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院如果一場電影沒人買票,是否會取消放映
放映後15分鍾無人購票就取消場次
關於撤銷場次,影院的確有約定俗成的規定,「開場後15分鍾仍未賣出一張電影票,影院會撤銷場次,避免推後放映時間,導致下一場無法准時。」
吳鶴滬表示,還有些影院,比如新天地ume影院,即使是沒有觀眾的場次,映前廣告也會照放,開場15分鍾後觀眾還沒來,再取消場次。「就像滿座的電影觀眾不能買票,一部過了放映時間的零票房電影觀眾也不能買票。」
對於部分影院在開場前就取消場次,吳鶴滬表示,這絕對是違規行為。「有觀眾來購票,可以商量,但如果觀眾一定看,那即使只有一個人一張票,也要賣給他。如果要提前取消場次,至少要提前通知。不通知自說自話取消場次就是違規。」
通常影院在開場15分鍾至30分鍾後仍無票售出就會取消放映,但電影還沒開場就取消場次比較少。這種通行做法是為了共同維護電影院和顧客雙方的利益,「電影院不想賠本放映,觀眾也不想看一部不完整的影片。
影院心聲經營有難處有苦說不出
電影院遇到這種事,其實也有難言之隱,「那家電影院這樣做,無非從經濟利益出發,幾個員工見沒人買票,一合計,想早點下班。為了一個人,那麼多員工要守候在這里,幾個人想想不舒服了,就合起來敷衍觀眾。」
現在的影院經營普遍有難度,郊區影院就更不好做,考慮到人工、電費,影院也有難處。
不過,即使影院有經營難處,隨意取消場次也被從業人士不齒。他們普遍認為,觀眾就享有觀影的權利,影院不能因為人少而剝奪觀眾的權利。因此,即使是虧本,影院也有義務承擔這種風險,這也是一種誠信的體現。
如何維權觀眾可向影院索賠
如若觀眾遇到此類事件又該如何維權?電影院張貼放映時間,觀眾前來看片,已構成要約承諾的法律行為。電影院擅自取消放映屬違約,所謂不成文的規定僅是內部制定,觀眾並不知情,不具法律效力。觀眾可以就一些交通費向電影院提出索賠。
而前聯和院線副總經理吳鶴滬則表示,觀眾可先向電影院維權,如果電影院拒不理睬,則可聯系院線,院線也會根據相關規定,向影院發出警告
『貳』 電影院一個人也沒有會取消放映嗎
這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網上有人購買了這個場次,但電影開始的時候觀眾還沒到的話,電影院會等兩到三分鍾,超過這個時間還是沒觀眾入場就不放映了。
在業內 沒有「提前取消」的潛規則。對於「開場前10分鍾無人購票,影院有權取消場次」這一「潛規則」,前聯和院線副總經理、資深電影人吳鶴滬此前曾嚴厲斥責這樣的行為,他表示,這完全是影院自說自話的行為。據他透露,關於撤銷場次,影院的確有約定俗成的規定,「開場後15分鍾仍未賣出一張電影票,影院會撤銷場次,避免推後放映時間,導致下一場無法准時。
對於影院此類違規行為,多位資深影院經理都曾明確否認潛規則的說法。大光明影院方面表示,通常影院在開場15分鍾至30分鍾後仍無票售出就會取消放映,但電影還沒開場就取消場次比較少。
一位資深影院經理沈強也表示,「不要說觀眾是早來,如果晚來10分鍾,服務員還沒下班前提下,還是會賣給他。這個是個別影院服務不規范。我做電影院十幾年,大多數電影院還是比較規范的,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電影鎖場:是指觀眾提前購買影院某場次的票,每場只買一兩張,來保證院線即使剩下的票全部沒有售出,也必須上映該片。其實就是粉絲為了防止空場以免院線撤場和換場。這是我個人理解的。因為個人追某星,他前段時間的某個電影上映鬧得挺大的,剛學到的新詞。
額,反鎖場應該就是跟鎖場相反的意思吧。反鎖場可能是院線為了不虧本而對鎖場行為進行的一種抵制?之前就是有太多粉絲只買某電影那一場次的幾張票,這樣對於院線來說是很虧本的,所以院線會取消該場次的播映並退款。這是我所能了解到的鎖場與反鎖場,望對你有幫助。希望能採納哈。
『肆』 電影不撤檔就會虧損嗎
電影不撤檔不一定會導致虧損。
電影撤檔與否主要取決於電影發行方和製片方的市場策略,以及電影本身的票房表現。撤檔可能是為了避開競爭激烈的檔期,或者為了進行必要的宣傳調整。不撤檔則意味著電影會按照原計劃上映,這本身並不直接決定電影是否會虧損。
電影是否虧損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
票房收入:電影的票房收入是決定其是否盈利的關鍵因素。如果電影的票房表現良好,超過了製作和發行成本,那麼電影就不會虧損。反之,如果票房不佳,即使電影沒有撤檔,也可能面臨虧損。
製作和發行成本:電影的製作和發行成本包括拍攝、後期製作、宣傳、發行等費用。如果票房收入無法覆蓋這些成本,電影就會虧損。
市場策略:電影的市場策略也會影響其盈利情況。例如,選擇合適的上映時間、進行有效的宣傳推廣等都可以幫助提高票房收入,從而減少虧損的風險。
觀眾反應:觀眾的接受度和反應也是決定電影是否盈利的重要因素。如果電影受到觀眾的歡迎,票房自然會提高,從而減少虧損的可能性。
因此,電影不撤檔並不一定會導致虧損,關鍵在於電影的票房表現和市場策略是否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