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民國武術高手電筒影有哪些

民國武術高手電筒影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10 17:07:13

A.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一部大陸功夫片,裡面有俄羅斯拳王來到中國挑戰,最終被中國武師擊敗的電影

武林志
不知道幾位主演是誰,好像也沒有很大的名氣,但片中人物卻記憶深刻,東方旭、何大海,和被稱作「大個兒蘿卜」的達德洛夫。
影片主要劇情源於民國武術界的一個著名事件:中國武師痛打俄國大力士康泰爾。中國武師的原型據說有幾位,其中一位是韓慕俠。看網上資料認識一下這位武術大師:韓慕俠,這是當年和霍元甲同鄉並齊名的大師,武林大師張占奎弟子,解放前黃埔軍校首席國術教官,擊敗無數外籍高手,打死天津擂台俄國大力士。1916年前後,周恩來在天津南開中學讀書,拜名揚京津的拳師韓慕俠為師,學拳練武。韓慕俠當時以教武為生,最擅長「形意八卦」,除在南開任教外,還在家裡設武館授徒傳藝。因為學拳,周恩來與韓慕俠建立起誠摯的友誼。周恩來曾提筆為韓慕俠的武館,寫下「韓九師堂」四字。韓慕俠曾感慨地說:「翔宇(周恩來)年少志高,深謀遠慮┄┄我教他怎樣強身,他卻教我怎樣做人。」

B. 求一部電影,香港的那種民國功夫片,是石天和另一個男演員主演,有大概劇情是石天演一個沒有真本事的武館

無招勝有招
演員:劉家勇 / 李麗麗 / 王青 / 黃蝦 / 石天
沒有午馬的,樓主可能記錯了
劇情簡介:江湖賣藝人阿祖帶著一隻小猴相依為命,一心想拜師學武。退隱江湖多年的趙七爺有一傻女,無人看管,阿祖只好找一個外鄉女子飄紅來頂替,並和村裡武館教頭關二世的兒子阿仁成為朋友。一群「山賊」到村裡行凶,關二世和趙七爺聯手抵抗,原來趙七爺家中茂有珠寶,乃是搶劫得來之物,不料卻被飄紅偷走,關二世與趙七爺也遭殺害。阿祖、阿仁二人四處逃亡,尋找名師學武,一路上曲折不斷,終於找到了幕後真正的元兇……

