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英雄》的影評
吊足了的胃最終吃了一頓飽飯。在一片狼籍的中國電影飯桌,英雄是一道真正的招牌菜。
集中了華人乃至世界頂尖的製作群體,投入3000萬美金,英雄成為我所見過製作最為精良的中國電影。很久沒有一部中國電影讓眼睛,耳朵如此興奮了。張藝謀的專業精神令人敬佩,如果誰要向張藝謀豎中指,還是先鞠個躬再說。
看過片子絕對同意這種評價:英雄是一場視覺上的盛宴。我覺得如果早些時候拍出來,英雄還可以拿去做申奧片。所有關於中國的符號,英雄里都不遺餘力地再現:圍棋,書法,劍,古琴,山水,竹簡,弓箭,威威樓宇,漫漫黃沙,青山碧水,紅牆綠瓦。英雄電影的畫面,極具中國畫的意境。如果不去做申奧片,英雄還可以去做中國旅遊的廣告片,或是愛國主義教育範本,的確,我相信每個看過電影的都會為我大好江山,我泱泱大國擊節贊嘆,相信這部電影全球放映後,會加快留學人員歸國效力,加大各國人民來華旅遊觀光力度。
有幾個鏡頭給人留下強烈印像:李連傑一劍刺中甄子丹,為描述劍之快,鏡頭在李連傑的臉一點點穿破雨水的畫面中一一定格。李連傑與梁朝偉在九寨溝一場對決戲,二人蜻蜓點水,水面及水下的鏡頭,絕對可以寫入武俠片視覺經典。我也相信很多人在章子怡和張曼玉比劍那段漫天黃葉的戲中瞠目結舌,盡管那段戲倒更像屬於日本人的意境。
在聽覺方面,英雄把武俠片的音效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不再像以往武俠片強調刀劍,拳腳,飛行的強烈誇張表現,相反,英雄的錄音和擬音方面都相當克制,他們更重視體現"綿長""幽遠"的意境,更強調聲音的質感。這些克制後表達出的竟境令人大開"耳"界。在影院,正對畫面,背景聲安靜得像清澈的湖水,在一片衣袍揮舞和鼓聲的中低音中,劍聲劃破空氣的銳響,配合人影騰挪的聲音,槍劍相撞後的漸弱的震顫聲,極富韌性極具質感。讓人印像深刻的是為描述李連傑劍法之准,他一劍橫貫毛筆,從劈裂筆桿竹質到筆尖毛質聲音的變化。還有在九寨溝對決的劍戲,人腳踏在平靜的水面聲,劍挑破水,震開的一圈圈漣漪聲,人耳悶在水裡到躍出水面後撲面而來的空氣感。影片配樂依然是譚盾,看到最後,我幾乎有點迷乎了,那鼓聲,琴聲,包括伊扎特帕爾曼的小提琴,都真的很像《卧虎藏龍》。
編劇李馮和張藝謀用紅,蘭,白,黃四段視覺的變化把故事的不同版本分段講述,還加了不少辯析的色彩,這讓人想起《羅生門》。這個故事講得很別致而且基本能自圓其說。再一想到電影的短短的拍攝周期,讓人對老謀子心生敬意。而畫面上,英難更像一部部精美的MTV或廣告片的聯播。
英雄是一部符號化的電影,所有的符號都在傳達一個標識:"MADE IN CHINA"。在這樣的視覺聽覺轟炸中,演員的表演成為影片中最為弱化的環節,如果不是出於商業的考慮,估計誰來演都可以完成任務。大牌明星們的表演徘徊在扮酷或更好的扮酷之間,說狠一點,劇本給他們的空間,無法演出"人味兒",他們的內心活動,表情都不再重要,重要是他們要服從服裝顏色變化的需要,電影的主角是服裝,布景,道具,這些符號代表著忠,義,情。演員是人,但是有一群神一樣的攝影舞美燈光,人便不再是人,是英雄,於是一個歷史故事最終變成一個超現實故事。
『貳』 哪位幫我評價一下張藝謀的《英雄》謝
簡介:秦要完成統一,對六國中的趙國發動戰爭,趙國刺客無名習得一身本領「十步一殺」。無奈無法接近秦王,於是便說服趙國三大刺客:長空、飛雪、殘劍。集齊三者專用武器覲見秦王。無名騙說秦王自己殺死長空,並得以進秦王百步,然後騙取說自己離間飛雪殘劍,最終刺死飛雪,並呈上飛雪長劍,得以進秦王十步,但在最後時刻,他想到殘劍告訴他秦王不能殺,因為「天下」二字。無名放棄刺殺,被萬箭穿心。秦王被無名深深感動,下令厚葬。
