀眾熱烈歡迎,對我國的諜戰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4. 請推薦冷戰時期美蘇之間的諜戰電影
《寒風孤諜》、《蛇》。
5. 有哪些好看的前蘇聯電影
梁贊諾夫的喜劇《辦公室的故事》《兩個人的車站》《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命運的作弄》
戰爭題材電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解放》
諜戰題材《春天的十七個瞬間》都很經典
6. 十部頂級諜戰電影
十部頂級諜戰電影有:《黑三角》、《保密局的槍聲》、《懸崖之上》、《羊城暗哨》、《永不消逝的電波》、《英雄虎膽》、《風聲》、《405謀殺案》、《色,戒》、《蘭心大劇院》......
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很多很多頂級好看的電影。
《黑三角》這部誕生於1977年的反特片是新時代的第一年。故事層面並不復雜。
一群潛入中國的特工偷走了它「110」機密結束後,我打算聯系海外敵對特務傳遞信息,但這個過程被我公安科長截獲,從而展開了一個鬥智斗勇的故事。
《懸崖之上》張藝謀的轉型之作也是近年來罕見的諜戰片。
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偽滿地區,即今天的東北地區。四名來自蘇聯的特工冒著生命危險潛入敵人控制區,執行護送重要證書的任務。
《羊城暗哨》故事發生在廣州,所以被稱為「羊城」。影片講述了邊防軍逮捕代號的故事「209」得知他將是廣州基地的領導人「梅姨」陰謀破壞了國內治安穩定。
7. 特工電影排名前十
特工電影排名前十:
1、諜影重重系列
《全民公敵》(EnemyoftheState)是1998年的一部間諜驚悚片,由托尼·斯科特執導,。威爾·史密斯、金·哈克曼、喬恩·沃伊特等知名演員主演。電影講述一群不法的美國國家安全局探員陰謀暗殺了一名國會議員,並在謀殺後企圖湮滅證據、威脅證人。
8. 看完《懸崖之上》,我才發現《風聲》是一部很優秀的諜戰電影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懸崖之上》必定會被觀眾拿來與2009年上映的電影《風聲》作比較,而一個豆瓣7.6,一個豆瓣8.3,觀眾更喜歡哪一部電影也就一目瞭然了。
那麼,《懸崖之上》比《風聲》差在哪呢?
不少人看完《懸崖之上》都反應一個問題,日本人為什麼消失了?
哈爾濱明明是被日本佔領的城市,為什麼日本的元素卻那麼稀少甚至沒有呢?
與《懸崖之上》不同,在電影《風聲》里,隨處可見日本人自己日本元素。
就比如電影的第一個鏡頭,禮炮炸開,鏡頭自上而下移動,觀眾看到:印著日語的橫幅,牆上插著日本國旗,人們揮舞著汪偽政府的旗幟,慶典遊行隊伍里有一排身著日本傳統服飾的人……
這些鏡頭,無一不揭露了汪偽政府與日本人媾和,狼狽為奸!
最主要的是,黃曉明飾演的日本軍官武田主導審訊,這就非常直白地告訴觀眾:日本侵略者是我們的敵人。
而在《懸崖之上》這部電影里,在偽滿洲國統治下的哈爾濱,觀眾卻看不到日本元素,甚至看不到日本憲兵。
這是非常奇葩的事情!
要知道,不管是偽滿洲政府,還是汪偽政府,這兩個偽政府本質上都是日本人在華扶持代理人,它們代表的是日本人的利益。
那麼,偽滿洲政府統治下的東北是什麼樣子的呢?
從1931年至1945年,日本通過扶持偽滿洲政權佔領了中國的黑龍江、吉林、遼寧全部,以及內蒙古東部和河北北部。
在這個期間,日本在東北實行奴化教育,偽滿洲政權管轄下的中小學生大多以日語為主進行教學,官方文書採用日語和蒙語,日語使用面越來越廣,地位也越來越高。
日本的目的是:欲滅一國,先滅其文化!
所以,《懸崖之上》里的哈爾濱,這座漂亮的大都市,那麼多櫥窗,居然沒有擺放一些顯眼的日本貨。
也沒有安排一些穿著和服的日本人招搖過市,或者安排日本藝妓表演,又或者讓咖啡館放一些日語歌曲……
這導致很多觀眾的直觀感受是:這座被日本侵略者佔領的城市,還挺和平與繁華的。
和平與繁華的從來都是假象!
