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推薦幾部關於大腦開發的科幻電影
《魔種》是說人造電腦創造人類的故事。
《記憶碎片》完全是大腦的錯亂的記憶,很難看懂的一部電影
《盜夢空間》 太有名就不說了
《蝴蝶效應》、《搏擊俱樂部》
㈡ 電影產業包括哪些方面
電影產業是指以電影製作為核心通過電影的生產、發行和放映以及電影音像產品,電影衍生品,電影院和放映場所的建設等相關產業經濟形態的統稱。
而拍一部電影會運用到很多高新技術,電影產業一般是通過研發軟體及硬體和租用超大型計算機來實現它。
而優秀的電影還會培養出世界級的電影明星,培養電影明星的一系列流程中的人才培養體系往往不被中國的電影人所重視。
電影衍生品的開發製造營銷中國才剛剛起步。
電影院和放映場所的建設及數字放映體系,還包括真3D標準的建立與推廣,中國只是合作參與。
以上這些都是電影產業的各個方面。
㈢ 國務院通過的《電影產業促進法》有哪些內容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促進電影產業健康繁榮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規范電影市場秩序,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電影創作、攝制、發行、放映等活動(以下統稱電影活動),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電影,是指運用視聽技術和藝術手段攝制、以膠片或者數字載體記錄、由表達一定內容的有聲或者無聲的連續畫面組成、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標准、用於電影院等固定放映場所或者流動放映設備公開放映的作品。
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傳播電影的,還應當遵守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三條從事電影活動,應當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
第四條國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尊重和保障電影創作自由,倡導電影創作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鼓勵創作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電影。
第五條國務院應當將電影產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將電影產業發展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國家制定電影及其相關產業政策,引導形成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電影市場,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
第六條國家鼓勵電影科技的研發、應用,制定並完善電影技術標准,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電影技術創新體系。
第七條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知識產權執法的部門應當採取措施,保護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依法查處侵犯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的行為。
從事電影活動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增強知識產權意識,提高運用、保護和管理知識產權的能力。
國家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開發電影形象產品等衍生產品。
第八條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電影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電影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電影工作。
第九條電影行業組織依法制定行業自律規范,開展業務交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維護其成員的合法權益。
演員、導演等電影從業人員應當堅持德藝雙馨,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恪守職業道德,加強自律,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第十條國家支持建立電影評價體系,鼓勵開展電影評論。
對優秀電影以及為促進電影產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十一條國家鼓勵開展平等、互利的電影國際合作與交流,支持參加境外電影節(展)。
第二章電影創作、攝制
第十二條國家鼓勵電影劇本創作和題材、體裁、形式、手段等創新,鼓勵電影學術研討和業務交流。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根據電影創作的需要,為電影創作人員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體驗生活等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幫助。
第十三條擬攝制電影的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將電影劇本梗概向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備案;其中,涉及重大題材或者國家安全、外交、民族、宗教、軍事等方面題材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電影劇本報送審查。
電影劇本梗概或者電影劇本符合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將擬攝制電影的基本情況予以公告,並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出具備案證明文件或者頒發批准文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四條法人、其他組織經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批准,可以與境外組織合作攝制電影;但是,不得與從事損害我國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傷害民族感情等活動的境外組織合作,也不得聘用有上述行為的個人參加電影攝制。
合作攝制電影符合創作、出資、收益分配等方面比例要求的,該電影視同境內法人、其他組織攝制的電影。
境外組織不得在境內獨立從事電影攝制活動;境外個人不得在境內從事電影攝制活動。
第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應當協調公安、文物保護、風景名勝區管理等部門,為法人、其他組織依照本法從事電影攝制活動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幫助。
從事電影攝制活動的,應當遵守有關環境保護、文物保護、風景名勝區管理和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並在攝制過程中採取必要的保護、防護措施。
第十六條電影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煽動抗拒或者破壞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實施;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損害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
