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電影票產品策略包括哪些

電影票產品策略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2021-08-08 09:11:25

Ⅰ 電影票和觀影票有什麼區別

電影票是可以直接去影院看的。觀影票是到指定的影院兌換,但長期是有效的。
如果你看的電影票價超過面值需要補差價的,像看3D電影是根據各影院規定補價的。
我之前去過便利店在店裡的一個阿拉訂上面購買過2張觀影票兌換,蠻劃算的,很實惠。

Ⅱ 電影票都有哪些銷售渠道

電影票的銷售渠道主要分為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
線上渠道:電影類購票網站、網上團購網站、專業類論壇、電話購票、簡訊及微信等新媒體購票。
線下渠道:電影院售票窗口、便利店、合作商家等。

營銷渠道是指某種貨物或勞務從生產者向消費者移動時,取得這種貨物或勞務所有權或幫助轉移其所有權的所有企業或個人。簡單地說,營銷渠道就是商品和服務從生產者向消費者轉移過程的具體通道或路徑。
營銷渠道的特徵:
1.起點是生產者,終點是消費者(生活消費)和用戶(生產消費)
2.參與者是商品流通過程中各種類型的中間商
3.前提是商品所有權的轉移
4.系統性

Ⅲ 賣電影票一般要學什麼

什麼也不用學!錢別找丟了就行

Ⅳ 電影票上一般都有些什麼

電影院名稱
放映時間
場次
座位號
條形碼
注意事項
票類
票價

Ⅳ 電影票銷售策劃

你張貼宣傳海報 然後每個寢室的宣傳 和報刊亭大叔或阿姨還有學校里的超市食堂合作張貼關於銷售信息~ 至於怎麼樣說服他們這要看你了 切記一定就是真誠點 嘴巴甜一點 笑容多一點 希望你成功~ 不要怕不好意思~

Ⅵ 電影票上的預售和購票有什麼區別

1、性質不同:預售是在產品還沒正式進入市場前進行的銷售行為。購票是利用現金方式或等價值換等方式獲取相關票卷。

2、特點不同:購票後請准時入場,對號入座,遲到的觀眾,由場務員安排用戶安靜入座或等候幕間時入座。對於預售過程中沒有成功的產品就表明該產品的實用性以及受歡迎度有待考究與論證。

3、上映時間不同:對於已經購票的電影相對於預售票的時間較快。

(6)電影票產品策略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提前了解上映的影片。查看票量,可以在網上購買,也可以現場購買,具體根據自己實際情況。

選擇合適的座位。一般來說第四排和第五排是最佳觀看位置,購票的時候需要注意了。

准備好吃的零食。選擇自己喜歡吃的零食,一場電影的時間干坐著很沒勁的,吃點零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要注意衛生,不要弄的垃圾遍地。

隨身帶的物品要放好。手機和貴重東西一定要放好。電影院關燈後,黑暗的環境里要保護好自己的物品,手機可以調成震動,盡量不要影響到別人。

Ⅶ 針對大學生電影院如何施展營銷策略

從大學畢業出來三年,好多記憶也模糊了,不過我記得我們那個時候看電影都是在網吧和寢室的,當然學校周圍也有小點的電影播放場所,基本都是採取供情侶和男女朋友聚會用的小包間形式,類似KTV包間。
如果說你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消費群,那麼你接著就是去研究這個消費群體了,建議你多找些當地的大學生聊聊天,聽聽他們的建議;如果不是大的電影院,你一般會選擇選址在學校的周圍。這樣的話你應該多去大學周圍逛逛,看看自己的經營模式都存在什麼樣的同類體和相似體,也就是說看看有哪些潛在的競爭對手。
接著說營銷策略,可以細分整個大學生消費群體為以下幾種:
一為個人,二為情侶,三為朋友聚會,四為班級集體
這幾類人一般是都會去看電影,因為電影院中的音響效果和視覺效果可能會比平常的觀看更好,更有味;但是因為群體的不同,他們去觀看的目的也不同,觀看的節目肯定也會不同,因此,你應該要更加的區分來做宣傳,當然如果說都是放映新片的話,那就無所謂了。我在學生會工作過,也擔任過班長,很多時候每個學校,學院,班級等集體都需要開展活動,電影院除了可以為他們的電影觀看服務,也可以作為他們的活動道具,因為開闊空間的利用是可以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
奉上一些簡單想法:
一,和周邊的餐飲娛樂單位或者其他你能說服的單位合作,聯合開展「贈票」模式,或「消費送票」模式。這裡面有很大的利益協調關系,就看你怎麼根據實際情況來談了。
二,開展各種活動,來吸引眼球,
三,建立自己的智囊庫,以當地大學生為主,這些人可以為你出主意,也可以為你賣票。
四,和教師,學生會合作,舉辦活動。
五,會員制,積分制,穩定消費和刺激消費。當然根據不同的消費檔次,你應該要有適當的應對。
由於地點不同,營業環境的不曉得,你的規模和實力都無從知曉,我只能做到這里了,如果真能拋磚引玉,那我就知足了。

