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鏡頭:
我們看電影,正常情況下,電影放映機和攝影機轉換頻率是同步的,即每秒拍24幅,放映時也是每秒24幅。這時銀幕上出現的是正常速度。如果攝影師在拍攝時,減慢拍攝頻率,小於24格/秒時,放映時,銀幕上就出現了快動作,又叫「快鏡頭」。快動作的鏡頭運用得當,會產生一種誇張的喜劇性效果。例如:用每秒拍四至六幅的畫面給一匹跑得很慢的馬拍電影,再用每秒24幅的正常速度放映,銀幕上就會出現馬跑得飛快的畫面。
慢鏡頭:
如果加快拍攝頻率,如每秒拍48幅,那麼,放映時,仍為每秒24幅,銀幕上就會出現慢動作,這就是通常叫的「慢鏡頭」。慢鏡頭在影視的造型中有特殊的意義。它能人為「延緩」動作節奏,「延長」動作時間,使觀眾看清在正常情況下看不清的一些動作過程,因此普多夫金稱慢鏡頭是「時間的特寫」是一種有意識引導觀眾注意的方法。
② 電影中看著人物在場景中很快行走的效果怎麼做出來的
先正常拍攝,在製作是加快每個畫面間隔的時間,這樣演員的動作就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