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電影是如何做出3d效果的

電影是如何做出3d效果的

發布時間:2024-01-14 14:28:23

① 3d電影怎麼拍出來的

1、3D電影用兩台攝像機模擬左右兩眼視線,分別拍攝兩條影片,然後將這兩條影片同時放映到銀幕上;放映時再採用必要的技術方法,使觀眾左眼只能看到左眼圖像,右眼也只能看到右眼圖像,如此就會使畫面更加立體。
2、1839年,英國科學家查理·惠斯頓爵士根據「人類兩隻眼睛成像不同」的現象發明了一種立體眼鏡,讓人們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樣圖像時產生不同效果,這就是今天3D眼鏡的原理。
更多關於3d電影怎麼拍出來的,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1184681615983184.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② 3D電影越來越多,觀眾的觀影體驗越來越好,3D電影的原理是什麼

3D電影的原理是利用兩個鏡頭,像人的眼睛一樣,對場景進行雙重觀察。通過兩台放映機,圖像顯示兩個視點,使兩個略有不同的圖像顯示在屏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會重疊,有些模糊,要看到立體圖像,就要採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邊的圖像,在右眼只看到右邊的圖像。首先,我們應該了解3D電影的原理和特點。


從原理上解釋,紅藍立體電影一般是左眼看紅,右眼看藍,畫面也是紅藍錯位。用初中物理知識就可以解釋,紅色鏡頭只有紅光可以通過,藍色鏡頭只有藍光可以通過;這樣一來,左眼的鏡頭過濾掉畫面中的藍色部分,只看到紅色部分,而右眼過濾掉紅色部分,只看到藍色部分,這樣左右眼就可以看到不同的畫面,形成立體印象。3D不能在普通電腦或電視上播放,因為電影院製作的圖片是由兩台投影儀投射出來的,它利用了光線的 "振動方向 "原理。通過特殊的偏振式3D眼鏡,不同的圖像可以被我們的左眼和右眼接收,從而達到3D效果。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③ 3D影視拍攝製作技巧

導語:3D立體影視製作與普通的2D視頻一樣,同樣是分為前期拍攝和後期製作兩部分,相對於2D視頻,他們既有相同性也有不同性,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3D影視拍攝製作技巧,歡迎大家參考!

一、舒適度

3D 立體影視製作首先要保證的是觀看舒適度。這個舒適度簡單來講就是不眩暈、不脹眼、輕微或者盡可能的沒有重影、出入屏合理、全片立體效果統一等等;觀看舒適度因人而異,不同的觀看者可能有不同的視覺反應,要以大眾化的觀看能力作為平衡點,寧可保守,也不要刻意的去強調立體感。

二、與普通2D的差異

3D 立體拍攝製作是基於2D影視製作而發展的,但是有些方面還是有所不同的。宏觀來講,不能以2D拍攝製作的模式去進行3D立體拍攝,技術方式不盡相同,拍攝製作理念也有所不同,在2D與3D之間,肯定會有所取捨。例如在3D立體拍攝時的變焦問題,我們建議盡量少用甚至是不用變焦,以運動機位代替變焦。這種方式與普通2D拍攝模式有較大出入,其原因就是要考慮到雙機同步變焦的一致性。就目前立體拍攝設備的同步控制系統而言,實現毫無差異的同步變焦還是有些勉強,即便是國外頂級的無線激光跟焦、同步變焦控制系統,也不能夠保證完全一致。再比如後期製作剪輯方面,傳統的2D視頻製作可以使用快切等剪輯手法,象一秒鍾換一個鏡頭;而3D立體的視頻製作剪輯則不能使用此種手法,遠景接遠景還可以,如果是遠景接近景或者是近景接近景,快速的切換鏡頭是無法讓眼睛適應的。

三、雙機匹配性

確切來講是雙機鏡頭的匹配性。如果認為隨便弄兩台同樣型號的攝像機或者電影機就能進行立體拍攝的話,那麼是不可能拍出完美立體效果的。世界上沒有兩只完全一樣的鏡頭,也就是說沒有成像完全一致的兩只鏡頭。這就造成了在3D立體拍攝過程中的雙機鏡頭匹配問題。在拍攝畫面中,尤其是四個邊角,因為鏡頭畸變等問宴滾談題會有某個或者某些邊角變形,這就使得兩支鏡頭拍攝畫面不可能完全一致;選擇高端的鏡頭尤其是電影鏡頭會減少這種現象,而通過3D立體拍攝架進行匹配性調節也是必須的。我們在進行雙機匹配時使用專用的校正圖,通過校正圖可以快速直觀的完成雙機匹配。