Ⅷ 求電影市場定價策略的案例

在網上搜了一下,找到了一篇與此有關的文章,但太長了,摘抄部分如下,具體的鏈接過去看。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電影放映市場現狀

電影,是一種商品。是商品就要有市場,就要贏利。不僅僅如此。有了市場還要追求更大的市場,爭取讓我們的商品滲透到每一個可以到達的地方。只有這樣,我們的商品才有價值,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健康成長。同樣,有了利潤還要追求更大的利潤,商品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創造利潤。只有創造盡可能多的利潤,才能最大限度地體現商品的價值。

但是,目前「電影」這兩個字對於我們卻越來越生疏了。原因就是它的市場在逐漸縮小,它的觀眾在逐漸減少,觀眾離影院越來越遠,電影正在與觀眾背道而馳。

為什麼?

主要原因就是電影票價太高,遠遠超出了消費者的支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讓大批的電影愛好者望而卻步。調查發現80%的觀眾認為幾十元票價經濟上難以接受。對於工薪階層來說如果電影票價低一些還是願意經常進電影院看電影的。但是普遍認為花十元錢看平庸的國產片是不值的,偶爾看一些進口大片還可以湊合,更何況少則30元、40元,多則80元、90元呢?消費者說這些話表明他們對於電影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現實。

例如,2005年1月3日,元旦的最後一天假期,北京王府井電影院掛出的《天下無賊》票價是48元,《加菲貓》是38元,《功夫》是58元,如果要在這兒看完三部片子,就得花144元,而且這還是普通票的價格,如果你想在貴賓廳看電影,價格還得翻番。此外,影城門口有告示牌,不讓外帶食品,消費影城的大杯可樂8元,爆米花10元,讓人感覺進了候機廳。

與票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居民的收入太低了。以2004年為例,廣州人均收入16884元,深圳為27596元,上海16683元,杭州14565元。這樣算下來我國居民的人均月收入也就在1200元到1400元(這只不過是沿海一些發達城市的收入水平。事實上,在欠發達的廣大中西部地區遠沒有這么高)之間,但我國國內的電影票價大多在30—40元之間,一張電影票相當於一個人月收入的1/30,這個比較有點可怕。

票價高了,觀眾怕了,進影院的人少了,觀眾人數自然大幅下降了。以電影重地上海為例,其電影觀眾人數上世紀90年代4500萬人次,但現在卻萎縮到500萬人次。電影院越來越留不住人,這已經成為困擾中國電影發展的一個瓶頸。

觀眾人數少了,票房必定下滑,即使票價很高。1989年時,電影票價為每張0.25元,全國票房總收入為25億人民幣。現在,電影的票價上漲了大約100倍,全國總票房收入卻只有10億人民幣。而依我看來,考慮到物價指數上漲的因素,實際上現在每年的票房總數10億人民幣,只抵得上1989年時市值的5億元以下。也就是說,目前每年的票房總值還不及1989年前的五分之一。

這就是我國電影放映市場現在的生存狀況。票價居高不下、觀眾逐年銳減、票房無法突破就像三座大山重重的壓在電影放映市場及其經營者的肩上。又像一個魔咒緊緊環繞在他們身旁使他們寢食難安。

我們的電影放映市場該怎麼辦?

(二)與以往電影放映市場狀況的比較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電影業開始復甦,看電影是人們娛樂消費的主流,那時電影院放映新片,基本上是場場爆滿。而在今天,電影「高票價」導致的電影消費貴族化,則在使電影觀眾嚴重走失。同時,票房收入大幅下降。

下面我們分別從票價、觀眾和票房三個方面進行比較。

首先來看票價:

建國初期 0.1元 60年代 0.15元

70年代 0.2元 80年代 0.3元

1989年 2.5元 1996年 15元(個別影院20元)

以均價90年代以前每票0.25元計,現在的票價較之漲幅近100倍!而其它商品的價格漲幅遠遠低於電影票價的漲幅。以成都市零售商品為例,90年代以前,大米每市斤0.142元,現在每市斤0.85元,漲幅6倍左右;90年代以前,豬肉每市斤0.85元左右,現在每市斤6.5元,漲幅8倍左右。

再看觀眾數量:

1989年我國電影觀眾有293億,1999年只有3億人次,這說明1999年,我國看電影的人次僅為十年前的1%,2001年已經降至2.2億。我國電影重地上海,電影觀眾上世紀90年代是4500萬人次/年,而現在卻萎縮到500萬人次/年。

最後來看票房:

1989年我國電影票房收入為25億元人民幣,1999年我國票房收入為8.1億元人民幣。票房收入為過去的1/3。據官方統計的結果,2004年一年,我國的電影票房總收入為10億圓人民幣,這其中還包括電影頻道給一些不在院線上映的電視電影的錢,如果單純考慮影院票房,連10億元都沒有。

票價、觀眾數量和票房的如此懸殊的對比,說明高票價已經成為困擾我國電影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三)與國外電影放映市場狀況的比較

