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如何促進中國電影發展的影響

如何促進中國電影發展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4-03-26 15:40:31

❶ 你對中國電影的未來,有什麼想法和建議

中國電影市場正進入發展的快車道,那些以小鮮肉為主導的電影開始淡出銀幕,那些老戲骨們用他們精湛的表演越辣越吸引觀眾,而且可喜的是,不管因為什麼,很多電影中都出現了老戲骨提攜後輩的事跡,這對中國電影來說是一個良性的,健康的發展。充分挖掘該系列在內地的商業價值。同時,THC也將和承華傳媒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助力HCH主控華語片的全球推廣發行,讓中國電影真正走向世界。而承華傳媒與IG的合作方式則是成立合資公司深耕內地影視市場,圈內知名的花兒影視也宣布加盟其中。

中國電影行業現在是進入一個理性和健康增長通道,上座率提升讓影院盈利走高,並快速拉動利潤增長。觀眾需求偏好趨於理性,明星流量和IP逐步弱化,這將逼著導演和製片人提高電影的製作水平提高和電影的作品質量。明星成本降低進而推動電影企業盈利,越來越多有想法的優秀演員加入導演的行列。而這對那些胡亂拍的導演則更是一種警醒。

❷ 《電影產業促進法》的通過,對中國電影產業會產生什麼影響

1、在電影創作、攝制環節,簡化了重要行政審批事項。
首先,在拍攝主體方面,首次明確了法人和其他組織均可以拍攝電影,完全由市場決定,政府不再進行審批和干預。這無疑有利於各種資本進入電影產業,有利於電影產業的在競爭中更好發展。其次,在劇本審查方面,對於一般題材的電影劇本,只需要向電影主管部門備案即可;只有涉及國家安全、外交、民族、宗教、軍事等題材的,才需要由有關部門審查。再次,在電影成片的審查方面,雖然沒有放棄審查制,但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規定電影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審查標准和審查程序的規定,也就是實行審查標准和審查程序的標准化和公開化。這無疑會大大縮減了審查人員任意審查的空間,也讓電影製作方在拍攝時就注意到審查紅線,大大提高電影通過審查的機率。
2、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促進電影產業的發展。
《電影促進法》規定,國家將通過引導文化產業專項資金、基金投資、統籌財政資金、通過稅收優惠、銀行、保險等金融支持措施,促進電影產業的發展。同時,為了保護電影產業,規定境外組織只能通過中外合作拍攝的方式在中國投資和拍攝電影;境內電影放映的時長不得低於年放映電影時長總和的三分之二;鼓勵境內企業走出去參與國外電影的拍攝,並保障其用匯需求。

❸ 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談談應如何更好地推動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

一個民族的文化,總是在繼承和弘揚自身傳統中發展的,在借鑒和吸納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中豐富的,在反思和推動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實踐中更新的。在文化建設中,必須正確處理好繼承、借鑒與發展的關系。 先進文化應該是開放的。要以博大的胸懷,大膽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優秀的精神文化,使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作用。凡是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有利於提高人名的生活水平的外來文化和優秀思想成果,我們都要借鑒汲取。同時,在借鑒吸收外來文化的過程中,也要警惕和抵制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生活方式的影響,警惕和抵制西方敵對勢力的意識形態滲透。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既反對盲目的排外主義,又抵制「全盤西化」,博採眾長,開拓創新。 文化具有繼承性。任何時代,任何文化都是最以往文化繼承和發展的結果,同時又各自有不同的時代特點。中華民族是一個有五千年燦爛歷史文化傳統的偉大民族,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生動反映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偉大實踐與創造,是中華民族奉獻給人類文明事業的寶貴財富,為推動人類的進步與繁榮作出了重大貢獻。要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古為今用,推陳出新,自覺地汲取歷史傳統遺留下來的精神養料,用以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涵。同時,對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實踐著加以發展和創新。總之,對於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我們應以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為指導,尊重文化發展的規律,從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需要出發,批判地繼承中外歷史文化的成果,從而創造性地建設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新文化。 文化發展的中心環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道德本身具有時代性,道德總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被賦予新的內涵,這就要求不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榮辱觀是人們對榮譽和恥辱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屬於道德范疇。 P.S.參考資料: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完全解讀
必修3