(三)詆毀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侵害民族風俗習慣,歪曲民族歷史或者民族歷史人物,傷害民族感情,破壞民族團結;
(四)煽動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迷信;
(五)危害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宣揚淫穢、賭博、吸毒,渲染暴力、恐怖,教唆犯罪或者傳授犯罪方法;
(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或者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七)侮辱、誹謗他人或者散布他人隱私,侵害他人合法權益;
(八)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
第十七條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將其攝制完成的電影送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審查。
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審查決定。對符合本法規定的,准予公映,頒發電影公映許可證,並予以公布;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不準予公映,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法制定完善電影審查的具體標准和程序,並向社會公布。制定完善電影審查的具體標准應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並組織專家進行論證。
第十八條進行電影審查應當組織不少於五名專家進行評審,由專家提出評審意見。法人、其他組織對專家評審意見有異議的,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可以另行組織專家再次評審。專家的評審意見應當作為作出審查決定的重要依據。
前款規定的評審專家包括專家庫中的專家和根據電影題材特別聘請的專家。專家遴選和評審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九條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需要變更內容的,應當依照本法規定重新報送審查。
第二十條攝制電影的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將取得的電影公映許可證標識置於電影的片頭處;電影放映可能引起未成年人等觀眾身體或者心理不適的,應當予以提示。
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不得發行、放映,不得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進行傳播,不得製作為音像製品;但是,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一條攝制完成的電影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方可參加電影節(展)。擬參加境外電影節(展)的,送展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在該境外電影節(展)舉辦前,將相關材料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二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承接境外電影的洗印、加工、後期製作等業務,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備案,但是不得承接含有損害我國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傷害民族感情等內容的境外電影的相關業務。
第二十三條國家設立的電影檔案機構依法接收、收集、整理、保管並向社會開放電影檔案。
國家設立的電影檔案機構應當配置必要的設備,採用先進技術,提高電影檔案管理現代化水平。
攝制電影的法人、其他組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規定,做好電影檔案保管工作,並向國家設立的電影檔案機構移交、捐贈、寄存電影檔案。
第三章電影發行、放映
第二十四條企業具有與所從事的電影發行活動相適應的人員、資金條件的,經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從事電影發行活動。
企業、個體工商戶具有與所從事的電影放映活動相適應的人員、場所、技術和設備等條件的,經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從事電影院等固定放映場所電影放映活動。
第二十五條依照本法規定負責電影發行、放映活動審批的電影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對符合條件的,予以批准,頒發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或者電影放映經營許可證,並予以公布;對不符合條件的,不予批准,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二十六條企業、個人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活動,應當將企業名稱或者經營者姓名、地址、聯系方式、放映設備等向經營區域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七條國家加大對農村電影放映的扶持力度,由政府出資建立完善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服務網路,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資農村電影放映,不斷改善農村地區觀看電影條件,統籌保障農村地區群眾觀看電影需求。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農村電影公益放映納入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活動給予補貼。
從事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活動的,不得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補貼資金。
第二十八條國務院教育、電影主管部門可以共同推薦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電影,並採取措施支持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觀看,由所在學校組織安排。
國家鼓勵電影院以及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活動的企業、個人採取票價優惠、建設不同條件的放映廳、設立社區放映點等多種措施,為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城鎮低收入居民以及進城務工人員等觀看電影提供便利;電影院以及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活動的企業、個人所在地人民政府可以對其發放獎勵性補貼。
第二十九條電影院應當合理安排由境內法人、其他組織所攝制電影的放映場次和時段,並且放映的時長不得低於年放映電影時長總和的三分之二。
電影院以及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活動的企業、個人應當保障電影放映質量。
第三十條電影院的設施、設備以及用於流動放映的設備應當符合電影放映技術的國家標准。
電影院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裝計算機售票系統。
