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數字電影運用了哪些數字技術

數字電影運用了哪些數字技術

發布時間:2021-08-12 15:06:46

⑴ 數字電影

之所以叫數字電影,只是相對於傳統電影使用拷貝作為載體所說的。電影頻道放的數字電影(電視電影)只是採用電影的拍攝方式進行製作,但不製成拷貝拿到影院播放,與影院播放的數字電影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⑵ 數字電影是什麼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過使用計算機看電影或動畫短片的經歷,其實這時我們就已經在和數字電影打交道了。數字電影在很多地方也被叫做數字視頻,但鑒於大多數視頻文件播放的同時都有同步音頻輸出,所以數字電影的叫法應該更確切一些。數字電影應用廣泛,它不僅是傳統電
影、電視的補充載體,還可以應用於課件作、產品演示節目、多媒體編
程、網路視頻節目廣播等方面。 電影數位元組目管理中心負責全國電影數字化工程,集製作發行、放映、電視製作播出,節目存儲、傳輸、素材檢索再利用多媒體等原產品製作於一體的系統工程,是一項整合電影系統節目資源的高科技項目,拓展電影市場、促進電影事業的繁榮和發展都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dms數字電影系統採用數字化製作、發行、管理和放映技術,聲光質量明顯優於膠片電影,高度集成化的終端放映系統確保影片放映的可靠、便捷、安全、穩定、影片發行以衛星傳輸發行,每年可發送100部影片。國家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國家電影局在全國積極推廣電影數字化工程的進展,預計五年內全國電影將基本實現數字化。庭院深深電影院是目前莆田市唯一的一家數字化電影院,影院9.1立體聲設備,聲效逼真,傳輸、操作簡便。該系統兼有四項功能:傳輸放映技術數字化,防盜版密鑰多層化,經營結算網路化,信息管理電子化。該系統運用數字技術和現代經營理念,創造了集電影放映質量、衛星電視傳輸方式、電信管理結算方式、電子商務運營模式於一體的電影放映新型模式,是一個系統工程。

⑶ 數字技術主要應用於影視製作哪些

利用數字技術對電視節目進行藝術加工

利用數字技術對電視節目進行藝術加工或創建動畫、情節。可以用計算機圖形設計和動畫製作,例如Freehand、Coredraw、Animator、3DMAX等,平面圖像處理Photoshop以及讓創作者充分發揮想像,隨心所欲地創建動畫「演員」、「道具」,構建情節或對現有的電視畫面進行再創作。同樣,也可利用計算機音頻,例如SoundForge、MIDIMae—stro等來創作樂曲、自然聲等音響效果。

(三)利用非線性編輯系統進行後期編輯

目前,傳統的以磁帶為介質的線性編輯已逐步被以硬碟為介質的非線性編輯所替代,因為非線性編輯有其獨特的優點:信號損失小、素材使用方便、功能齊全、具有開放的特性。

(四)利用網路技術實現資源的共享和傳輸

製作好的教育電視節目在網路中傳送,各製作部門就可以隨時查閱或使用其他部門所做的節目。另外,若干套非線性編輯系統的連網,可讓資源共享。一個電視節目可由一個部門完成也可由幾個部門合作來完成,這樣既節省時間、資金,縮短電視節目製作周期,又方便部門之間的運作。

(五)利用虛擬演播室製作教育電視節目

目前,國內較好的虛擬演播室採用先進的圖形演算法和跟蹤技術,通過數字光電感測系統和專業色鍵,最終實現演播室的演員與三維虛擬教育場景無縫的合成。

三、數字教育電視節目的製作過程

模擬教育電視節目製作設備是由具有不同製作功能的各種硬體組合而成的,例如攝像機、錄像機、切換台、特技台、調音台等,將這些利用模擬電視設備在外景地或演播室拍攝下來的電視節目素材,轉錄在錄像帶上,然後可以直接編輯或復製成底帶供離線編輯用,在離線編輯中得到鏡頭編輯清單,據此進行聯機編輯,需要時進行圖文製作、特技製作、聲音的混錄等。

