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營改增後電影院賬務如何處理

營改增後電影院賬務如何處理

發布時間:2021-06-10 04:34:40

1. 營改增賬務處理

以下回答來自於北京誠力財務代理

廣告業可以實行差額征稅,一般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試點期間按照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有關規定允許從銷售額中扣除其支付給非試點納稅人價款的,應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下增設「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專欄,用於記錄該企業因按規定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銷項稅額;同時,「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等相關科目應按經營業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

企業接受應稅服務時,按規定允許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銷項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科目,按實際支付或應付的金額與上述增值稅額的差額,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按實際支付或應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科目。
企業也可以採取月末一次計提結轉的方式進行處理,對於期末一次性進行賬務處理的企業,期末,按規定當期允許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銷項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

2. 營改增後,關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賬務處理怎麼

營改增後,關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賬務處理與原來營業稅的區別主要是稅的處理不同,營業稅收入發生時不直接計算營業稅,現在增值稅每筆進項和銷項都要反映增值稅稅額。
比如進項稅額:
借:庫存商品或者管理費用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者應付賬款
銷項稅額:
借:銀行存款或者應收賬款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增值稅=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 營改增後票務代理如何賬務處理

代理票務公司以手續費作為收入,出售機票等收到的錢款屬於代航空公司收取的,掛往來,收取手續費時,確認為收入。開發票也只能是開具手續費部分。

收入的確認並不已是否開具發票為依據, 而應該按照稅法關於收入的相關確認原則。

4. 關於電影院會計核算的一些問題

一.電影產業鏈
電影產業鏈是電影製作、電影發行、電影院線、和影院的整體鏈條的統稱,它反映的是電影產業單位公司之間的經濟生態系統。下面分別介紹產業鏈中的這幾個節點的意義。
1.電影製作
完成電影的投資、拍攝和後期製作的環節。電影製作公司擁有電影的版權,將電影的版權出售給發行公司。
2.電影發行
發行公司從製作公司手中購買電影版權,然後以票房分賬的方式與院線公司合作,將電影在合作院線的電影院放映。很多時候,電影的製作和發行都由同一家公司操作。
3.電影院線
一條院線下面會有若干個電影院,由院線公司統一管理,統一排片,以票房分賬的方式拿到影片拷貝。院線一般會安排大片的放映,而一些中小成本電影的發行方則要努力爭取院線。
4.影院
電影產業鏈的終端。在中國一般說來,電影院可以分到一部電影票房收入的50%。
二.影片設置的五種主要模式
1.聯合攝制,指企業與其他投資方共同出資(含現金、勞務、實物或以廣告時段作價等),並按各自出資比例或按合同約定分享利益及分擔風險的攝制業務。
2.受託攝制,指企業接受其他單位的全額出資,代為製作影片的攝制業務。
3.委託攝制,指企業全額出資,委託其他製片單位代為製作影片的攝制業務。
4.協作攝制,指由其他製片單位全額出資,企業僅以提供設備、器材、場地、勞務等方式給予協助的攝制業務。(註:企業在受託或協作攝制業務中,如雙方在合同中約定按該片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充抵受託或協作價款的,應視同聯合攝制方式進行核算。)
5.自主攝制,指由企業全額出資,自主承擔全部風險和收益。
三.電影行業會計核算中涉及的幾個重要會計科目
1.生產成本
①本科目核算企業在影片製片、譯制、洗印等生產過程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
②企業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應按成本核算對象的名稱和成本項目進行歸集與核算。本科目按成本項目應當設置的明細科目為:
<1>故事片的成本項目:
「劇本費及酬金」--用於歸集攝制組所用文學劇本的成本,以及分鏡頭劇本等所發生的有關費用和酬金。
「基本人員工資及勞務」--用於歸集攝制組支付給導演、翻譯、攝影、製片、劇(場)務、錄音、照明、置景、道具、服裝、美術、化妝、煙火、剪接、會計(核算)等人員的工資、勞務費和酬金。
「演員勞務及酬金」--用於歸集攝制組支付給主、配角演員,以及其他臨時、群眾、特技、替身、武打、舞蹈、配音等演員的工資、勞務費和酬金。
「臨時協助人員費」--用於歸集攝制組臨時聘用的輔助工,以及向社會管理部門、場景提供單位臨時外請協助人員所支付的各種津貼、報酬等。
