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微電影工作室分區怎麼分
如下:
1、導演:負責影片的整體構思和創意,指導演員的表演,以及協調其他部門的工作。
2、編劇:負責劇本創作,將導演的構想轉化為具體的劇本,同時與導演一起審定劇本的最終版本。
3、攝影師:負責影片的攝影工作,拍攝出導演和編劇所設想的畫面。
4、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完成角色的表演。
5、場記場務:負責現場記錄和維護片場秩序,提供物品和後勤服務,道具、場景布置等。
6、化妝造型:按照導演要求給演員化妝造型、服裝設計。
7、剪輯後期:根據導演和攝影要求,對影片進行剪輯組合和片頭片尾,配樂和歌曲等製作。
㈡ 微電影怎麼製作
微電影並不要因為有了個微就覺得簡單,麻雀雖小,但是五臟一樣要俱全。
一個扎實的劇本比任何都重要。
然後開始籌備:
預算范圍內進行選擇攝影和燈光器材,以及攝制組的人員。租賃公司一般都有配備攝影師和燈光師。
選定合適的演員。服裝,道具,化妝,拍攝場景,拍攝計劃,在開機前盡量准備完善。
對於初學者導演最好多做功課,做一下分鏡頭劇本。
拍攝過程中好的攝影師和燈光師會給作品加分不少。
後期主流都是用蘋果的final cut。好的剪輯是一部好作品誕生的另一主要條件。
加上片頭片尾,字幕,音樂,音效,還有你的辛苦,一部佳作就誕生了。
㈢ 微電影製作教程
微電影製作教程:
前期准備階段主要包括劇本選定、成立攝制組、制定拍攝計劃、配置服裝、道具、布景等一系列工作,主題是一個片子的靈魂。首先要確定好製作一個什麼樣的微電影,有一個中心思想,才能朝著這個主旨不斷的努力,製作出理想中的微電影。觀眾在看完之後,才能有所思考,而不是雲里霧里。
開機之前,要由導演、製片及有關創作人員就整個錄制工作寫出通盤計劃。哪一天在哪裡拍內、外景,內、外景各拍哪些鏡頭,由哪些演員表演,需要怎樣的布景、道具,等等,都要具體、明確。
拍攝計劃往往將分鏡頭劇本的鏡頭順序打亂,將使用同一場景的鏡頭盡量集中在一起拍攝,這樣可提高拍片效率。有了一個通盤的計劃,錄制工作就會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地進行。
此外,景地選擇,主要演員的造型設計,錄制過程中需要的服裝、道具、布景,都要在開拍之前基本准備就緒。
㈣ 一部簡單的微電影製作流程是怎樣的過程
1.前期策劃,劇本寫作,9分鍾大概兩三千字的劇本就ok
2.分鏡頭腳本的寫作,此步驟的目的是為了後期拍攝和剪輯更加有條理,盡量細化,將同場景的鏡頭分出來,後期拍攝更加省時
3.角色選定,好的演員比好的後期製作更重要
4.拍攝,根據分鏡頭腳本分場景製作
5.剪輯,根據前期的腳本和後期導演的靈感剪輯
6.後期特效的製作,片頭和片尾也很重要
這是我搜索來的
一、各部門主要准備工作
在所有的創作人員陸續選定以後,製片人要根據拍攝計劃安排各個創作部門投入准備工作。具體來說,籌備期各部門要完成以下一些准備工作:
(一) 導演部門
導演潤色劇本。事實上,沒有哪個導演完全按照劇本拍攝的,除非劇本是導演本人寫的。導演創作分鏡頭本,在分鏡頭中體現創作意圖。
導演與各主創人員就創作進行溝通討論,保證有統一的藝術設想指導籌備工作。在正式開拍之前,導演還要對全體人員做一次導演闡述,目的是統一創作思想。
導演帶領創作人員看景地、定景、與攝制組主創人員在預計拍攝的場地就未來的工作提前溝通,設計拍攝方案。
導演給演員集中說戲,以幫助演員熟悉劇情,深入理解角色,認識自己的合作表演對象。劇組中的副導演不僅僅是一位,他們要分工負責很多不同的籌備工作,例如:現場副導演、演員副導演等。
(二) 攝影部門
攝影師、燈光師及導演一同看景,並對一些戲的拍攝手法、布光方式提前有所設計。攝影組要向製片組提供所需攝影器材清單,並檢查試用租賃來的攝影器材。燈光組要向製片組提供所需燈光清單,並檢查租賃來的燈光器材。
(三) 美術部門
對美術、置景、道具、化裝、服裝各個部門的創作進行指導、設計、使所有工作人員對電影的美學風格達成共識,統一創作思路。美術師將適用的景地照片帶回劇組,並陪導演、攝影、燈光等部門的去看景、定景。景地不要過多,也不要過於分散,景地之間的距離也不要太長,以便利於集中拍攝。美術、置景、道具部門合作完成拍攝現場的准備,在不具備實景拍攝的條件時,要進行人工搭景。
