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中常用什麼視點和什麼角度
電影拍攝中,常用鏡頭的視點與角度能夠極大地影響觀眾對故事的感受。常見的拍攝視點有主觀視點、客觀視點和全知視點。主觀視點讓觀眾體驗角色的視角,彷彿自己也置身其中。客觀視點則完全脫離角色,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全知視點則是從外部觀察角色,了解所有角色的內心活動。
鏡頭角度的選擇也非常關鍵。低角度拍攝能夠營造一種強大的、支配性的感覺,使角色顯得更高大、更有力量。高角度拍攝則通常用來表現弱勢,讓角色顯得渺小。仰角拍攝會讓角色顯得更加崇高、重要,而俯角則可能讓角色顯得渺小、無助。
電影中,常見的鏡頭角度還包括平角度、頂角度和底角度。平角度拍攝可以使場景顯得更為自然,而頂角度則常常用於表現角色的孤獨感或無助感。底角度拍攝則有助於強調角色的高大和權威。
此外,電影拍攝中還常用傾斜角度拍攝,通過傾斜畫面來製造緊張感或不安感,這種拍攝手法常用於懸疑或驚悚電影。此外,電影拍攝中也經常使用主觀鏡頭,這種鏡頭讓觀眾跟隨角色的視線移動,體驗角色的內心世界。主觀鏡頭常用於追逐場景或驚險時刻,給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
最後,電影拍攝中還常用推拉鏡頭,這種鏡頭通過鏡頭的移動來展現角色的接近或遠離,從而加強情感表達。推鏡頭讓觀眾感覺角色越來越近,而拉鏡頭則讓角色遠離觀眾,營造距離感。
總的來說,電影拍攝中常用的鏡頭視點和角度不僅能夠增強故事的表現力,還能有效地引導觀眾的情感反應,使電影更具吸引力。
⑵ 電影敘事視角有哪些
最近有同學問中影人「電影敘事角度相關的問題」。今天中影人教育編導學苑的老師就跟大家聊聊電影敘事角度有哪些,僅供大家參考。
一、電影敘事視角有哪些?
電影敘事視角也稱敘述視點,是指敘述者對講述故事的特定角度。不同的敘述視角往往能夠呈現出故事的不同面貌,使觀眾感受到不同觀影體驗。一般來說, 敘述視角有全知視角、內視角(主觀視角)、外視角(客觀視角)三類,其中內視角和外視角更為常用。
1、全知視角
全知視角也稱「零視角 .「零度聚焦.「上帝視角, 在這種敘事視角下,觀眾能夠觀察故事中的每一個角落,知道每個人物的行為、洞悉每個人物的心理,從而對人物動機、行為.內心都有所了解;全知視角往往能夠把故事全貌清晰地展現給觀眾,使之深陷其中。比如《盜夢空間》就採用了這種無聚焦型的敘事視點,觀眾進入到劇中人物的多層夢境中,自由出入時空、鏡頭視點不受限制的切換、廣闊的敘述視野、超乎尋常的想像...這一切使得觀眾不知不覺深陷其中。可以說這既是無聚焦型敘事視點展現出來的電影敘事的最大魅力,也是電影敘事天然的本能。
2、內視角(主觀視角)
內視角又稱「主觀視角、「內部調焦,指敘述者以影片某個角色為依託,以他的視點觀察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可以分第一人稱視點和第三人稱視點。這種主觀視角通過以鏡頭視點代替被拍人物主觀心理角度,能夠產生強烈的主觀感性色彩,增加臨場感。比如《美國往事》以紐約的猶太社區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面條」從懵懂少年成長為黑幫大佬的歷程,同時也展現了美國從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的黑幫史。是一部以倒敘為敘述方法的影片,當多年以後面條又一次回到了當年的小酒館時,他不禁陷乳了深深的回憶。這回憶從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幕發生,也就是他拿掉牆.上的磚頭窺視當時還是少女的女主角跳舞。老年面條顫顫巍巍地走到磚牆旁邊,找到他熟悉的那塊磚移開,鏡頭給到他眼部大特寫,接著就轉到他的主觀鏡頭,一個女孩在跳舞。這時的時空已經自然切換到了多年前當他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在影片《我的父親母親》中,影片以開始就是「我」回家看年邁的母親,接下來以「我」的口吻,穿越時空,講述了我父親和我母親的愛情故事。而在《羅生門》中,森林裡發生了一起謀殺案,武士被殺,究竟誰是兇手,不同的人物各執一詞,故事是由樵夫、女人.強盜分別作為敘述者,各執-詞拼接成的。片中視角的出發者隨著影片敘事時間的發展而變化。
3、外視角(客觀視角)
外視角又稱為「客觀視角、「外部調焦,敘述視點等同於攝影機的視點,從而對整個故事進行客觀陳述。影片中的所有事物被真實呈現,攝影機被隱藏起來,不摻雜主觀元素在影片中,往往能夠將內容原汁原味地呈現在觀眾眼前,常出現在紀錄片中。比如《辛德勒的名單》講述了一名身在波蘭的的德國人辛德勒,在二戰時僱用了1100多名猶太人在他工廠工作,幫助他們逃過被屠殺的劫數。這部影片最大的亮點就是,主人公雖然是救世主的狀態,但是他卻不是一個天生的聖人,他也有著正常人有的一些品質。他喜歡年輕貌美的女子,在工廠開辦的時候,辛德勒招募打字員,在這些應聘者當中,只有年輕貌美的人才能進入工廠上班,哪怕只會打一個字。所以從這段經典的面試打字員的鏡頭中,我們就通過客觀鏡頭清楚地看到鏡頭中人物及其相互關系。再如德西卡的《偷自行車的人》,事件、人物彷彿都在自行講述,而沒有任何敘述者的評論參與其中。而在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中,講述了一對老夫妻前往東京看望子女所發生的故事,小津通過大兒子和女兒以及守寡的二兒媳婦對一雙老人的不同態度,展示了戰後日本經濟開始復甦,而舊式傳統的家庭觀念卻逐漸瓦解的現狀,流露出濃濃的嘆息和傷感。在表達這種哀物之情的過程中,小津拍攝時的機位,通常在離地三英尺高的位置,因為演員大部分都是坐在榻榻米上的,這種高度正好與榻榻米上的演員持平。這種純客觀的視角能夠宣洩人們最真實的情感,反映人們最真實的生活。
總而言之,影視作品中不同的敘述視角往往能夠給觀眾帶來不同的觀感,也使影片達到不同的藝術效果。電影作為一門時空藝術,其敘述視角的呈現比單純的文字、聲音或畫面更加豐富,因而敘述視角的運用得當通常能夠為影片增光添彩,展現出電影敘事的獨特魅力。
好了,看到這里,關於電影敘事視角有哪些?的內容就全部為大家介紹完了,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助到大家,如果大家還有編導專業方面的問題,可繼續關注本站了解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