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出產電影,電視劇最多的是哪國
中國電視劇產量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在海外最有影響力的有10部
中國是一個電視劇生產和播出大國,年產電視劇產量達到三萬集左右,位居世界第一。但「播出大國」的頭銜不應該僅僅只局限在產量上,還應該加強質量,應該加大國產電視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雖然我們在這方面做的還並不夠,但近年來還是有許許多多的優秀作品成功銷往海外,走紅世界。下面就為大家盤寬爆紅海外深受外國觀眾喜愛的十部電視劇。
《媳婦的美好時代》、《甄嬛傳》、《還珠格格》、《流星花園》、《上海灘》、《三國演義》、《康熙王朝》、《西遊記》、《新白娘子傳奇》、《射鵰三部曲》
電影產量最高的國家是奈及利亞,設備和技術水平不足,不具備國際性。
印度是世界是電影產量非常高的國家,每年生產的電影有900——1000部之多。印度的電影中心在孟買。像美國有個好萊塢一樣,印度有個寶萊塢。
Ⅱ 世界上總共出過多少部電影
電影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895年,第一部真正的電影《盧米埃爾工廠的大門》就此誕生。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影產業迅速發展,尤其是在21世紀,每月新增電影數量高達200多部。2008年,電影技術再次革新,每周新增電影數量增至80多部。至今,電影已誕生105年,僅國產電影每年平均產出約500部,全球200多個國家的電影產量相加,預計世界電影總數高達1050萬部。
根據互聯網最大的電影收錄網站IMDb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21日,IMDb共收錄了約473萬到475萬部影視作品。考慮到IMDb未收錄的影視作品,尤其是中國區的影視作品,如《風雨咒》、《陸小鳳系列》等,截至2019年1月1日,全球影視作品數量已超過500萬部。
截止2018年12月,IMDb已收錄的電影、電視劇名稱總數達到了5626984部。其中包括電視劇,以及正在拍攝中或尚未上映的電影。即便如此,由於許多電影未被收錄,估算世界電影總數依然具有參考價值。
2016年11月14日,IMDb收錄的電影、電視劇總數已達3991672部。截止2018年數據,IMDb上能評分的電影總數估計約500多萬部。這還不包括失傳、絕版或丟失的電影。
從古至今,電影作品數不勝數。有的電影在大腦中上演,有的在舞台上表演,有的在電影院里呈現。全球電影產業的繁榮,為人類文化與娛樂帶來了無限的可能。
Ⅲ 中國電影院每年上映多少電影、具體多少部
中國電影院每年上映的電影數量龐大,具體數字並不固定,但大致在幾百部至一千部之間。電影院為了確保每年有大片上映,會緊密配合中國電影公司的發行計劃。
即便上座率不高,電影院也會讓電影上映滿一個月,以滿足發行要求。部分電影院還會安排經典大片的復映,即使在非暑期檔期,也能吸引觀眾。
各大電影公司每年都會推出多部作品,涵蓋不同題材與類型,從商業大片到獨立小品應有盡有,以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同時,每年還有眾多國產電影與進口大片,為電影市場注入活力。
中國電影院每年上映的電影,不僅數量眾多,類型豐富,而且在檔期安排上也有講究,力求在暑期、國慶等重要檔期推出熱門影片,吸引觀眾前來觀影。
電影院為了保證大片的拷貝數,會與電影發行方緊密合作。即使在上座率不高的情況下,也會確保電影上映滿一個月,以滿足電影發行的基本要求。
此外,部分電影院還會適時安排經典大片的復映,即便非熱門檔期,也能憑借高人氣的經典作品吸引觀眾。這不僅豐富了觀眾的觀影選擇,也為電影市場持續注入活力。
總體而言,中國電影院每年上映的電影數量眾多,種類豐富,檔期安排精心,力求滿足觀眾需求,同時與電影發行方緊密合作,確保大片拷貝數,為電影市場的發展作出貢獻。
Ⅳ 中國哪部電影在1935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榮譽獎」
中國電影發展歷史悠久,早在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就攝制了無聲戲曲片《定軍山》,內含《請纓》、《舞刀》等片段,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起步。該片時長半小時,無聲呈現。
首部故事片是1913年上海的無聲片《難夫難妻》,鄭正秋編劇並聯合導演鄭正秋和張石川共同創作。
1931年,中國邁入有聲電影時代,明星影片公司攝制了《歌女紅牡丹》,成為這一重要里程碑。
