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可可西里八個巡山隊員最後誰活下來了
就隊長和劉棟死了,其他人都活下來了
2. 誰能告訴我,電影《可可西里》的結局及情節謝謝啦
結局隊長死了~保護區才得到保護~ 總之很悲
3. 《可可西里》的劇情和結局是怎樣的
美麗寂寥的可可西里安睡在寧靜中。突然,槍聲打破寧靜,保護站上的巡山隊員被盜獵者殘殺,鮮血染紅戈壁,又一批藏羚羊群慘遭屠戮……一定要抓到盜獵者!巡山隊長日泰下了死命令,巡山隊連夜緊急出發,闖進了正在流血的可可西里。但是盜獵者如同鬼影般忽然消失在稀薄的空氣中,留下的只是成百上千具剝去皮毛的藏羚羊屍骨……巡山隊員在遍布危險的茫茫大戈壁上奮力追蹤,終於,盜獵者出現在冰河對岸,隊員們不顧一切地沖入湍急的冰河之中。一場生死搏鬥之後,只捕獲了一些盜獵分子,狡猾的盜獵頭子再次漏網。風雪中,繼續追趕盜獵分子的巡山隊員已瀕臨絕境:車輛拋錨,汽油耗盡,食品短缺,大雪封山,巡山隊員不斷倒在冷槍之下……連最頑強的藏族漢子也哭喊道:我們走不出去了!打擊盜獵,是巡山隊義不容辭的責任;守護家園,是巡山隊不可動搖的信仰。巡山隊員頑強地在風雪戈壁中追捕盜獵者,槍聲在可可西里的群山中長久地回響――這不只是一次巡山,這是一次撼人心魄的生命歷險。
《可可西里》講述的是可可西里巡山隊的命運,他們從誕生到被解散。但是陸川是從一個行走的路線上去展示他們的命運的,從他們八個人進山,到只有四個人活著出來,隊長被盜獵人殺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要跟盜獵分子作戰,跟環境作戰,跟貧窮作戰……
整部影片像一則新聞報道,以一個隨隊采訪的記者的角度,講述了這個故事。荒涼的無人區,屠殺藏羚羊的場景,殘酷的自然環境,兇殘的獵殺藏羚羊的殺手……關於屠殺和保護藏羚羊的情節,影片都像一部紀錄片一樣真實而不加修飾地記錄了下來。
陸川告訴記者,由於可可西里是一片陌生的土地,所以他也想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去演繹這個故事,在影片中見不到任何熟悉的面孔,80%的演員是非專業的,其中有許多人是從馬背和氂牛背上被「抓」下來的。
在艱苦的拍攝環境中,陸川在拍攝現場往往減鏡頭,完不成計劃,不能拍那麼細致,拍攝過程變成一場戲怎麼能最准確地用最少的鏡頭拍完,就是把它說明白了,夠用就行了。
從樣片效果來看,這樣做反而使得影片感覺很好,影片與我們所看到的任何類型的影片都有些不同,因為在這里沒有蓄意的煽情,沒有刻意的友情和愛情,演員們既不偶像,也不光鮮,個個很邋遢,衣著破舊,臉上都是皺紋和泥。但是它很簡潔,大氣。甚至陸川在剪完之後,覺得它是那種自己曾經覺得不屬於他的一種氣質,樸素的、自然的、天成的。這也是《可可西里》讓陸川悟到的最深刻的東西,電影是怎樣的:「我現在覺得我們是做內容的,不是著重於敘述的語言,你結結巴巴地說一個真理也許更好。」
4. 電影《可可西里》的故事原型是什麼
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成。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著大約100萬只高原動物藏羚羊,不過隨著藏羚羊絨的價格暴漲,可可西里爆發了對藏羚羊的血腥屠殺。
從1993年起,可可西里周邊地區的藏族人和漢族人在隊長索南達傑的領導下,組成了一支名為野氂牛隊的巡山保護隊,志願進入可可西里進行反盜獵行動。
在前後5年多的時間中,兩任野氂牛隊的隊長索南達傑和扎巴多傑先後犧牲。陸川看到民間巡山保護隊的故事後,他覺得這個線索非常適合拍成一部電影。
陸川不僅是《可可西里》的導演,還親自負責劇本的創作,這期間他多次跟隨可可西里當地的巡山隊員進入無人區巡邏,和巡山隊生活過一段時間後,再看自己的劇本,陸川忽然覺得劇本和現實生活相差得那麼遠,而陸川最迫切要表達的就是真實,所以陸川對劇本改了又改。
(4)可可西里電影死了多少人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1、日泰
日泰是可可西里巡山隊的隊長,他帶領一幫人以堅定的毅力戰斗在可可西里的生命禁區,他有著堅毅不屈的強大內心,即便面對寡不敵眾的局面,依舊神色自若地與不法分子作斗爭。盜獵販子許諾給巡山隊汽車和房子,也遭到日泰的堅決回絕。最後巡山隊長日泰被一群盜獵者殘忍的殺害。
2、尕玉
本來是個警察,為了調查藏羚羊獵殺狀況,他假扮記者身份,隨考察團來到可可西里,那裡氣候寒冷、空氣稀薄,含氧量極低。就在這個人類生存的「禁區」,尕玉目睹了一幕幕人性的貪婪以及人類與環境的狂暴沖突。
3、劉棟
可可西里巡山隊的隊員。在追捕盜獵販子的過程中,日泰命令劉棟帶著傷者下山找醫生。劉棟把傷者送到衛生所後就去找自己的女友借錢,女友哭著離開了他,卻給他留下了一疊錢。
劉棟用這些錢買了些補給物資就獨自一人進山了,半路上車輪陷進了沙坑,在搬東西的時候劉棟不幸踩到一處流沙,短短幾分鍾就被流沙吞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