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有哪些VR動漫電影

有哪些VR動漫電影

發布時間:2022-04-10 07:34:32

Ⅰ 有沒有例如ar或vr為背景的動漫

手機下載VR的APP,裡面什麼都有,就是你想要好看的沒有!VR資源基本都是VR業余愛好者拍的,內容極其空虛,就像某些網紅讓人看自己睡覺一樣的無聊!不過你可以用VR眼睛看電影,你知道現在VR眼睛還有一個名字嗎……《攜帶型手機頭套》

Ⅱ vr 小電影和動漫mmd什麼的

我知道哪裡有VR電影,是那種專門用眼睛看的,尋喂心VPN898 即可找到

Ⅲ 有一部動漫電影,裡面講的是可以進入一個VR虛擬世界,還有一個女孩不知是人還是機器

《黑客帝國》系列是一個以人工智慧為主題的架構特別宏大的影片。《黑客帝國》系列(包括動畫)故事的時間跨度約為600年上下(時間可能不準確但至少有600年的歷史),可以說是一個史詩級的故事了。但是電影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宏大的描寫,除了第三部有一場不算特別大的戰爭之外,所以電影並不是一個史詩電影,不像同時期的《指環王》給人感覺宏大。這部電影的主要賣點還是特效(那個時候3d特效剛剛興起,《黑客帝國》是第一個大規模使用3d特效的電影),其次還有中國功夫,動漫式的打鬥情節(導演是做動畫出身,開創了在電影里使用慢鏡頭打鬥這種極具沖擊力的表現手法,比如360°躲子彈的經典鏡頭)。大部分觀眾對電影的理解也止步於此。

不過《黑客帝國》這部電影的最精彩之處不在於劇情,而在於隱藏於電影之中的哲學思想。這部電影的導演對人類社會有著深刻的洞察,所以電影中的很多細節給人提供了一個深邃想像空間。

《黑客帝國》是我最喜歡的電影。它涉及了人工智慧,人類社會,歷史,哲學等很多我感興趣的話題。看過這個電影後很長一段時間都覺得其他電影過於膚淺,但其實是這部電影的潛藏的暗示,隱喻太多。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開放式電影的一個里程碑。

電影的劇情沒有什麼好說的,敘事上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很簡單很容易理解。本文側重於分析暗示,象徵等細節內容,以此來分析開放式電影。但還是先講解一下黑客帝國的背景歷史。

電影的背景跨度大約有600多年,而黑客帝國三部曲講的僅僅是其中十幾年的故事。

關於時間可能有爭議,我個人認為是600年左右。因為電影里說過有好幾代矩陣,而墨菲斯認為現在已經是2199年也就是里人工智慧誕生已經過了100年左右,也就是Zion城已經建立了100年左右。而現在Zion已經被毀滅了6次了,如果每次都是100年的話那麼應該有至少600年左右。

從動畫版和黑客帝國二中可以了解到600年間人類歷史的大概進程。

(史前時期:約為21世紀初)

首先,人工智慧的發展導致機器人有了自己的意識,但人類卻把依然把機器人當成機器,讓他們從事危險的勞動。

機器們當然不願意,一開始他們想要和人類和平相處,但是發現行不通,因為人類對始終存在戒心。

最後人類通過了一項法案,決定把機器人趕到一個固定的區域,讓他們在那裡生活。後來機器人在中東中部地區建立了一個國家。因為機器人可以不知疲倦的工作,而且差錯很少,又不需要什麼額外的娛樂活動,需求又很少。這樣就導致,機器國生產的東西廉價又好用,長此以往資本大量流入了機器國,而人類社會的經濟越來越不景氣。

當人類與機器矛盾越來越大時,人類與機器爆發了戰爭。但此時,機器已經進化出了更高的智能,科技水平早已遠遠超越了人類。人類不是對手節節敗退。

到最後關頭,人類不得已使用終極武器,那就是切斷機器人的能源——太陽能。人類用黑煙遮蔽天空,企圖使用這種方式消滅機器。但是還是失敗了,因為機器已經有了新的科技,生物能源。