四、同步控制系統

3D立體拍攝用到兩台機器,那麼同步控制尤為重要。目前的同步控制系統主要有以下幾個功能:

1、同步錄制。此功能實現雙機同步錄制與暫停。

2、同步變、聚焦。此功能實現雙機同步變、聚焦,功能與價位的區別分為四大類,一類是鏡晌碰頭電路控制,這類控制系統是通過數據介面連接鏡頭,備晌傳送邏輯控制指令,實現鏡頭的變焦,適用於佳能、富士類鏡頭。令一類是鏡頭機械伺服控制,此類使用伺服電機馬達,卡在鏡頭調節環上面,變焦和聚焦分別使用一組馬達,適合所有的鏡頭使用,包括電影鏡頭。還有一類是無線激光控制,此類屬於目前最為高端的控制系統,也可以說是專門為3D立體拍攝開發的,四通道八馬達,無線控制,激光跟焦,技術先機,同步效果最好,但是價位也最高。最後一類是攝像機、電影機廠商出品的配套控制系統,比如redone、arri等電影機的立體鏡頭以及同步控制單元;這種控制系統能夠與拍攝設備完美融合,缺點就是對機型的指定性強,同樣也是天價。

五、3D立體拍攝設備的重要性

這里指的3D立體拍攝設備是立體拍攝架、現場監視器等3D立體設備。3D立體拍攝架目前分為上下垂直和左右平行兩種;左右平行方式的立體拍攝架由於機身體積問題,兩台機器的間距(以下簡稱為機距)不可能很小,這樣兩支鏡頭的距離很難達到6cm左右的最佳距離,因此在拍攝近距離場景的時候會出現重影以及脹眼等不適感,所以平行式立體拍攝架不適合拍攝近景。以sony ex1為例,3米以內基本上就不適合了。上下垂直式立體拍攝架的構造不存在機距問題,可以將兩台機器的鏡頭完全重合,6cm的黃金機距更是沒有問題的,當然拍攝遠景同樣沒有問題。目前來講,上下垂直方式的立體拍攝架是比較全能的一種拍攝支架,而拍攝效果也是目前最好的`。唯一的缺點就是垂直拍攝架必須使用分光鏡,而分光鏡的質量以及成像效果不一,在理論上來講是會影響拍攝畫面質量;極為挑剔的拍攝者可能會比較排斥,但是我們認為,眼睛是最好的檢驗工具,眼鏡看不到的畫面損失何必非要用數據去評判呢;再者說,目前立體拍攝技術與設備只能如此。

3D立體拍攝架要具有多種調節功能。調節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機距以及雙機夾角(以下簡稱夾角)的調節;另一類是雙機匹配性的調節。雙機匹配性的調節,主要就是XYZR四軸向角度的調節,通過這些角度的調節,提高兩台拍攝機器鏡頭的匹配性,簡單來說就是將兩台拍攝機器的高度、水平、傾斜、旋轉進行最佳匹配,以確保拍攝畫面的立體效果。3D立體拍攝時的兩個畫面,只存在水平交錯的差異,而垂直、傾斜等等都應該是一致的。雙機夾角的調節是用來控制正負視差,所謂正負視差就是常說的出入屏。雙機夾角需要根據拍攝場景不同實時調節,這是拍攝3D立體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與技術。

立體監視器是比較重要的拍攝設備。有些拍攝者使用普通的雙屏幕配合觀屏器監視立體效果,有些直接就是盲拍。這些做法可以說是不科學也不負責任的,盲拍就不說了,估計十之八九的拍攝素材是不能用的,除非拍攝者是經驗豐富,技術超群。而用觀屏器來充當監視器,只能通過觀看立體感來確定拍攝場景的立體效果,這種情況下個人的主觀視覺因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不具備科學性。我們進行3D立體拍攝製作時一直推崇科學性、合理性,我們使用的立體監視器為偏振式液晶,具有主通道、次通道、相差、立體合成等功能,這些准確的顯示數據為3D立體拍攝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六、正負視差

上面介紹了正負視差就是常說的出入屏。眾所周知,3D立體是通過兩台機器進行拍攝的,而這兩台機器之間有著一定關系的機距與夾角,機距是控制兩個畫面的重疊交錯幅度,也就是立體感的強弱;夾角是兩台攝像機拍攝視角呈射線延伸後的交叉點,這個交叉點稱之為視覺點,視覺點靠近鏡頭的一端稱之為正視差,反之為負視差。正視差表現的出屏立體效果,而負視差表現的則是縱深效果。在3D立體拍攝中,每一個場景的視差都不一樣,需要根據拍攝場景與主題確定要哪一種效果。而機距與夾角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也就是說兩種調節要同步進行,具體的原理與調節方式只能在實際拍攝中進行體會與總結,積累相關經驗。