C. 關於武術電影的資料

武術與電影
文章摘自: 國際在線
在新世紀的春天裡,李安導演的《卧龍藏龍》一片奪得四項奧斯卡金像獎。
很多影視圈內人士評價,電影中的武打場面是全片最大的看點:古典、傳統、唯美。李安說:「《卧虎藏龍》是我首次到內地拍攝的電影,也是我多年來一直想實現的夢想——置身於中華大地,得地利人和之優勢,拍一部用心於傳統文化與感情的武俠片。」李安的肺腑之言,一語中的。
武術的根在中國,尋根問源,中國電影依靠自身的根脈和傳統走向了世界。
聯姻的圓滿使武術豐滿了自己
從30年代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到改革開放的80年代初風靡全國的《少林寺》,再到前幾年的《精武門》,和新世紀得大獎的《卧虎藏龍》,這類與武術功夫聯姻的電影所產生的影響之大,出乎人們的意料。從當年藝驚世界的李小龍到當代走紅好萊塢的成龍、李連傑,讓全世界對中國功夫刮目相看。眼看帥哥們一個個成為「武林高手」,華裔女星亦不甘示弱,巾幗不讓須眉,在好萊塢大展拳腳,居然贏得一片叫好聲。
先是東方首席女打星楊紫瓊在新片《卧虎藏龍》中挑戰高難度特技動作,讓人驚絕。接著又有美籍華裔女星劉裕玲在《霹靂嬌娃》中智能與美貌、動作與搞笑並重,打得敵人落花流水。最近又傳來消息,章子怡憑借在《卧虎藏龍》中的靈活身段打響名氣,被好萊塢設定為動作片女星。
電影使武術伸長了胳膊腿腳,豐滿了羽毛,傳播至更遙遠廣闊的空間。
無數的黑人、白人、黃種人通過電影、電視劇認識了中國武術並深深愛上了中國功夫。更有許多西方人遠赴中國親身體驗武術的魅力。
國內觀眾的情況也大致相同。80年代初,一部《少林寺》引發了全民尚武的風氣,一大批武校在民間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崛起。少林寺一所武術學校校長的兒子釋小龍,三歲習武,四歲出演電影《旋風小子》一夜成名,現在不到13歲,已有一百多部影視角色的積累,一邊練武術,一邊拍片子,一邊學文化,釋小龍今後的路潛力無限。
更有不少武術運動員在電影中擔任角色,一時間電影給武術帶來了一個更為誘人的功能和出路——從藝。
聯姻的成功使中國電影走向了世界
武術給電影帶來特有的意境和節奏
電影導演的功力在於設計演員的行為動作,武術本身就是一項富有觀賞性的運動;電影故事的引力在於讓觀眾張開想像的翅膀飄入共鳴的夢境里,武術本身成就於深山老林引發多少如幻如夢的江湖傳說;好萊塢電影把美國兩百多年的歷史演繹得淋漓盡致,武術幾千年的歷史可以給電影帶來深邃無限的源泉;人們思索電影故事中人生的哲理,武術在動靜攻守之間蘊含著辯證的理念。總之,電影、武術,真是天然的一對兒,聰明的導演編劇會從中國這一古老的傳統功夫中尋根問源,將其融入電影藝術中推向世界。
武術發展到現代,更加講究手眼身法步的協調和服裝的飄逸,表演性進一步增強了,也使武術電影更加好看。在中國傳統的武俠小說里,年代可以模糊,地域可以模糊,但武術卻是每一個江湖上人必須身懷的絕技,所以為如今的編劇導演們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想像空間和好看的動作畫面,就像故事中的大俠們可以天馬行空獨來獨往。
仍以《卧虎藏龍》為例,片中武打設計美得如舞蹈。片子整體氣氛顯得質朴而悠遠,如夢如幻,卻又不浮誇。尤其是城牆內、鏢局內楊紫瓊和章子怡的對打,干凈利落、有張有弛,配上鼓點和楊紫瓊本人的實力,遠比大砍大殺的血淋淋場面來得好看。
片中最好看的當屬周潤發和章子怡竹林打鬥那場戲,別出心裁地將二人設計在細細的竹枝上對打,此時觀眾滿眼全是綠色,只見兩位古裝俠客忽忽悠悠,飛來飛去,意境很美。
武術中特有的國人習俗與情結令西方人心動
中國電影走向世界是很多業內人士的夢,越是中國獨有的、本土的、民族的、傳統的在國際上才會越有市場。
就《卧虎藏龍》本身而言,雖在劇傷上有不少缺陷,但影片飄逸優美的武打設、精心構造的傳統中國韻味,在鏡頭與鏡頭的剪輯、場面與場面的調度中,李安表現出了大師的氣度。正如武術太極中內涵的「該收斂處絕不恣肆張揚」,隱忍的平緩節奏中卻包裹著幾欲噴薄而出的激情。影片中飽含著濃厚的俠義精神和深沉的人生哲理,所表現的絕不是眼下一般武打片里那種簡單的善惡斗爭,而更多的是對人生的思考,讓人看後回味無窮……這都是以往的中國武打片中所沒有過的。難怪該片能深深抓住美國觀眾與影評人士的心。
武學精神,武術內涵給電影注入了東方神韻