(黑客帝國三部曲時期:約為2699年)

生物能就是把人類身體作為電池(確切來講是生物核能),接入機器農場,人類就像蔬菜一樣在農場里被種出,然後成長,直至死亡。然後不停地給人類餵食,輸送營養,維持人的基本生理功能。但是為了提高存活率,需要讓人有足夠的意識活動。為此,機器設計了一個名為Matrix的系統。Matrix是一個虛擬現實系統,模擬了現實世界(約為20末到21世紀初期),它可以讓所有接入機器的人類的意識自由活動。

但是Matrix依然很不穩定,因為有一部分人感知到了虛擬世界的存在。然後Matrix的設計師,改進了Matrix,讓一部分人脫離了Matrix。這些人在真實的世界建立了一座城市,名為Zion。但是人類脫離了Matrix發展越來越強大,又會引導越來越多的人脫離Matrix。這樣越來越強的人類將會對機器人造成威脅。Matrix只好毀滅Zion,由Neo選中一部分人再次脫離Matrix建立新的Zion。

如此輪回了數個世紀,現在已經到了第六次毀滅Zion。但這次Matrix有些異常,因為這個版本的Neo,擁有了更多的特性。這次Zion並沒有毀滅,但是Neo犧牲了自己與已經異化的特工同歸於盡。

以上是黑客帝國的歷史。這個歷史是解讀電影中各種暗示的關鍵。不過解讀並不一定完全准確,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這也是開放式電影的魅力。

電影中大量使用了聖經或者基督教的元素。

電影中主角叫做Neo(下圖),而Neo-的意思就是「新」,而Neo重新拼寫就是One,在電影里叫做The one,或者救世主。意思就是為人類打開新世界的救世主。

這次架構師考察了人類的歷史,設計了更多符合人類的「荒唐的天性」,但是還是失敗了。

這里我沒有想明白為什麼他失敗了,但是從電影的敘述中,他還是過於追求完美。總以為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公式去計算人類的心智。雖然設計出了人類的「荒唐的天性」但依舊無法完美的符合人類的精神世界。

其實仔細思考一下現實中人的行為就可以想明白,人的行為真的無法用公式去計算。比如:現實中有很多人是異性戀,有少部分人是同性戀;但有些人本來不是同性戀,卻因為某些原因開始同性戀;而有些人性取向沒有問題卻喜歡易性;有些人既不喜歡男性也不喜歡女性,所以就做手術成了無性人。更不要說那些有有心理疾病的人,食人,解屍,人獸雜交之類的了。

Ⅳ VR動畫應該如何實現真正的沉浸感是什麼樣

「預告片發布後,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我那天很自豪地發給很多朋友,朋友也轉到了別的地方去,不過他們問我一個問題是,你為什麼轉一個海外工作室的作品給我?」

回答這個問題的,是 Pinta Studios(平塔工作室)的創始人雷崢蒙。11 月 15 號,工作室發布了 VR 動畫電影《拾夢老人》的先導預告片,用 VR 的方式講述了一個老人帶著一隻小狗每天去拾起別人丟棄的夢想,並通過特殊能力來修復「夢想」的故事,畫風溫馨治癒。

預告片只有短短一分鍾,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視頻,一夜間點擊量超過了十萬。

特別之處就在於,這支預告片並沒有完全按照傳統的 CG 電影流程,而是採用游戲引擎 Unity 實時渲染,正片將會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 VR CG 交互作品。

VR 動畫就是一個眼前滿是星光腳下遍布大坑的黑房間

成立於 2016 年 6 月的 Pinta Studio (平塔工作室)是一支 CG(計算機動畫)與 VR 製作團隊,創始人兼 CEO 雷崢蒙原本的工作與 VR 沒有一點關系,畢業於中科院計算機晶元設計專業的他,後來成為了阿里巴巴數字娛樂方向的高級運營專家,在操作大項目以及與大團隊的合作中,他感受到了「許多東西沒有深入下去」的遺憾。