由於計算機參與了電視節目製作的全過程,數字技術提高了電視製作的速度、效率和靈活性以及數字電視節目製作系統強大的處理能力,可以完成任何一種視聽媒介的錄制、編輯和傳輸。以數字系統為基礎的製作環境是將圖像、文字、聲音等信息作為數字數據統一處理,例如選材、合成和編輯都是以綜合方式來完成的。圖像、文字、聲音是直接作為數字數據記錄在伺服器上,外景素材儲存在磁碟存儲器中,然後傳送到伺服器上,運用非線性編輯系統進行製作。

由於數字電視節目製作比傳統的磁帶編輯具有更多的優越性,如今,數字化技術已經應用到電視製作的每一階段和各個領域,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數字化的前期准備

數字教育電視節目在拍攝之前,需要進行大量的前期准備工作,前期准備工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作品的成敗,數字化技術的應用給前期准備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1.拍攝文案的准備

這里包括數字教育本的寫作、製片預算計劃、製作時間表的產生。計算機廣泛應用於數字教育電視的前期製作工作。文字處理有效地幫助編寫人員形成和修改劇本。製片人和運用計算機製作拍攝計劃和編制預算,還可以直觀地列出本的每一場景中需要的設備和人員,並且可以計算出每一個項目的成本,很快地得到總的預算,同時產生一個完整的製作時間表。

2.數字化故事版

在數字教育電視節目的劇本、預算或時間表完成後,利用故事版繪制高效率地製作出劇情描繪板,它可為攝影、編輯和整個故事敘述提供視覺化的指導。劇情描繪板由一系列圖像、影像組成,指明在電視節目中每一關鍵鏡頭的攝影構圖和組成。

3.形象化預審視

利用場景和燈光設計在開始拍攝之前就進行現場場景的設計,按實際比例建立場景模型,由電腦中的攝影機進行拍攝預演;在實際安裝照明之前提供可視化的燈光模擬照明效果,使照明設計可迅速地進行修改等等。另外,還可以利用使服裝視覺化,並使其在實際製作前進行協調。

4.演員資料庫

計算機化的演員資料庫給演員自我引薦和挑選演員提供了極大方便。可以迅速、直觀地查閱演員資料,演員也可以通過資料庫擴大知名度。

5.資料准備

計算機資料庫也給外景地的選擇帶來了好處,通過網路可以提供可選擇的外景地的圖像,從而減少差旅費用和籌備製作時間。

(二)數字化的現場製作

1.數字攝錄設備

新的數字記錄設備為攝像機的拍攝提供了很多優越性。例如,計算機硬碟可附加在攝像機上,數字影像和聲音可在數字非線性編輯系統中立即進行編輯,這就大大加速了節目的製作過程。

2.照明控制

計算機化的數字調光台使得攝影師或照明師能夠預先編好照明程序,並將它存儲起來。

3.攝像機控制

用帶有電腦控制裝置的攝像機拍攝畫面,一方面可以拍攝到高難度的鏡頭,一方面可以用於復雜的場景合成。

4.現場錄音

數字音頻記錄處理技術和設備極大地改進了錄音。例如,數字化記錄的聲音可以比模擬記錄的聲音更有效地濾除不需要的背景雜音,在進行復制和編輯配音時也可以減小雜訊和音質損失。

5.道具控制

用電腦來控制拍攝現場中道具的運動。

(三)數字化的後期製作

數字化技術在電視製作中最有意義的貢獻是在後期製作領域。數字非線性編輯系統使得編輯和修改電視就像操作文字處理一樣簡單和快捷。數字非線性編輯使得編輯能靈活地瞬間改變聲音和影像的順序及持續時間。沿時間線處理和聲音片斷的能力不僅使編輯過程更靈活,而且也使編輯效率更高並節省費用。非線性編輯用於教育電視節目的製作要經過下面幾個步驟:

