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微電影掙錢嗎
問題一:拍微電影怎麼賺錢的? 拍攝電影的目的有辯笑如多種,除了公益廣告和某些用途之外,最重要的當然是收益。
如果您拍的微電影知名度特高,可以到電影經紀公司那裡去申請翻片銷售,很多網站和電影公司會需要,這種是需要申請知識產權保護的。因為這畢竟是涉及到文化產業的事宜。也需要文化部門批准審核和頒發影視許可證等。
另外一個簡單的賺錢模式是:上傳。上傳到網路中大的門戶視頻網站。例如:優酷,56網。等只要您的微電影不涉及個人隱私等問題,只要這些網站審核通過,只要您的微電影網路知名度和點擊量達到很多很多,您賺錢就簡單了。升虧在這樣的模式中賺錢,需要注冊那些網站,然後加入視頻分享計劃。把您的賬號和相關信息提交即可。
娛樂吧網 提供資料。僅供參考。
問題二:微電影該如何賺錢麻煩告訴我 侯振權在本次
移動互聯與媒介創新高峰
論壇的分論壇三「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媒體創新」中
平台與贊助商的利益瓜分
微電影的產生與網路視頻平台的發展壯大和激烈競爭有關。它獨有的低成本、低風險、原創性、靈活性能夠保證了網站在運營時享有更多的主動權,為網站帶來更大的利益。
2010年下半年優酷出品了11度青春系列微電影,其中《老男孩》一片被視為微電影產業的里程碑,真正開啟了微電影時代。
微電影的第一個發展階段被侯振權稱為「視頻大佬間的游戲」,正因為微電影特有的優勢,它又
走入第二階段
「廣告商的盛宴」。
廣告需要採用更軟性、更靈活、更易接受的營銷方式,而定製專屬於品牌自身的微電影逐漸成為新的行業趨勢。通過微電影,可以把產品功能和品牌理念與微電影的故事情節巧妙地結合,用精彩的視聽效果達到與觀眾的情感交流,使觀眾形成對品牌的認同感。
出身決定出路。侯振權說:「
在這兩個階段里,
一部成功的微電影的收益大部分被視頻平台與贊助商瓜分,到了創作者的手中就所剩無幾了。」
優秀微電影收益率一比上千
「微電影到底賺不賺錢?雖然目前可以賺錢的微電影十分少,但是中國的微電影產業已經成熟,山野模式也已經開始,在未來將產生巨大的利益空間。」侯振權說,
「國外優秀的微電影製作成本不到五百萬能有四億美金的票房,收益率達一比幾千倍。」
發展之初,微電影與電影相比收入的渠道少,只有植入廣告
,貼片。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微電影的受眾大增,網路院線和手機院線成了微電影收益的主要來源。
侯振權舉例說明,現在市場上能賺錢的微電影,例如《上位》、《青春失樂園》,涉及的題材都較為敏感,是在電影院與電視上看不到的又貼近廣大老百姓真實生活的題攜啟材。這些微電影能夠受到關注,是當代人情感的一種釋放。這小小一部分的「釋放」就給微電影產業帶來巨大的商機,可見這個產業發展空間之大。
侯振權也給在場對拍攝微電影有興趣的學生提出了建議:「拍之前首先要把想拍的片子類型化,是拍愛情片、青春片還是驚悚片,然後要有一個比較完整和特別的劇本。現在人人都能拍微電影。」
媒介融合求發展
微電影也逐漸受到傳統媒體――電視的青睞。
陝西廣播電視台研究發展部主任李榮介紹了陝西電視台著力打造的微電影節目「華夏微電影」,這是國內首檔微電影專業品鑒節目,為微電影與電視的融合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鑒。
論壇上,陝西廣播電視台副台長胡勁濤向在座的學生發出邀請,陝西衛視願為廣大學生開放平台,徵集優秀的微電影,並且提供每一部十萬元的獎金。
問題三:微電影是怎麼掙錢的。 火了就有版權廣告這都是錢啊萬一再被國內播放巨頭看上了就發達了
問題四:拍微電影能掙錢嗎 如果是想賺錢的話,還是想別的路子,如果是愛好拍微電影,那就祝你好運
問題五:拍微電影賺錢嗎 看什麼樣的微電影了,要是那種商業性的微電影,被採納之後很賺錢,但最重要的還是打出名氣,創意、團隊、攝像機、視頻處理技術、場景、服裝、天氣等等,缺一不可
