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到底電影在內地達到多少票房才算不撲街
也要看誰來導,小導演小製作票房一億就算不錯,如果是徐崢的話不管投資多少票房低於五億算撲,周星馳吳京的話不管投資多少票房低於十億算撲。像新喜劇之王就算撲街,吳京的攀登者和美人魚2如果票房不過十億就算撲。
❷ 《前任3》的黑馬之路是怎麼樣的
上映十幾天的《前任3:再見前任》(以下簡稱《前任3》)票房已突破15億元,現在正朝著20億大關一路狂奔,這樣一部中等投資成本的國產愛情片,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創下票房奇跡僅僅是因為運氣好嗎?當我們試圖「馬後炮」分析它票房大賣的秘密時,發現它的黑馬之路,確實和其他電影不太一樣。
檔期選得好?
在《前任3》的用戶畫像中,女性觀眾占據六成以上,一線城市購票用戶僅佔13%,二線城市佔比39%,三線城市佔比19%,四線城市佔比27.3%;可以看出小鎮青年和女性觀眾成為購票的主流群體,他們願意把這部讓自己「看哭了」的電影,推薦給更多身邊的朋友。
有人說國產愛情片難出爆款,但當年內地市場「票房黑馬」的傳奇影片《失戀33天》,正是一部小成本愛情片。同樣以「失戀」和「前任」作為賣點的《前任3》,重現了輝煌戰績,失戀的人換了一茬又一茬,而願意為「前任」灑下熱淚的年輕人總會存在。
❸ 《前任3再見前任》為何票房這么高
目前,《前任3:再見前任》還在各大影院上映,在今年大多偏於「嚴肅」的題材電影的氣息下,想要放鬆心情的觀眾們可以去看一下這部電影,希望觀眾看完這部電影後不再輕易說分手,不要錯過這輩子最愛的那個人。
❹ 《前任3》緣何成為爆款
上映10天的《前任3》票房已經突破13億,而元旦檔的四部電影,該片的首日排片只有18.6%,排名第三,可是,排名前兩位的《妖鈴鈴》和《二代妖精》的排片已經現在只有5%左右,且票房累計最高只有3.5億,而《前任3》的排片已經飆升到44.8%,不但把剛剛上映的好萊塢超級IP大片《星球大戰8》踩得死死的,即便同為華誼兄弟的電影《芳華》,上映25天也只有13.6億,當然這個票房成績依然很好,可是,相較於《前任3》,依然略佔下風。
《前任3》為何能夠成為爆款?為什麼不是《妖貓傳》?不是《奇門遁甲》?也不是好萊塢超級大片《星球大戰8》?
《妖貓傳》《奇門遁甲》緣何沒能成為爆款?
最近一段時間,一些大製作的商業電影,無論是陳凱歌導演的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奇幻IP大片《妖貓傳》,抑或徐克監制編劇、眾明星主演的奇幻大片《奇門遁甲》,以及全球票房狂收11億美元、北美票房累計超過5.4億美元、來自好萊塢的超級IP大片《星球大戰8》等等,都沒有成為市場中的爆款。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原本被市場並不看好的一部中等製作的愛情喜劇《前任3》,在首日排片只有18.6%的前提下,憑借超高的上座率,不但完美逆襲同檔其他三部新片,更是連《星球大戰》也踩在腳下。
我們先說陳凱歌導演的《妖貓傳》,按理說,這部電影的投資並不小,當初還因為日本方面把海報上打出150億日元製作費而引發了陳紅和國內媒體的一段小插曲。但是,上映18天的《妖貓傳》累計票房約5.17億,同檔期上映的《機器之血》也僅僅邁過3億票房關口,都沒有達到票房預期。
即便是《妖貓傳》在上映次周,也進行了兩天的票補,助推了一下票房高度,但並沒有在市場上起到什麼大的作用。當然,上映的其他電影,大家也都進行了票補,但現在看來,有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後勁並不足。所以,都沒有成為爆款。
如果單就電影本身而言,《妖貓傳》的電影品質是沒得說的,各個方面都是優秀的。然而,對於陳凱歌導演而言,我們能夠從電影中看出來他的糾結,因為他既想把《妖貓傳》打造成一部商業大片,但,並沒有放棄導演的藝術情懷,以至於,帶給觀眾的感覺是,《妖貓傳》既是商業電影中的藝術片,又是藝術電影中的商業片,兩邊都不純粹。
最最重要的是,不同的觀眾在這部電影當中都能看到不同的關注點,唯獨沒有形成與當下主流觀眾的情感交集點,也就是說,看完了電影,你會覺得牛,各方面都牛,但是,這和我又有什麼關系呢?沒有集中地訴求點是與觀眾打成一片的。所以,看完也就完了,沒有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不具備泛社會化傳播的基因。
《奇門遁甲》也是如此。純特效電影,如果口碑一般,只能滿足一部分觀眾的觀影訴求,賺回一個基本票房,很難有大的作為。包括《星球大戰8》也是這樣。就國內觀眾而言,即便是好萊塢特效大片,純粹沖著特效觀影的受眾已經逐步在減少,除非電影好得不得了,或者同檔期沒有其他對手,否則,市場是殘酷的。
《芳華》《前任3》緣何成為了爆款?
