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王家衛的電影有哪些風格

王家衛的電影有哪些風格

發布時間:2022-04-10 02:32:35

『壹』 詳細介紹一下王家衛的電影風格

王家衛的電影風格:

王家衛的電影大都充滿著濃郁的藝術風格,並且憑著這一特點,王家衛的電影也受到了業界一定的好評。在王家衛的電影當中,獨白、碎片式敘述風格、時間、空間等特點,都表現的淋漓盡致。也正因為這一特點,成功的塑造了「王氏」風格的影視藝術風格。

拓展資料:

王家衛(Karwai Wong),1958年7月17日出生於上海,籍貫浙江舟山。香港電影導演、監制、編劇。

王家衛的主要作品有《旺角卡門》、《阿飛正傳》、《東邪西毒》、《花樣年華》、《一代宗師》等。

『貳』 王家衛的電影到底是什麼風格

王家衛的電影暖色調,情節不乏幽默,文學味很足。

王家衛,1958年7月17日出生於中國上海,籍貫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區),華語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平面設計系;

2013年,執導劇情片《一代宗師》獲得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編劇獎、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2019年5月15日,擔任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創投項目」評委會主席;

2020年8月2日,王家衛首次拍電視劇《繁花》擔任監制。

王家衛的電影是一個具有獨特的、或者說是虛無的世界,雖然根據影片不同時代的設定、空間的設定也不同,但是他描寫的世界總是一樣的。他以別樹一幟的電影觸覺和細膩的感情刻畫寫聞名遐而 。

『叄』 王家衛的電影風格、特點(影評)

1、色彩

王家衛曾經說過:我拍電影就是想把我孩子時的喜悅、傷心、失落帶給觀眾。找尋回憶、品味時間,在他眼裡,時間與空間不會成為他與過去對話的屏障,他在電影里遨遊並享受屬於他自己的世界。多彩世界的浪漫,舒緩音樂的動情,他善於用色彩表達他的思緒,鮮明且熱烈。在中國電影界,其美學思想的靈活運用可謂是獨一無二。



2、色調

色調是一切記憶的前奏,在這個視覺文化時代。王家衛電影的畫面做的精緻而曖昧,王家衛電影給人印象最深的不是某句台詞,而是某個畫面的顏色格調。在王家衛的電影里頭,灰、白、黑、紅永遠是主調,曖昧、低迷、頹敗、失落、灰暗,像是一部老電影,訴說著傳奇的故事。

3、音樂

王家衛說:「對他來講電影總是光影與聲音,音樂則是聲音的一部分,音樂也是營造氣氛的需要,同時也可以讓人想起某個年代。」王家衛電影中的音樂常常帶有很強的敘事性,每次出場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本1972年發表的小說,一部2000年上映的電影,交錯成一個1960年的故事。

4、獨白

王家衛的電影慣用獨白敘事,這是他的一大特色。這種單向流動的情感,力在表現人們的孤獨感、失落感、人之間的疏離,人與人之間缺乏與障礙溝通,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性本質的追求,是一種實現自我的慾望的表現手法。王氏電影中,人們往往只沉醉於自己的世界中,他們拒絕與人交流,保持沉默,選擇用獨白表達內心的情感。

5、故事敘述的結構

傳統電影一般都是要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基本上每個故事的情節設計都經歷開始、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階段。反觀王家衛的電影,卻並非如此。

他並不是要講述一個多麼完整的故事,他的根本目的在於呈現一種可能被人刻意忽視的氛圍——反映人性真實性的狀態。王家衛的影片大量地採用「碎片」式的敘事策略。

『肆』 王家衛風格是什麼樣

王家衛的電影都會帶有一種,後現代主義風格,他的電影台詞充滿了幽默和文藝氣息。通過人物的敘述,他講述了一種與城市的疏離感,一種對過去的記憶,以及多視角的變異。

王家衛,是知名的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他的電影風格非常的別樹一幟,是非常獨特的,既有虛空般的,也有荒誕型的,既是孤寂的,也是邊緣化的。他喜歡將現實的東西用一種時空的轉換來表達出來。因此,他的電影也是人類的內心世界的一種表達。