問題六:微電影怎麼能賺到錢 微電影的盈利空間管曉傑自身是「80後」,對年輕受眾心理的把握源自他對這一人群的用心琢磨,以及長期浸淫於網劇、互聯網廣告培養的直覺:知道什麼東西在網上能火。大學學新聞的他,畢業後最早是在電視台、報社做記者,而後進入成都聚友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做到高管。因為喜歡電影,他很早就開始玩DV,2005年憑一部救助失學女童的公益短片拿到了「湖南首屆DV大賽」最佳DV電影獎、最佳導演獎,2007年到北京組建工作室,獨立拍攝網劇,並代工製作奧迪、海爾、聯想等諸多品牌的病毒式創意廣告。彼時,視頻網站們還都處於起步階段,有許多類似管曉傑這樣的小團隊伴生其左右,但這些年來的路徑也與視頻行業一般多舛,許多人都轉行了。而管曉傑通過製作一部23集的真人動漫網劇《電影少女》找到了方向。那是2008年,他第一次嘗試了植入廣告,對象是吉林公主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米月光牌有機大米。雙方商量按照視頻點擊核算價值,用9元/斤的大米來結算。於是廠家准備了幾萬斤大米。誰知網劇上線後非常火,點擊量足有100萬斤大米。當時網劇的製作成本很低,只有13000元,收益翻了將近100倍。而且,管曉傑把視頻放在了移動、聯通的手機電視和酒店VOD系統上付費觀看,又收回了10倍成本。他開始琢磨這裡面的商業模式和盈利空間。
由於代工廣告時與策劃者溝通密切,他嘗試進入了病毒營銷策劃,比如蒙牛「新養道」與章子怡導演處女作《非常完美》的捆綁宣傳。2010年底,徐茂棟的「百分通聯」給到他幾百萬的天使投資,供他實現由廣告代工轉作內容自主品牌的想法。籌備半年後,《青春期》進入到了拍攝階段。對於《青春期》的走紅,他認為在意料之中。因為題材接地氣,受眾群集中,加之1年之內連續出了3部,熱度一降下來立刻又拉上去了。「我能火的原因就是我不停地出。《青春期》至少會拍到5,馬上上線的下一個系列《上位》依然會以1年3部的速度推出。」管曉傑這樣總結一炮打響的原因,「《老男孩》2010年就出了,現在也沒出續集。《讓子彈飛》再火也就是三個月、半年,延續不了整年。而美國大片一旦成功就會成系列地出,《超人》、《蜘蛛俠》、《變形金剛》。也許劇情不見得多好看,但通篇都在塑造人物,再配上刻骨銘心的愛情,我就是要學這種模式。」
除了內容產品,光影華視的網路營銷能力以及與視頻網站常年積累的關系也居功至偉。在發行推廣方面,其與芭樂建立了長期合作,由芭樂主推視頻網站,自己則側重於微博、人人等社區互動。芭樂的業務形態與光影華視非常相似,但管曉傑認為,雙方合作的空間反而大於競爭空間,因為市場太大、玩家太少。「若說競爭,我們相比芭樂、華影盛視、視頻網站而言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們是獨立內容提供商,身上沒有盛大、酷6、媒體等任何標簽,可以做全網營銷。」管曉傑說,「就好比,優酷會推酷6的自製劇嗎?不可能。但我們可以。」作為一個新生行業,微電影的未來走向還遠未清晰,主流盈利模式無外乎廣告植入、客戶定製兩種,相對單一。
管曉傑認為,光影華視的盈利模式至少有5項,且均已處在進程中:內容付費,一方面從《青春期2》開始在視頻網站嘗試完整版付費觀看,另一方面與運營商合作推手機電視;廣告植入,典型如《青春期3》中的網游《桃園》的廣告植入,目前該項收入是製作成本的2倍;影視周邊,包括手機殼、移動充電器、抱枕、書包等,也包括同名小說、話劇、藝人App、影片中音樂及歌手的巡迴演唱會等;藝人經紀,目前已簽3位藝人,其中女主角趙奕歡的廣告身價逼近三線100萬左右;內容轉換,從即將上線的《上位》開始,作品都是按院線標准拍攝的,但會剪出微電影、院線兩個版本。
......>>
問題七:現在微電影好做嗎?能賺到錢嗎?感覺挺靠譜的,但是很猶豫 應該是在20000之間,大多數消費者會選擇名牌產品每個產品品牌不一樣,這個價格大概屬於一個范圍,而且還需要根據要求來定,價格低肯定質量一般,如果想找個好點的,就需要加錢另選,自己考慮好性價比和需求。這種價格比較高的必須要慎重選擇,多作參考。
問題八:拍微電影可以賺錢么 你好 請問你學什麼專業的 和電影編輯相關么 在不在北京 今年五一 我們第一部電影先導片拍完了 下半年我們在醞釀新的微電影
