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評價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
女中豪傑、巾幗不讓須眉
『貳』 美國迪士尼電影《花木蘭》並指出其特點
《花木蘭》是由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妮基·卡羅執導,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傑領銜主演的真人版劇情電影,定檔於2020年3月27日在北美上映。
該片根據1998年迪士尼同名動畫改編,講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屢獲戰功的故事。
1998年,美國迪斯尼公司根據花木蘭的故事,投資製作了動畫電影《花木蘭》(Mulan),從西方人的視覺和審美,再現中國故事。木蘭詩中的木蘭是一個非常女人的女兒,會織布,會為父親分憂,美版中的木蘭就像一個闖禍精。
(2)如何評價花木蘭這部動畫電影擴展閱讀:
《花木蘭》劇情簡介——
中國的皇帝頒布法令,要求每家出一名男子服兵役,抵禦北方侵略者。作為一名受人尊敬的戰士的長女,花木蘭(劉亦菲飾)站出來替生病的父親應征入伍。她裝扮成男人,化名花軍(Hua Jun),經受了種種考驗,同時必須利用內在的力量,接納自己真正的潛能。這是一場史詩般的旅程,讓木蘭蛻變為一名受人尊敬的戰士,也贏得來自國家與驕傲的父親的尊重。
『叄』 如何評價花木蘭有哪些亮點
《花木蘭》劇情拖沓、戰爭場面太過無力,缺乏歷史的厚重感等,但若以愛情片的角度來觀影,則會被木蘭與文泰之間不動聲色的愛所打動。亮點是恢復女兒裝的木蘭和文泰擁抱,心存大義的二人註定要放棄所愛,那樣深沉的愛,令人動容。
『肆』 如何評價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
在北美生活,又有一個正當年的女兒,感受到了迪士尼宇宙中公主的存在是多麼的重要。公主們是幾乎所有小女孩最初的審美標桿,是人生導師,是親人是朋友,是她們眼裡最初的自己。所以首先要說,在這個公主家族中有我們中國代表,還是挺驕傲的。
『伍』 看完動畫片《花木蘭》鑒賞
周五的英語課老師給我們放了美國迪斯尼的動畫電影《花木蘭》,這是我一直想看但還沒來得及看的電影。
這是一個中國古代家喻戶曉的故事,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演繹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
這部影片中的花木蘭機智、勇敢而有自我想法。為了為家族爭光,嫁個有錢勢的人,她竭力剋制自己的個性,最終還是沒有成功。她痛苦,她傷心。從木蘭的這種個性的表現,可以看出在她的身上集聚著中西方的性格。東方的孝順,西方的自我個性。
在場景上,我們看到了中國文化,如:龍、長城、建築、劍、國外熱衷的中國功夫、家族制等的運用,處處都體現著中國文化。雖然背景,場景有很大程度上是以中國為藍圖,但在人物的刻畫中,我們更多地看到的還是西方的張揚、幽默、民主,極好的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特點。
這部影片還有著極好的教育意義。我們看到了木蘭代父從軍的孝順,不甘落後勤奮而努力地向著目標的性格,與匈奴勇敢、機智地斗爭。在她的身上集聚著美的品德,讓人很佩服、很受感動。
影片中有一角色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充滿幽默感的龍——木須。龍是中國的象徵,木須的安排是合乎中國文化特點的。木須的出現給整部影片加上了調味料,增添了不少的歡樂。他有著誇張的性格,沖破中國傳統嚴肅、正經的局面。
我在想,為什麼咱們中國的傳統故事自己拍不出好的動畫片,人家美國人卻能拍得這么好呢?看來是中國動畫製作人才缺乏想像力,沒有創意啊!