武術富有變化的種種意境使電影中的人物演繹展示種種人生的情態,令不同種族的觀眾久久不能忘懷。近年來隨著李安、王家衛等導演的武俠影片在國際電影節獲獎以及李小龍、李連傑主演的武打片風靡世界,在中國學習武術出身的李連傑、成龍等功夫明星,超越了很多專攻表演藝術的優秀演員走出國門打入了好萊塢。以此,中國功夫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中國武術與電影結緣後,生活在各種環境的人都被折服,幾乎全球的人都將這二者相容重疊在一起了。
真實的武術與電影中的武術
然而現實中的武術與電影中的武術畢竟有所不同。比如影片中武術高手騰空、空中打鬥的場面在生活中絕對不可想像的。正因為電影中有大量此類鏡頭以及後期剪接,再加上電腦特技的大量運用,從而使武打鏡頭越來越驚險、刺激。最典型的就是李連傑的黃飛鴻系列。
武術全能冠軍李連傑的各種功夫,在《少林地》里得到全面而集中的表現。練長槍,他由步行起,突然拔地騰空弓步扎槍,而後是落地接槍、旋風腳接坐盤這一系列高難動作形成槍扎一條線。練刀法,他持刀離地,騰空飛腳,緊接著旋風腳落地,大劈叉扎刀,隨後又來了他捉膝藏刀。只見刀光閃爍,揮刀如飛,動作勇猛剛勁。電影的蒙太奇特技使李連傑的功夫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武打演員有能力與武術運動員一較高低嗎?一個真正的武術運動員又會在正規的訓練中學到什麼呢?出身於武術世家自幼習武現在走進影視界的楊俊毅認為,練過武術套路、有一定武術功底對拍武打鏡頭有一定的幫助,但武術套路是由一串連貫的動作構成的,而影視中的武術片斷是由很多鏡頭組接加特技效果而成的。因此,他們之間的較量無從談起。
那麼中國武術是否能與世界搏擊類項目交流結合呢?在現階段中國武術散打與美國拳擊、泰國泰拳的交鋒有利於武術走向世界。這類交手在解放前就曾經有過,像霍元甲、王子平與外國人打擂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並搬上熒幕牽動了無數觀眾的心。這類比賽具有很大的懸念,又非常刺激,影視作品只需照實記錄便能夠吸引廣大觀眾。
電影與武術聯姻的成功繼續拓展到電視,幾十年前中國大陸的頭一批電視武術片是《武松》,從港台引進的是《霍元甲》。兩者演得很朴實,連武術本身都沒有「邪招兒」「怪招兒」,如飛天越海、凌空遁地之類,倒是注入了較多的古典式道義情腸。總之,人們沒有看厭。它的優勢我看至少有兩點:一是將武打動作限定在武術本身;二是不將武打弄成「純」武打,亦即不是為武打而武打,總是要在武打中注入一定的道義含量。
影視中的特技效果對武術產生的負面影響
電影帶給武術的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而負面效果的出現,更導致影視劇中的武術形象在人們腦海中根深蒂固。對於這一點,一位民間拳師深有感觸地說:「我們的小學員剛練一個月就膩味了。非要學輕功,學降龍十八掌。」國際著名武術節目導演、現任「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的現場導演馬中軒說:「這裡面存在著一種誤解。武術的本質有三點:強身、防身和修身養性。而影視武術通過誇張的藝術手法,僅僅突出了武術防身、進攻的一面。」
而且人間習俗的趨利避害,使得一些導演為利益所動,利用影視為武術包裝了太多光怪陸離的「現代觀念」「新潮情感」。一是武術本身的偽化,添加了太「神乎」的特異功能或妖術鬼技,動輒騰飛萬丈、潛地千尺,或者弄些連名稱都嚇人的「陰陽大法」之類。表面看去,這是兩者聯姻的發展進步,是愉悅性的升華飛躍,實際上這是欽鳩止渴,到頭來非驢非馬的東西走到極端,莫說會使觀眾於荒唐式的「快感」之後很快就陷入疲憊索然,就是連武術都一點技能本身也使人生疑、厭倦。不用說思想性,單就藝術性而論,也有個藝術規律問題。這個規律,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創作的潛力是無限的,偽造的能量是有限的。依據朴實生活而進行藝術提煉,路就很長;單一靠「胡編」「亂攢」「神侃」弄出的「藝術品」,總有一天走向末路,走向絕路。
生活中的武術是實的,影視劇中的武術其實首先是一種藝術,是宣傳武術的一種手段、途徑。盡管這種聯姻形式使人們對武術的認知多少產生一些偏差,但它同時也包含了很多武術的神韻、真諦在其中。尤其在宣傳推廣普及武術方面,影視的功勞是遠遠大於它的負面效果的。