「食宿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在拍片期間,為演職人員提供的伙食,或者按規定辦法和標准發放伙食費補貼、津貼和防暑防寒所需飲料,以及住宿等費用。
「差旅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在拍片期間,演職人員因采景、體驗生活、拍攝、送審等發生的各種交通、住宿、補貼等費用。
「膠片」--用於歸集攝制組拍片耗用的彩色與黑白底片、正片、聲片等各類膠片費用。
「磁片及磁帶」--用於歸集攝制組拍片及製作中耗用的各類磁片、磁帶等費用。
「化妝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直接購買或領用所消耗的化妝用材料、用品、工器具,以及造型作業等發生的費用。
「服裝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拍片所需服裝進行設計、加工、購置、租賃、損耗等發生的費用。
「道具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拍片所需,進行道具設計、製作、加工、維修、購置、租賃、損耗等所發生的費用。
「布景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拍片所需,進行布景和場景設計、搭置、加工、維修等所發生的各種費用。
「煙火槍械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拍片所需耗用的煙火材料與彈葯以及租賃、維修、賠償槍械等所發生的費用。
「車輛運輸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在拍片期間,因運輸而發生的各種費用。
「場租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拍片所需,租(借)用各種場所、場地所發生的各種費用。
「攝影費」--用於歸集攝制組使用各類攝影專用的器材及消耗物品等所發生的各種費用。
「錄音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在攝制期間使用的錄音場地和錄音用器材、設備、音頻工作站、材料消耗物品等所發生的費用。
「剪接費」--用於歸集攝制組使用各類剪接器材、設備、材料、視頻工作站、膠轉磁設備和消耗物品等所發生的費用。
「照明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在拍攝現場使用各類照明器材、設備、發電車、材料和消耗物品等所發生的費用。
「常規特技費」--用於歸集攝制組拍攝常規特技(非電腦數碼製作)鏡頭而使用的有關攝影器材、設備、材料(不包括膠片、磁片和特技煙火材料)、場棚和消耗物品等所發生的費用。
「數碼特技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委託電腦數碼製作單位加工影片數碼特技鏡頭所支付的各種費用。
「音樂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影片作詞作曲、配製音樂、聘請樂隊、指揮、獨奏演員、歌唱演員,以及取得音樂作品使用權等所發生的費用。
「放映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因觀摩學習和後期製作審查樣片、雙片、完成片放映所支付的放映費用。
「劇照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拍片選景和製作劇照所耗用的照相器材、設備、膠卷,以及沖印、放擴照片所發生的費用。
「字幕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所拍攝的影片加工、製作片頭和片中字幕所發生的費用。
「洗印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洗印彩色和黑白的底片、正片、聲片、中間片等發生的各種洗印加工費用。
「軍事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經申報批准,由軍隊、武警部隊提供人員、武器、彈葯、軍車(艦、機)、軍械、場地和器材設備等協助拍攝,按劇用軍事預算所支付的費用。
「劇雜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在拍片期間,所發生的文具用品、資料列印和復印、郵電通訊、書報雜志、學習觀摩等各種費用。
「賠償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因影片拍攝需要,導致所租用的場所、場地、設備、器材、服裝、道具、物品等發生毀損或失滅,經協商支付的各種賠(補)償費用。
「其他費用」--用於歸集攝制組在拍片期間,所發生的不屬於以上各明細科目核算的其他費用。
<2>譯製片、紀錄片、科教片、專題片的成本項目,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片種的譯、攝制業務特點,參照故事片成本項目選擇確定。
<3>美術片的成本項目,企業除參照故事片成本項目進行選用外,可增加以下項目:
「外加工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委託外單位或個人進行部分動畫片段、木偶等設計、繪制、製作、加工,按合同規定所支付的各種費用。
「繪制費」--用於歸集動畫、描線、上色、木偶和剪紙等製作(含電腦製作)車間等,為攝制組提供的各種勞務費用。
「輔助材料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在美術片攝制中,為製作人物、服裝、道具、布景等,購入和耗用的紙張、顏料、布料、木料、五金零配件等所發生的各種費用。
<4>影片洗印的成本項目:
「工資及附加」--用於歸集支付給直接從事印製影片及其拷貝生產人員的工資、加班工資和津貼、職工福利費等工資性附加的各種費用。
「膠片及磁帶」--用於歸集印製影片底片、正片、聲片、發行拷貝等所耗用的各種彩色、黑白膠片,以及磁片、磁帶等所發生的費用。
「葯料」--用於歸集影片印製生產中,耗用的各種化學葯料所發生的費用(可採用分攤方法計入產品成本)。