王家衛,1958年7月17日出生於上海,在香港理工大學學的是平面設計,他與電影的結緣跟他的母親有很大的關系。

在他5歲的時候跟隨父母移居香港,但是身為海員的父親在去了馬來西亞後就再也沒有回來,留下了相依為命的母子倆,而她的母親幾乎每天都會帶王家衛去電影院看電影,為什麼會這樣做不得而知了。但是,從這以後,王家衛就算是跟電影結緣了。

『伍』 王家衛影片的特點是什麼

王家衛電影的獨特性首先在於他對自己身處的城市和時代有著非常深入的理解,而且他找到了一種恰如其分的方式去表述自己在這樣一個特殊外部環境里的生命體驗。同時,王家衛的影像世界也是高度抽象後的真實,這首先表現在他敘事時流露出的獨特的時間觀。王家衛電影里的場景往往都在線性時間的過去和未來中呈現出一種懸置狀態,盡管他不斷地用細節去強調時間概念,像《阿飛正傳》里那個著名的開場、《重慶森林》里對日期的反復訴說和《東邪西毒》里經常會在事件開頭指出節氣,但他講述的這些故事並沒有特別的時間背景,它們可能每天都會發生在這個城市的角落裡,它們只是從城市生活中抽離出來的標本。

王家衛電影的「抽象真實」還表現在他偶然性片斷式的敘事結構和對流行符號的拼貼借用上。如果你看了王家衛的作品而感動的話,那絕不是由於整體世界的印象所引發的,而是因為細節、片斷以及絮語化的主觀獨白所喚起的氣氛能讓你產生心領神會的共鳴使然。氣氛存在於片斷中,或夾雜在片斷與片斷間的留白里,這很像是後現代美學對宏大敘事的摒棄和對細碎印象的偏好。

當然,談到王家衛的電影,給人的第一個印象就會是用手提攝影機所拍攝的恍惚炫目的晃動鏡頭、不規則的畫面構圖和艷麗但冷漠的色調運用。這種商標式的影像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和他長期合作的美術指導張叔平和攝影杜可風。今天,在很多香港的獨立藝術電影甚至有些商業電影中都可以看到這種王家衛式的影像,但大多數都只有單純形式的拷貝而缺乏內在的創意。

王家衛的電影有很酷、很炫的形式感,但其實內里充滿了感情:像《重慶森林》里對快餐化愛情的反諷、《春光乍泄》里細膩糾纏的感情和《墮落天使》里金城武為父親做冰激凌的那段戲都讓人難忘。他作品中始終貫徹的一個主題就是:人與人之間對某種傾訴和溝通的渴望以及對遠比這種渴望更為強烈的個體交流不可能性的無奈。在華語電影圈中還沒有人可以像王家衛那樣更善於把這一主題表達得如此細膩而傳神。

在今天對王家衛的成就下定論可能還為時尚早。英國著名的《聲與畫》雜志將王家衛選為20世紀90年代最重要的電影革新者,在他的名字前面有50年代的安德列·巴贊和70年代的安迪·沃霍爾,該雜志在對他的評價中說:「王家衛也許不是未來電影的全部,但他確實地指出了未來電影的一個方向。」