D. 有關中國武術的電影有哪些

李小龍的電影
唐山大兄(1971)
精武門(1972)
猛龍過江(1972)
龍爭虎鬥(1973)
死亡游戲(1978
李連傑電影
《少林寺》《中南海保鏢》《黃飛鴻》(第一集)《龍行天下》《霍元甲》《精武英雄》《方世玉》(兩集)《冒險王》《洪熙官》《黑俠》《英雄》《倚天屠龍記-魔教教主》
成龍電影
《大小黃天霸》1962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年
《秦香蓮》1964年
《和我痛飲》1966年
《領悟禪宗》1968年
《精武門》1970年
《廣東小老虎》1971年
《巾幗英雄》1971年
《女警察》1972年
《合氣道》1972年
《金瓶雙艷》1972年
《頂天立地》1973年
《小偷斗大賊》1973年
《龍爭虎鬥》1973年
《碼頭龍虎鬥》1973年
《香港過客》1974年
《花飛滿城春》1974年
《喜瑪拉雅》1975年
《同是一家人》1975年
《降龍大師》1975年
《少林門》1975年
《新精武門》1976年
《少林木人巷》1976年
《風雨雙流星》1976年
《死亡舞蹈》1976年
《劍花·煙雨·江南》1977年
《鐵拳僧》1977年
《天殺星》1977年
《飛渡雲山》1977年
《點只功夫▲簡單》1977年
《蛇鶴八步》1978年
《一招半式闖江湖》1978年
《神拳》1978年
《拳精》1978年
《龍拳》1978年
《龍騰虎躍》1978年
《蛇形刁手》1978年
《醉拳》1978年
《笑拳怪招》1979年
《36隻瘋拳》1979年
《奇異雙人組》1979年
《笑拳怪招2》1980年
《師弟出馬》1980年
《殺手壕》1980年
《炮彈飛車》1981年
《龍少爺》1982年
《迷你特攻隊》1982年
《忍者戰爭》1982年
《A計劃》1983年
《炮彈飛車續集》1983年
《奇謀妙計五福星》1983年
《快餐車》1984年
《黑帶雙雄》1984年
《福星高照》1985年
《夏日福星》1985年
《砰、砰作響》1985年
《威龍猛探》1985年
《龍的心》1985年
《警察故事》1985年
《龍兄虎弟》1986年
《壞小子》1986年
《A計劃續集》1987年
《對不起》1987年
《飛龍猛將》1987年
《警察故事續集》1988年
《胭脂扣》1988年
《霸王花》1988年
《霸王花2》1989年
《通緝犯》1989年
《奇跡》1989年
《群龍譜》1989年
《藝人的反抗》1990年
《龍兄虎弟續集》(又名《飛鷹計劃》)1990年
《雙龍會》1991年
《火燒島》1991年
《西藏小子》1991年
《滅火群英》1992年
《超級警察》1992年
《西域雄獅》1992年
《阮玲玉》1993年
《城市獵人》1993年
《S計劃》1993年
《重案組》1994年
《大醉拳》1994年
《紅番區》1994年
《霹靂火》1995年
《警察故事四之簡單任務》(又名《白金龍》)1996年
《一個好人》1997年
《好萊塢烈焰》1997年
《我是誰》1998年
《玻璃樽》1999年
《尖峰時刻》1999年
《贖金之王》2000年
《特務迷城》2001年
《尖峰時刻2》2001年
《神奇燕尾服》2002年
《贖金之王2》2002年
《環游地球八十天》2003年
《飛龍再生》2003年
《新警察故事》2004年
《時空破壞者》2004 成龍最新電影《神話》
成龍最新電影《寶貝計劃》

E. 逝去的武林:民國真正的5大武林高手,誰才是武林第一

逝去的武林:民國真正的5大武林高手,誰才是武林第一?

民國時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不僅有文人墨客,而且還有很多武林高手。民國時期被翻拍作品最多的兩位就是黃飛鴻和霍元甲,黃飛鴻是南派武術的代表人物,霍元甲是北派武術的代表人物。二人算是武術界中兩個典型的代表,其實民國武林高手很多,此二人並未能進入前三甲,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民國時期五大武林高手。




1924年8月,廣州商團總長陳廉伯在英帝國主義支持下,乘孫中山北伐,在廣州發動武裝暴亂,縱火劫掠。黃飛鴻與其繼室莫桂蘭苦心經營數十年的寶芝林連同劉永福寫給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毀於戰火。黃飛鴻經不起沉重打擊,因而憂郁成疾,是年冬天不治去世,終年77歲。其生前弘揚國粹、匡扶正義、見義勇為、扶弱助貧、濟世為懷的風范,在武術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軼事,被世人廣為傳誦。

F. 最精彩的功夫片誰能介紹一些

〈十一快金牌〉取材於天津韓慕俠教訓洋力士康泰爾的真實故事。康泰爾自稱打遍天下,曾於各國獲得十一塊金質獎牌,到北京後在現在的中山公園五色土搭台表演,其間招呼看客上台印證,一時無人響應。天津八卦掌名家韓慕俠十分憤慨,赴京後直奔洋人下榻的六國飯店,也就是今天的北京飯店西樓,見到洋力士後用了個八卦掌里的掖掌,就把他打得嘔吐不止,連連求饒,並讓出了自己的金牌。電視劇的情節與此基本相似,只是增加了些當局的阻撓和親人的纏綿等情節,還把格鬥場面大大誇張了一番。不過這部只有三集的電視劇製作得極其粗糙,估計記得它的人只有我和它的導演。