「燃料及動力」--用於歸集影片印製生產中,消耗的水、電和各種燃料、動力所發生的費用。
「製造費用」--用於歸集影片印製生產中,消耗的清潔用具和物品、零配部件等各種輔助物料等,每月按規定分配方法計算後,轉入應由產品成本承擔的各種費用。
③企業發生各項生產費用的核算:
<1>製片企業,按發生的實際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工資」、「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製片備用金」、「影視劇本」等有關科目。
<2>洗印企業,按發生的實際金額,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工資」、「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有關科目。
為影片洗印提供環保處理、水電動力、機械維修,以及化學葯品、膠片供應等輔助生產車間或部門發生的直接費用,應當在本科目「輔助生產成本」明細科目核算後,再轉入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明細科目。各輔助生產車間或部門,為基本生產車間、企業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提供的物品和勞務等,月度終了,按照一定的分配標准分配給各受益對象時,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支出」、「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本科目(輔助生產成本)。
<3>企業在影片拷貝(載體)銷售過程中,所需的片箱、片盒、片夾、片軸、塑料(紙)袋等包裝物,不應計入影片的生產成本中。隨同影視片拷貝(載體)銷售且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按實際成本,借記「營業費用」科目,貸記「包裝物」科目。企業單獨計價出售的包裝物,則應按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同時,按出售包裝物的實際成本,借記「其他業務支出」科目,貸記「包裝物」科目。
<4>企業在影片創作生產或影片拷貝洗印過程中,已經耗用和計入生產成本的膠片,以及從電影洗印廢水(定影液)中電解而提取的白銀等,其出售處理所回收的款項,可以採用直接或分攤方法沖減生產成本,借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或本科目(輔助生產成本)。
④企業攝制完成並已取得許可證的影片,按實際成本結轉入庫。結轉時,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本科目。
⑤製片企業在影片投產開拍後,中途因故停拍且以後不再續拍,以及影片已經攝制完成,經審查後未通過的,須將該影片作報廢處理。經核准報廢時,按其賬面價值,借記「營業外支出--影視片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
⑥本科目所補充的明細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完成影片的各種成本。
2.庫存商品
①本科目補充設置「庫存影視片」、「音像製品」、「影片後產品製品」等明細科目,並按影片的片名、各種產品的名稱等進行歸集和核算。
「庫存影視片」--核算企業以買斷結算方式購入的影片的實際成本。採用發行權交易結算方式所支付給供片方的影片節目發行權費,應當與企業定製的電影拷貝(或其他載體)的成本合並後計入本科目。
「音像製品」--核算企業購入影片的錄像帶、CD、VCD、DVD等可供播映的音像製品,所支付給製作方或供貨方的實際成本。
「影片後產品製品」--核算企業在電影促銷業務中,定製或購入的各種電影形象產品等的實際成本。
②企業購入的影片或商品到達驗收入庫後,按供片或供貨方開具的發票,並經倉庫管理人員驗收、核準的實際支付(進價)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科目。
③企業在結轉影片發行、放映或銷售商品等業務活動的實際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
④企業購入的影片在合同、協議約定的發行放映期限內未實現銷售,應在期滿之日作資產損失處理。在處理時,按購入影片的實際成本,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⑤如果影片被禁止發行或放(播)映,企業應當將該影片作報廢處理。在處理時,按該影片實際庫存的賬面價值,借記「營業外支出--影視片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
3.主營業務成本
①本科目補充設置「電影發行成本」、「電影放映成本」、「音像製品成本」、「影片後產品成本」等明細科目,並按影片的片名、各種產品的名稱等,進行歸集和核算。
「電影發行成本」--核算企業發行影片而應結轉的庫存影片等的實際成本。
「電影放映成本」--核算放映企業放映影片而應結轉的庫存影片等的實際成本。
「音像製品成本」--核算企業因銷售各種音像製品而發生的實際成本。
「影片後產品成本」--核算企業銷售除音像製品外,與影片相關的電影形象產品等發生的實際成本。
②月度終了,企業應當根據本月電影發行、放映業務取得的主營業務收入,按照本辦法有關結轉銷售成本的規定和辦法,計算和結轉主營業務成本。結轉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待結算業務支出」等科目。
其他商品主營業務成本的結轉,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執行。
③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4.主營業務收入
①本科目補充設置「電影發行收入」、「電影放映收入」、「音像製品收入」、「影片後產品收入」等明細科目,並按影片的片名、產品的名稱等進行歸集和核算。