今年元旦檔的市場大盤其實已經非常不錯了。相對於去年同檔期,可以說增幅巨大,接近翻倍。當然,這裡面有一定的票補作用,但,這又是公平的,因為大家都在做,可,最終能夠勝出的,還是觀眾的選擇。
《前任3》上映10天票房突破13億,比《芳華》的票房走勢還要凌厲,按照目前的票房走勢,該片總票房將突破20億。但,如果不是該片的票房這么高,我是不會走進影院觀看的,因為,前任系列中的前兩部,第一部我覺得還可以,但第二部就完全看不下去,所以,第三部首周上映時我都沒有選擇去看,而是次周周末才去看的。
即便看完了,我也並不認為該片的電影品質是好的,坦白地說,如果這部電影不是華誼兄弟的項目,如果不是王忠磊是總製片人,而是其他人的其他項目,這個劇本在影視圈和投資圈走一圈,敢說這個劇本好的,我不敢說沒有,但至少是不多的,不被投資人否定死才怪。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劇本,一個項目,人家成為了2018年的第一部爆款。其實,很多影視項目在初始階段,往往會被人為因素而忽略,有的人甚至有的公司的審核團隊會用自己的慣用模式和思維來評價這個劇本爛,那個劇本牛,而放到市場上,很多起初被人為很牛的劇本拍出來的電影往往賠得一塌糊塗,而被人為很爛的劇本拍出來的電影反而票房大賣。
這,就是市場,這就是觀眾的選擇。其實,誰都沒有權利否定觀眾的選擇。雖然我依舊堅持前任3並不是一部及格的電影,但觀眾喜歡就是硬道理。
觀眾為什麼會喜歡這部電影,而不是其他電影呢?這就和《妖貓傳》為何沒有成為爆款的原因是相反的,因為《前任3》的主題表達和觀眾的情感產生了共鳴,並不是所謂有情感共鳴的電影都成為了爆款,但,能夠成為爆款的電影一定都是找到了與觀眾的情感共鳴點。
《芳華》也是,《芳華》引發了中老年電影觀眾的情感共鳴,而《前任3》則直擊年輕人的情感領域,引發了主流觀眾的情感共鳴。包括同樣上映初期不被市場認可的《尋夢環游記》,恰恰是電影里的情感共鳴讓更多觀眾成為了「自來水」,紛紛為電影打CALL,繼而促使該片票房逆襲,以至於該片上映了46天,票房逼近12億,而該片上映首日的排片佔比只有9.8%,比《前任3》還低很多。
所以,任何一部電影要想成為市場的贏家,沒有情感共鳴是難以達成的,這似乎也給中國電影人提了一個醒,票房電影未必一定是大製作大特效大卡司,電影所引發的情感共鳴才是催生一部電影票房成功的必要元素。
❺ 到底電影在內地達到多少票房才算不撲街
電影是否虧損,與投資息息相關。以1億元投資的電影為例,若要實現3億元的票房收入才能達到盈虧平衡點。通常情況下,5億以上的票房表現被認為是較為優秀的。當票房突破10億時,該電影將躋身全中國乃至美國大片的歷史票房前40名。如果票房進一步攀升至20億,則有望進入中國歷史票房的前10名。相比之下,一般的中國大片如《戰狼2》,其投資規模大致在2億元左右,因此,在6億元的票房水平上即可實現盈虧平衡。
對於娛樂片而言,其成本相對較低,以《前任3》為例,其投資約為5000萬元。這意味著《前任3》在1.5億元的票房水平上即可實現盈虧平衡。此外,電影的利潤分配涉及多個環節,包括電影發展基金5%,營業稅3.3%,院線50-60%,以及剩餘部分歸製作商和發行商所有。
電影的票房收入,通常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電影發展基金收取5%的票房收入,營業稅收取3.3%;院線則獲得50-60%的票房收入;剩餘部分則歸製作商和發行商所有。
由此可見,電影在內地達到多少票房才算不撲街,關鍵在於其投資規模和成本結構。對於高成本的大片,需要更高的票房才能實現盈虧平衡,而娛樂片則相對容易實現盈利。票房收入的分配也直接影響到電影製作和發行商的利益。
❻ 前任三票房 賺了多少
前任3的投資大約為3千萬。按照常規,1億票房即可回本。而前任3大約票房19.4億。這樣賺錢如下:
電影發展基金5%,營業稅3.3%,合計8.3%,約1.61億。這些給國家
院線50-60%,我們按50%來算,給電影院大約為9.7億。
剩餘8億全是給製片方的,而製片發行方扣除成本(三千萬),就是凈賺的了。
大約凈賺7.7億多。另外,製作發行方可以在後期受益再賺一筆,例如在電視頻道放映、網路直播以及製作光碟等。一般這樣的優秀電影有幾千萬的播放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