美國人愛看電影,美國的電影票房動輒上億美元;中國人也愛看電影,但中國的電影票房最高者《英雄》也不過2.5億元人民幣罷了。美國人愛看電影,美國人也有條件看電影,中國人愛看電影,但中國人卻沒有條件看電影。這真是讓人覺得可悲。

美國1990年電影票房是47億美元,以後連年大幅上升,到2004年已經達到了94億美元,比2003年上升14%,同時也超過了之前的票房最高紀錄—2002年的93億美元,從而創造了美國電影票房新的最高紀錄。而中國近年來則呈下降趨勢,1992年是19.9億元人民幣,1999年以後就一直在10億元人民幣以下徘徊。

美國2004年人均收入是36000美元,月收入約3000美元,而美國的電影票一般在6美元左右,是月收入的1/500。中國人均年收入2004年廣州人均收入16884元,深圳人均收入27596元,而上海人均收入16683元,杭州人均收入14565元。這樣算下來,中國人的月收入也就在1200-1400元(這只不過是沿海一些發達城市的收入水平。事實上,在欠發達的廣大中西部地區遠沒有這么高)之間,但中國國內的電影票價大多在30-40元,一張電影票相當於一個人月收入的1/30,這個比較有點可怕。

以上是我國和美國的比較,下面再看與其它國家的比較:

韓國:電影票價一般是人均收入的1/150。韓國的票價由發行方、投資方及影院三方來維持,三方從市場經濟規律考慮提出一個適當的價格,根據地方差異有所不同,偏遠地區比這個價格還低。

日本:電影票價一般為成人票每張1800日元(約合人民幣135元),是普通市民收入的1/200。為了留住觀眾,日本女人看一場電影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80元;日本男人需要多花500日元,也就是120人民幣,但日本人均最低月收入在20萬元,可以買1600張電影票。

法國:巴黎一般工薪階層的月均收入為2000歐元(1歐元約等於10.5元人民幣)。在香榭麗舍大道的UGC影院,三個放映廳的普通票價分別定為8.6歐元、8.2歐元和7.3歐元,學生票為6.7歐元,中午12時開映的影片票價為5.5歐元,12歲以下兒童票價為5.1歐元,另有三人聯票等優惠價。票價的靈活掌握也是巴黎影院經營者經常用的手段,「辦卡觀影」活動在法國較為普遍,18歐元月卡和230歐元年卡很受觀眾歡迎。

義大利:羅馬已實行年卡制,除本人照片外,在一次性交納一定量的購卡費用,在年內觀看任何場次的電影,只要每次交納1歐元即可。

著名影星成龍被問及票房問題時,則表現得非常激動。「我最不願意就是談到票房的問題,我們中國有13億人,票房上了1億元就高興得不得了,而韓國只有4600萬人,卻有1億美元的票房。原因是我們中國人都去看盜版了。而看盜版的原因就是電影票價太貴了,看不起,尤其是一些不發達的地方,票價太貴,導致人們選擇看盜版。所以呼籲一些地方降低票價,讓更多的人去電影院看電影。」

票價高了,進電影院的人數就少了,在電影院進行消費的人數也就少了。在中國的電影院里經常可以見到只有8、9個人的情況。即便是100元一張票,也不過8、9百元。如果票價低一些,影院里有500人,每人買一杯2元的水,影院就會有1000元的營業額。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

電影管理者是否也該考慮一下措施,讓更多的人能進電影院,讓人們能看到更多的電影。這可能是振興中國電影放映市場的一條必由之路。

Ⅸ 手機電影票的業務介紹

用戶憑收到的簡訊或彩信前往指定電影院驗證後即可進場觀影。其中廣州地區用戶還可通過手機進行座位預定。

Ⅹ 銷售電影票的渠道有哪些做什麼准備

影院門口叫賣,網站渠道推廣,親友幫助廣發消息,先從身邊的人推薦你的影票,應該不是難事。

閱讀全文

與電影票產品策略包括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賊巢電影免費完整觀看國語版 瀏覽:147
泰森拍的中國電影是什麼 瀏覽:466
科技如何影響了今天的電影製作方式 瀏覽:758
如何自己編制電影 瀏覽:145
老二戰蘇聯電影大全免費 瀏覽:778
恐怖聚會電影有哪些 瀏覽:485
理發師電影高清免費觀看 瀏覽:392
香港電影是如何走向 瀏覽:601
b姐拍的是什麼電影 瀏覽:814
怎麼在淘寶買小電影的 瀏覽:154
唐探3一張電影票多少 瀏覽:833
短視頻如何拍出電影效果 瀏覽:96
微電影尋人啟事免費觀看 瀏覽:294
世上什麼電影最好看 瀏覽:877
電影裡面有哪些妖精 瀏覽:901
如何兩部手機同時觀看一部電影 瀏覽:788
如何成為一個好妻子的電影 瀏覽:153
快手怎麼發完整的電影 瀏覽:787
電影院坐後面能幹什麼 瀏覽:699
現在如何找小電影 瀏覽: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