〈十一塊金牌〉的光潔度雖然不足,卻是當時最早出現的武打電視劇之一,與之同時的還有山東台拍攝的〈武松〉,因為〈少林寺〉在境外的成功(當時尚未在國內公映),使得製作者在演員的使用上都採取了直接選擇武術行家或運動員的做法,主角李金恆是李連傑的師兄,在介紹李連傑的文章里有不少都提到他,說李連傑有忘記的動作,就到他家裡去請教。李金恆的表演中規中矩,形象朴實正派,只是不知為何再沒有出現在銀屏上。與他配戲的還有一位大師級人物,是八卦掌的名家李子鳴。

與此同時,一部同樣題材的電影正醞釀出台,那就是前文中曾提到的〈武林志〉,其作者是年輕的謝洪,導演是張華勛,二人曾是〈神秘的大佛〉的合作者。與今天伴隨著影視出書的情況不同,在電影拍攝之前,同名的小說就出版了,在讀者中反響不俗。
〈武林志〉比〈十一塊金牌〉的內容要豐富許多,水平也高出不少,但主題思想完全一致。主人公有著寓意明顯的名字,叫東方旭,是義和團的後代,為生計所迫,與妻子女兒和妹妹四處賣藝,在天津地面上遭遇坐地戶何大海。何大海是個開武館的形意拳師傅,在當地很有勢力,他的弟子四處向買賣人收保護費,從這一點來看好象有點黑社會的意思。東方旭不懂規矩,與何的弟子發生了沖突,從而得罪了何大海,二人爭斗一番後,東方旭在占據上峰的形勢下故意謙讓,令何大海芥蒂更深。為了教訓東方旭,何大海故意將他介紹給警察廳長當保鏢,因為這是為武林所不齒的差事。東方旭寧可斷臂也不接受,反倒使何大海產生了幾分敬意。東方旭從此做起了賣煙卷的小生意,並在一位父親的戰友,八卦掌大師「神掌李」的教導下苦練功夫。生活本來可以就此平靜地渡過,這時卻來了個俄國的大力士,叫達德洛夫,是個八國聯軍的後代,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摧毀中國人殘存的意志,他高搭擂台叫陣比武,他的公使叔叔更勾結當地流氓,意圖壓制可能遭遇的反抗。何大海顯示出了他正義愛國的一面,毅然帶領徒弟登台打擂,並在第一場里取得了勝利。俄國公使惱羞成怒,唆使流氓打傷了何大海。東方旭與何大海同仇敵愾,決心繼續與洋人斗爭下去,他接受何大海的請求,接管了形意武館,並與達德洛夫簽定了生死狀。在上擂台之前,東方旭將妻子女兒送離天津,自己義無返顧地奔赴凶險的擂台比武場。為了要挾東方旭,流氓頭子牛武帶人去抓他的親人,被恰好趕來的神掌李一掌擊斃,粉碎了壞人的陰謀。而擂台上,東方旭正遭遇強大的壓力,達德洛夫果然了得,力大無窮,一度將他打倒在地。關鍵時刻,何大海帶領全場中國人齊呼:中國人,站起來!使東方旭受到了極大的鼓舞,一躍而起,趁對手驚詫之際,用八卦掌絕技將達德洛夫擊出擂台。國人志氣大張,全場一片歡騰,流氓們趁亂行刺,何大海為保護東方旭,中刀身亡。最終,東方旭帶領全家乘船去往太陽升起的地方。

〈武林志〉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最優秀的功夫片,以後數年無出其右,該片不僅具有北影作品一切的優點,武打場面也拍攝得十分出色。這與武術界大力的支援有著密切關系,象李天驥、李子鳴,張文廣、門惠豐這樣的名家都參與了出謀劃策,體育學院拳擊摔交專業的人也參與動作設計, 民間高手秦慶豐等參加了演出,北京與河北武術隊更是有人出人,無私協助。

〈武林志〉中的武打設計完全與劇情相配合,運用的多是傳統的技擊真功夫,並與劇中人物性格契合,象隱忍的東方旭用主柔的八卦掌,豪放的何大海用形意拳和剛猛的通臂與戳腳,何的大弟子用狂放的少林拳,流氓牛武則以鷹爪拳表現其鷹犬本色。傳統對現代搏擊,拳拳到肉,力求真實,完全不同於〈少林寺〉和〈武當〉中競技武術的風格。可以說,到現在為止,尚沒有一部影片能在技擊真實與動作美感的結合上超過該片。