第三十一條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對正在放映的電影進行錄音錄像。發現進行錄音錄像的,電影院工作人員有權予以制止,並要求其刪除;對拒不聽從的,有權要求其離場。
第三十二條國家鼓勵電影院在向觀眾明示的電影開始放映時間之前放映公益廣告。
電影院在向觀眾明示的電影開始放映時間之後至電影放映結束前,不得放映廣告。
第三十三條電影院應當遵守治安、消防、公共場所衛生等法律、行政法規,維護放映場所的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保障觀眾的安全與健康。
任何人不得攜帶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進入電影院等放映場所,不得非法攜帶槍支、彈葯、管制器具進入電影院等放映場所;發現非法攜帶上述物品的,有關工作人員應當拒絕其進入,並向有關部門報告。
第三十四條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等應當如實統計電影銷售收入,提供真實准確的統計數據,不得採取製造虛假交易、虛報瞞報銷售收入等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觀眾,擾亂電影市場秩序。
第三十五條在境內舉辦涉外電影節(展),須經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批准。
第四章電影產業支持、保障
第三十六條國家支持下列電影的創作、攝制:
(一)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題材電影;
(二)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電影;
(三)展現藝術創新成果、促進藝術進步的電影;
(四)推動科學教育事業發展和科學技術普及的電影;
(五)其他符合國家支持政策的電影。
第三十七條國家引導相關文化產業專項資金、加大對電影產業的投入力度,根據不同階段和時期電影產業的發展情況,結合財力狀況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綜合考慮、統籌安排財政資金對電影產業的支持,並加強對相關資金、使用情況的審計。
第三十八條國家實施必要的稅收優惠政策,促進電影產業發展,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稅主管部門依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製定。
第三十九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依據人民群眾需求和電影市場發展需要,將電影院建設和改造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等。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有效保障電影院用地需求,積極盤活現有電影院用地資源,支持電影院建設和改造。
第四十條國家鼓勵金融機構為從事電影活動以及改善電影基礎設施提供融資服務,依法開展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並通過信貸等方式支持電影產業發展。
國家鼓勵保險機構依法開發適應電影產業發展需要的保險產品。
國家鼓勵融資擔保機構依法向電影產業提供融資擔保,通過再擔保、聯合擔保以及擔保與保險相結合等方式分散風險。
對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依照本法規定公告的電影的攝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合理確定期限和利率。
第四十一條國家鼓勵法人、其他組織通過到境外合作攝制電影等方式進行跨境投資,依法保障其對外貿易、跨境融資和投資等合理用匯需求。
第四十二條國家實施電影人才扶持計劃。
國家支持有條件的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培訓機構等開設與電影相關的專業和課程,採取多種方式培養適應電影產業發展需要的人才。
國家鼓勵從事電影活動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學校相關人才培養。
第四十三條國家採取措施,扶持農村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開展電影活動。
國家鼓勵、支持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創作,加強電影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譯制工作,統籌保障民族地區群眾觀看電影需求。
第四十四條國家對優秀電影的外語翻譯製作予以支持,並綜合利用外交、文化、教育等對外交流資源開展電影的境外推廣活動。
國家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從事電影的境外推廣。
第四十五條國家鼓勵社會力量以捐贈、資助等方式支持電影產業發展,並依法給予優惠。
第四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電影活動的日常監督管理,受理對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的投訴、舉報,並及時核實、處理、答復;將從事電影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因違反本法規定受到行政處罰的情形記入信用檔案,並向社會公布。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七條違反本法規定擅自從事電影攝制、發行、放映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予以取締,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以及從事違法活動的專用工具、設備;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有關許可證、撤銷有關批准或者證明文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偽造、變造、出租、出借、買賣本法規定的許可證、批准或者證明文件,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本法規定的許可證、批准或者證明文件的;
(二)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本法規定的許可證、批准或者證明文件的。
第四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發行、放映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的;
(二)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後變更電影內容,未依照規定重新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擅自發行、放映、送展的;
(三)提供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參加電影節(展)的。
