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院一般都是靠什麼賺錢的
電影院一般都是靠賣票賺錢,除此之外還會售賣一些飲料,爆米花等,靠賣零食和飲品賺的錢會比賣票掙的錢更多一些。現在很多電影院都陸陸續續開業了,而且最近也上映了很多部非常好的作品,所以時間允許的話,一定要去電影院看電影,這樣感覺才好。2020年,我還沒有去電影院看過電影呢,因為最近工作很忙,需要自己處理的事情很多,所以希望接下來能抽出時間和愛人一起去看場電影。
② 春節檔票房和觀影人數下滑,影院頻繁開展營銷活動,院線影院到底怎麼了
影廳冠名廣告是指企業以年為單位冠名影城的某一個影廳,將該影廳廳名命名為與企業名稱、品牌或形象相關的個性化名稱,並配以成體系的影城整合延伸宣傳,從而達到推廣目的廣告模式。如此密集地開展相關營銷活動引發業內的熱議——到底院線影院怎麼了?
春節檔票房和觀影人數下滑
影城都做影廳的冠名是司空見慣的,而這門生意幾乎也沒有任何門檻。大多數影城並沒有對冠名商設置任何准入門檻。「冠名商進駐影城投放冠名影廳,原則上沒有門檻,基本上行業內都是你給錢,我就給你投放。」李先生說,一般憑企業的營業執照便可進行冠名,基本上所有影廳均可冠名,並且越是高規格的影廳冠名價格越高。
目前有不少影院有冠名廳的存在,比如中影南方國際影城的芝華仕頭等艙廳,學府影城的果果公寓廳,金逸影城瀘州銀行廳、cgv影城的摩摩噠廳等。從這些冠名廳來看,冠名品牌從親民的家居行業,到酒店品牌以及金融等多個行業。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影投公司通常對合作品牌會有一定的門檻。從目前合作來看,像銀行、房地產、汽車類、保險等偏高端行業,都是目前冠名廳主要合作的對象。
電影在營銷層面的好,體現在打分平台與社交媒體上的好,以及觀眾「覺得好」,都只是電影評價體系的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真正的好,是觀眾的口口相傳,是買票觀看,是用腳投票——誰也阻攔不住地走進影院,觀賞並享受電影。如果只是為了打發節日時間,或者說為了滿足社交需求,那麼看電影早已經不是重要選擇,更不是唯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