道具部門向製片組提供所需要道具清單,由製片部門來購買、租賃、製作道具。服裝部門設計演員的服裝、並提出清單由製片部門購買或者租賃。化裝部門設計演員化裝,並提出清單由製片部門購買化裝用品、套、頭飾等。
(四) 錄音部門
錄音師與導演溝通,設計全劇的聲音效果。錄音師同其他主創人員一同看景,對即將進入的景地的錄音條件做到心中有數。錄音部門向製片組提供所需要的器材清單,並檢查、試用租賃來的錄音器材。
(五) 製片部門
製片主任、現場製片跟隨導演一起考察場景,選景時要契合劇本的要求,了解景地的交通狀況、氣候條件、通訊條件、食宿條件等,對如何安排拍攝計劃,如何在現場調動工作人員配合拍攝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也要負責與所選的場地的負責人談判使用條件並簽訂合約。
由製片部制定拍攝計劃。
由製片部制定劇組的日常拍攝管理規定。由製片部完成全劇分場景表、分場景排序表、場景統計清單、演員出場統計清單等。印發劇本,保證各個創作部門有一或兩套劇本,主要演員有一套劇本,配角有出演場次的劇本。
准備各類的文書材料,證明信與介紹信等。
聯系租賃器材設備,簽訂租賃合同,安排檢查設備、安排試機(試拍)。為劇組做好後勤保障,安排住宿、交通,聯系好飲食與用水。
會計准備好劇組內部使用的收據、費用報銷單、酬金結算清單等。做好工作人員的胸牌、車輛上的劇組名牌等。監督各部門按原定計劃完成開機前的一切准備工作。
准備開機儀式。
二、簽訂合同
在電影籌備期,需要簽訂各種合同、協議,以保證用法律來約束合作的各方。需要簽訂的合
同、協議有以下幾類:
(1)導演聘用合同在簽訂導演聘用合同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項條款:知識產權的歸屬;電影的完成時間;對電影的成品質量的要求;導演的取酬標准、方式;雙方違約的制裁方式;納稅方式等。
(2)演員聘用合同要注意的條款:電影的知識產權歸屬;合約時限;取酬的標准、方式;雙方違約制裁方式;納稅方式及特殊條款等。
(3)其他工作人員的聘用合同要注意:取酬標准及方式;雙方違約制裁方式;納稅方式等。
(4)器材、服裝、道具、場地、車輛等租賃合同主要應注意規定合同雙方責、權、利分配和違約責任的條款。
(5)臨時用工合同注意規定合同雙方責權、利分配和違約責任的條款。
(6)贊助合同注意規定合同雙方責權、利分配和違約責任的條款。
(7)人身保險合同組建攝制組時,根據具體情況購買幾類保險。
三、器材租賃
(1)反對器材崇拜主義器材是一部影片必不可少的設備,也是對影片質量的一個保證,但它不是決定性的,所以要以實用、有效的選擇器材配備。
(2)即要保證高質量,也要盡可能地控制租用成本。
(3)租賃器材公司一般不願意降低費用標准,但我們可以在租用時間(天數)上找到優惠,
通常可以按實際租用時間的50%或80%結算。
(4)領取器材時一定要派專人當著器材公司人員的面檢查器材設備,以防不測。
(5)重要的、價值高的器材要配備專門的維護人員全程維護(跟機員),以保證設備安全,監督設備的正確使用、清理以及保管。跟機員一般由器材公司派出,有時候他們也要做一些額外的事情,例如:跟焦、推軌。
(6)如果沒有什麼必要,租金較貴的設備不要長時間留在劇組里,原則上應在拍攝計劃里照顧到這一點,集中使用。
(7)確保運輸時安全。
四、拍攝期的主要工作
財務管理及成本控制
拍攝期間由製片主任控制預算的落實。審核劇組的一切經費支出。所有部門的報銷單據要經當事人、部門負責人和製片主任簽字,才能報銷。會計協助製片主任管理攝制資金,負責劇組工作人員酬金的按時發放,並建立劇組賬目。劇組購買的實物都要由製片部門驗收、登記,以備拍攝結束後回收處理。
組織督促拍攝
製片主任與副導演協商編制拍攝計劃,並要在拍攝期間克服各種困難、採取一切措施保證計劃按時完成。如果拍攝期間出現意外的事情,嚴重影響到原定計劃,製片部門要盡快安排可執行的替補拍攝方案,並組織人員盡快解決困難,必要時要向投資方匯報求助。