看了一遍英文字幕英文原音後有點在想看一遍中文配音的,因為還有些地方沒看明白,而且中國的配音還是很不錯的。
『陸』 觀動畫電影《花木蘭》有感
觀看《花木蘭》的整體感覺就是挺搞笑的,其實搞笑之餘就其中的教育意義,盡管只是一部動畫片,它的表現手法是在讓感到輕松的時候受到啟發和啟迪。故事中的人物也頗具典型意義,影片的故事情節峰迴路轉,給觀眾耳目一新,同時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吸引了觀眾的興趣,大大增加了影片的魅力。
《花木蘭》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大體就是講敘了在中國封建社會有一女子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本影片也是圍繞著這個中心展開,並增加了很多新元素,使得故事生動有趣。故事開始是匈奴突擊中原,為解救國家為難和保護人民的安全,皇上向全國每家每戶徵召壯丁對抗匈奴,花弧帶傷受命,但木蘭不忍心年老體弱的父親去征戰,於是就想到了代父從軍,在古代中國的封建社會,這是絕不允許的,在封建的古代社會,女子以勤儉節家為美,要服從三從四德,相夫教子,終日要閉首家門,很少拋頭露面的,更不要說要去打戰了。可木蘭出於孝心,背著父母偷偷地奔向軍營應征。此時花家祖先現形來討論木蘭從軍一事,並且引發了爭吵,認為木蘭不應該從軍,眾說紛紜,各抒己見,他們擔心木蘭萬一弄不好會敗壞花家歷代的聲譽,影響不好,同時也擔心她作為女兒身去征戰的安全問題,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吵之後才有了決定,那就是派花家的石龍神去保護木蘭,可木須卻把那石龍神給弄壞了,後來沒辦法他只好冒充石龍神去幫助木蘭,在守護木蘭的過程中引發了很多笑話。故事中木須雖然是冒充的,但是在整個過程中,他盡忠盡責,處處為木蘭著想,為木蘭出謀劃策,是個善良機智有義氣的人物。
在木蘭從軍時她結識的三個夥伴也各具風采,都是值得贊頌的人物,尤其是那個大塊頭和尚給人印象最深,他龐大的身軀鬧出了很多笑話,但他也憑著這個優勢在眾人危難的時刻挽救了大家的生命,成為大家推崇的偶像。
李翔是個剛強的硬漢子,故事中木蘭對他情有獨鍾,他超強的才乾和優良的人品,還有強壯有魄力的身型,俊俏的外貌,都深深地吸引了木蘭。故事中當他發現木蘭是女子時,他是很為難的,惜日和自己很要好並稱兄道弟的「好兄弟」竟是一個女子來的,實在不敢想像,一時間他是接受不了這個事實的,感覺自己被好朋友欺騙了這么長的一段時間,感到十分地憤怒。木蘭犯的是欺君之罪,要判死刑的,李翔出於木蘭對他有救命之恩,冒險地放生了木蘭。此時他是帶萬分的傷感離開的。精彩的故事情節的後來當時服從大家追求完美結局的心理,李翔在患難之中對木蘭產生了真摯的感情,後來兩人便有情人終成眷屬,也為故事的完美結局添上了句號。
除了正面人物的特寫,影片也注重對反面人物的刻畫,特別是對丞相的封建性、歧視女子、心胸狹窄、膽小怕事、沒有半點肚裡撐船的量度的性格特徵進行了一系列的描繪,不過影片就通過這樣的對比才可以突出正面人物的性格特徵和優良的品質。影片中描寫了匈奴的野蠻、無理、兇狠的形象也是突出了正面人物的勇敢無畏保衛國家和人民,敢於獻身的正義形象。
影片就是通過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節體現主題,突出地描寫了木蘭孝順、勇敢、機智、善良的良好品質,在封建社會也敢突破封建勢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影片也教育人們應具有孝順、勇敢、善良、正直、闊達心胸、機智靈敏的品質,遇到困難時,應勇於排除困難,解決問題,面對生活。
『柒』 評價迪斯尼動畫《花木蘭》
《花木蘭》是一部我很喜歡的迪士尼動畫片,迪士尼還出了《花木蘭2》,兩部都不錯,但我比較喜歡第一部。《花木蘭》粵語版里的木須由葛文輝配音,他的配音真的很搞笑很投入很生動,可惜《花木蘭2》裡面沒有他的配音,這是我更愛第一集的重要原因。
我認為《花木蘭》最可貴的是它既幽默又讓人感動,且具有迪士尼動畫的一大特點——積極向上的教育意義,教給人堅強、勇敢和機智。
『捌』 動畫片花木蘭中文影評
從電影《花木蘭》看中西文化
《木蘭詞》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一部文學作品,長期以來它和女英雄的形象聯系在一起,近帶女革命家秋瑾還引用她的典故入詩,「誰說女子不如兒男?」、「巾幗不讓須眉」成了中國家長激勵女兒最長用的話語,可見,中國人是非常推崇花木蘭的英雄實事跡的,有趣的是在中國花木蘭沒有延續自己抗擊匈奴的符號意義,卻成了最古典式的女性主義。
我們沒有必要去考究中國文本和這部最美國的好萊塢G級片究竟有什麼出入,不難看出,導演只是託了中國故事的衣缽向全世界的小朋友獻上他們一貫的大禮——享受愉快的電影過程,我想,再學究的老先生都不會和這部動畫片過意不去,它實在是太討巧了,小朋友門喜歡,還能怎麼樣呢?真的不是給上了年齡的人准備的。