『陸』 王家衛電影風格有什麼特點

看現代電影正好反映了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存在的一些社會狀況,同時也讓大家對現實更加的了解,年輕人最喜歡看都市生活的一些電影了,而王家衛就是抓住了都市生活的一些特點以及對此的了解,而創作出大多數都是以都市生活為主的電影,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王家衛電影風格特點吧。 王家衛導演作出來的都市生活的電影有沒有看過呢?王家衛電影的獨特性首先在於他對自己身處的城市和時代有著非常深入的理解,而且他找到了一種恰如其分的方式去表述自己在這樣一個特殊外部環境里的生命體驗。他是最敏銳洞悉了現時態香港的藝術家:人流擁擠、華洋雜處的重慶大廈,旺角的高樓分割出的暗藍色天空,啟德機場邊可以看見飛機起落的公寓窗口,當然還有路邊攤、便利店和幽暗的酒吧,王家衛靠著這些標志性的元素組和出了一抽象真實的世界。《墮落天使》(當然你也可以把《東邪西毒》中那片孤寂冷漠的沙漠看作是寓言化了的現代城市,而且《春光乍洩》里的那種遠在異鄉的無根飄零的感覺也是對香港這個殖民城市在另一個異域時空里的反照)。王家衛是一個濃厚地背負「都市感受性」的影像表述者,現代城市所擁有的無機性和符號性使他的作品經常是內容隱藏在形式和風格里的,或者說,風格本身有時候就是他的內容。在以往香港新浪潮導演的代表許鞍華、譚家明等人的作品中,你可以輕易地觸摸到賴以支撐風格的「生活真實感」,但在王家衛的電影里你看不到這些。 我們可以看一些他的作品,去真正的感受一下。王家衛的影像世界是高度抽象後的真實,這首先表現在他敘事時流露出的獨特的時間觀。王家衛電影里的場景往往都在線性時間的過去和未來中呈現出一種懸置狀態,盡管他不斷地用細節去強調時間概念,像《阿飛正傳》里那個著名的開場、《重慶森林》里對日期的反復訴說和《東邪西毒》里經常會在事件開頭指出節氣,但他講述的這些故事並沒有特別的時間背景,它們可能每天都會發生在這個城市的角落裡,它們只是從城市生活中抽離出來的標本。如果你仔細看過《重慶森林》,你就會發現兩個故事的某些細節其實是互相交錯的,王家衛用這種捉迷藏式的游戲來造成一種共時性的效果,既消解了傳統敘事的線性時間觀念又凸現了當代都市生活的偶然和無序,從而形成了一種存在主義式的精神意蘊。 王家衛電影風格特點就是具有抽象般的真實感,由於這個王導演對於自己身處的都市生活過於了解,也深有體驗,從而會創作一些這樣的作品。

『柒』 王家衛的電影風格是什麼

王家衛的東西要的就是感覺

王家衛的電影台詞象一種格言,又象一種飄離的詩,裡面不乏幽默,文學味很足。他通過他的人物的講述,來敘說一種城市疏離的感情、一種過去的緬懷、一種多重視角里的變奏。這類台詞可以說是對觀眾的欺騙,他的電影如果去掉台詞,將會發現只剩下些優美的畫面。他的台詞對他[cod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document.write("");ad_dst = ad_dst+1;<script>[/code] 的電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台詞對於人物性格的塑造非常成功。王家衛的電影讓我們重新發現了台詞對於電影的重要作用。 他的電影台詞好似都是在一種氣氛里完成的。台詞里也彌漫著他電影畫面里的濃郁失落。那麼優美的台詞無論出現在《東邪西毒》、《墮落天使》里,還是《重慶森林》、《花樣年華》里,都深深的作為一種記憶和拒絕的符號。自戀、獨語、幽怨、惡毒式的語言在他的電影里表現出獨特的美感。王家衛讓詩在電影里復活了。 王家衛電影語言的統一性 王家衛所有的電影都是一部電影的重新拍攝,只不過猶如破碎的鏡片一樣,每一部只是整個鏡子的一部分而已。強烈統一的風格讓他從一般性的導演中分離出來。他的電影語言是依*情緒來維持的。他拍攝電影沒有一部寫好的劇本,而是邊構思邊拍攝,依*某種情緒就很重要。這類似MTV的拍攝方法讓他的影片總是呈現出某種樣貌。觀看他的電影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應該把所有的影片連續起來觀看。 慢鏡頭對於表現某種情緒有著天然的優勢。王家衛總是在他的影片中適當的時候使用。這些慢鏡頭在烘托整部影片的氛圍起到很好的作用。如《花樣年華》蘇麗珍穿著旗袍走過小巷的身影;《阿飛正傳》里阿飛離開他母親家中的背影;《東邪西毒》桃花河中騎馬等鏡頭,都拍攝的很美。 快鏡頭在表現王家衛電影里的城市疏離、情感飄忽、不安的生活中被慣常使用。《重慶森林》里阿武的追捕、販毒女郎的殺人;《墮落天使》里的殺人等鏡頭在城市的燈光、晃動的人群身影、快速跑過的腳步、糾纏撕打很具有表現主義風格。 長鏡頭的風景鏡頭在他的影片開始和結尾常常出現。《阿飛正傳》中的菲律賓的棕櫚樹、《春光乍泄》里的瀑布和燈塔、《花樣年華》的吳哥窯等。他讓他的電影在這種風景結構中開始結束,完成一種情緒上的釋放。 獨特的音樂 不能說出他的電影中音樂的重要性有多大。但如果沒有那些音樂,他的電影將很難說呈現什麼面貌。我們只能說他的影片音樂和他的台詞一樣,都是構成他電影的重要部分。 凝固的時間符號 王家衛的電影中會常常出現一些固定的符號:如時鍾。在《阿飛正傳》和《花樣年華》中出現的六十年代的大圓掛鍾既是指向了人物的時間位置,也是他們凝固在電影中的影象。在影象中,王家衛用時鍾符號把時間和人物聯系起來,表達了他對電影的理解。那麼,《重慶森林》里的呼機上的時間顯示則表達了時間對於他影片中的人物的意義。在那裡,時間意味著被消費:情感都可以過期。時間成為人物永不可追及的過去。 王家衛電影批判 他的電影是情緒化的,很難說他的電影完成了現代都市人寫照。他的電影只是折射了城市的一部分,可以說他的電影只是城市的寓言,而非預言。他的電影對人的刻畫是片面的、偶像化的、表現化的,他的影片人物始終是破碎鏡像中的截片。 他的電影是音樂性的城市漫畫,美化了一個他虛構的世界。他的影象也是漂浮的、不確定的、非真實的。他的電影不能賦予現實的思考,只能是審美的。同樣,這種審美也是商業產物下的變形,是童話式的。如果脫離他的電影情緒,會發現他的電影只是華麗表面下的虛象。他既沒給我們提供生活上的思考,也沒給我們某種啟示。他只是拋給了我們一種時空造成的情緒波動。這既是批評也是肯定。 我們可以說王家衛是狡猾的,因為他知道了我們的弱點,並給我們製造了一個美麗的虛象。究竟是他迎合了我們,還是他巧妙的讓我們不知不覺的迎合了他,我們還不得而知。不管怎樣,他不時的扔給我們一些虛幻的美麗假象,然後躲在墨鏡背後偷笑,讓我們不得不接受。在電影上,他將繼續堅持他的這種風格。