〈武林志〉的演員陣容十分強大,為主的不是正當顛峰的冠軍人馬,而是與主人公有著相近閱歷的武林中堅,飾演主角東方旭的是北京武術隊的教練李俊峰,他的性格與角色很相似,穩重內斂,成熟練達,他所執教的北京女隊成績斐然,冠軍迭出,本人是北京體育學院的高才生,功底深厚。何大海的扮演者來自遼寧,叫李德玉,生性豁達,打練俱佳。牛武的扮演者叫劉烈紅,是湖南民間高手,曾是全國武術交流大會的優勝獎得主,一手鷹爪拳有形重意,凌厲兇狠,據女主角郜蓮芝的飾演者戈春燕說,劉師傅的手一挨上就是一塊青。這三個人當時都是四十多歲,練中國功夫正當成就之年。其他的配角也不含糊,其中何大海的大弟子叫王利平,是浙江警察學校的格鬥教官,二弟子來自陝西,名叫郭良,長於腿法,日後曾在〈太極神功〉中擔任第一主角。此外,露過幾面的角色同樣了得,北京的少林拳高手秦慶豐曾在影片中表演過鷹爪功,將乘水的壇子玩得溜溜轉;河北隊的主力隊員則在最後出場與女主角大打出手,其中日後有名的有〈木棉袈裟〉的主角徐向東,有〈南拳王〉的第二主角散打冠軍李彥龍。女主角戈春燕則是全國比賽八卦掌的冠軍。

《南拳小子》中王道的形象穩重深沉,實在難以讓人聯想到「小子」一詞。或許該片是劉家良導演、傅聲主演的《洪拳小子》的跟風作品,所以才取了這樣一個名字吧。這是一部表現年輕人增強修養完善品格的影片, 說的是鄉村少年王道自幼好勇鬥狠,被所寄居寺廟的老僧懲罰,一氣之下遠走高飛。成年後,他本性不改,自恃武力四處樹敵。一日,他偶遇同鄉。同鄉告訴他幼時的夥伴小月目前正處在艱難的環境當中。王道趕回家鄉探望,一進曾經住過的寺廟,就被老僧關進了一個堆滿書籍的石屋。老僧叮囑他要博覽群書,開闊眼界,最後一定會有收獲。王道最初不解,但在無奈之中按照老僧囑咐去做後,不由得如飢似渴,全神貫注起來。而他幼時的另一位夥伴高飛此時已走火入魔,練就高超武功後橫行霸道,並對小月心懷不軌。聽說王道能打,高飛尋上門來,要見個高低。老僧要他兩年以後再來。兩年後,老僧圓寂,王道出屋,已經大有覺悟。過去的仇人尋來,他手下留情;遭遇不平之事,他有理有節;高飛挑釁,他退避三舍;小月表示愛情,他更為對方考慮。兩年的修煉,使得他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品格高尚隱忍謙讓的君子。高飛則向著另一個方向發展,他侮辱同伴,欺壓好友,還趁著小月無助的機會強奸了他。王道內心深愛著小月,得知消息後,決心不再容忍大惡橫行,與高飛一番決斗,最終取勝。但當他殺死瘋狂的幼年夥伴時,內心感到十分不安。