創造拍攝條件
為了保證每日的拍攝按計劃進行,製片部門要提前為生產做好准備,在拍攝現場創造拍攝條件,以及解決拍攝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包括聯系拍攝場地、接送演職人員、裝卸器材物資、維護現場秩序、檢查安全措施、調動車輛和場工等。
制定每日拍攝計劃
制定每天的拍攝計劃,下發拍攝通知單,而且要細致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包括天氣因素、演員調度因素、場景准備因素、道具准備因素等。而且要合理的搭配內景和外景、日戲和夜戲的工作量,防止攝制工作讓演職人員過於疲憊。
拍攝現場的組織管理
拍攝現場的組織管理並不是導演的職責,導演只對藝術創作負責,製片部門(現場製片)要負責整個現場的管理工作,製片部門對將要拍攝的每個鏡頭的拍攝角度和取景范圍做到心裡有數,便於有效地組織現場。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是人員和財產安全。具體有:人員安全、駐地安全、場景安全、交通安全、器材安全、特級安全、飲食安全、經費安全、疾病及其他安全事宜。
後勤管理
攝制組的後勤保障工作是煩瑣,也是重要的。只要涉及餐飲、住宿、交通幾個方面。飲食供應可採取靈活的方式,如包餐館、訂盒飯、聘請廚師自己做飯,具體方法應根據拍攝情況來制訂,總的原則是確保拍攝工作的順利進行。住宿應盡可能離現場近,交通便利、出入方便的住地;車位很充足的停車場;房間不求豪華,但應該干凈、安靜及安全;房間的安排應注意:按部門安排房間,讓作息時間相同的人住在一起。安排製片人、導演、主演各單獨住一間以便於工作。安排專門的化妝間、服裝間、道具間。安排劇組專用的會議室。在每間房門上張貼部門標志,便於辨認。交通應注意:租賃車輛以實用為原則,應盡可能選擇有為劇組服務經驗的租車公司。車輛大小搭配,便於根據具體需要進行車輛調度。在禁行措施較多的城市拍戲盡可能租軍車。禁止無關人員駕駛劇組車輛。
工作關系協調
製片管理是門現代化的管理藝術,製片管理者面對攝制群體制訂目標、預算結果、謀劃策略、選擇方案、組織實施等一系列藝術管理手段的總和。每個劇組總會碰到性格和工作方法各異的導演和其他工作人員,他們都會對管理者的工作產生影響。因此,管理者要掌握一定的藝術創作知識,熟悉各部門運作的規律,了解電影的各項專業知識,才能夠充分發揮管理的能力。
五、後期製作中的主要工作
一、剪輯畫面和對白
剪輯畫面是進入後期製作的第一項工作,一般意義上,我們將畫面剪輯籠統地分為兩步:初剪和精剪。精剪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要求剪輯師在剪輯過程中具備蒙太奇思維,掌握蒙太奇語言,通過剪輯創造最佳的畫面敘事效果。初剪工作完成後,留給剪輯師的只是一堆原料,一個優秀的剪輯師能在這個基礎上創造出令人賞心悅目的視覺效果。
二、製作聲音
後期錄音的工作分為三個部分:錄制對白、錄制音響效果、錄制音樂。錄音師要在導演的整體藝術指導下,確定影片的聲音造型。從錄音部門的工作方式來看有同期錄音和後期錄音兩種方式。採用同期錄音的製作方式,對白和音響在拍攝現場與畫面同步錄制完成。在現場錄制效果不理想的聲音,有可能在現場補錄,也可能留到後期錄音時再對不理想的部門進行補錄和加工。同期錄音的方式,優點是聲音的真實感強,演員表示時也不必拘泥於限定的台詞,可以有很大的發揮餘地。缺點是對拍攝現場的錄音條件要求比較高,有時因為錄音效果不好,容易導致重拍。
三、製作特級、字幕、片頭片尾
在非線性系統中,字幕和特技可以在畫面全部編輯完成之後再添加,也可以兩者同時進行。字幕的製作主要包括製作片頭片尾出現的演職員表和劇中人物的對白、獨白。必須使用國家公布的規范的語言文字,並按電影播出單位對字形、位置、大小等要求製作,不能出現錯字、別字。
四、混合錄制
混錄合成是將影片中所有的聲音、畫面按照其應有的位置、效果混合錄制完成,之後影片最終的面貌就定型了。
你看看吧~我看過,說的很詳細了。希望能幫到你,參考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