1.數字教育電視節目素材的搜集包括相關的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計算機動畫信號和圖像信號,例如用掃描儀掃描的圖片、Photoshop製作或處理的圖像、3DMAX製作的動畫等高質量的原始信號是非常重要的。

2.數字教育電視節目的採集數字非線性編輯的第一步是向非線性編輯系統輸入素材,這一步是通過採集壓縮及相應的來實現的。主要工作是對模擬信號進行動態捕捉、壓縮和存儲,目的是將模擬信號經捕捉、壓縮卡壓縮轉換為計算機中的數字文件。

3.數字教育電視節目的數字編輯數字教育電視節目的數字編輯是指利用非線性編輯如Adobe Premiere、Ulead Media Studio Pro等對採集的數字進行編輯加工。非線性編輯可提供多種編輯處理功能與特技效果,如視音頻剪輯、重新排序,各種素材銜接、特技、字幕等。編輯過程要注意音頻和的同步,編輯人員的經驗對編輯的效果影響很大,如畫面組接、畫面轉場、蒙太奇等效果。
滿意。

⑷ 數字電影是什麼

數字電影又叫數字電影視覺特技,主要指使用計算機圖形技術處理用膠片拍攝出來的影像以製作電影的技術。它不僅能對現實中真正存在的影像進行加工,而且還能創造出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影像。數字電影大大豐富了藝術家實現其藝術構思的手段,使攝影機不再是製作電影的惟一手段。它能創造出只在人們想像中存在的事物,甚至創造人們連想都沒有想過的事物,真正達到「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境界。

製作數字電影,首先需要「建模」,就是在計算機上建立所要描述對象幾何特徵的數學模型。在數字電影中,建模的方法往往使用三維掃描儀,把與真實尺寸成嚴格比例的實物模型通過掃描輸入計算機中。計算機記錄下該實物的形體特徵後,便可利用這些特徵數據對其外觀、動作、神態等進行模擬。然後將模擬好的形象與實地拍攝的影像融合在一起。演放出來就會產生栩栩如生的視覺效果。一些特技場面利用數字電影技術拍攝,會產生前所未有的震撼力。

從票房收入也能看出數字電影的魅力。據統計1996年美國電影在本土的票房收入超過1億美元的有:《獨立日》(4.13億美元)、《諜中諜》(2.68億美元)、《龍卷風》(2.49億美元)。而開數字電影先河的《侏羅紀公園》的票房收入更是高達8.68億美元。這些影片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無不同大量使用數字電影技術有關。

⑸ 電影動畫和動態影像主要採用的數字技術有哪些

電影動畫和動態影像主要採用的數字技術是計算機合成技術,計算機合成技術取代了傳統動畫的拍攝;而計算機繪畫軟體的出現取代了手工繪色、上色。

數字化技術的開發,不僅使動畫片的視覺感更強,內容更加豐富,並且在製作上更加精良。使影視動畫表達效果更強,對觀眾的吸引力更大,給影視動畫的創作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也能使影視動畫的表達效果更加接近人們的思維和生活,為影視動畫的創作者提供更廣闊的創作空間。

(5)數字電影運用了哪些數字技術擴展閱讀:

在影視動畫創作中,數字技術的應用能夠打破傳統動畫的限制,使得整個影視動畫在視覺效果上令人耳目一新,並且實現很多技術上的突破,比如場景特寫、人物動作模擬等。

數字動畫技術,本質上將影視動畫等傳統動畫的製作與計算機軟體等技術相融合,實現動畫技術的創新與發展。近些年,數字技術在影視動畫中的應用廣泛,尤其是以關鍵幀為代表的技術,帶領影視動畫進入數字動畫時代。

