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原來那批電影放映員處境如何了

原來那批電影放映員處境如何了

發布時間:2024-01-16 20:56:48

A. 曾經的「金飯碗」職業,電影放映員,現在演變成什麼

"金飯碗"是很多老一輩人都夢寐以求的工作,因為它象徵著穩定,並且它還有一個接地氣的名字,就是鐵飯碗。

市場經濟放開以後,隨著各類智能化產品的普及,網路科技的發展,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坐在家裡看到好的電視連續劇和電影,想看什麼有什麼,想什麼時間看都有節目。

這些當時被稱之為鐵飯碗的行業,開始走下坡路。很多人員全部下崗,另謀職業。電影放映員也被解散了,曾經被稱之為鐵飯碗的行業結束了屬於它的輝煌時期。

鐵飯碗之所以被歷史淘汰,是因為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多元化。我們可以選擇的行業越來越多。但是這是每個時代的選擇,我們都沒有權利去批判誰對誰錯的。

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當下,帶著職業危機感,多多去接觸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才可以讓我們能時刻不被時代所淘汰掉,每個時代的機遇都是不一樣的,只要我們不拋棄不放棄努力的生活下去就可以了。

B. 八十年代的農村電影放映員是非常吃香的工作有誰知道當時吃香到什麼程度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人們求安穩的心理都沒有變,如果有一份安穩的工作,那肯定非常好,所以到今天來說,鐵飯碗仍然頗受歡迎。畢竟中國人口太多了,能夠找到一份福利待遇好,干一輩子的工作那肯定是幸福的。

不過, 隨著時代的變化,工作類型也發生著變化,受歡迎的程度也不同。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城鎮化率不高,農業人口居多,大家都羨慕吃公糧的,也就是國家單位,包括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這些。工作穩定,收入不錯,社會地位高,是人們羨慕的主要原因。如果總結起來,有5個工作堪稱是「金飯碗」,讓人羨慕不已。

1、售貨員

在計劃經濟時代,由於物質缺乏,很多東西都要憑票購買,肉、布、糧食等等,而且一般也只有國營商場才有賣。所以,這個年代的售貨員掌握著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的銷售權力,那個時候可沒有什麼「顧客是上帝」的概念,如果你得罪了他們,那很可能買不到東西。所以,在店裡還會出現「嚴禁打罵顧客」的標語。

售貨員掌握著資源,地位高。在《新華字典》裡面還有一句話:張華考上了北大,李萍上了技校,我當了售貨員,我們都有著光明的前途。可見售貨員在當時的社會地位之高。

2、司機

80年代,中國還是一個自行車王國,街上主要是這種交通工具,汽車的數量很少。相關數據顯示,1980年中國民用汽車數量僅有178萬輛,能買得起汽車的絕對是非富即貴。

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行業和工作會逐漸被淘汰,自然就不吃香了,而有些是永久吃香的,比如公務員。中國每年數百萬的畢業生,要想到社會上找到一個好工作不容易,如果能夠進入這些單位,那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就有了保障,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公務員,國企仍然那麼吃香的原因。

C. 全國老放映員如何解決

全國鄉鎮(公社)電影老放映員的歷史遺留問題,應按現行的城鎮企業職工退休人員解決處理。鄉鎮政府是公社電影放映隊的主管,並且原公社電影放映員與鄉鎮政府存在著幾十年的事實勞動關系,鄉鎮政府應承擔對原公社電影放映員養老,就醫的責任。