該片的製作方是台灣的片商。台灣片較香港片更注重影片的思想內容,《南拳小子》也不例外,節奏相對緩慢,情節較為復雜,人物各有其貌,倡導教化意味明顯,對演員的演技要求也較高。王道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角色,將人物前後的變化表現得流暢自然,毫無生硬。也許就因為這些,才讓他改頭換面,在著名文藝片《原鄉人》中飾演了平民英雄的角色,從而在中國電影的正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武僧》的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袁世凱為了復辟帝制,派人到少林寺奪取《易筋經》,為己所用。他們採取卑劣的手段,弄瞎了方丈的雙眼。方丈臨終前囑托羅銳等四名弟子將《易筋經》送往天竺暫避。方丈的師弟,被羅銳稱為師叔的少林叛徒,與袁黨敗類隨後趕來,雙方展開了一場追逐廝殺。羅銳在該片中飾演的是一個和尚,卻留了一頭短發,與其他三名同伴大不相同。但沒有人質疑這些,因為觀眾的目光始終被連場的激斗吸引,看得屏神靜息,瞠目結舌。羅銳的形象硬朗獨特,很有現代的「酷」感;肩背胸膛和兩臂的肌肉非常發達,給人金剛鐵骨般的感覺;其拳法迅猛,腿法出眾,空翻旋子高飄輕盈,棍棒刀槍也無一不精,一看便知是既受過嚴格武術訓練又補習過跆拳道和自由搏擊的高手。他帶領其他三人和一位半途加入的姑娘,一路上穿山泅水,闖過重重阻截,躲過連連追殺,終於來到邊境附近,在一處義庄歇腳。這回袁黨幫凶連忍者技術都用上了,一通圍攻之後,少林弟子中只剩下羅銳一人完好無損。叛徒師叔在壓軸的一幕出場了,和羅銳狂鬥了十多分鍾,最後還是得承認「拳怕少壯」的真理,被對方重拳擊斃。
影片《水滸傳》截取書中大鬧大名府打破曾頭市的章節,主要表現梁山好漢營救盧俊義,力殺史文恭,為「托塔天王」晁蓋復仇的故事。邵氏群英傾巢出動,群體發揮,使得場面十分壯觀。而張徹猶嫌不足,還從日本請來了兩位時代劇明星加盟,其中就有他臨摹過的《三匹之侍》的主演丹波哲郎,在片中扮演盧俊義,另一位扮演史文恭。影片中打鬥不斷,長槍大刀,拳腳相撲,單打群毆,步兵馬戰,比以往的規模要大花樣要多,但盤腸浴血的場面卻因梁山好漢的完勝而無法過多表現,悲壯的死法只能用在反派人物身上,少了以往的震撼效果。燕青是該片的第一主角,他的作用顯然被誇大,不僅機敏過人,難倒了智多星吳用,而且武藝超群,連林沖都對付不了的史文恭竟然被他丟了幾個跟斗。其扮演者姜大衛雖無一般意義上的英俊,相貌卻頗具個性,據說他咧嘴一笑就能引得影院中的女觀眾尖聲驚叫,飾演風流浪子實在是恰如其分。他當時已取代了王羽的位置,成為張徹的新寵, 前後主演了《新獨臂刀》等大量影片。

《盪寇志》是表現梁山好漢接受招安後聯手征方臘故事的影片。製作班底仍是原班人馬。這回的故事最適合張徹的風格,因為片中的主人公死傷大半,大可以表現一回他最熱衷的悲慘壯烈,彌補上一部影片中留下的遺憾。狄龍的武松、陳觀泰的史進、李修賢的張順、王鍾的石秀、鄭雷的王英都在激烈的交鋒中上演了盤腸大戰,剖腹斷肢,血花四濺。姜大衛的燕青最後全身而退,帶著悲傷與遺憾離開了屍體枕籍的戰場。該片給人的最主要印象就是一個字——慘!極其刺激觀眾的感官,對於喜好動作和關注情節的人來講並非上佳之選。

上述兩部影片中最可觀的就是其明星陣容,張家班「五虎將」中就有四人出馬,再加上與王羽齊名的岳華,還有資深的演員若乾和日本的明星,可謂群星璀璨,相映生輝。張徹對這種奢華極其推崇,在他的《少林五祖》、《十三太保》和後期的《上海灘十三太保》中,都有類似情形。因為人物眾多,這些影片多給以人紛繁雜亂之感,明星們各有篇幅,反倒模糊了故事主線,只是突出了一場接一場的打鬥表演。相比之下,倒是張徹運用「雙峰對峙」和「鐵三角」的模式,拍出的影片更加耐看。

G. 力王大戰五國高手電筒影名是啥

電影的名字叫做《少年當自強》。

影片聚集諸位知名功夫巨星聯袂主演,實力打星樊少皇、陳國坤、張晉首次銀屏集結,另外在周星馳電影《功夫》中讓觀眾有深刻印象的TVB知名演員莫美林也將傾情加盟,彰顯中華武術魅力,也體現一代武者的家國情懷。

三大打星組建精武復仇者聯盟

電影中主角分別由樊少皇、陳國坤、張晉飾演,可謂聚集了國內最強的三位功夫打星。樊少皇飾演的「虛竹」形象深入人心,被稱為不可超越的經典,而陳國坤因與李小龍外表高度相似,被周星馳相中,相繼在《少林足球》、《功夫》、《李小龍傳奇》中塑造了非常成功的角色,給觀眾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而張晉也是國內家喻戶曉的功夫明星,其專業的武打動作以及硬漢形象,讓其成功斬獲了香港金像獎,頗受觀眾好評。