第五十條承接含有損害我國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傷害民族感情等內容的境外電影的洗印、加工、後期製作等業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活動,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電影主管部門通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五十一條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等有製造虛假交易、虛報瞞報銷售收入等行為,擾亂電影市場秩序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五十萬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情節特別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電影院在向觀眾明示的電影開始放映時間之後至電影放映結束前放映廣告的,由縣級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二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未經許可擅自在境內舉辦涉外電影節(展)的,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活動,沒收參展的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自受到處罰之日起五年內不得舉辦涉外電影節(展)。
個人擅自在境內舉辦涉外電影節(展),或者擅自提供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參加電影節(展)的,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活動,沒收參展的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自受到處罰之日起五年內不得從事相關電影活動。
第五十三條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體工商戶因違反本法規定被吊銷許可證的,自吊銷許可證之日起五年內不得從事該項業務活動;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自吊銷許可證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從事電影活動的法人、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第五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一)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擅自將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製作為音像製品的;
(二)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擅自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傳播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的;
(三)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補貼資金的;
(四)侵犯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的;
(五)未依法接收、收集、整理、保管、移交電影檔案的。
電影院有前款第四項規定行為,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第五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一)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其他好處的;
(二)違反本法規定進行審批活動的;
(三)不履行監督職責的;
(四)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五)貪污、挪用、截留、剋扣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補貼資金或者相關專項資金、的;
(六)其他違反本法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情形。
第五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因違反本法規定二年內受到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有依照本法規定應當處罰的違法行為的,從重處罰。
第五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嚴格依照本法規定的處罰種類和幅度,根據違法行為的性質和具體情節行使行政處罰權,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制定。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對有證據證明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依法查封與違法行為有關的場所、設施或者查封、扣押用於違法行為的財物。
第五十八條當事人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本法作出的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其中,對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作出的不準予電影公映的決定不服的,應當先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㈣ 培訓課程開發都包括哪些步驟
課程設計與開發是每一位職業培訓師都必須會的技能,包括:選定主題、制定目標、搭建結構、教學策略、豐富內容、課件開發、包裝宣傳。
步驟一:選定主題,考慮針對組織和學員的需求問題,最後以最緊迫,最需要,輻射面最大的定題,一定要聚焦崗位和任務。
步驟二:制定目標,課程要和企業績效扯上關系,就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目標清晰後才能做到以終為始。
步驟三:搭建結構,通過良好的教學結構可以有效幫助學員消化所學知識,張玉導師建議從一級目錄開始就解決問題,直指問題核心。目前比較經得起考驗的是金字塔結構。
步驟四:教學策略,為課程中每個重點內容進行教學設計,讓學員參與進來,讓學員在體驗中改變,庫伯學習圈為我們提供了線索。
步驟五:豐富內容,從腦科學出發,豐富課程的理性內容(干貨內容)和感性內容(感性素材),綜合考慮學員的心理,大腦,情緒等理性和感性素材,特別是感性素材的收集。
步驟六:課件開發,輸出一個課程完整的PPT課件,講師手冊,學員手冊,案例庫等文本資料,當然包括印刷版和電子版,企業的經驗智慧不能依賴某個培訓師,聚焦在文本上才是最可靠的,自古以來人類就是靠書籍不斷傳承智慧。
步驟七:包裝宣傳,短期靠包裝,長期靠內涵,企業的課程要想受觀眾喜歡,需要一定程度的包裝宣傳造勢,像宣傳一部電影一樣,劇本和演員都演好了,後期就是造勢宣傳讓觀眾來體驗了,你的課程經過的設計和製作目的就是為學員服務,因為他們改變了才會為企業產生績效。
㈤ 國務院通過的《電影產業促進法》都有哪些內容
您好!國務院通過的《電影產業促進法》內容如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促進電影產業健康繁榮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規范電影市場秩序,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電影創作、攝制、發行、放映等活動(以下統稱電影活動),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電影,是指運用視聽技術和藝術手段攝制、以膠片或者數字載體記錄、由表達一定內容的有聲或者無聲的連續畫面組成、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標准、用於電影院等固定放映場所或者流動放映設備公開放映的作品。
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傳播電影的,還應當遵守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三條從事電影活動,應當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