⑹ 什麼是數字電影

數字電影
數字電影誕生20世紀80年代,是高科技的產物.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許多傳統電影製作做不到的鏡頭需要藉助電腦完成,或者運用了電腦技術會使影片更完美.於是傳統電影引入數字技術。從國際來講,經過初期階段的摸索,目前數字電影技術已經很成熟,創作人員已從過去單純地運用數字特技逐步轉化為將其與傳統攝制、傳統特技融為一體的表現手法。在國內數字電影雖已在六七年前開始嘗試但真正起步是在1996年長沙全國電影工作會議以後,在這次會議上「數字電影製作」被隆重地提上日程,確定為我國電影技術今後發展的突破口,在此之後,國家瞄準世界先進的電影數字製作技術,投入了大量資金,引進了先進的技術設備。1999年,國家計委批准了廣電總局的「電影數字製作產品示範工程」。

【簡介】

從電影製作工藝、製作方式、到發行及傳播方式上均全面數字化。可視為完整意義上數字電影。

自從盧米埃爾兄弟發明電影以來,在相當長的時間里,膠片成為電影圖象和聲音的唯一載體,電影銀幕所展現出的色彩斑斕、聲情並茂的影像令全世界億萬電影觀眾如痴如醉。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數字技術已成為當今世界領先的技術,電影經過百年磨礪,現今已向數字化發展。近年來,數字電影經過了不斷完善和更新後,隨著21世紀數字時代的到來,終於來到了我們身邊。

【數字電影技術原理】

數字電影是以數字方式(即「0」和「1」方式)製作、傳輸和放映的。是指以數字技術和設備攝制、製作存儲,並通過衛星、光纖、磁碟、光碟等物理媒體傳送,將數字信號還原成符合電影技術標準的影象與聲音,放映在銀幕上的影視作品。

【數字電影製作方式】

它有三種製作方式:一是計算機生成;二是用高清晰攝像機拍攝;三是用膠片攝影機拍攝。從這三種拍攝方式的效果看,用高清晰攝像機拍攝的圖像質量遠遠高於另外兩種方式。

【數字電影的特點】

數字電影不僅避免出現膠片老化、退色, 確保影片永遠光亮如新,確保畫面沒有任何抖動和閃爍使觀眾再也看不到任何畫面的劃痕磨損現象。此外,數字電影節目的發行不再需要洗映大量的膠片,既節約發行成本又有利於環境保護。以數字方式傳輸節目,整部電影在傳輸過程中不會出現質量損失。也就是說,一旦數字電影信號發出,無論多少家數字影院,也不管它位於地球的什麼位置,都可以使不同地區的觀眾同時欣賞到同一個高質量的數位元組目。

同時數字放映設備還可以為影院提供增值服務,如實時播放重大體育比賽、文藝演出、遠程教育等等。改變了影院膠片放映的單一模式,使之向實時、多功能、多渠 道、多方位的經營模式轉變。數字電影技術的巨大潛能,使之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數字電影的優勢】

1、技術優勢
數字電影不僅避免出現膠片因光源照射導致的老化、褪色,確保影片永遠光亮如新,還可以憑借充分的像素穩定性確保畫面沒有任何抖動和閃爍,而且觀眾再也看不到像雨點一樣的劃痕磨損現象。

2、發行優勢
數字電影節目的發行不再需要洗印大量的膠片,既節約發行成本又有利於環境保護。

3、放映優勢
數字傳輸技術的保障,使整部電影在傳輸過程中不會出現質量損失,一旦數字電影信號發出,無論多少家數字影院,也不管它位於地球的什麼位置,觀眾可坐在不同的數字影院里欣賞同一部高質量的數字電影節目。同時數字放映設備還可以實時播放重大體育比賽、文藝演出、遠程教育等等。

【數字電影與傳統電影的區別】

● 與傳統電影相比,數字電影最大的區別是不再以膠片為載體,以拷貝為發行方式,而換之以數字文件形式發行或通過網路、衛星直接傳送到影院、家庭等終端用戶。數字化播映是由高亮度、高清晰度、高反差的電子放映機依託寬頻數字存儲、傳統技術實現的。