D. 電影放映員一天怎麼

業內人士網上訴電影放映員的一天

早上9點半,孫師傅正在放映當天第一場電影《桃姐》

膠片放映漸漸淡出舞台,如今大部分操作在觸摸屏上完成

無論是小成本製作還是好萊塢大片,都存放在這小小的移動硬碟里

業內人士網上訴說電影放映員苦衷 京城影院展示放映員真實生活
小窗背後的世界沒有「浪漫滿屋」
主人公多多從小就憧憬著銀幕上唯美的故事,並立志為像艾費多一樣的電影放
映師———這是義大利導演多納托雷的電影《天堂電影院》中感人的情節。電影放映員似乎承載著一代人的記憶和夢想,而現實生活中這個職業卻並沒有那麼浪漫。
近日,一名叫「放映袁」的網友發了一則咆哮帖,帖子里將作為放映員的苦處用咆哮體的形式撰寫出來,比如「一上班就見不到太陽」、「運送影片拷貝是體力活兒」「一部影片放映幾十遍自己都沒完整看過一遍」等,引發了網友們
的關注和回應,大家紛紛表示要拜師學藝。
藉此,記者電話采訪了這位在山東濟南某影城工作,月薪兩千左右的「放映袁」,並走訪了京城各大影院,向大家展示放映員的真實生活。從他們的講述里,我們也看到了電影從膠片時代步入數字時代的變化。
放映員的一天
朝九晚十二午飯基本靠「帶」
早晨9點半,記者來到位於北京小西天的中影電影院。做了十幾年放映員的孫師傅已經將衛生打掃好了。他告訴記者,放映室對環境的要求很高,必須保持放映機的清潔和地面干凈,所以他每天上班第一個任務就是將機身擦拭乾凈。
「早晨上班的時間不固定,要看具體的排片時間。一般是在8點半到9點到單位,而工作結束基本要到晚上十一二點了。」孫師傅邊打開機器邊對記者說,「影院三個廳,每人負責一個廳,上一天班可以歇一天,一共有6名放映員,分成兩撥輪流值班。」
只見孫師傅熟練地將機器里的氙燈點著,在觸摸屏上點進了伺服器,進入菜單。這時已是9點40分,還有二十分鍾,這一天的第一場電影就要開始放映了。
孫師傅將要放的影片從前到後快進式檢查了一遍,又回到開頭,屏幕上顯示出兩個大字——「桃姐」。為了查看聲音質量,孫師傅下樓推開與電影院連接的小窗,聽了聽音量,沒有任何問題,這才放心地回到了樓上的放映間。
孫師傅告訴記者,這是每日必做的功課,「檢查好影片和聲音才能夠放給觀眾。」
9點57分播放廣告,放映間的小玻璃窗上模糊的影像投射在大銀幕上變得無比清晰。
「我們一天幾乎都是在這個屋子裡度過的,片子一個接著一個放,每隔十幾二十分鍾就要去看一下機器是否正常,如此循環,中午吃飯基本要靠別的同事買回來插空吃。」
對觀眾來說,這個小窗似乎格外神秘,令人嚮往,但對於孫師傅這樣的放映員來說,這個透著微弱銀幕光亮、不見陽光的小窗幾乎是他們的整個世界。
技術變遷
膠片時代拷貝沉重 一部大片約60斤
談到膠片放映,孫師傅帶著記者查看了放映間里的兩台膠片機,稱膠片需要經過繁瑣的程序才能掛到機器上去,操作較為復雜。
一本拷貝能放映20分鍾,一部電影需要五六本拷貝。拷貝很重,據孫師傅介紹,一般拷貝盤是兩本纏著一大本,一部電影要換三次拷貝,「這是個不小的體力活兒。一個鐵盒子里放三卷膠片,大概有20斤重吧。如果是部大片,膠片至少有七卷,滿滿三盒,你想想有多重。」
在放映前,拷貝需要提前掛到機器上去,有時候需要兩台機器換著放,一台機器放完後,另一台機器接著放,間隔的時間要計算好。從片盒往外拿片子的時候,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將膠片散落。「放映袁」告訴記者,老放映員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時候膠片纏得非常亂,需要剪開再一點點接起來。
耗費人力 容易聲畫不同步
膠片的使用還需要特別注意聲畫不同步的現象。「放映袁」告訴記者,掛片的時候有一個緩沖彎,緩沖彎需要放映員手動調整,大概有一個大拇指的距離。緩沖彎大了的話,聲音就會晚一些;要是小了的話,聲音就會提前一些。對於新入行的人,特別需要積累這方面的經驗。
此外,膠片時代需要更多的放映員,一個廳至少要兩個人。「放映袁」介紹說,一般一部影片一個影院只有一份拷貝,所以要算好時間,比如一號廳先放,一號廳放完第一本之後,拿到二號廳放。一個人准備掛片子,另一個人就需要馬上從片尾倒回片頭。
膠片還存在劃傷的危險,「如果遇到膠片劃傷或者斷掉的情況,一般先報主管進行檢查,情況嚴重的話就只能剪掉了。」
數字時代存在移動硬碟 「密鑰」保證安全
放映數字化之後,影片一般是放在移動硬碟里的,「放映袁」告訴記者,這和我們平時使用的移動硬碟沒什麼區別,只要下載到數字放映機里就可以。
但輕易上傳和下載,使得影片的安全性無法保障,所以「密鑰」在其中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密鑰」一般在放映前三天之內會收到,生效期一般都在前一天晚上10點左右。
「一般我們都會提前看到片子,檢查一下質量,確保第二天放映沒有任何問題。」「放映袁」說。
一人負責多廳 死機成新問題
數字技術普及之後,放映這項工作需要的人力也少了。以前兩個人才能乾的活,現在不僅一個人能搞定,而且還能負責好幾個影廳。
首都電影院總經理於超告訴記者,在新建的金融街影城項目中,設置了集中控制系統,基本是一個放映員可以負責多個廳的放映,放映員們在監視器前就能看到各個廳的情況。「大概從2002年開始,影城的數字機逐漸多了起來,在使用上也方便了很多。」孫師傅告訴記者,數字化雖然方便了,但也會有死機的現象,雖然這種情況不經常出現,但一旦出現只能重啟機器。這時就需要跟觀眾說明一下,是設備問題,請大家諒解。
IMAX
放映定期檢查不易需要爬三層樓高
「放映袁」所在的影城有IMAX放映廳,由於IMAX的機器比較大,因此單獨使用一個比較大的操作間,「它的發熱瓦數比較大,熱度比較高,所以有單獨的空調和加濕器。其他的機器公用一台中央空調。」
除了定期維護設備,「放映袁」告訴記者,幕布也是需要定期檢查的,「大概一個季度或者半年需要檢查一次。主要是查拉幕機器,看是否靈活,不靈活就需要上機油了。IMAX的銀幕足有三層樓那麼高,因此每次檢查的時候,必須要爬到很高的地方。」
此外,還有一項工作是必須要注意的,幕布放映機里的氙燈使用800到1000小時要更換,不工作的時候,氙燈里有8到10個大氣壓,工作的時候大概要20到30個大氣壓,所以這個燈泡比較危險,不要碰到、磕到,要輕拿輕放,不然會炸掉。「放映袁」透露,換燈的時候要穿防護服戴防護面罩,以防止劃傷皮膚。

