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待電影《明日戰記》營銷方式
我見過的最嘆為觀止的「賣慘營銷」是電影《明日戰記》的「賣慘營銷」,盡管後來電影票房成績不錯,但不少觀眾被「賣慘營銷」激起逆反心理。
「賣慘營銷」是電影宣傳的一種哪廳清常見策略,其手段包括打情懷牌、苦情牌,或與愛國主義情懷綁定等。靠刺激觀眾的情緒,博取同情,進而將情緒轉化為票房。客觀上講,有些影片門類相對小眾,排片不足,影響票房的情況也的確存在,在此情形下,坦陳自己的「慘」,吸引更多關注的目光,或許也能暫時實現逆襲。但使用此類「賣慘營銷」的成功案例是極少數的,更多的情況還是,當其他營銷手段缺乏效力時,片方計無所出,不得已轉向「賣慘」。黔驢技窮的後果往往是即便再「慘」,也難有人問津。
其實在資訊高度發達、影片評價體系比較健全的今天,一部影片質量如何,觀眾心裡都有一個大概的認知。好影片被埋沒的概率越來越小,電影營銷的難度越來越大。如果影片質量不過關,沒有賣點,很難吸引觀眾。
「賣慘營銷」或許具有一定的短期效果,但註定不是長久之計。難道因為片方足夠慘觀眾就要放低標准、無限度地容忍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作為消費者,觀眾只會為好片子、真正打動人的作品買單。從整個行業的角度講,如果人人都來賣慘,不在內容上用功,那行業只會陷入李前混亂。《明伏森日戰記》此等操作,容易產生負面的示範作用,助長歪風邪氣,是不值得提倡的。只有回到內容的質量上,觀眾才會甘願貢獻電影票。
2. 「口碑營銷」才是電影推廣的最理想形式
電影的營銷手段就是影片展開宣傳推廣,促成消費者走進電影院,達到擴大電影的利潤的目的。很多人可能認為廣告營銷僅僅是播播廣告視頻海報,然而從廣義上說,為了達成廣而告之效果的一切營銷手段都是廣告。就電影來說,可分為兩大類及線上推廣與線下推廣。線上推廣是電影這種商品最常使用的宣傳手段,例如視頻網站廣告,以及社交手機軟體啟動圖片廣告投放等等。線下推廣諸如張貼海報,以及路演宣傳,提前放映,與影院經理、及媒體、觀眾溝通、推介電影內容、賣點及向影院經理要排片支持、向媒體曝光電影宣傳信息、與粉絲口碑觀眾溝通交流電影內容、傳遞電影情感。以及與部分行業進行整合營銷,比如餐廳之類。很明顯,春節檔的《捉妖記2》在這方面的力度是最大的,創造單日票房歷史,但隨即遭遇滑鐵盧。這足以說明廣告推廣的短板是只能短期促成爆發,質量不高的影片無法留住觀眾的心。電影作為一種商品,最直接的目的是推向市場,獲取利益,那麼與商業中所有的商品一樣,都需要使用營銷手段來擴大利潤。口碑營銷就是最好的商品營銷手段。
我們說的營銷推廣輪蘆手段都是銷售者主動進行的營銷手段,商業中有一種被動的也是所有商品都夢寐以求的營銷手段,那就是口碑營銷。說起口碑營銷,相信不少經商或者做銷售的朋友感同身受,消費者對商品的宣傳才是最好的宣傳。消費者都是挑剔的,如何鎮搭才能讓你的產品能讓消費者自發的宣傳呢?那就是質量,或者說是消費者喜歡整個消費過程,就是客戶體驗好,這種營銷方式是持久的,「老店」觀念其實就是一種口碑營銷。 在電影市場中,影片質量是獲得口碑營銷的基礎,獲得「自來水」群體就是獲得口碑營銷的標志。近年來,不少電影獲得了口碑營銷手段。正在上映的《紅海行動》就是其中一部,單日票房已御桐拿逆襲,截至目前,已經高居內地票房紀錄第二名。
不知各位觀眾還記不記得使「自來水」群里爆發的國產動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超過9億人民幣的票房成為國產動漫的標桿,短期內同類型國產片能超過的可能就只有該作續集了吧。
獲得口碑營銷的影片當然少不了《湄公河行動》
獲得「自來水」青睞的部分電影質量不算頂尖,但與競爭隊手太弱,並且此類影片都給觀眾負責的態度,觀眾觀看後自然會接受以及推廣。毫無疑問「自來水」現象還會持續下去,希望中國電影市場形成真正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局面。審查嚴格是借口,不注重質量才是真。
3. 六招教你玩轉互聯網影視營銷
一、話題炒作和意見領袖主導的社會化媒體營銷