所以,我所關心的是動畫片在轉述中國經典故事上的成功,雖然說只是市場的成功,不過從販賣中國魅力的角度來說,美國人確實給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我們怎樣去表達我的的典藏並被人喜歡呢?是用一幅老中國的面孔去講花木蘭、楊家將和岳飛霍元甲嗎?不可能的,這是一個淺閱讀的時代,逗大家開心就好,所以我們看到,在電影《花木蘭》的結尾,美國人給我們來了一個更中國式的大團元結局。皇帝對李翔說「這么好的女孩不是到處都有的」,李翔也心領神繪,千里迢迢的來到花家送還帽子,最絕的是木蘭:你可以留下來是晚飯嗎?這里,你可以理解為好萊塢對小朋友門期待視野的又一次獻媚,當然也可以看做為美國人把中國的大團圓結局給徹底搞過頭了。在原文中,只是寫到木蘭以前的朋友來花家拜訪,更沒有寫到,有男人對木蘭暗生情素,在這里,我們有必要看看電影中對木蘭的特殊照顧,最敏感的就是安排了一場洗澡的情節,一方面,為將士門將信將疑的認為木蘭是女人打好了鋪墊,另一方面也迎和了小觀眾對兩性關系的初步認識與興趣。當然,該場景自然是很好的消融了,詼諧又不缺乏「有意思」。而反觀我們的文本根本找不出任何這方面的蛛絲馬跡,若沒有點噱頭怎會有人理解呢?所以,好萊塢的一大好處就是把花木蘭真正「女性化」了,無論是小朋友還是世界范圍內的大齡觀眾門都覺得親切可人,可見感情戲是美國好萊塢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個中反映出美國派對人性的態度:每個人都是充滿了感情的——無論她是不是英雄,而中國人一碰到英雄人物便嚴肅得不得了,總想把他往高、大、全上弄,最後在歷史的長河中風化成一個古老的符號,活潑不得,這便是我們的民族英雄會在美國人手中宣傳開去的原因。我想,有一位男子喜歡上木蘭是多麼正常的事,如果《木蘭詞》中稍有暗示也不見得就會掉價,或許,我們今天的中國觀眾們會在看完電影後還可以理直氣壯的批評動畫中的李翔確實沒有書中描寫的那樣帥。
另外,我們看到,電影對原著也有大膽的加入有趣的角色,這當然不是《木蘭詞》的錯了,但我們可以看出,小龍和小蟋蟀還是博得了滿堂彩,從電影《獅子王》開始,這種插科打諢的角色成了迪斯尼動畫中最有特色的元素,這次在中國經典上「動刀」, 迪斯尼當然是手到擒來,在推動故事情節和逗笑上有時簡直成了最重要的角色,看完電影,你仍然相信沒有這兩個傢伙,但你若是想起這部電影,你一定會首先想到那個陳佩斯陪音的小龍,這就是把經典交給迪斯尼的好處,他門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闡釋一古老的故事,他們建立起了一個和中國完全不同的木蘭世界,或許,這個版本比我們的更出名,或許,在我們的小朋友還沒有看過《木蘭詞》的時候就已經知道木蘭有個男朋友,還有一個小龍和小蟋蟀是她的寵物,這就是迪斯尼,你是說它好呢還是討厭它呢?真的很難。
當然,我們看到,就算是小龍和小蟋蟀其實也是美國人對中國文化予以尊重和「理解」之後的產物,小龍是花家先靈們的使者,敬重先靈是中國給世界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龍是最中國的符號,所以就算是中國觀眾也可以買單照收的,更何況那個關在籠子里的小蟋蟀呢!他是用來祈福的,體現了中國人對天地的敬畏,雖然被美國人徹底解構了,可到底也不乏「中國味兒」,另外諸如木蘭相親,媒婆和木蘭父親對神靈的敬重等等,都是具有濃烈的中國特色的,而且,我可以說,其中的手法不比中國的真人古裝戲差,甚至還要好很多。
《木蘭詞》和電影《花木蘭》,我們可以看做對同一事件的兩種闡釋方式,中國人自有其婉轉徘徊的敘事方式,美國人也有cowboy直接與簡單的作風,任你喜歡哪樣,真正的花木蘭只在你自己的心中。
『玖』 對花木蘭的評價
花木蘭,中國古代女英雄,以代父從軍擊敗北方入侵民族聞名天下,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在後世影響深遠。其事跡被多種樣式的文藝作品所表現,尤其是電影、電視劇多次重拍,甚至影響波及美國和全世界。花木蘭其人其事僅限《木蘭辭》中,縱觀南北朝、隋唐諸史並無記載,所以其生卒年和故里有很大爭議。 花木蘭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壯的詩。《木蘭辭》被列入中小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所誦頌;多年來,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蘭從軍》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在保衛國家的戰斗中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壯舉。人們為了紀念她,在虞城縣內還建有木蘭中學、木蘭火車站、木蘭賓館、花木蘭度假村、花木蘭產業集團、花木蘭民兵連。商丘市還組建有花木蘭武術協會、花木蘭盤鼓隊、花木蘭舞龍隊。每年的四月初八,木蘭的生日,人們前來祭祀,人山人海,廟會盛大。現在,巾幗英雄花木蘭的名字不但在我國家喻戶曉,而且由於美國迪斯尼公司耗巨資製作的卡通片《花木蘭》的巨大影響,她的美名已傳遍了全球。美國新聞媒體賦詩稱贊「古有神州花木蘭,替父從軍英名響;今有卡通『洋木蘭』,融中貫西四海揚。」
『拾』 花木蘭和花木蘭動畫片有什麼不一樣的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我覺得是花木蘭是有點原始版的,而動畫片,卻是有點童真版的,可愛版的,不過我喜歡花木蘭,而不是花木蘭動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