● 數字化電影技術進入到了微觀世界,它將圖像分解為最小的單元——像素,然後再重新組合,以改變或者重建某一部分的影像和情景,創造出一般攝影方法根本達不到的扣人心弦的鏡頭,在創作上幾乎達到隨心所欲的境地。

●3D每個鏡頭的製作過程大致可分為:製作實物模型——掃描模型得到草圖——電腦建模——還原質感——加入燈光、特效等渲染方面的後期處理——畫面合成達到最終效果。

【數字電影優點、意義與前景展望】

● 數字電影能演繹全新的5:1聲道AC—3音響環繞的聲音效果,極大地擴展了電影聲音的表現空間,使電影聲音的感染力、震撼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從圖像效果看,色彩更加鮮明、飽滿,清晰度大大提高。雖然每套數字電影放映設備售價高達150萬元,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膠片放映設備的10倍,但數字電影改變了膠片放映時銀幕中間亮、四邊暗的缺陷,其均勻度近乎完善。此外,數字技術營造出極度的虛擬空間和各種匪夷所思的景象,這些都是普通電影製作手段無法展示的。

● 數字電影最大程度解決了電影製作和發行過程的損失問題,數字技術避免廠傳統電影從原始拍攝的素材到拷貝發7寸經過力多次翻制及電影放映多次後出現的畫面、聲帶劃傷,即使反復放映也絲毫不影響響音畫質量。

● 製作好的數字電影可以通過數字軟盤進行發行或通過國際衛星發送到世界各地的影院放映,省去了費時費力的拷貝復制和運輸過程。

●數字化電影技術極大地拓寬了藝術家的創作天地,給正在衰落的電影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代具有新思維的藝術創作人員和電影產業中的新興職業,如數字電影軟體設計師、電腦美術設計師、視覺效果設計師等會在21世紀的電影舞台上成為主角。

● 數字化電影為電影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數字化電影是電影藝術展開創造翅膀的新天地;數字化電影對於防盜版技術的突破使我們擁有了更高的保護技術;數字電影非線性編輯不受時間限制,隨意編輯,實現輸入系統、圖片處理的現代化;軟體、輔助設備、輸出系統等技術的飛躍都會帶給傳統電影新面目;而在電影之外,發展游戲產品、網路產品等,都為數字化電影時代的藝術家提供了飛速發展的空間。

【背景】

數字電影誕生20世紀80年代,是高科技的產物.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許多傳統電影製作做不到的鏡頭需要藉助電腦完成,或者運用了電腦技術會使影片更完美.於是傳統電影引入數字技術。從國際來講,經過初期階段的摸索,目前數字電影技術已經很成熟,創作人員已從過去單純地運用數字特技逐步轉化為將其與傳統攝制、傳統特技融為一體的表現手法。在美國等國家涌現出一大批既掌握現代數字技術又極富藝術品味的創作人員,產生了一大批視聽效果俱佳的影片。

在國內數字電影雖已在六七年前開始嘗試但真正起步是在1996年長沙全國電影工作會議以後,在這次會議上「數字電影製作」被隆重地提上日程,確定為我國電影技術今後發展的突破口,在此之後,國家瞄準世界先進的電影數字製作技術,投入了大量資金,引進了先進的技大設備。1999年,國家計委批准了廣電總局的「電影數字製作產品示範工程」。

電影史上第一部全3D動畫長片是迪斯尼的《玩具總動員》77分鍾,1561個全電腦製作的3D鏡頭,歷時四年,動用了110個工作人員,成本為3千萬美金。1999年5月美國出現首批數字電影院,迪斯尼公司製作出了首部無膠片數字電影《玩具總動員續集》。

