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蔡瀾是干什麼的
蔡瀾(1941年8月18日-),廣東潮州人,通曉潮州話、英語、粵語、普通話、日語、法語,新加坡出生曾留學日本,在香港發展事業,電影製片人、電影監制、美食家、專欄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商人,世界華人健康飲食協會榮譽主席。
2. 蔡瀾的介紹
蔡瀾,1941年8月18日出生於新加坡,祖籍廣東潮州,電影監制、美食家、專欄作家、電影節目主持人、商人。與金庸、黃沾、倪匡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有「食神」美稱。1蔡瀾是世界華人健康飲食協會榮譽主席。中國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曾特邀蔡瀾作為節目總顧問。
3. 蔡瀾很牛b嗎
他確實很厲害!
蔡瀾(1941年8月18日-),新加坡出生,祖籍廣東潮州,現定居香港,通曉潮州話、英語、粵語、普通話、日語、法語。
蔡瀾擁有電影製片人、電影監制、美食家、專欄作家、節目主持人、商人等多個職業身份,是世界華人健康飲食協會榮譽主席。
中國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曾特邀蔡瀾作為節目總顧問。
4. 蔡瀾為什麼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金庸,黃沾,倪匡都知道,但是蔡瀾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會寫書和美食評論
蔡瀾(1941年8月18日-),廣東潮州人,新加坡出生,留學日本,在香港發展事業,電影製片人、電影監制、美食家、專欄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商人。少年時代受父親的影響,閱讀了不少現代作家的作品。早年在新加坡《南洋商報》寫影評。十六、七歲時離開新加坡到外國,後到日本留日學習電影製作。
蔡瀾
蔡瀾的父親蔡文玄早年從潮州潮安縣照門蔡村移居至南洋,是一位詩人,後來在邵氏片場的一個分行做幹事,母親洪芳娉則是小學校長。蔡瀾在家中排行第三。
蔡瀾先後在東京、紐約、巴黎、漢城、台北、巴塞羅那和曼谷等地居住過,通曉多國語言。曾向馮康候先生學習書法、篆刻。
1963年蔡瀾到香港後,長期任職邵氏、嘉禾等東南亞最大製片廠的電影監制。監制之電影有:快餐車、龍兄虎弟、福星高照、城市獵人、霹靂火、一個好人、重案組等成龍主演的巨片。
1989年黃沾、蔡瀾、倪匡曾合作主持的電視節目《今夜不設防》創造了香港同時段電視節目的收視紀錄。
蔡瀾寫作多年,已出版之書籍超過 60本,廣東旅遊出版社首批出版的《蔡瀾游記散文精品集》有《蔡瀾的緣》、《附庸風雅》、《忙裡偷閑》、《蔡瀾游日本》、《一點相思》、《狂又何妨》、《海隅散記》、《二樂也》、《放浪形骸》、《樂得未能食素》、《給成年人的信》、《給年輕人的信》12種。
1992年蔡瀾開始進軍商界。創辦監制之產品有暴暴茶、暴暴飯焦等暴暴系列產品,蔡瀾醬料有咸魚醬料、菜甫瑤柱醬、欖角瑤柱醬、勁辣醬等等。其它引薦入口的產品有澳洲有汽紅酒、路士露健康食品等等。
1997年~1999年蔡瀾主持之電視節目有《蔡瀾人生真好玩》及《蔡瀾嘆世界》。
2008年蔡瀾主持TVB電視節目《蔡瀾嘆名菜》。
2009年,年近7旬的才子蔡瀾重出江湖,牽手深圳衛視,打造美食王牌節目《蔡瀾食尚》
電影監制
有美食家稱譽的蔡瀾,與黃同庚。蔡瀾年少時便撰寫影評,十八歲留學日本,得邵逸夫賞識,作了邵氏駐日的分區經理,負責購買日本賣座片送往東南亞發行,並主管香港外景工作和監制一些低成本影片。張徹赴日拍攝《金燕子》,即由蔡瀾接待。一九六三年,蔡瀾返回香港,任邵氏公司的製片經理,往返於台灣和東亞各地。邵氏期間,他不僅參與了多部電影的製作,還曾編劇了《香港奇案》(1976)和《油鬼子》(1976)等片。一九八二年,他轉入嘉禾電影公司,出任副總裁一職,監制電影多部。蔡瀾先後在東京、紐約、巴黎、漢城、台北、巴塞羅拿和曼谷等地居住過,通曉多國語言,常年游盪國外的經驗和信息,為嘉禾跨埠電影製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成龍在海外拍的戲,多由蔡瀾監制。如在西班牙取景的《快餐車》(1984)、西班牙和南斯拉夫取景的《龍兄虎弟》(1986)、日本取景的《霹靂火》(1995)、澳大利亞取景的《一個好人》(1997)等,都是其名下作品。蔡瀾興趣廣泛,口味多變,他還曾自組「大路」電影公司,拍攝了《孔雀王子》(1989)、《力王》(1991)等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