❹ 國產電影影響力越來越大,我們該怎樣讓其走出國門

國產電影影響力越來越大,這一點大家應該是有目共睹,但是,更多的還是在國內的影響力,如果想要走出國門,那麼最好在三個方面努力,第一點就是電影本身的質量,第二點,加大中國電影在國外的宣傳力度,第三點,把特定的想要對外輸出,提高影響力的中國電影的內容形式多點國外元素。

最後我們來說一說第三點,不能只拍中國人看的懂的電影,如果想要加大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像國內有的只能是中國人自己能看的懂的梗就要減少輸出,必須將某些計劃輸出的電影的形式和內容上面,稍微加入一些國外的元素,也並不是說崇洋媚外,只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想要增強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一開始就必須讓別人接受自己。

❺ 運用市場經濟知識,說明如何推動中國電影產業進一步繁榮發展

要推動中國電影產業進一步繁榮發展
①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互為補充的。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劃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切實把市場和政府的優勢都充分發揮出來。
②要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完善市場機制,保障公平競爭,維護市場秩序,增強電影產業對電影市場需求變化的反應和調整能力。
③發揮政府作用要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用政策引導市場預期,用規劃明確電影投資方向,用法治規范市場行為,減少政府幹預,推行權力清單制度。
發揮財政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加大財政對電影產業支持力度。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引導電影產業承擔社會責任,始終將社會效益擺在首位,將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統一起來。

❻ 你覺得中國的電影市場應該怎麼發展

行業主要企業:貓眼娛樂(01896HK)、阿里影業(01060HK)、光線傳媒(300251)、新片場(834630)、華誼兄弟(300027)、愛奇藝(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電影市場收入規模、中國電影放映場次情況、中國電影行業集中度

行業概況

1、定義

電影產業是對以電影的製作、發行和放映三個行業為主,同時包括電影的後產品的開發(如音像製品、電影頻道、相關圖書、玩具等)以及與電影相關的市場活動的總稱,屬第三產業中娛樂業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通過視聽技術傳遞藝術形象信息,為人們提供審美、娛樂、宣教服務。

電影產業的特徵包括以下幾點:

2、產業鏈剖析:包括五大階段

從電影行業整體來看,其產業鏈包括電影製作、出品、發行、放映環節。電影製作作為整個產業的最前端,決定了行業的影片供給數量、質量等情況,具有一定的議價權。影片製作完成後,通過出品及發行方使得影片得以面世,向下游院線企業進行宣發。電影產業的終端是院線市場,其基本職能是提供放映服務獲取票務收入,一般占據45%的票房分賬比例,同時還為合作商提供廣告服務、提供賣品等衍生品服務以獲得非票務收入。

在電影產業鏈中,發行上承製片方,下連院線播映方,是將影片全國推廣的渠道,整個電影產業鏈的參與者眾多。

電影製作方主要包括國內外文學與劇本等原始作品方,如國外的漫威、迪士尼,國內的華策影視、騰訊文學等;內容出品方包括海外的華納兄弟、環球影業,國內的萬達影視、華誼兄弟等專業影視公司;宣傳發行方包括華納兄弟、環球影業等傳統影視公司發行方,以及淘票票、愛奇藝與貓眼電影等網路發行方;電影產業鏈終端的院線平台代表公司有海外的AMC與國內的萬達影院、大地影院、橫店影視等。

行業發展歷程:處於「互聯網+時代」

從1950年發展至今,我國電影行業共經歷了四個階段,分別為「國有資本時代」、「民營資本時代」、「商業大片時代」和目前所處的「互聯網+時代」。

行業政策背景:多項政策加持

以政策扶持為主導電影產業的迅猛發展與國家層面以及政策層面出台的各項扶持政策有著緊密的聯系。2010年的《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由國務院辦公廳出台發布,我國對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提出了重要的指導方針、具體政策措施保障;

關於支持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在2014年由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聯合發布,明確了八項具體政策,使得市場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公益服務質量和水平得到提升;