VR 優質內容匱乏,讓雷崢蒙萌生了創業的念頭。他聯合了《大聖歸來》編劇、國內第一部 VR 動畫《再見,表情》導演米粒以及曾在騰訊、阿里有過十餘年市場營銷經驗的啊呸一起創立了 Pinta Studio,想打造一個 VR 內容生產平台。

VR 大熱,主要是 360 度環幕視頻的推廣,但現在的 VR 內容製作在沉浸感、交互感以及畫面質量上的表現仍然處在粗糙、幼稚的階段。按照導演米粒的話來說,他的第一部 VR 作品《再見,表情》其實還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 VR 動畫,「就像一個貼在環幕上的電影而已,你的位移跟影片沒有關系,實際上還是導演拍的東西,但 360 度視頻又是目前 VR 推廣最方便的,我現在看(視頻)還是有黑角,目前還是沒有做到視覺這樣的廣度,所以說真正的 Virtual Reality 還早。」

為了實現故事與觀眾的交互與連接, Pinta 制定了項目初期的整體製作方向,即「CG 動畫+交互」雙核心策略。

這跟傳統動畫的製作流程與技術研發有所區別,在《拾夢老人》的製作過程中,前期設計中的故事構建,藝術創作,模型實現、動畫製作依舊採用的是傳統的 CG 製作流程,後半段則通過游戲引擎,這也是國內 VR 動畫電影並未嘗試過的,它要將動畫流程中製作的資產(模型,動畫)進行組裝,加上材質,燈光和交互特性,生成可實時渲染的 VR CG 交互作品,這就意味著在技術上面,Pinta 要「踩很多沒有踩過的坑」。

比如,預告片中小狗的耳朵在燈光下會呈現出一種半透明的效果,為了實現這種效果,Pinta 在游戲引擎中引入了 Shader(著色器),實現了 3S(sub-surfacescatterring)次表面反射材質;為了達到 90FPS 以上的刷新率,引擎中所有的 Shader 幾乎都被重寫了一遍。(VR 對刷新率的要求很高);VR 場景中的動態陰影十分消耗資源,需要實時運算,這就需要設計師與引擎師的提前大量烘焙(Baking)。

而在交互感以及沉浸感的呈現上,場景中的物體基本都實現了細節化,如一個箱子被拆成了 52 個零件,使得整個箱子看起來更加真實,這跟實拍 VR 技術並不相同,「實拍就是攝像機拍完之後,VR 眼鏡看到的是一個 360 度環幕視頻,我們做的是 3D 場景渲染之後,你能鑽到桌子底下看下面的東西。通過實時運算渲染,我可以把桌子掀翻,也可以把小狗提起來,這是可以做到的。這是 VR 給人最大的體驗,就是沉浸感。」

而對於整個公司商業模式的思考,雷崢蒙一開始想做的是 C 端市場的原創版權售賣,「這得要求 C 端市場要非常成熟,但目前的感受是,怎麼扛過去還是巨大的挑戰。」

後來,他將商業模式調整到了 B 端市場,包括 2B2C 和純 2B 兩部分,前者是通過 VR 線下體驗店發行內容實現利潤分成,後者則是為企業等提供 VR 內容的製作。目前 Pinta 已經拿到了 600 萬元的種子融資,由鴻道電影金融和臻石基金聯合投資。除了《拾夢老人》這一項目之外,近期 Pinta 可能還會開啟一個基於此 IP 的養成交互類項目。