『捌』 王家衛的電影風格是什麼

在王家衛的影片中,主人公往往有大段大段的個人獨白,這同樣是一種對話,即個人自我意識中的對話。「個人真正的生活,只有對話滲入其中,只有它自身進行回答和自由地揭示自己時,才是可以理解的。」②因為人的主體意識中原本就存在著矛盾性與多重性,這種矛盾性與多重性根源於人在現實中與他人的對話關系,根源於「人身上的人」。
在現實中他只有面對他人,只有同他人對話,才能揭示他人,才能把握他人內心,才能理解他人。而當這一切進入自我意識,就必然構成自我意識自身的對話性,即個人的意識中的「我性」與「他性」的對話。這種對話又有兩種表現形式,即自己內心矛盾的沖突和把他人意識作為內心的一個對立的話語對話。人正是通過同現實和自我的不斷對話,探索並發現自我的。而當王家衛的影片中的主人公的內心世界裸露在觀眾面前時,觀眾同樣與主人公達成了一種「對話」,從中對他們及他們的處世方式或認同或提出異議。這種「開放性」使得其作品永遠處於一種「未完成」狀態。這正是王家衛的作品總能吸引人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這種個人內心獨白也構成了一種多重視角的效果。在一般的敘述中往往會產生一種催眠作用,你見到的是誰的視角,你就容易被這種視角所帶走,或者說與之發生「視角的融合」。這幾乎是人的一種本能的反應。在閱讀的大多時候(特別是影視作品),我們以為我們是在用自己的眼睛在看,實際上卻是借別人的眼睛在看,我們總是不善於運用自己的眼睛,總是把別人的眼睛誤以為是自己的眼睛。彌補的一個辦法就是採用多種視角,但這樣又容易帶來精神分裂。王家衛的影片無疑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從多重視角觀察的機會。我們能從不同人物的內心獨白中捕捉到他的自我意識,在不同視角的跳躍轉換中把握住故事脈絡,體悟到人物之間的愛恨情仇。而王家衛的六部作品中這一手法發揮得最為淋漓盡致的,我認為當數《東邪西毒》。影片開始,東邪帶著一壇「醉生夢死」酒來找西毒,說飲了此酒以後會將痛苦往事忘得一干二凈。東邪飲了,他快樂無憂地逃離了往事,然而西毒卻沒有喝,因為他明白世上最好的東西總是存在於痛苦之中,因此他選擇了記憶。在西毒為他人招募殺手復仇的幾條副線的交織中,通過東邪、西毒、北丐等人的視角的不斷轉換,才緩緩展露出故事的主線:慕容燕只因東邪的一句酒後戲言,就痴痴等待終致發狂,而東邪愛上的卻是西毒的心上人,但西毒打便天下回到家中,發現的卻是自己的愛人已嫁給了他的親兄成了自己的嫂子……在這種多重視角的交替中,織出了一場愛的錯位與循環的悲劇,流露出人與人最終無法溝通與交流的寂寞與失意。
在王家衛的復調式多聲部全面對話的感性世界中,雖然主人公與作者之間是平等的對話關系,但我們還是能從主人公相對比較自足的精神世界中發掘出作者的母題,即棗漂泊與尋找,拒絕與迴避。王家衛的男性角色較女性角色的身份更為統一,這體現了王家衛性別自覺上的主體認同和主體投射,其男性角色大體是三種職業類型:阿飛、警察、殺手。而且主人公大多無名無姓,有的只是綽號渾名,在王家衛看來,他的主人公有名沒名都無所謂,他們只是對這個世界來說可有可無的漂泊者。(