話題炒作一直是電影營銷中的常規手段,而隨著互聯網的移動化和社交化,話題營銷也逐漸碎片化,更加強調互動。電影可以通過官方賬號、導演、演員等相關人員的社交媒體發布電影花絮、海報、宣傳片等,吸引粉絲關注,同時關注輿論熱點,跟隨炒作話題。例如,韓寒在電影《後會無期》的拍攝及上映期間,在微博上製造了許多熱門話題,成功提升了電影的熱度。
二、視頻營銷
隨著視頻化趨勢的發展,視頻營銷已成為電影營銷的一個重要渠道。電影可以通過製作病毒視頻、網劇植入以及在線視頻訪談等內容,增強觀眾的代入感,打造富有奇幻懸疑色彩的電影形象,引發觀眾的好奇心。例如,電影《催眠大師》在上映前推出了多個與催眠相關的病毒視頻,成功吸引了觀眾的注意。
三、主題曲營銷
主題曲營銷已成為電影營銷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一首與電影契合的好歌不僅能在電影上映時輔助傳達情緒、打動觀眾,也有可能增大電影的推廣傳播力度繼而推動票房。例如,《小蘋果》作為電影《老男孩之猛龍過江》的主題曲,在網路上走紅,為電影帶來了大量的關注和票房。
四、與購票網站、電商合作
網路購票已慢慢成為電影觀眾購票的主要渠道,電影片方與購票網站、電商的合作也成為了常見的營銷方式。通過合作,電影可以推出活動影票、低價票和秒殺票等,吸引更多觀眾走進電影院。例如,在婦女節期間,電商平台與多家院線合作,推出優惠活動,使單日票房達到了1.2億。
五、電影主題相關APP營銷
電影可以通過與知名APP深度合作,實現電影的跨界營銷。例如,電影《致青春》與游戲APP《找你妹》合作推出的《找你妹致青春》,通過推出特別關卡,將電影與游戲緊密結合,吸引用戶關注。
六、眾籌營銷
眾籌營銷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電影營銷方式。通過金融眾籌讓網友參與電影製作,同時獲得娛樂權益,如劇組探班、明星見面會、電影周邊等。雖然眾籌營銷帶來的電影消費者比較有限,但對於粉絲營銷來說,如果粉絲對電影的某位主演明星,或者電影IP本身有極大的關注度,他們會有強烈的意願通過投資眾籌產品獲得娛樂收益的動力。
4. 你知道互聯網電影是怎樣營銷的嗎
視頻營銷:媒體的發展趨勢除了移動化和社交化,還有一個趨勢是視頻化。因此視頻營銷也成為電影營銷的一個重要渠道。視頻營銷的內容主要包括病毒視頻,網劇植入以及在線視頻訪談等。
2014年的熱門電影《催眠大師》在上映前先後推出「催眠檔案」和「徐錚展催眠術」等病毒視頻,視頻不僅仔細描述了「催眠」這一全球風靡且略帶神秘色彩的行為,同時也將影片片段巧妙地連接在視頻中,將徐錚主演的「國際知名催眠導師徐瑞寧」這一角色與世界級催眠大師進行比較,增強了視頻的代入感,同時也將《催眠大師》這部影片打造得富於奇幻懸疑色彩,引發了觀眾強烈的好奇心。
鄧超導演的《分手大師》則是通過同名網劇提前預熱,製造口碑,形成觀影期待。此外,在電影上映前,《分手大師》影片主創人員開始接受視頻網站訪談,比如騰訊視頻的《首映禮》欄目等。視頻網站流量大,分享度高,在一段時間內集中參加視頻網站訪談在短時間內形成關注和分享熱點,強化電影在觀眾心中的形象,為提高票房做沖刺。主題曲營銷:當下,主題曲營銷已成為電影工業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一首與電影契合的好歌不僅會在電影上映時輔助影片傳達情緒、打動觀眾,也有可能增大電影的推廣傳播力度繼而推動票房。
如果要評選2014年中國歌壇的最有影響力的歌曲,那麼《小蘋果》肯定是一個重要的競爭者。作為一個電影的主題曲,它不僅登上春晚,而且兩位主演登上全美音樂獎舞台。從電影營銷角度看,這首歌的走紅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營銷。
除此之外,《匆匆那年》、《後會無期》、《狼圖騰》、《左耳》等熱門電影都選擇了在電影上映前發布人氣歌手演繹的主題曲,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
電影片方之所以對於主題曲如此重視,主要還是因為其對影片前期營銷預熱的貢獻巨大。以《狼圖騰》為例,據片方提供的數據統計,電影主題曲發布三天後,網路熱搜指數增長3倍,微博熱詞搜索指數增長10倍。主題曲對於電影的關注度與影響力有如此顯著的營銷,也就難怪電影片方對其提起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