在雷崢蒙看來,VR 領域其實困難不小,入局門檻高、開發成本高、團隊要求高、覆蓋用戶少,但目前 VR 內容製作領域還處在紅利期階段,優質內容會成為平台未來的流量入口。而且目前的對標公司主要還是像 Baobab、Penrose Studios、Oculus Story Studio 這樣的國外新興公司或者是公司分部門,都屬於入局不久的狀態,優勢主要體現在團隊上,如 Baobab 在去年 12 月獲得 A 輪 600 萬美元融資,主要作品是《Invasion!》系列劇,該工作室的 CEO Maureen Fan 曾擔任 Zynga(星佳)游戲副總裁,並參與《玩具總動員 3 》的動畫製作,以及eBay的產品管理和 UI 設計。

「這個垂直領域在於,現在大公司還沒有進來,或許目前還是可以以比較平和的心態去接近吧。」

對於這部 VR 動畫的期待,Pinta 希望《拾夢老人》能夠到電影節上去爭奪獎項,並計劃參加明年 7 月份在洛杉磯舉行的 SIGGRAPH 大展(全球最有影響力的計算機圖形和交互技術大會),「底下有個子獎項叫電子劇場,基本上每年都被皮克斯、迪士尼、夢工廠承包,今年開了一個 VR theater(VR 劇場)的獎項,算是(我們)一個小小的目標吧。」

真正的沉浸感在於,講一個好故事

從《拾夢老人》先導預告片來看,這是個溫馨治癒畫風的故事。對於講好這樣一個需要與 VR 技術結合的故事,導演米粒有著自己的思考。

在導演米粒看來,科技的發展需要內容去不斷推動,沉浸感的實現並不是主要是 VR 去實現,而是在於「 VR 的出現,可以從更深層次去講一個故事,能夠(讓人)完全進入到一個故事裡面。」

他對於沉浸感的理解是,「有狹義與廣義之分吧,狹義的就是寫實,讓你覺得你處在一個真實環境里,廣義就是這個東西有一個很吸引你的點,讓你十分專注於此。」而講好這個《拾夢老人》的故事,或許是這部 VR 動畫沉浸感來源的根基。

Google 的 Spotlight Stories 推出的 VR 動畫《Pearl》或許是個很好的例子,它講述了一個女孩伴隨著音樂家的父親創作歌曲《No Wrong Way Home》成長的故事,女兒從被爸爸接送上學、開始叛逆去夜店到爸爸生病這一整個過程都發生在車上。該片由獲得第 87 屆奧斯卡動畫短片獎(《Feast》)的 Patrick Osborne 執導,整個故事配合音樂效果,感染力很強。

而從內容上來看,《Pearl》採用的依舊是傳統的構圖方式與敘事手法,「我們雖然做 VR,並不是說以前的東西就不用管了,本質上還是一樣的,你要去以前的視聽源里去找到到底哪些可以用。」導演米粒告訴《好奇心日報》,傳統的影視手法依舊有效,比起單純去炫技,更為重要的是尋找到適合這種新技術的表達方式。比如斯皮爾伯格的場景調度同樣可以運用到 VR 電影的拍攝中,可以通過鏡頭和場景的調度將觀眾的注意力集中過來,「但你如果在 VR 里頭拍一個像邁克貝那樣的狂剪輯,可能就拍不出來。」

在 Pinta 工作室看來,可能《拾夢老人》會更像是一部沉浸式舞台劇。相較於傳統電影製作中注重的蒙太奇、交叉疊化、特寫等手法,它更加註重的是舞台劇比較看重的一些元素,「有點兒像導舞台劇,更加重視聲音、穿透力、動作表演的誇張,我們在動畫里盡量減少面部表情,增加肢體動作以及特效。」

《拾夢老人》採用的是線性敘事,不過加入了交互元素之後,「可能時間是不平均的」,比如你進入房間里頭,你是可以在房間里探索的,實際觀看的時間與片長之間存在一定的靈活度。而在米粒看來,情感共鳴是最生動的交互方式,比如 Oculus Story Studio 出品的《Henry》,小刺蝟 Henry 因為找不到朋友悲傷地看向你的時候,你會覺得內心也會產生一種悲傷的情愫。