前途和錢從個人的角度 我覺得是應該這樣判斷 如果你愛一行 那麼你會迸發出你想不到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這時前途和錢僅僅充當的是附帶效益源源不斷向你靠攏 但如果你先從前途和錢出發 那可能就不是特別的游刃有餘
問題九:拍微電影可以賺錢嗎? 恩恩,當然是可以掙錢的啊
只要你拍的足夠好的話
那光靠網上的點擊量你也能掙不少錢呢
反正處處都存在著商機了
問題十:我個人拍了幾部微電影該怎麼賺錢 缺數錢的不?你發達了我可以幫忙數錢。
『貳』 拍攝個微電影需要多少錢
微電影起源於草根,最初的形式多為各種相機和DV拍攝的「小短片」。這些作品雖多姿多彩,但缺乏專業性。然而,隨著類似中美安迪影視這樣的專業影視機構的加入,微電影開始逐漸步入正軌,從最初的個人隨性表達,逐步提升至電影級別的製作水平。
微電影的投資規模差異極大,從幾十萬到幾千萬不等。這取決於製作團隊的專業程度、拍攝設備的檔次以及後期製作的復雜度。對於小型團隊或個人創作者來說,幾十萬元足以拍攝一部具有較高水準的微電影。而大型製作團隊可能需要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投入,以實現更高質量的視覺效果和更復雜的故事敘述。
在製作過程中,資金的投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拍攝設備、場地布置、演員費用、特效製作、後期剪輯與調色等。對於小型製作,可以選擇較為經濟實惠的拍攝設備,如單反相機或小型DV,並尋找免費或低成本的拍攝場地。而對於大型製作,可能需要租賃高端專業攝影設備,並在專業的攝影棚內進行拍攝。此外,演員費用也是資金消耗的重要部分,頂級演員的出場費可能高達數十萬元。特效製作和後期剪輯同樣需要大量資金支持,這包括聘請特效團隊、購買特效軟體以及後期製作人員的薪酬。
除了上述直接的資金投入,製作微電影還需要考慮其他間接成本。例如,宣傳推廣費用、版權費用以及製作周期內的各種意外開銷。宣傳推廣是確保微電影能夠被更多人看到的關鍵環節,而版權費用則涉及作品的合法使用問題。製作周期內的各種意外開銷,如設備故障、人員變動等,也可能導致額外的資金支出。
總之,拍攝一部微電影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才能確保最終作品的質量與影響力。無論是小型製作還是大型製作,都需要合理規劃資金使用,以實現最佳效果。
『叄』 如何申請版權登記版權登記有什麼費用
申請人提交登記申請材料--登記機構核查接收材料—通知繳費—申請人繳納登記費用—登記機構受理申請—審查—製作發放登記證書—公告。
申請作品著作權登記應當提交的材料及要求:
(1)按要求填寫完整的作品著作權登記申請表;
(2)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3)權利歸屬證明;(4)作品的樣本(可以提交紙介質或者電子介質作品樣本);
(5)作品說明書(請從創作意圖、創作過程、獨創性三方面寫,並作者簽字);
(6)委託他人代為申請時,代理人應提交申請人的授權書;
(7)代理人的身份證明。
版權登記的費用會根據不同的作品類型,登記時間快慢等因素出現不同,目前版權登記具體的費用如下:
一、如果大家申請的是文字作品、美術作品、攝影作品、音樂作品版權登記,那麼需要繳納的費用為598元/件。
二、如果大家申請的是設計圖作品、示意圖作品版權登記,費用會相比前面的哪些作品高一些,目前是898元/件。
三、影視作品,如宣傳片、廣告片、微電影等版權登記,登記費用為798元/件。
在繳納了版權登記的費用之後,一般情況下20-30個工作日就會為大家下發登記證,如果大家比較著急,可以申請加急處理,申請加急處理需要對增加一些費用,目前加急費用的收費標准為10個工作日--998元;3個工作日--3000元;2個工作日--5000元;1個工作日--10000元。
『肆』 拼多多有賣小電影的店鋪嗎拼多多賣電影放什麼類目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拼多多作為一個新興的電商平台,吸引了眾多商家入駐,商品種類也日益豐富。然而,對於是否能夠在拼多多上購買到小電影,即通常所說的短視頻、微電影或者短片這樣的問題,需要從平台規則和商品分類的角度進行分析。
一、拼多多有賣小電影的店鋪嗎?