評價:1.首先《英雄》將色彩美學發揮到了極致,黑色的秦國,黑色的妝飾壓倒了一片,這代表侵略的一方,被欺壓的趙國,全是紅色,連書塾里的學子都是紅色,戰爭來襲,學生們依舊在學習趙國的書法,紅色代表著希望激情和不屈。2.《英雄》通過三種不同口吻的表述產生不同的結果來給人造成不同的感受,但有一種表述是正確的,這種敘事方式在《羅生門》里也有體現,這部電影,結構獨特、畫面精美、思想深遠、氣勢宏偉,是一部可以載入中國影史的永恆經典之作!盡管遭受巨大非議,但是凡事自己認真觀看電影後的人,無不對其稱贊有加!3.《英雄》是中國商業大片的開山鼻祖,在此之前國產電影從未有過過億元的表現,但是《英雄》在2002年的國內勁收2.5億人民幣,他的對盜版的控制,對版權的買賣,對電影的營銷,對票房的分成,對拉動中國觀眾再次進入影院觀看定影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英雄》也是唯一一部在北美拿下過票房冠軍的中國電影,其在2004年夏天席捲整個北美,占據兩周時間北美的票房榜,全球總票房總計1.77億美元,按照當時的匯率,摺合人民幣約14億多人民幣。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叄』 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英雄》是最大的爛片
張藝謀的《英雄》是不是爛片?
我曾經也在看過後產生這樣的疑問?
在大學和老師探討過,也沒准確答案。有的女老師說是聽別人說之類,然後自己可能電影都沒看過,上課舉例想到隨口跟著大眾觀點就提一嘴。問與有關專業的老師會讓你去查閱相關資料,說網上某個教授做出專業的講解······怎麼爛的?她也,我後面也沒查閱到。
我一直想解開這個疑惑,但都沒滿意點答案。
因為小時在美術課本上介紹過《英雄》的美術設計,很美。到真正看到電影時,覺得美術設計依然非常漂亮。後來看過很多電影,武俠電影,也不及《英雄》的舞美:湖心點水;琴聲意決;磅礴劍雨;漫天黃葉揚起,刀光劍影;憂傷的藍色,英雄的悲涼。攝影出生的張先生讓很多武俠愛好者能在屏幕上看到了小說中意境中的美景。看相關資料時,他說的,那時自己也是在准備拍武俠的,可惜的是,他的劇本比李先生的要晚些。
我讀到蘆先生說的時,才明白了《英雄》華麗的視聽語言下的內傷。
「可嘆的是《英雄》里的武俠竟能被暴君一通言不及意的思想教育洗了腦,幡然悔過的改變了世界觀,認秦始皇為大救星,還心甘情願地去當祭品了。這算是哪門子武俠?(一頓文人的修辭)······武俠對中國人太重要了,乃是民間百姓對公平正義最後的夢想與希望。······連金庸先生也忍無可忍拍案而起了。」
所以,你如果還沒明白《英雄》為什麼爛?是因為現代「美顏視角」下,我們的內在文化缺失。新生代的「蒼白」顯得無力,沒了歷史根源的追溯,沒了時間積淀。
但本人心底還是贊嘆《英雄》所展現的美術功底,不是是個導演都能拍出張先生營造的中國大氣的美術韻味!這可能與探討電影的本質有點扯遠,但我想12支頂尖導演團隊競選導演08奧運會開幕式,考慮到選擇張先生該是有原因的·····
『肆』 如何評價張藝謀電影《英雄》
毋庸置疑,《英雄》是張藝謀最具爭議的電影作品。最有意思的是,《英雄》在國內外之大相徑庭的評價和口碑。國內的影評人和觀眾對這部電影多持負面態度,統一的認為這部電影缺少內在精神價值判斷,充斥藝術靈魂的空洞,華麗有餘而內容不足;而西方媒體和觀眾卻視這部電影為神作,例如我一個畫畫的美國朋友認為此片是他看過最好的非英語電影,用「無盡的詩意」和「純粹的藝術想像」去贊譽它。 官方信息來看,美國《紐約時報》曾用整整兩個版面報道這部電影,稱「《英雄》這部電影經典得就像中國的《紅樓夢》,也是我們美國奧斯卡的無冕之王。」 而在2005年美國《時代》雜志評選的「2004年全球十大最佳電影」里,《英雄》更是排名第一,成就了華語電影首次問榜登頂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