講一個好故事,這其實也是 Pinta 的初衷,他們希望能夠在 VR 環境中去實現故事與人之間的黏連,實現「不打斷用戶感知故事」的一種自然交互。

其實對於這個關乎未來的行業,內容從業者們也承認挑戰與風險很大,就像 Pinta 的原意——當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艦隊中的直角帆平塔號(la Pinta)一樣,這家創業公司就像是航行在 VR 領域顛簸前行的小船一樣,不過雷崢蒙給《好奇心日報》的回答是,「我認為我們在賭一件比較大概率的事情,那就值得去做了。」

Ⅳ 有沒什麼與vr虛擬現實有關的動漫,刀劍神域之類的,說多點

最近有個動漫,無限系統樹挺好看的

Ⅵ vr電影有什麼/vr電影有什麼

《生命之初》:這部由大衛·愛登堡解說的紀錄片將你帶回到5億年前的海底世界。由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製作。
《Stonemilker》:由Rewind工作室為現代藝術博物館的比約克展而製作,這部在冰島沙灘上拍攝的虛擬現實MV彰顯了環繞聲(以及多位比約克)的感染力。
《亨利》:Oculus Story Studio製作的第二部電影,這部由前皮克斯導演製作的動畫短片的主角是一隻討人喜歡的小刺蝟。需使用Oculus Rift觀看。
《像鳥一樣飛翔》(Birdly):與其說是一部電影,更像是一種體驗,《像鳥一樣飛翔》將你固定在鳥型模擬器上,輔以風機讓你體驗飛翔在舊金山上空的感覺。
《錫德拉頭頂上的雲朵》(Clouds Over Sidra):蓋博·阿羅拉和克里斯·米爾克拍攝的第一部聯合國紀錄片,鏡頭跟隨12歲的敘利亞難民錫德拉(Sidra)。

Ⅶ 值得看的VR電影有哪些

這里也有dasdas2313dada

Ⅷ 比較好看的VR電影有哪些呢,環境比較好的VR影廳又有哪些

目前市面上最多的VR內容產品,就是VR視頻了。然而雖然數量眾多,但質量卻並不是很好,大多都是只有幾分鍾時長的視頻短片,連基本的劇情都缺乏。不過近期也有一些品質還不錯的系列作品出現,特意整理了幾個系列推薦給大家。
《Invisible》是好萊塢導演道格·里曼的首部VR作品,也是目前VR系列短片中,最大牌的一位導演。在中國,道格·里曼可能不像斯皮爾伯格、卡梅隆一樣人盡皆知,但說到他的代表作品《諜影重重》系列、《明日邊緣》、《時空駭客》以及《斯密斯夫婦》,中國的影迷們一定都是如數家珍了。
《閨蜜旅行團》是由香港短視頻團隊VS MEDIA製作一個VR真人旅行秀,也是小編特別喜歡的一個系列短片。它講述了來自於不同地方,而且互不認識的三位美女,一起到處旅行的故事。
《靈魂寄生》是由開心互娛打造的國內首部VR互動電影,十月份上線的時候,還掀起了一陣熱潮,它的最大特色是觀眾在觀看電影時,彷彿置身於實景之中,給人一種正在玩游戲的感覺。整個系列採用的演職人員也都是專業演員,這在目前的VR視頻內容中,也算是豪華配置了。
VR電影院還是蠻多的,主要是看你在哪個地方,要是我推薦的比較遠,你也不可能花錢坐車過去看,這樣太浪費了,你可以搜索一下周邊的,看看網上評價如何,再看看你是否喜歡,再決定去不去,而且目前VR眼鏡還屬於新興產品,就目前的市場來看,HTC vive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Ⅸ 有一個動漫是講很多人帶著VR頭盔的然後回不去了,後來出了個電影講AR。請問這是什麼動漫

沒有什麼內容消費什麼,這電影里都完全是沉浸式體驗了,我們這個時代能達到嗎?