H. 有一部電影,我忘記叫什麼名字了,但是劇情還記得:在民國時期,有兩個男主人公,從小在山上和師傅學武術

《大武生》是由高曉松執導的,洪金寶擔任動作導演,鄒靜之編劇,韓庚、吳尊、徐熙媛等人主演的一部民國武俠電影。
該片講述的是一對從小相伴學藝的武生兄弟,在登上梨園舞台的同時,也踏上追尋師仇家恨的征途,簡單的快意恩仇,卻因與上海灘第一武旦台上台下的情感糾纏,引發出一場意想不到的故事。

I. 找一部老電影,武術類的。

你好,您找得的電影是《武林志》。

參考鏈接:http://v..com/movie_intro/?id=20221&page=1

主演:李俊峰李德玉張雲溪戈春艷愛哈提龐萬林

導演: 張華勛

簡介: 清末民初的天津,一個初秋的上午,流落到天津的東方旭一家在破廟前賣藝。神州武術館館長何大海帶領徒弟鐵柱等前來搗亂,東方旭被迫交手,並佯裝敗陣。在一旁觀看的行醫郎中神拳李,發現東方旭武藝不凡,是故賣破綻,敗於何大海手下;何大海對東方旭的高深武功和一忍再忍的做法頗有所感。靜海大財主趙閻王,通過警察廳向神州武術館索人保鏢。何大海向眾徒嚴正申述了武術館不為財主看家護院的規矩,卻推薦東方旭去頂這門差使。東方旭為避此差,乃斷臂自殘以拒之。何大海得知後,對東方旭頓生敬佩之意。在一個集市上,神拳李與東方旭相認。原來,神拳李是東方旭岳父郜海民的師弟--滄州八卦掌名師。神拳李把東方旭全家接到自己家中居住,並把郜海民與八國聯軍作戰時留下的寶刀,交還東方旭和郜蓮芝。東方旭拜神拳李為師,請授八卦掌功夫。在名師指教下,他日夜苦練,功夫日臻成熟。一個自稱周遊四十六國未敗一場的俄國大力士達德洛夫到天津打擂比武,綠寶石洋行的保鏢牛武帶領樂隊,抬著大力士擊敗另拳師的巨幅廣告畫,招搖過市。何大海砸爛了廣告畫,痛打牛武,並宣稱要上擂台與大力士較量。這一切使東方旭對何大海有了新的認識。第一次打擂,何大海大勝達德洛夫的助手畢契卡。但何大海在返回武館的路上,被牛武暗算。東方旭得知後,趕到醫院探望何大海,他們互吐敬佩之情盡釋前嫌。何大海主動讓賢,請東方旭擔任神州武術館館長,東方旭慨然應允。東方旭來到武館,勸阻了去砸洋行的眾徒們,把牛武抓送警察廳。但在廳長段耀宗與買辦梁守仁相互勾結之下,牛武被釋放了。他再到武館叫戰,東方旭毅然應戰,簽訂了打擂的生死文書。洋行經理圖拉也夫與達德洛夫策劃陰謀,搶走了東方旭的女兒玉蓉。東方旭忍愛著傷臂失女的痛苦,用八卦掌戰勝了達德洛夫。圖拉也夫、梁守仁企圖暗害東方旭,何大海為保護東方旭遇刺身死。東方旭在富有正義感的警官宋卿掩護下,最終逃脫了虎口。

閱讀全文

與民國武術高手電筒影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孩逃奔男友小波是什麼電影 瀏覽:830
有什麼好看古裝的電影迅雷下載地址 瀏覽:719
2020年有什麼好看的電影喜劇 瀏覽:655
有什麼好看冒險動漫電影 瀏覽:493
中國正在拍攝電影有哪些 瀏覽:282
手機如何編輯電影視頻 瀏覽:674
做電影剪輯怎麼做 瀏覽:469
電影大事件中出現了什麼危機 瀏覽:10
開場微電影有哪些 瀏覽:133
韓國電影王國多久更新 瀏覽:953
欠我十萬零五千免費電影 瀏覽:588
為什麼電影可以拍穿越 瀏覽:849
魔戒書好看還是電影好看嗎 瀏覽:607
免費香港倫理電影 瀏覽:322
移墳僵屍復活電影有哪些 瀏覽:371
極品飛車電影怎麼搜 瀏覽:261
越獄吃人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51
周星馳好看的經典電影排行榜 瀏覽:399
外國80年代以前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89
如何買電影票全國通用 瀏覽: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