「電影發行收入」--核算發行企業在發行影片業務中取得的各種歸屬於企業的營業收入,包括分賬收入、賣斷收入、片租收入、播映權轉讓收入、網路傳播權轉讓收入、後電影開發權轉讓收入、影片代理收入等。
「電影放映收入」--核算放映企業通過放映影片取得的各種歸屬於企業的營業收入,包括分賬收入、片租收入、包場放映費收入、出租場地加映影片收入等。
「音像製品收入」--核算企業銷售錄像帶、CD、VCD、DVD等音像製品所取得的各種收入。
「影片後產品收入」--核算企業銷售除音像製品外,與影片相關的電影形象產品等取得的收入。
②企業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按實際收到或應收的金額入賬。
<1>企業採用分賬結算、片租結算、代理結算方式取得的影片,企業按合同、協議約定與供片方結算後的收入,結轉時,借記「待結算業務收入」科目,貸記本科目。
<2>企業以買斷結算方式取得的影片,在發行中取得的各種無需與供片方分享的收入,可直接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3>放映企業發售的可兌換卡券,在兌換電影票時,借記「預收賬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③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五.電影票房收入的利潤分配
1.影片片款結算
(1).與提供影片的製作方、發行權方及其他權利方(統稱「供片方」)進行影片片款的結算方式:
(1)分賬結算,指企業按合同、協議約定的比例,將影片發行、放映業務中取得的收入和發生的費用進行分配,與供片方共同分享和分擔的結算方式。
(2)片租結算,指企業按合同、協議約定的租價或定額,向供片方交付片款的結算方式。
(3)買斷結算,指企業按合同、協議約定的價款,向供片方買取一定時期和范圍內的影片發行權、放映權,取得的收入無需與他人分享的結算方式。包括:
①發行權交易結算,即企業僅買取影片的發行權、放映權,所需拷貝等載體由企業自行定製並承擔費用的結算方式。
②單拷貝交易結算,即企業按包括發行權和放映權在內的單個電影拷貝計價,向供片方購買電影拷貝的結算方式。
(4)代理結算,指企業僅收取固定代理費,影片的收益和費用均由供片方享有和承擔的結算方式。
(2).企業以分賬、片租及代理結算方式取得的片款或發生的支出,按合同、協議約定需與供片方進行分配或分擔的,應先在「待結算業務收入」和「待結算業務支出」科目中歸集,然後再按合同、協議的約定,在本企業與供片方之間進行結算。
發行企業應當依據放映企業提供的營業報表和每部影片結算單(簡稱「片結單」),或者依據接受供片的發行企業提供的影片發行收入結算表,辦理有關影片收入的結算。
2.票房分賬
①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
②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營改增之後電影院增值稅臨時政策是收取3%,但是這部分稅率可抵扣),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2014年之後是92%)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③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及院線提留5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剩餘的40-42%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
④影片的發行方會收取歸屬製片發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為發行代理費用,即為可分賬票房的2-6%作為發行代理費。
⑤部分影片同檔期處於競爭劣勢,出於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目的,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返點一般佔到可分賬票房的3-5%。
⑥製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為:1*(1-0.033-0.05)*40%*(1-0.1)=0.33為一般情況下的製片方分賬。
綜上,一部最終票房1億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為3300萬左右。同樣,一部成本為8000萬的電影票房需要達到2.4億才能回本
五.其他利潤來源
除了票房收入之外,中國電影的資金其它回收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版權收入:主要指電視放映權和互聯網播放版權銷售。這部分收入主要根據影片的題材、頻道打分制度、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決定。其中網路版權價格波動較大,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
2.海外銷售:主要是海外其他國家包括港澳台地區的發行收入、版權收入。這部分收入目前較低,增長潛力大。
3.商務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廣告、營銷合作、活動冠名等方式獲得的收入。
4.授權及衍生品:主要是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視覺元素等授權使用,以及版權衍生品的銷售收入。
5.政府補貼:主要是政府主導的文化產業補貼、地方政府專項補貼等。
6.行業補貼:主要是攝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票房在5000萬到1億元之間,獎勵100萬元;票房在1億到3億元,獎勵200萬元;3億到5億元,獎勵500萬元;5億以上重獎1000萬元。(註:其中,大部分中國影片的資金回收依賴票房分賬,可佔到影片總收入的80%以上。)