Ⅹ VR影視動漫讓你變得每天都與眾不同

我有一次去廣西聖堂山,順便去拍照片,我記得下電梯的時候,當地一個人知道我去山頂拍照片,她就說,那個地方有什麼好看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人們總是對身邊美景熟視無睹,所謂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我們拍攝照片的時候,也可以採取一種特別的視角,就是我們平時不常見的視覺角度去拍攝,照片往往很容易變成C位。

1低角度仰拍

我還記得我們教攝影(zhongdi)前面給大家分享的【要成為攝影高手,這組圖片會讓你學到很多,值得收藏】大家的留意就是說,躺著拍,其實就說明了低角度的重要性。

比如我們拍攝建築的時候,如果我們可以找到不錯的角度,然後進行拍攝,你會發現照片的沖擊力非常強。讓我們往往耳目一新,所以記得尋找一些形態比較好的角度,建築。

低角度還有一個很明顯的就是我們在拍攝樹的時候,同時要找到有線條的延伸是最好的。

2航拍,或者高角度拍攝。

其實現在隨著無人飛機的門檻越來越低,大家買了飛機之後,基本不需要爬樓就可以飛起來拍攝,這樣的視角,基本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所以視覺會非常新穎,就拿我來說。比如冬天去壩上的一個路上,其實路上的確沒有什麼好拍攝的。但是用無人飛機飛上天之後,你會發現視覺完全不一樣了

還有就是我們坐飛機的時候,往往看著眼底下的美景,真的是如醉如嘆!

3 誇張,有趣味點的前景。

前景我們分析很多次了,但是在找前景的時候,一定要誇張。因為誇張的前景往往代入感很強,而且可以讓我們的照片產生非常強的立體感。

比如這個照片,如果沒有這個木樁,畫面就會顯得很平了,但是有前景,畫面一下子就活了,畫面的而立體感很強。

4 找一個特別的主體。
我們知道照片一定要有明確的主體,但是這個主體是否吸引讀者?這個就靠我們平時的積累發現。

比如我們利用這個倒影拍攝構圖已經非常不錯的照片,但是這個青蛙上面竟然還有一個蝴蝶,所以這個整體的主體,就非常吸引讀者了。

再比如這張,火燒雲已經讓攝影人覺得這個照片非常震撼,但是加上這個主體的形態就像一個帆船一樣,所以畫面出現了很戲劇的象形效果,所以照片的獨特就出來了。

5尋找我們日常看到的反射或者倒影。
比如我們常常對著窗戶的玻璃拍攝街頭攝影,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街頭的玻璃,比如車窗的反射,都可以營造類似多重曝光的效果!

所以我們其實生活的美就是去發現。

那麼今天通過這個5個視角,相信大家帶來慢慢的靈感構圖,如果下周,你完全可以每天給自己一個視角任務,從周一到周五,每天拍攝一個,通過這樣訓練下來你一定會拍出與眾不同的攝影作品

閱讀全文

與有哪些VR動漫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1917用了多少次剪輯 瀏覽:931
英語作文中電影名字怎麼寫 瀏覽:911
二戰納粹頭子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87
最好看的國內史詩電影 瀏覽:302
愛人韓國電影完整版好看站 瀏覽:305
那個請不給播放的騙電影叫什麼 瀏覽:350
之後2電影好看嗎 瀏覽:210
老師好免費完整版電影 瀏覽:398
如何用機頂盒看外國電影 瀏覽:40
瘋狂主婦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225
電影怎麼在影院播放不了怎麼辦 瀏覽:529
2018有好看的電影 瀏覽:210
好看的奇幻外國動作電影推薦 瀏覽:664
rolinginthedeep什麼電影 瀏覽:372
張家輝鍾麗緹演過什麼電影 瀏覽:81
神戰系列電影有哪些 瀏覽:206
電影票銷售稅率是多少 瀏覽:479
有什麼好看且有深度的電影 瀏覽:60
買電影票沒有學生卡怎麼辦 瀏覽:293
安徽錦鯉影業拍了哪些電影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