第四條國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尊重和保障電影創作自由,倡導電影創作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鼓勵創作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電影。
第五條國務院應當將電影產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將電影產業發展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國家制定電影及其相關產業政策,引導形成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電影市場,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
第六條國家鼓勵電影科技的研發、應用,制定並完善電影技術標准,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電影技術創新體系。
第七條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知識產權執法的部門應當採取措施,保護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依法查處侵犯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的行為。
從事電影活動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增強知識產權意識,提高運用、保護和管理知識產權的能力。
國家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開發電影形象產品等衍生產品。
第八條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電影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電影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電影工作。
第九條電影行業組織依法制定行業自律規范,開展業務交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維護其成員的合法權益。
演員、導演等電影從業人員應當堅持德藝雙馨,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恪守職業道德,加強自律,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第十條國家支持建立電影評價體系,鼓勵開展電影評論。
對優秀電影以及為促進電影產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十一條國家鼓勵開展平等、互利的電影國際合作與交流,支持參加境外電影節(展)。
第二章電影創作、攝制
第十二條國家鼓勵電影劇本創作和題材、體裁、形式、手段等創新,鼓勵電影學術研討和業務交流。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根據電影創作的需要,為電影創作人員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體驗生活等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幫助。
第十三條擬攝制電影的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將電影劇本梗概向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備案;其中,涉及重大題材或者國家安全、外交、民族、宗教、軍事等方面題材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電影劇本報送審查。
電影劇本梗概或者電影劇本符合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將擬攝制電影的基本情況予以公告,並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出具備案證明文件或者頒發批准文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四條法人、其他組織經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批准,可以與境外組織合作攝制電影;但是,不得與從事損害我國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傷害民族感情等活動的境外組織合作,也不得聘用有上述行為的個人參加電影攝制。
合作攝制電影符合創作、出資、收益分配等方面比例要求的,該電影視同境內法人、其他組織攝制的電影。
境外組織不得在境內獨立從事電影攝制活動;境外個人不得在境內從事電影攝制活動。
第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應當協調公安、文物保護、風景名勝區管理等部門,為法人、其他組織依照本法從事電影攝制活動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幫助。
從事電影攝制活動的,應當遵守有關環境保護、文物保護、風景名勝區管理和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並在攝制過程中採取必要的保護、防護措施。
第十六條電影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煽動抗拒或者破壞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實施;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損害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
(三)詆毀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侵害民族風俗習慣,歪曲民族歷史或者民族歷史人物,傷害民族感情,破壞民族團結;
(四)煽動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迷信;
(五)危害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宣揚淫穢、賭博、吸毒,渲染暴力、恐怖,教唆犯罪或者傳授犯罪方法;
(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或者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七)侮辱、誹謗他人或者散布他人隱私,侵害他人合法權益;
(八)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
第十七條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將其攝制完成的電影送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審查。
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審查決定。對符合本法規定的,准予公映,頒發電影公映許可證,並予以公布;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不準予公映,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法制定完善電影審查的具體標准和程序,並向社會公布。制定完善電影審查的具體標准應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並組織專家進行論證。
第十八條進行電影審查應當組織不少於五名專家進行評審,由專家提出評審意見。法人、其他組織對專家評審意見有異議的,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可以另行組織專家再次評審。專家的評審意見應當作為作出審查決定的重要依據。