5. 營改增後在建工程賬務應該怎樣處理

建築服務業的增值稅會計核算比較特殊,表現為:1.建築工程與普通工業生產不同,工期通常較長,耗費較高,需要設置工程施工、工程結算科目;2.《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第45條第(二)項對建築服務的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做了特殊規定:「納稅人提供建築服務……採取預收款方式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到預收款的當天」;3.建築服務業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發生的特定項目可以選擇簡易徵收,並從銷售額中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實際等於採取差額征稅的方式。筆者在下文將分別列舉一般計稅方法和簡易計稅方法的會計處理,以供讀者參考。
一般計稅方法下企業的會計處理:A企業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其提供適用一般計稅方法的建築服務會計處理如下:
1.購進原材料/周轉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含稅價15000元,應在這一步驟進行價稅分離:
借:原材料/周轉材料 12820.51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179.49
貸:銀行存款 15000
2.將原材料/周轉材料投入工程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12820.51
貸:原材料/周轉材料 12820.51
3.接受採用簡易徵收方式計稅的C公司提供的建築服務,價值12000元,款項已支付,取得稅務機關代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11650.49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49.51
貸:銀行存款 12000
4.按建築承包合同約定的日期收到預收賬款36000元,開具發票,此時發生納稅義務,雖然未確認營業收入,但應計提銷項稅額:
借:銀行存款 36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567.57
工程結算/預收賬款 32432.43
5.期末結轉未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1038.57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1038.57
簡易計稅方法下企業的會計處理:B企業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其提供一項適用簡易計稅方法的建築服務,會計處理如下:
1.購進原材料、周轉材料時,無需價稅分離,不計算進項稅額。
2.接受採用簡易徵收方式計稅的D公司提供的建築服務,價值12000元,款項已支付,取得普通發票。根據《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有關企業會計處理規定》(財會〔2012〕13號),應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下增設「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專欄,用於記錄該企業因按規定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銷項稅額: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11650.49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 349.51
貸:銀行存款 12000
3. 按建築承包合同約定的日期收到預收賬款36000元,開具發票:
借:銀行存款 36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048.54
工程結算/預收賬款 34951.46
4.期末結轉未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699.03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699.03
對於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提供建築服務,由於「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下不設專欄,按規定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應交增值稅應直接沖減「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其他處理與一般納稅人的簡易計稅項目基本相同

6. 營改增 對於服務業 怎麼交稅 怎麼做賬務處理

服務業適用於6%的稅率。

賬務處理辦法如下

1、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銷售額/1.03)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銷售額/1.03*0.03)

2、交納時:

借: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當前,距離5月1日最後四個行業——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推行營改增的期限僅余半月,這預示著實施四年多的營改增改革即將迎來「收官」之戰。