七、立體成像原理

立體成像,是因為左右兩隻眼睛看到不同兩幅畫面,通過大腦合成,呈現立體效果。而3D立體拍攝就是模擬雙眼視物成像的原理。除了雙眼視物原理之外,就是畫面的布局結構;富有明顯層次的畫面才能顯現較好的立體效果,簡單來講就是拍攝的畫面必須要有前景與背景,這是基本要求。一般來講合理的立體布局是前景、中間景、背景;過多的層次沒有必要,反而會讓畫面凌亂影響立體效果。比如,在綠背景前面的一組人物,正面拍攝;如果人物呈水平橫向一排站立,那麼基本上是沒有什麼立體感的,因為人物與背景層次不明顯,雖然存在物理空間,但是這個空間與層次對於3D拍攝來說相當於拍攝普通的2D,拍攝完成的畫面很難被大腦計算出立體效果;如果換一種方式,人物呈「品」字形站立或者是縱向成行站立,那麼這個立體感就非常明顯了,因為人物站立的方式形成了明顯的層次,這種層次是非常適合3D立體表現的。

人的眼睛結構復雜,功能超強,基於雙眼視物原理的3D立體拍攝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只能說是盡量去模擬眼睛的功能,但是永遠都不可能超越。既然如此,那麼就要理性看待3D立體拍攝中存在的瑕疵,而這些瑕疵不是技術與設備的問題,而是人眼視物的基本規律,或者說是不可能突破的自然規律。比如在3D拍攝中常見的重影現象,就是戴上眼鏡觀看的時候,某些畫面或者是畫面中的某些元素存在輕微重影。絕大部分重影現象是拍攝中不嚴謹造成的,但是也有一部分重影是無可避免的。請大家一起做個試驗:

請將食指豎起,放在兩眼之間,指尖高度與眉毛持平,以鼻尖為基本點向前10cm,然後看遠處的景物。如果將眼睛的焦點放在遠處的景物上面,那麼眼睛餘光看到的食指是兩個;反之,將眼睛焦點放在食指上面,那麼遠處景物也是兩組,這就是重影。離食指越遠的景物重影越大,離食指越近重影越小,跟食指貼在一起就沒有重影。

請大家做完這個實驗自行總結原因,並以此延伸對3D立體拍攝的理解。人眼睛看事物原本如此,那麼3D立體拍攝是不可能突破這種規律的。在3D立體拍攝中,我們建議盡量減少拍攝主體與背景的距離,將機距調節到最佳位置,對正負視差有一個較好的平衡點,這是減少重影的有效方法。但是,某些場景,因為物體形狀、整體環境等等現實情況的制約,無論是怎樣調節,都不可能避免重影。我們設計一個拍攝場景來說明一下:拍攝場景為機場,整體空曠,畫面清爽,拍攝主體是飛機,以機頭前45度拍攝,體現飛機縱深修長,機頭出屏的立體效果,但是飛機背景有一根路燈桿。就這個畫面來說,拍攝中需要將視覺點放在飛機機身的中段,也就是機翼部位,這樣形成的正負視差可以完美的表現飛機整體縱深感以及機頭的出屏感,畫面立體效果堪稱完美。視覺點在機翼處,機尾以及背景中的燈桿呈現越遠交叉幅度越大的現象,這樣一來,飛機整體立體效果是完美的,但是背景中的燈桿是有重影的。這是因為飛機體積巨大,燈桿相對較小,機距以及夾角增加或者減少幾度對飛機來說影響不大,而對遠處的燈桿來講,則是影響巨大的。而正負視差的交叉幅度是固定的,不可能隨著拍攝物體體積比例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變化。