前款規定的評審專家包括專家庫中的專家和根據電影題材特別聘請的專家。專家遴選和評審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九條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需要變更內容的,應當依照本法規定重新報送審查。
第二十條攝制電影的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將取得的電影公映許可證標識置於電影的片頭處;電影放映可能引起未成年人等觀眾身體或者心理不適的,應當予以提示。
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不得發行、放映,不得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進行傳播,不得製作為音像製品;但是,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一條攝制完成的電影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方可參加電影節(展)。擬參加境外電影節(展)的,送展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在該境外電影節(展)舉辦前,將相關材料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二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承接境外電影的洗印、加工、後期製作等業務,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備案,但是不得承接含有損害我國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傷害民族感情等內容的境外電影的相關業務。
第二十三條國家設立的電影檔案機構依法接收、收集、整理、保管並向社會開放電影檔案。
國家設立的電影檔案機構應當配置必要的設備,採用先進技術,提高電影檔案管理現代化水平。
攝制電影的法人、其他組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規定,做好電影檔案保管工作,並向國家設立的電影檔案機構移交、捐贈、寄存電影檔案。
第三章電影發行、放映
第二十四條企業具有與所從事的電影發行活動相適應的人員、資金條件的,經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從事電影發行活動。
企業、個體工商戶具有與所從事的電影放映活動相適應的人員、場所、技術和設備等條件的,經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從事電影院等固定放映場所電影放映活動。
第二十五條依照本法規定負責電影發行、放映活動審批的電影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對符合條件的,予以批准,頒發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或者電影放映經營許可證,並予以公布;對不符合條件的,不予批准,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二十六條企業、個人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活動,應當將企業名稱或者經營者姓名、地址、聯系方式、放映設備等向經營區域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七條國家加大對農村電影放映的扶持力度,由政府出資建立完善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服務網路,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資農村電影放映,不斷改善農村地區觀看電影條件,統籌保障農村地區群眾觀看電影需求。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農村電影公益放映納入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活動給予補貼。
從事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活動的,不得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補貼資金。
第二十八條國務院教育、電影主管部門可以共同推薦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電影,並採取措施支持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觀看,由所在學校組織安排。
國家鼓勵電影院以及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活動的企業、個人採取票價優惠、建設不同條件的放映廳、設立社區放映點等多種措施,為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城鎮低收入居民以及進城務工人員等觀看電影提供便利;電影院以及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活動的企業、個人所在地人民政府可以對其發放獎勵性補貼。
第二十九條電影院應當合理安排由境內法人、其他組織所攝制電影的放映場次和時段,並且放映的時長不得低於年放映電影時長總和的三分之二。
電影院以及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活動的企業、個人應當保障電影放映質量。
第三十條電影院的設施、設備以及用於流動放映的設備應當符合電影放映技術的國家標准。
電影院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裝計算機售票系統。
第三十一條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對正在放映的電影進行錄音錄像。發現進行錄音錄像的,電影院工作人員有權予以制止,並要求其刪除;對拒不聽從的,有權要求其離場。
第三十二條國家鼓勵電影院在向觀眾明示的電影開始放映時間之前放映公益廣告。
電影院在向觀眾明示的電影開始放映時間之後至電影放映結束前,不得放映廣告。
第三十三條電影院應當遵守治安、消防、公共場所衛生等法律、行政法規,維護放映場所的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保障觀眾的安全與健康。
任何人不得攜帶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進入電影院等放映場所,不得非法攜帶槍支、彈葯、管制器具進入電影院等放映場所;發現非法攜帶上述物品的,有關工作人員應當拒絕其進入,並向有關部門報告。
第三十四條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等應當如實統計電影銷售收入,提供真實准確的統計數據,不得採取製造虛假交易、虛報瞞報銷售收入等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觀眾,擾亂電影市場秩序。
第三十五條在境內舉辦涉外電影節(展),須經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批准。
第四章電影產業支持、保障
第三十六條國家支持下列電影的創作、攝制:
(一)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題材電影;
(二)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電影;
(三)展現藝術創新成果、促進藝術進步的電影;
(四)推動科學教育事業發展和科學技術普及的電影;
(五)其他符合國家支持政策的電影。
第三十七條國家引導相關文化產業專項資金、加大對電影產業的投入力度,根據不同階段和時期電影產業的發展情況,結合財力狀況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綜合考慮、統籌安排財政資金對電影產業的支持,並加強對相關資金、使用情況的審計。