1、建築業:層層分包模式難以為繼

全面營改增後,建築業稅率由3%營業稅上升到11%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可選擇簡易計稅方法徵收3%增值稅),單看稅率在四大行業中漲幅最大,雖然稅基由營業額轉變為增值額(即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產生大量抵扣,但仍對於企業控制稅務成本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2、房地產業:精裝修住房供給或增加

「營改增對房地產企業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當前房地產暴利時代已經結束,營改增迫使企業改變經營模式,適應這個過程。」通過發展多元化產業經營房地產業務的華夏幸福基業有限公司副總裁吳中兵說,對入園的企業來說,營改增有利於刺激低端製造業向高端轉化,促進研發類、更具創新性的產業發展,有利於增加企業投資。

3、金融業:優化分工 鼓勵創新

全面營改增是優化流轉稅稅制結構的重要舉措。對保險機構來說,壽險類業務影響不大,因為按照新規,一年期以上的長險免稅,短險稅務成本略有增加,短期年金類業務稅率也從5%提高到了6%,但是因為在房地產業租賃成本等方面的抵扣,總體上稅負基本保持平穩。

4、生活服務業:減稅明顯 利好空前

實施全面營改增改革,生活服務業稅率由5%營業稅改為6%增值稅,加之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等新規定,對服務業企業減稅明顯。

「對服務業佔比高的地方來說,營改增將使他們得到減稅後更好地發展,中央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增量用於對欠發達(服務業佔比不高)地區的轉移支付,一舉多得。」中國財科院研究員王志剛說。

(6)營改增後電影院賬務如何處理擴展閱讀:

現代服務業大體相當於現代第三產業。國家統計局1985年《關於建立第三產業統計的報告》中

將第三產業分為四個層次:

1、第一層次是流通部門,包括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

2、第二個層次是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業、保險業、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業、旅遊業、咨詢信息服務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等;

3、第三個層次是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包括教育、文化、廣播電視事業,科研事業,生活福利事業等;

4、第四個層次是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以及軍隊和警察等。

人民網-營改增「收官」:四大行業影響幾何

7. 營改增以後,相關賬務怎麼處理

應該是其他業務收入,裝卸費是按照6%計算增值稅的,直接開主營業務收入
運輸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包括:客運收入、貨運收入、裝卸搬運收入、其他運輸業務收入。 裝卸收入屬於主營業務收入的范圍。
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

8. 請問下關於營改增賬務處理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中,為保證政策銜接,對於原來營業稅差額納稅的有關政策可以繼續沿用。由於營業稅和增值稅的性質不同,差額納稅的稅務處理為可抵減銷售額。增值稅納稅申報依據《關於調整增值稅納稅申報事項的公告》(上海市國稅局、上海市地稅局公告2011年第5號)規定執行,填報資料多增加的一個附表為《本期銷售額減除項目金額明細表》,無論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符合差額征稅的試點企業可填報本表進行申報。
試點企業差額納稅下的會計處理
1、一般納稅人的會計處理
一般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試點期間按照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有關規定允許從銷售額中扣除其支付給非試點納稅人價款的,應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下增設「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專欄,用於記錄該企業因按規定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銷項稅額;同時,「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等相關科目應按經營業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
企業接受應稅服務時,按規定允許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銷項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科目,按實際支付或應付的金額與上述增值稅額的差額,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按實際支付或應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科目。
對於期末一次性進行賬務處理的企業,期末,按規定當期允許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銷項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
A公司為xx公司提供應稅服務
借:應收賬款——xx公司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A公司接受B公司提供的勞務
借:主營業務成本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B公司
2、小規模納稅人的會計處理
小規模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試點期間按照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有關規定允許從銷售額中扣除其支付給非試點納稅人價款的,按規定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應交增值稅應直接沖減「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

企業接受應稅服務時,按規定允許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應交增值稅,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按實際支付或應付的金額與上述增值稅額的差額,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按實際支付或應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科目。

對於期末一次性進行賬務處理的企業,期末,按規定當期允許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應交增值稅,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
C公司差額納稅會計處理如下:

C公司為甲公司提供應稅服務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C公司接受D公司提供的服務
借:主營業務成本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貸:應付賬款——D公司

9. 營改增後小規模廣告公司的賬務處理和會計分錄應如何寫

「營改增」試點後,廣告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賬務處理及會計分錄如下(舉例說明):

某廣告公司,2014年8月完成一項100萬元的廣告業務,並向廣告主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或增值稅普通發票。該廣告公司計算應交增值稅和文化事業建設費的方法:

1、公司應繳納的增值稅=1000000÷1.03×3%=29126.21元。

2、文化事業建設費的計算,1000000×3%=30000元。

財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100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0000-9126.21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9126.21

借:管理費用——文化事業建設費 30000

貸:應交稅費——文化事業建設費 30000

營改增後小規模納稅人稅率-小規模納稅人徵收率:

營改增後,小規模納稅人稅率/徵收率再也不是只有3%了,而是有兩種:3%和5%,小規模納稅人的徵收率為3%和5%(原建築業、文化體育業營業稅稅率為3%,金融業、銷售不動產、轉讓無形資產營業稅稅率為5%,娛樂業營業稅稅率為5%~20%)。

小規模納稅人適用5%徵收率的情況:

(一)、小規模納稅人銷售其取得(不含自建)的不動產(不含個體工商戶銷售購買的住房和其他個人銷售不動產),應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減去該項不動產購置原價或者取得不動產時的作價後的余額為銷售額,按照5%的徵收率計算應納稅額。納稅人應按照上述計稅方法在不動產所在地預繳稅款後,向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

(二)、小規模納稅人銷售其自建的不動產,應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銷售額,按照5%的徵收率計算應納稅額。納稅人應按照上述計稅方法在不動產所在地預繳稅款後,向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

(三)、房地產開發企業中的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項目,按照5%的徵收率計稅。

(四)、其他個人銷售其取得(不含自建)的不動產(不含其購買的住房),應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減去該項不動產購置原價或者取得不動產時的作價後的余額為銷售額,按照5%的徵收率計算應納稅額。

(五)、小規模納稅人出租其取得的不動產(不含個人出租住房),應按照5%的徵收率計算應納稅額。納稅人出租與機構所在地不在同一縣(市)的不動產,應按照上述計稅方法在不動產所在地預繳稅款後,向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

(六)、其他個人出租其取得的不動產(不含住房),應按照5%的徵收率計算應納稅額。

(七)、個人出租住房,應按照5%的徵收率減按1.5%計算應納稅額。

(八)、個人將購買不足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按照5%的徵收率全額繳納增值稅;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徵增值稅。上述政策適用於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和深圳市之外的地區。

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徵收率的情況:

(一)、試點納稅人中的小規模納稅人跨縣(市)提供建築服務,應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後的余額為銷售額,按照3%的徵收率計算應納稅額。納稅人應按照上述計稅方法在建築服務發生地預繳稅款後,向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

(二)、其他服務小規模納稅人。

閱讀全文

與營改增後電影院賬務如何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魔方是怎麼用的 瀏覽:818
電影在乎你好不好看 瀏覽:693
橙路和電影少女哪個好看 瀏覽:739
怎麼聯系電影院包場 瀏覽:684
類似黑暗侵襲怪物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95
好看經典的日本電影 瀏覽:651
王子文蛇是什麼電影 瀏覽:102
電影後邊名單有什麼 瀏覽:461
九月份新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71
百事通vip如何收看電影 瀏覽:72
電影如何發抖音大屏幕 瀏覽:174
男人怎麼老喜歡一個看不良電影 瀏覽:479
電影視頻怎麼導入IPHONE 瀏覽:67
怎麼判斷電影是什麼形式的3D 瀏覽:743
好看的愛情溫馨電影推薦 瀏覽:742
香蕉視頻怎麼下載不了電影 瀏覽:117
蘋果手機版迅雷怎麼下載電影 瀏覽:725
如何用手機看電影錄像 瀏覽:556
電影中寫分鏡時景別如何劃分 瀏覽:938
好萊塢電影是怎麼製作的 瀏覽: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