《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於2015年由國家財政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並規定,向申請工商登記的經營性電影放映單位徵收5%的電影專項資金,用於電影產業發展的金融、稅收和人才引進扶持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於2017年3月1日發布實施,具有里程碑意義。對於正處於發展迅速但缺乏法律依據及保障的電影市場來說,無疑給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帶來了法制化的信心,也為中國電影"走出去"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可以說,國家法律和政策,特別是政策幾乎決定著電影產業發展的方向和發展程度。

行業發展現狀:

1、中國電影市場收入規模:疫情後強勢反彈

從電影票房收入來看,2016-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持續增長,並成功突破600億大關。2019年,我國票房收入達641億元,較2018年增長5.4%,增速整體呈現下滑態勢。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我國電影票房收入僅為203億元,不到2019年票房收入的三成。截至2021年12月中旬,我國電影票房收入457億元,較2020年恢復較快。

2、中國觀影人次情況:2020年下降近7成

從觀影人次的變動情況看,2020年全年觀影人次5.49億人次,相比2019年減少了68.23%,降幅與票房降幅基本持平。對比2019年全國約14億的人口總量,人均觀影次數為0.39次,相比2019年的1.24次下滑明顯,若以8.48億的城鎮人口計算,人均觀影次數為0.65次,相比2019年減少了1.43次。

3、中國電影放映場次情況:疫情影響放映場次大幅度下降

2020年全國影院共放映電影5658.4萬場,同比減少55.58%,降幅明顯低於觀影人次和票房降幅。對比票房、觀影人次和放映場次的變化情況,隨著國內影院數量的逐年增多,放映場次的增加速度始終能夠大幅高於票房和觀影人次的增長速度。

行業競爭格局

1、行業集中度:頭部效應明顯

整體來看,中國電影市場頭部效應明顯,行業集中度較高。隨著檔期競爭加劇、口碑宣傳作用凸顯,國內電影票房集中度加劇。2020年受疫情影響,電影前五名票房達到全年總票房的50%以上。除2020年特殊情況外,2018至2021年電影票房前三名和前五名佔比穩步提升,這意味著影視行業的龍頭公司能夠分到更多紅利。

2、企業競爭:萬達影院市場份額最高

從各院線票房情況來看,我國電影產業市場集中度仍待提高,以票房TOP5院線的票房合計僅為2020年電影總票房的47%。其中,萬達院線以15%的票房比重位居榜首,其次為大地院線,其票房比重為10%,上海聯合院線(8%)、中影數字院線(7%)和中影南方新干線緊隨其後(7%)。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政策方面:《「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

2021年11月9日,國家電影局發布了《「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也是針對內地目前電影市場所做出的最重要的指導性方針政策,其中既有一些具體的數字指標要求,也有一些針對性較強的規劃部署。整個規劃書近萬字,基本涵蓋了內地電影近幾年發展出現的問題和症結,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也包括了之前一些方針政策的進一步執行。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閱讀全文

與如何促進中國電影發展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斗魚里如何看電影 瀏覽:72
麻將戲電影有哪些 瀏覽:25
u盤在電視上看電影沒有聲音怎麼辦 瀏覽:929
2017都有哪些好電影 瀏覽:308
黃曉明張藝興電影有哪些 瀏覽:566
關於外國好看的電影 瀏覽:801
怎麼記住電影鏡頭 瀏覽:95
電影補貼什麼時候發放 瀏覽:313
少年駭客都有哪些真人電影 瀏覽:125
歐美屍檢電影有哪些 瀏覽:300
下載什麼軟體能看立體電影 瀏覽:292
我的莫格力男孩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782
國外好看校園電影排行榜 瀏覽:46
韓退是什麼電影里的人 瀏覽:578
如何下載電影到看戲機 瀏覽:341
微電影如何賺錢的 瀏覽:837
如何請女生吃飯看電影知乎 瀏覽:904
北極星姐姐叫什麼電影 瀏覽:49
微信電影20紅包怎麼用 瀏覽:442
有哪些電影有經典動作片 瀏覽: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