第三十八條國家實施必要的稅收優惠政策,促進電影產業發展,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稅主管部門依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製定。
第三十九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依據人民群眾需求和電影市場發展需要,將電影院建設和改造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等。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有效保障電影院用地需求,積極盤活現有電影院用地資源,支持電影院建設和改造。
第四十條國家鼓勵金融機構為從事電影活動以及改善電影基礎設施提供融資服務,依法開展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並通過信貸等方式支持電影產業發展。
國家鼓勵保險機構依法開發適應電影產業發展需要的保險產品。
國家鼓勵融資擔保機構依法向電影產業提供融資擔保,通過再擔保、聯合擔保以及擔保與保險相結合等方式分散風險。
對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依照本法規定公告的電影的攝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合理確定期限和利率。
第四十一條國家鼓勵法人、其他組織通過到境外合作攝制電影等方式進行跨境投資,依法保障其對外貿易、跨境融資和投資等合理用匯需求。
第四十二條國家實施電影人才扶持計劃。
國家支持有條件的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培訓機構等開設與電影相關的專業和課程,採取多種方式培養適應電影產業發展需要的人才。
國家鼓勵從事電影活動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學校相關人才培養。
第四十三條國家採取措施,扶持農村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開展電影活動。
國家鼓勵、支持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創作,加強電影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譯制工作,統籌保障民族地區群眾觀看電影需求。
第四十四條國家對優秀電影的外語翻譯製作予以支持,並綜合利用外交、文化、教育等對外交流資源開展電影的境外推廣活動。
國家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從事電影的境外推廣。
第四十五條國家鼓勵社會力量以捐贈、資助等方式支持電影產業發展,並依法給予優惠。
第四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電影活動的日常監督管理,受理對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的投訴、舉報,並及時核實、處理、答復;將從事電影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因違反本法規定受到行政處罰的情形記入信用檔案,並向社會公布。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七條違反本法規定擅自從事電影攝制、發行、放映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予以取締,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以及從事違法活動的專用工具、設備;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有關許可證、撤銷有關批准或者證明文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偽造、變造、出租、出借、買賣本法規定的許可證、批准或者證明文件,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本法規定的許可證、批准或者證明文件的;
(二)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本法規定的許可證、批准或者證明文件的。
第四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發行、放映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的;
(二)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後變更電影內容,未依照規定重新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擅自發行、放映、送展的;
(三)提供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參加電影節(展)的。
第五十條承接含有損害我國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傷害民族感情等內容的境外電影的洗印、加工、後期製作等業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活動,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電影主管部門通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五十一條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等有製造虛假交易、虛報瞞報銷售收入等行為,擾亂電影市場秩序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五十萬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情節特別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電影院在向觀眾明示的電影開始放映時間之後至電影放映結束前放映廣告的,由縣級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二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未經許可擅自在境內舉辦涉外電影節(展)的,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活動,沒收參展的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自受到處罰之日起五年內不得舉辦涉外電影節(展)。
個人擅自在境內舉辦涉外電影節(展),或者擅自提供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參加電影節(展)的,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活動,沒收參展的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自受到處罰之日起五年內不得從事相關電影活動。
第五十三條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體工商戶因違反本法規定被吊銷許可證的,自吊銷許可證之日起五年內不得從事該項業務活動;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自吊銷許可證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從事電影活動的法人、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第五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一)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擅自將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製作為音像製品的;