日本侵佔的東北地區是抗日斗爭最嚴峻的地區,日本侵略者為了鎮壓反抗者,製造了眾多"萬骨坑"和"無人區",還有731部隊進行慘絕人寰的人體實驗。
很可惜,日本人在東北犯下的這些的罪惡,都沒有出現在《懸崖之上》的影像中。
而且,日本侵略者也彷彿消失了一般。
電影作品中的個人風格和腔調展示了導演的個性,也讓觀眾看到了導演的標記。
比如,提起周星馳的電影我們馬上想到了無厘頭,而張藝謀導演的作品,無論是文藝片還是商業片,他對影片畫面之美的把控是非常卓越的,尤其是對色彩的迷戀,張藝謀可謂非常執著。
張藝謀在電影《滿城盡在黃金甲》里大量地使用金黃色,代表了帝皇的尊貴與霸氣;在《影》這部電影中,運用的黑白灰三色,讓整部電影彷彿浸潤在水墨畫之中,典雅而又濃重。
而在《懸崖之上》這部電影里,張藝謀大量地使用了雪的白,觀眾可以直觀地看到:林海雪原之美、大雪覆蓋下的哈爾濱美得像展示在櫥窗里一樣……
毫無疑問,張藝謀的電影畫面做得真是卓絕,忽略掉故事的話,張藝謀的電影就沒有一部不好看的。
(如果考慮到畫面的美感,讓日本侵略者有多遠滾多遠,這似乎也能說得通。)
《風聲》就很實在,這部電影並沒有過多地去描繪城市之美,並且兩次移動鏡頭俯瞰或平視,展示了裘庄的全景,觀眾看到的是: 建立在懸崖邊上的裘庄,在夜幕的籠罩下,更顯陰森可怖。
形式之美只能是錦上添花,電影最重要的還是故事本身,而諜戰片的重點是:懸疑。
《懸崖之上》的主線是:4名地下黨為了保護一名知情者離開偽滿洲國,他們空降到距離哈爾濱幾百公里的密林,為了避免同時被抓導致任務失敗,4人分成兩兩一組分開行動。
支線是:由於叛徒泄密,偽滿洲警察明面上是在搜捕4名地下黨的同時,暗地裡卻要查內鬼。
首先,電影交代了4位地下黨為了這次任務在蘇聯接受了七個月的訓練。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經過了七個月的特工訓練,在火車上,楚良(朱亞文)居然還頻頻看向小蘭(劉浩存),都選擇分開行動,他不知道這樣做會把對方暴露?
更 搞笑 的是,小蘭都暴露了,也沒有人鎖定小蘭,居然讓這個青銅耍到了最後。
還有一處,叛徒都跑到廁所改掉張憲臣(張譯)留下的暗號,居然也沒人鎖定張憲臣?
好吧,叛徒不知道誰做的記號,也可能偽滿警察想一網打盡,並藉此揪出內鬼吧。
再者,張憲臣在逃跑過程中發現疑是自己孩子的小乞丐,他便以身犯險下車詢問,難道他不知道,在不當的時機相認,是會將危險帶給他小孩的嗎?好吧, 情感 戰勝理智。
好著急,論特工的職業修養喲!
青銅小蘭,我敢說她絕對是拿到了王者劇本。
小姑娘在車站逃跑時都開槍打死了個落單的偽滿警察,那麼大的響聲也招不來一個抓她的人,我也是驚呆了。
小蘭的王者劇本當然遠遠不止這些,她成功到達了哈爾濱,成功與張憲臣會合,成功和周乙(於和偉)接頭,成功完成任務。
但是吧,除了和周乙接頭有相關解釋,其他的情況,小蘭是怎麼辦到的?
編劇和導演也不愛說,電影看完了,觀眾也不知道。
說好的諜戰片,我以為觀眾最關注"怎麼送出情報"的,在《懸崖之上》這部電影里卻變得沒那麼重要。
再來看《風聲》,《風聲》的主線是:一次刺殺任務失敗後,一名地下黨被捕,在遭遇嚴刑逼供後,透露出司令部有地下黨潛伏,代號老鬼。
以武田(黃曉明)為首的特務為了揪出老鬼,找到老槍,摧毀中共地下組織,他故意設下陷阱,讓老鬼傳出錯誤的刺殺情報。
然後,武田把5個"嫌疑人"關在密閉的山莊,切斷他們與外界的聯系,而老鬼要做的是送出"撤退"的情報,保護組織不被團滅。
《風聲》設置懸疑的方式採用的是阿加莎的"暴風雪山莊"模式,相信喜歡看懸疑片的觀眾都不會陌生。
武田要從這五個人中找出誰是老鬼,經過三輪的試探,被老鬼用字跡誤導,把目標鎖定在張司令的侍衛官白小年(蘇有朋)身上,經過一番不可描述的用刑之後,白小年領盒飯。
此時,剩下四個人:李寧玉(李冰冰)、顧曉夢(周迅)、金生水(英達)、吳志國(張涵予)。
老鬼知道,可能沒有人能活著走出這個山莊,送情報得用非常手段。
故事節奏緊湊,觀眾被帶入緊張的氛圍中。
觀眾會跟著猜:究竟誰是老鬼?他要怎麼送情報?