『玖』 王家衛導演風格

1、色彩

王家衛曾經說過:我拍電影就是想把我孩子時的喜悅、傷心、失落帶給觀眾。找尋回憶、品味時間,在他眼裡,時間與空間不會成為他與過去對話的屏障,他在電影里遨遊並享受屬於他自己的世界。多彩世界的浪漫,舒緩音樂的動情,他善於用色彩表達他的思緒,鮮明且熱烈。在中國電影界,其美學思想的靈活運用可謂是獨一無二。



2、色調

色調是一切記憶的前奏,在這個視覺文化時代。王家衛電影的畫面做的精緻而曖昧,王家衛電影給人印象最深的不是某句台詞,而是某個畫面的顏色格調。在王家衛的電影里頭,灰、白、黑、紅永遠是主調,曖昧、低迷、頹敗、失落、灰暗,像是一部老電影,訴說著傳奇的故事。

3、音樂

王家衛說:「對他來講電影總是光影與聲音,音樂則是聲音的一部分,音樂也是營造氣氛的需要,同時也可以讓人想起某個年代。」王家衛電影中的音樂常常帶有很強的敘事性,每次出場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本1972年發表的小說,一部2000年上映的電影,交錯成一個1960年的故事。

4、獨白

王家衛的電影慣用獨白敘事,這是他的一大特色。這種單向流動的情感,力在表現人們的孤獨感、失落感、人之間的疏離,人與人之間缺乏與障礙溝通,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性本質的追求,是一種實現自我的慾望的表現手法。王氏電影中,人們往往只沉醉於自己的世界中,他們拒絕與人交流,保持沉默,選擇用獨白表達內心的情感。

5、故事敘述的結構

傳統電影一般都是要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基本上每個故事的情節設計都經歷開始、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階段。反觀王家衛的電影,卻並非如此。

他並不是要講述一個多麼完整的故事,他的根本目的在於呈現一種可能被人刻意忽視的氛圍——反映人性真實性的狀態。王家衛的影片大量地採用「碎片」式的敘事策略。

閱讀全文

與王家衛的電影有哪些風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1917用了多少次剪輯 瀏覽:931
英語作文中電影名字怎麼寫 瀏覽:911
二戰納粹頭子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87
最好看的國內史詩電影 瀏覽:302
愛人韓國電影完整版好看站 瀏覽:305
那個請不給播放的騙電影叫什麼 瀏覽:350
之後2電影好看嗎 瀏覽:210
老師好免費完整版電影 瀏覽:398
如何用機頂盒看外國電影 瀏覽:40
瘋狂主婦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225
電影怎麼在影院播放不了怎麼辦 瀏覽:529
2018有好看的電影 瀏覽:210
好看的奇幻外國動作電影推薦 瀏覽:664
rolinginthedeep什麼電影 瀏覽:372
張家輝鍾麗緹演過什麼電影 瀏覽:81
神戰系列電影有哪些 瀏覽:206
電影票銷售稅率是多少 瀏覽:479
有什麼好看且有深度的電影 瀏覽:60
買電影票沒有學生卡怎麼辦 瀏覽:293
安徽錦鯉影業拍了哪些電影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