而蔡楚生導演的《漁光曲》在1935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榮獲「榮譽獎」,標志著中國電影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
1948年,華藝影片公司出品的戲曲片《生死恨》成為首部彩色電影,由費穆執導,梅蘭芳主演,黃紹芬擔任攝影指導,李生偉任攝影師。
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東北電影製片廠的《橋》編劇於敏,導演王濱,標志著新中國的電影新篇章。
1956年,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彩色故事片《祝福》(改編自魯迅作品)由桑弧執導,標志著中國彩色電影的進一步發展。
1959年的《老兵新傳》和1962年的《魔術師的奇遇》分別成為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故事片和彩色立體寬銀幕故事片,展示了技術的不斷進步。
1953年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則是中國第一部彩色舞台紀錄片,展現了戲曲電影的獨特魅力。
1977年的《青春》則是中國第一部遮幅式寬銀幕故事片,謝晉導演,標志著電影藝術的多樣化。
在國際合作方面,1958年北京電影製片廠與法國加朗斯公司合攝的《風箏》是首部中法合拍彩色故事片,導演王家乙、羅歇·比果共同創作。
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大榮耀是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在1993年獲得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的「金棕櫚大獎」,這是中國電影在國際舞台上的最高榮譽之一。
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斷,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園內的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戲」,是中國第一次電影放映。粉碎四人幫後,電影事業獲得發展。1977年電影生產開始復甦,1980~1984年平均年產量達120部左右,每年觀眾人次平均在250億左右,中國電影進入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2010年,中國電影年產量高達500餘部,全年總票房超過100億人民幣。
Ⅳ 全世界的電影到目前為止一共有多少
我個人覺得雖然用歷史的角度來看,並不算悠久,但是如果要問共計涌現出了多少部電影也是難以統計的。
1895年,第一部電影《工廠大門》誕生於法國,到2000年左右,大概產出了13000部至16000部電影。
每月應有200多部2008年電影技術再次更新每周電影應有80多部至今應該突破10億了,如果用10億為標准每部電影片場為100分鍾計算,就算你活100歲也看不完而且現在每周都還在更新。
Ⅵ 從電影出現到現在,一共有多少部電影誕生
因此,把以上結果正負10萬部,也就是說,我認為現在全世界的電影總量為10~30萬部之間,保守點估計,應該是10~20萬部。假設一個人從0歲到100歲每天都看一部電影,也只能看3.65萬部,也無法把世界上所有的電影都看完! 而且現在每年的電影產量達到4000部左右,就是每天看10部都看不完!
Ⅶ 全球每天大概有多少部電影產生
每年大約10000部,每天近30部。
每年都不一樣,03年後美國電影受911影響 產量減少,電影製作周期大約2年,所以05、年以後才有明顯的效果。美國每年大約1000部左右。中國為300部(有一部分是有許可證但沒能在院線公映的),印度僅寶萊塢就近1000部,全國全年也可以達到1200部。韓國僅幾十部,但創造的價值卻是我國的10來倍。法國年產400多部,但大部分不太重視商業效益,所以能看到也也不多,通常是在學術交流中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例如在北京的音像資料館、法國學校等大多樹影片是通過法國使館才能弄到。香港在百部左右。台灣曾經200多現在只縮減到6、70部。日本年產5、600部,特別是在上世紀4、50年代。但隨著數字技術的成熟,日本電影有明顯向家庭小電影轉移的趨勢……。俄羅斯的電影業也曾經輝煌過,但現在……似乎只關心酒了。
我個人似乎更喜歡德國電影,但對產量的不太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