E. 八十年代的農村電影放映員是一個非常吃香的工作,當時的工資是多少

在當時七八十年代的時候,農村放映員就相當於是一個公務員的存在,當時的公務員,可是非常牛的每個月按月拿工資,一個月可以領取四十多塊錢的工資在當時已經是非常高的收入了,在當時來說也算得上是一筆巨款,而且每放映一場電影還可以拿到提成,一個月總的來說可以說是收入不菲了。

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人都還記得,當時農村非常流行播放露天電影,誰家小子娶媳婦都會安排一場露天電影,有時候村裡也會單獨請放映員播放電影,兩棵樹加上一塊白色的幕布再加上一台放映機一個白熾燈泡是當時獨特的風景,當夜幕降臨之前,周圍村子的小孩子都會拿著小板凳前往放映地點等著看電影!當時的物價比較低,就算是老師在當時工資也就才不到30塊錢一個月,所以能當上放映員就與進入,當時糧站工作一樣吃香,而且邀請放映的人員還會在家裡,准備上一桌的吃的,也就是會管放映員一頓飯,這在當時來說已經是極好的待遇了。

閱讀全文

與原來那批電影放映員處境如何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個老人是樹皮什麼電影 瀏覽:856
如何使用手機藍光VR大師下載電影 瀏覽:119
史前怪獸科幻電影有哪些 瀏覽:242
電影投資合同解除文件怎麼寫 瀏覽:837
2018大蛇電影免費全集 瀏覽:574
好看的明代歷史電影 瀏覽:862
六個人吃飯服務員說七個人什麼電影名字 瀏覽:986
大魚屬於什麼類型電影 瀏覽:744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打群架 瀏覽:42
好看的書本電影 瀏覽:611
跳霹靂舞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66
程序員是如何不充vip看電影的 瀏覽:107
十部最好看的反轉結局電影推薦 瀏覽:230
騰訊下電影緩存失敗怎麼回事 瀏覽:270
上海唐人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市值多少 瀏覽:998
電影裡面怎麼截視頻 瀏覽:705
如何講電影存入u盤 瀏覽:342
終結者2018電影免費下載 瀏覽:513
金都電影為什麼不在內地播 瀏覽:353
一路順風電影包貝爾高清免費 瀏覽: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