1. 平台規則
拼多多作為一個正規的電商平台,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不允許銷售或傳播任何形式的非法和違規內容。
2. 內容合法性
小電影如果是合法的、具有版權的影視作品,且商家擁有相應的銷售和傳播許可權,理論上可以在拼多多上銷售。
3. 版權保護
拼多多平台注重版權保護,任何未經授權的影視作品銷售都是不被允許的。
4. 店鋪類型
拼多多上可能有店鋪銷售合法授權的影視作品,但這些店鋪需要嚴格遵守平台規則和國家法律法規。
5. 審核機制
拼多多平台會對商家和商品進行嚴格審核,任何違規內容都將被下架,商家也可能面臨處罰。
6. 用戶舉報
拼多多鼓勵用戶積極舉報違規內容,共同維護平台的良好購物環境。
7. 正規渠道
拼多多建議用戶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影視作品,以保證內容的合法性和質量。
8. 法律法規
商家在拼多多上銷售影視作品,需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如《著作權法》等。
9. 消費者權益
拼多多致力於保護消費者權益,打擊侵權盜版行為,維護消費者能夠獲得正版影視作品的權利。
10. 社會責任
拼多多作為企業,承擔著社會責任,通過打擊非法內容的銷售,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
二、拼多多賣電影放什麼類目?
1. 影視作品類目
如果拼多多上有商家銷售合法授權的影視作品,通常會被歸類在「影視作品」或「數字產品」類目下。
2. 虛擬商品
影視作品通常被視為虛擬商品,因為它們以數字形式存在,不涉及物理商品的運輸和存儲。
3. 版權商品
合法授權的影視作品作為版權商品,需要在商品描述中明確版權信息和授權情況。
4. 合規審查
商家在上架影視作品時,需要通過拼多多的合規審查,確保內容的合法性和適宜性。
5. 分類明確
拼多多要求商家對商品進行明確分類,便於消費者搜索和平台管理。
6. 避免違規
商家在銷售影視作品時,需要避免將商品歸類在錯誤的類目下,以免違反平台規則。
7. 用戶體驗
正確的商品分類有助於提升用戶體驗,讓消費者能夠快速找到所需商品。
8. 搜索優化
合理的商品分類有助於搜索優化,提高商品在搜索結果中的排名。
9. 營銷活動
拼多多會根據不同的商品類目舉辦營銷活動,正確的分類有助於商家參與活動。
10. 平台政策
商家需要遵循拼多多的平台政策,合理設置商品類目,確保商品信息的准確性。
拼多多作為一個正規的電商平台,嚴格禁止銷售和傳播非法內容,包括未經授權的影視作品。商家和消費者都應該遵守法律法規,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和銷售影視作品。同時,拼多多通過嚴格的審核機制和用戶舉報系統,維護平台的良好購物環境,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健康有序的市場發展。
『伍』 微電影的出現給影視廣告未來發展帶來了什麼影響
相比傳統廣告而言,微電影更注重整體故事的構造,通過講述故事把品牌的訴求點或情感訴求點告訴公眾,而並非單純在畫面上出現某一產品或品牌LOGO。微電影意在引發觀眾探尋,並最終參與互動。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