武田一開始是懷疑李寧玉的,白小年死後,他立刻鎖定了李寧玉。
武田再一次使用不可描述的刑罰來摧毀李寧玉的意志,然後安排一場飯局,最終才把目標鎖定在顧曉夢和吳志國身上。
在這些反復試探的過程中,敵人聰明而又狠辣,但是,因為一開始就認定了五個人中只有代號為老鬼的一個地下黨,並沒有考慮到老鬼的上級領導老槍也在其中,這才讓地下黨們有可乘之機。
最後,編劇和導演也解釋了送情報的兩個途徑,一個是保住老槍(張涵予),讓老槍傳遞情報,另一個老鬼自我犧牲,用自己的屍體運送情報。
《風聲》在懸疑的設置上,做到了環環相扣,層層遞進,觀眾被劇情帶著走,跟隨著武田去揣測老鬼究竟是誰,參與感十足。
而《懸崖之上》的參與感就顯得比較弱了,尤其是當特務科科長高彬(倪大紅)在懷疑周乙是內鬼時,觀眾就已經知道周乙確實是地下黨了,這還怎麼玩?
最 搞笑 的是,結局時,高彬屬下問他還查不查內鬼,他說:"到時候讓他自己跳出來",一個特務頭子竟然那麼善良,要找足證據才抓捕內鬼?
好吧,反正我看周乙拿了小蘭的毒葯,可能編劇和導演要安排周乙再玩一票大的,最後才讓他服毒自盡吧。
懸疑片要蒙的就是觀眾,如何讓觀眾參與到解疑的痛並快樂中,這是懸疑片首要考慮的。
假如大多數觀眾過早猜對答案,這部懸疑片基本就失去了魅力。
《懸崖之上》還能拿到7.6的豆瓣分數,這實屬佔了畫面精良的便宜,當然了,畫面美也是一個不能否定掉的優點。
關於諜戰片,除了講清楚怎麼完成任務之外,有兩個問題也必須講透徹:
1.我們在和誰斗爭?
2.我們為什麼斗爭?
《風聲》在這兩問題上交了一份優秀的答卷,第一個問題很清晰明了,關於第二個問題,就藏在顧曉夢(老鬼)的遺言里。
當李寧玉看到秀在衣服上的摩爾斯碼遺言,當周迅用她輕柔的聲音說出這段台詞時,我相信打動了觀眾。
《風聲》里的敵人強大而又狡詐,殘忍又無情。
要打敗這樣可怖的敵人,需要鋼鐵的意志和崇高的信念,而《風聲》用顧曉夢的遺言來完成這個主題的升華。
老鬼、老槍,他們不是某一個人,他們是一種精神!
反觀《懸崖之上》,結局處,拿著王者劇本的小蘭傷感地說:"……我還沒和他(楚良)好好道告別,沒想到火車上遠遠看一眼,就是最後一面了。"
這段台詞把觀眾帶進了個人的小情小愛中,以至於不少觀眾看這一幕的感受是:確實有無限感慨,眼睛也有濕潤,但是,眼淚愣是沒能滾成珠子掉下來。
不過,老謀子把浩存妹妹拍得真美呀!我見猶憐,楚楚動人!
總之,如何不刻意煽情又能表達崇高,這也是《懸崖之上》要向《風聲》取經的地方。
不管怎樣,期待下一部諜戰片的懸疑與形式齊美。
9. 兩岸諜戰和兩韓諜戰,還有美蘇(俄)諜戰的影片介紹一些謝謝
冷戰風雲The Company
美蘇諜戰
TNT夏季新劇The Company是根據同名暢銷歷史小說改編。為您講述冷戰時期間諜故事,美國CIA特工和蘇聯KGB間諜之間鬥智斗勇故事。冷戰開始於1956年匈牙利事件,焦點事件是豬灣事件與古巴導彈危機,結束於1991年前蘇聯解體。The Company時間跨度40年,場景跨度也很大。從大雨滂沱柏林街道,到陽光明媚古巴海灘,從布達佩斯秘密顛覆活動,到莫斯科與華盛頓高級別會晤,兩個當年超級大國在全球這個大棋盤上步步為營,小心對壘。雙方都試圖打破平局,佔得先機。然而,他們卻都不是最後贏家,相反,他們彼此都付出了慘重代價。
據劇透顯示,The Company每一集故事都有變化。第一集是間諜戲,描述是冷戰早期CIA和KGB之間貓鼠游戲。第二集是動作戲,主要聚焦是兩個大事件:1956年匈牙利事件和隨後豬灣事件。第三集是驚險戲,CIA拚命地要找出數十年來一直秘密破壞CIA行動並屢屢得手KGB關鍵間諜。
10. 求一部前蘇聯二戰諜戰電影的名字
俄羅斯電影《4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