(二)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擅自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傳播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的;
(三)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補貼資金的;
(四)侵犯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的;
(五)未依法接收、收集、整理、保管、移交電影檔案的。
電影院有前款第四項規定行為,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第五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一)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其他好處的;
(二)違反本法規定進行審批活動的;
(三)不履行監督職責的;
(四)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五)貪污、挪用、截留、剋扣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補貼資金或者相關專項資金、的;
(六)其他違反本法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情形。
第五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因違反本法規定二年內受到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有依照本法規定應當處罰的違法行為的,從重處罰。
第五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嚴格依照本法規定的處罰種類和幅度,根據違法行為的性質和具體情節行使行政處罰權,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制定。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對有證據證明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依法查封與違法行為有關的場所、設施或者查封、扣押用於違法行為的財物。
第五十八條當事人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本法作出的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其中,對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作出的不準予電影公映的決定不服的,應當先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㈥ 你看過的科幻電影中有那些值得研發的黑科技
西部世界 智能機器
㈦ 求一個電影名字 內容是一個軟體天才研發了一個軟體中間在研究室里那個電腦天才出了意外 那個軟體卻自
「星語心願之再愛」我個人不介意你看。因為結局不好。我看完哭得稀里嘩啦的
㈧ 電影CG特效合成共分幾步
特效電影以自己獨特的視覺藝術和精湛的創作技藝來贏得觀眾的熱捧。特效片段,是許多科幻巨作劇情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憑靠它可以升華整部電影的欣賞水平。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只看到了特效成果的展示,卻不曾了解製作過程的細密艱辛,下面是特效電影製作流程簡略圖。
在大型特效電影製作中,研發占據主要地位。研發部門人員以科學家、程序員、數學家為主,為現有的特效製作軟體,比如Maya、Nuke等提供插件,或者是一些獨立的軟體來不斷的進行技術的研發。比如《阿凡達》因為大量採用表演捕捉的虛擬角色動畫方式,在捕捉現場使用了新開發的虛擬攝影機能夠觀看到初步合成的效果。
1、模型製作:模型分為實體模型和數字模型。實體模型由三維製作人員製作出數字版本來。數字模型會製作出不同的面數級別,精細的高面數模型用於最終渲染,中級的模型用於動畫,低面數模型用來視覺預演。現在的大型特效電影需要低面數的模型用於視覺預演故事版的製作。概念設計後製作的圖或者美術部門提供的實物都是進行三維製作的標准,有時也可以直接進行實體模型的製作,用於虛擬角色、重要道具等的製作提示或掃描。
2、動作捕捉:特效電影中的重要環節。在《阿凡達》之前,動作捕捉以形體動作捕捉為主,通常用於中遠景的虛擬角色演員的動畫製作,或者如恐龍、大猩猩等怪物生物的動畫製作。後來,《返老還童》嘗試製作高度模擬的人物面部表情,於是動作捕捉的技術開始朝著「表演捕捉」的方向進行。
3、運動跟蹤匹配:鏡頭跟蹤在底片掃描完成後立刻開始,首先做的是鏡頭軌跡反求,使用諸如BOUJOU、PFTRACK等三維跟蹤軟體,在拍攝現場記錄的鏡頭的參數此時就派上了很大用場,但軟體的默認跟蹤功能否應付高難度的鏡頭運動,還需要跟蹤人員的手工的參數調整或者使用新開發的針對項目的跟蹤軟體進行運作。精確的鏡頭跟蹤完成後,攝影機軌跡會被送入三維軟體或二維合成軟體。除了鏡頭軌跡的反求,還需要進行物體(角色、道具等)的運動軌跡跟蹤。
㈨ 有沒有關於研發型產品經理的好電影啊
恐怖片
《德州電鋸殺人狂》《咒怨》《山村老屍》《午夜凶鈴》
《死神來了》1.2.3.4 《開膛手》《生人迴避》
《死亡幻覺》《鬼月禁忌》《非禮勿視》《墮入地獄》
㈩ 國內電影特效做的比較好的公司有哪些啊
影視特效說到底還是要看片方的投資,捨得燒錢,所謂五毛錢的特效不是指特效值五毛錢,而是片方投資用了五毛錢。在國外牛逼的電影後期特效的製作預算一般佔到整部電影的三分之一,像《變形金剛》甚至佔到百分之八十.
但在中國,大部分有特效製作的電影中,特效預算都在10%-15%,甚至有的電影還不到1%。國內影視製作利潤往往受到前期拍攝的擠壓,前期明星拍攝就佔了大部分預算。所以就特效行業而言,國內影視特效公司就要拼公司規模和技術。因此以下資料統計的都算國內影視特效行業規模比較大的公司。
北京威馳克國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VHQ),公司公眾號顯示該公司總部在新加坡,成立於1987年,在2015年上市,VHQ在北京,新加坡,吉隆坡,台北,雅加達都設有分公司,目前看北京團隊最大,接近400人,公司規模確實大,而且是國際技術背景的公司也有自己的研發部門。先後參與製作《封神傳奇》,《快搶快搶手》,《太平輪》,《王的盛宴》,《九層妖塔》,《大海嘯:鯊口逃生》,《小時代3:刺金時代》,《小時代4:靈魂盡頭》,《狼圖騰》等作品。近期宣傳的《鮫珠傳》是以特效為賣點的電影。看了下預告,特效場面還是很震撼的,個人比較看好,值得關注一下。
Base FX是一家總部位於北京的電影後期特效和動畫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06年底, 華人文化同時宣布將和Base FX共同成立影視製作公司「倍視傳媒」,開發製作面向中國和全球市場發行的頂級視效大片。代表作有《星球7》、《捉妖記》、《侏羅紀世界》等電影的特效製作。
More FX,TVC廣告起家的,最近幾年才發展電影後期特效業務。more多年來其實一直做的比較好的是創作和藝術方向,這根源於創始人都是美術專業出身,相對於同行的其他家而言缺少以特效為賣點的「特效大片」作品。目前作品偏向劇情片,文藝片,代表作《萬物生長》,《重返二十歲》,等等。
天工異彩,該公司算是本土公司了,成立於2006年,他們完成過畫皮2等電影的後期特效製作,天工異彩實際上並不是一家單純的電影後期特效公司 ,包含了數字中間片, 調色, 剪輯, 預告片剪輯,等業務。代表作有《風聲》、《唐山大地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畫皮2》、《一九四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國合夥人》、《危險關系》、《101次求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