八、正確看待立體效果

在與客戶以及同行的接觸中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喜歡跟《阿凡達》相比。《阿凡達》立體版整片效果完美,畫面無重影。確切來講,《阿凡達》是「做」出來的,絕大多數的場景是做出來的立體效果,尤其是遠景,以合理的重疊幅度與實拍的人物主體進行融合,這樣整體看上去畫面完美,毫無重影。換句話說,《阿凡達》裡面的場景如果能拍得到,並且是實際3D拍攝的話,一樣有重影。《阿凡達》的拍攝製作技術,不管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都給了我們很大的學習的價值,提供給我們的價值是怎樣去看待與探索3D立體技術,而不是對設備器材技術的攀比。《阿凡達》是用幾億美金匯集了全球頂尖影視製作科技耗時多年打造的巨作,僅憑這一點,目前無人能抗衡。但是不管是多麼先進的技術,也是無法超越物理與自然的極限,不可能凌駕於人眼與大腦的分辨能力之上。以科學眼光正確看待3D,以技術手段完善立體效果,這是從事 3D立體影視製作拍攝的基本准則。不能憑空想像所以然,更不能毫無依據的要求效果。直白一點,任何一種影片,無論是3D還是2D,效果與預算是成正比的,十幾、幾十萬的預算拍個3D視頻想達到《阿凡達》效果,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④ 3D電影是怎麼實現的立體感是如何產生的

人們看到的世界是3d是的,因為你能真正感受到每個物體的距離、幾何形狀和大小。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計算過程,3D電影原理 3D這部電影通過兩個鏡頭從兩個不同的方向拍攝場景,然後用兩個放映機同時放映兩組膠片,使兩組圖像在屏幕上重疊。通過特殊的3D眼鏡,兩隻眼睛看到不同的圖像,大腦會自動產生三維視覺效果。

顏色實現3D效果會使最終圖像失去一些顏色,看起來非常不真實。所以人們想出了其他方法,除了顏色,還有其他我們無法察覺的區別,比如方向,有些光「橫」還有一些光「豎」是的,雖然這對我們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顏色沒有影響,但我們可以製作只能通過水平或垂直光的鏡頭,然後拍攝鏡頭和3D這種鏡片可以讓左右眼看到不同的畫面,產生眼鏡3D效果。不管怎樣,3D電影給了我們一種平面圖像深度的錯覺。雖然這些方法相對簡單,但效果仍然有限。我們只能盯著特定方向的屏幕,而不能全面地觀察物體。

⑤ 3d電影原理是什麼

將兩影像重合,產生三維立體效果,當觀眾戴上立體眼鏡觀看時,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亦稱「3D立體電影」。

立體電影是利用人雙眼的視角差和會聚功能製作的可產生立體效果的電影。出現於1922年。這種電影放映時兩幅畫面重疊在銀幕上,通過觀眾的特製眼鏡或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使觀眾左眼看到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合成為立體視覺影像。

(5)電影是如何做出3d效果的擴展閱讀:

拍攝立體電影時需將兩台攝影機架在一具可調角度的特製雲台上,並以符合人眼觀看的角度來拍攝。兩台攝影機的同步性非常重要,因為哪怕是幾十分之一秒的誤差都會讓左右眼覺得不協調;所以拍片時必須打板,這樣在剪輯時才能找得到同步點。

放映立體電影時,兩台放影機以一定方式放置,並將兩個畫面點對點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個銀幕內。在每台投影機的鏡頭前都必須加一片偏光鏡,一台是橫向偏振片,一台是縱向偏振片(或斜角交叉),這樣銀幕就將不同的偏振光反射到觀眾的眼睛裡。

觀眾觀看電影時亦要戴上偏振光眼鏡,左右鏡片的偏振方向必須與投影機搭配,如此左右眼就可以各自過濾掉不合偏振方向的畫面,只看到相應的偏振光圖像,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放映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放映的畫面。這些畫面經過大腦綜合後,就產生了立體視覺。

閱讀全文

與電影是如何做出3d效果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電影影片說明怎麼寫 瀏覽:688
什麼軟體好看電影嗎 瀏覽:105
世界民族電影節如何 瀏覽:871
有什麼新電影好看 瀏覽:114
怎麼領淘寶電影代金券 瀏覽:966
奈何boss要娶我免費版電影網 瀏覽:131
女的和蛇生孩子什麼電影 瀏覽:651
空中狙擊手是什麼電影 瀏覽:289
哪裡能免費觀看sm電影 瀏覽:218
韓國電影哪部好看 瀏覽:409
電影西遊記女兒國歌曲有哪些 瀏覽:346
電影的電該怎麼組詞 瀏覽:141
流氓電影什麼意思 瀏覽:169
特殊交易微電影背景音樂叫什麼 瀏覽:562
宋小寶電影為什麼不能在電影院播 瀏覽:227
韓國女主好看的電影 瀏覽:196
美團電影票不可以退該怎麼辦 瀏覽:28
中國電影什麼時候能超越美國電影 瀏覽:933
金毛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31
如何評價崔永元主持電影節 瀏覽: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