我國數字化電影還處於萌芽時期。中國數字化電影的發展有兩大困境:經濟問題,目前在中國發展數字電影還很難產生利潤,數字化電影資金的投入非常大、設備折舊率高、工作員工的工資高等,中國數字化電影事業面臨著如何創業、如何吸收外來資金「注入新鮮血液」,如何實現商業回報進行投入產出的良性循環等緊迫問題。人才問題,中國目前缺乏發展數字化電影的多層次人才,中國的藝術家太注重技術和藝術的分界線,缺少既懂藝術又懂技術的人才,缺少像製作總監這樣的高級人才,而且各個數字化電影企業之間缺乏戰略性的合作。

⑺ 數字電影的製作方式

它有三種製作方式:一是計算機生成;二是用高清晰數字攝像機拍攝;三是用膠片攝影機拍攝完成後,再數字化到電腦硬碟里。
從這三種拍攝方式的效果看,因為膠片的解析度和色彩還原度還遠不是數字電影所能夠趕得上的(2009年前)。這與成像原理不同有關,鹵化銀軟片基於自然感光成像,其顆粒的細膩程度遠遠大過CCD的人工設計光電學像素,隨著電腦技術的不斷提高,高清晰數字攝像機的解析度技術指標會逐漸接近甚至達到膠片攝影機的水平,但在色彩還原度上,高清數字攝像機仍舊無法達到膠片攝影機。
所以,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最佳的院線級數字電影製作方式,仍舊是前期膠片拍攝,經過膠片洗印轉數字信號進行後期編輯、處理後,再轉為數字視頻技術放映。因前期的素材拍攝的畫質已經確定,後期轉為數字放映,由數字技術將鹵化銀的色彩和細節進行精確定位,其放映效果遠遠超過膠片放映機,避免了膠片的閃爍、模糊等等缺點。
電影院大片的「數字版」即為上述技術的成功實踐。
另:根據德國傳統的著名膠片攝影機品牌——阿萊數字技術研究實驗室2009年的研究結果表明:當他們將數字攝影機的CCD像素無限擴大之後(8K),在實驗室最精良的條件下進行的測試,影像的銳度達到驚人的細膩度,甚至人的毛孔絨毛都能看清楚,但,在色彩還原度上和飽和度上,數字攝影機仍舊與膠片攝影機之間差距很大,數字技術幾乎不可能達到膠片對色彩的敏銳度。因為數字技術的顏色,全是靠人工模擬的色彩種類,比方說:如果被攝物體中某一個點上的顏色是CCD耦合電路中所沒有的,那麼,CCD就只能找一個最接近的去替代它,一旦這種情況多起來,色彩的還原度就會大大降低。
另外,在光感寬容度上,數字攝影機仍舊很弱。同等條件下,膠片攝影機只需要打一盞燈甚至不需要打燈,但數字攝影機卻需要兩盞甚至更多的燈光來彌補CCD的感光問題,而在對比度上,數字技術的細節還原度則大大降低,當被攝物體的亮部和暗部對比較強之時,數字技術對細節的捕捉和「寬容性」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這也就是我們看數字拍攝的電影之時,會發現,當畫面明暗對比較強之時,數字技術的電影,暗部的細節就會很少,甚至黑乎乎一片,但膠片電影卻能呈現出非常微妙的細節和色彩對比。
該實驗室的負責人最後的結論是:「在現今條件下,我們從電影藝術的角度看,數字技術全面取代膠片技術,仍舊沒有充足的理由,我們看不到數字技術的決定性優勢。」
所以,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數字技術的前景,更加接近於電視藝術,而非電影。在數字技術出來30年的今天,世界拍攝電影的主流仍然是膠片攝影機,大概能夠說明問題。數字技術最大的優勢在於成本和作品母帶的保存效果,同等條件下,賽璐珞膠片對作品的保存,只能在50年之內,甚至30年。因為鹵化銀具有一定的揮發性,從時間上說,硬碟的數字技術,幾乎是無損的。

⑻ 舉例說明數字技術在電影工業中的應用

3D電影雖已經問世多年,不過直到近年來才逐漸流行起來。3D電影面臨的首要挑戰是傳統模擬電影向數字電影的轉移,這個過程中,內容提供廠商是起主導作用的,毫無疑問好萊塢在全球電影中的重要地位決定了好萊塢電影製片商才是3D電影的首要推動者。2005年7月,由迪斯尼、20世紀福克斯、派拉蒙、索尼電影、華納兄弟等電影公司組成的數字電影倡導聯盟(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DCI)制定了數字電影系統規范。隨著DCI標准不斷演進,數字電影產業才得以不斷前進。3D電影技術是建立在數字電影基礎之上的,有了標准和片源,晶元廠商和設備廠商,包括影院業者才能齊心合作,共同打造3D電影產業鏈。比如德州儀器的DLP投影產品線已經發布了滿足DCI標準的產品,DLP影院下一代電子平台的投影機將具有領先的性能,包括精確的DCI兼容色彩,卓越的對比度和足以照亮最大影院銀幕的亮度輸出,3D畫面可投射75英尺。在影院方面,縱觀全球,約有11,000套數字電影機安裝,其中約4,200個支持3D內容播放。標准化方面,DCI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現在2D標准以基本成形,DCI需要制定和統一3D電影的放映和觀看標准,是需要戴那種類型的眼鏡?是主動式立體顯示,還是被動式立體顯示?這些都是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3D電視與3D電影類似,技術標准和片源將是決定產業化的關鍵,而目前片源的稀缺和技術標準的缺失導致進展緩慢。在顯示技術方面,主要分成兩種方式,需要佩戴眼鏡和無需佩戴眼鏡。一些廠商採用MPEG小組的MVC(Multiview Video Codin,多視角視頻編碼)技術,需要佩戴主動快門眼鏡,一些則採用偏振光顯示圖像,需佩戴被動偏振眼鏡來實現。另一些廠商則推出了無需佩戴眼鏡的3D電視,這種方式需要在面板和片源上做處理,且長期觀看往往會導致頭暈目眩等現象,更加適合應用在公共區域。比如TCL集團率先推出了無需佩戴眼鏡的商用3D立體液晶電視,該產品具有很高的商業應用價值,可在廣泛運用於地鐵、機場、商場等公共場所作為新型信息載體使用,目前已經深圳寶安機場安檢大廳得到應用。據TCL集團工業研究院院長閆曉林博士介紹,3D液晶電視的立體顯示效果是通過在液晶面板上加上特殊的精密柱面透鏡屏,將經過編碼處理的3D視頻影像獨立送入人的左右眼,從而令用戶無需藉助立體眼鏡即可裸眼體驗立體感覺。另一家國內廠商海信也推出了3D立體電視。

閱讀全文

與數字電影運用了哪些數字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近不好看的電影 瀏覽:528
看電影時為什麼電腦沒聲音 瀏覽:625
需要帶vr眼睛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19
歐美好看的cg動畫電影 瀏覽:104
怎麼把一部電影剪短 瀏覽:545
壁虎電影免費手機在線看 瀏覽:219
oneday男主還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523
好看的電影古裝懸疑電影 瀏覽:320
怎麼評價電影愛戀 瀏覽:940
怎麼找電影資源賣錢 瀏覽:186
一個月用完十個億是什麼電影 瀏覽:932
中國製造的電影的卡通人物怎麼畫 瀏覽:856
近幾年好看的戰爭電影古代 瀏覽:721
好看電影犯罪片 瀏覽:907
有什麼好看的日批電影 瀏覽:325
好看的電影校園愛情電影排行榜 瀏覽:277
搞笑穿越古代電影有哪些 瀏覽:358
我的男人免費電影在線 瀏覽:362
有什麼經典監獄電影下載 瀏覽:912
為什麼到中國的電影都要刪減 瀏覽: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