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無雙》不過講了製作假鈔團伙的故事,為什麼能成為國慶檔票房第一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它是部天時地利人和的好電影,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現在犯罪片市場其實很廣,而且就算是拋開演員陣容層面,光從質量方面來談的話,《無雙》也是部上等電影的水平,這也是總體的概括,其次是那句老話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在同期電影的上映中,《無雙》的評價是最高的,電影質量吸引了許多觀眾,而其他電影不是製作不精良就是沒有深度博眼球而已,所以在一圈國慶檔中,《無雙》票房黑馬正式誕生。
這部電影雖然主打犯罪,但更令人值得關注的是主角們出色的演技和流暢又新穎的劇情,它真的打破了我對以往香港犯罪片的印象,但《無雙》也保持了香港電影的特色,上年紀的發哥演起打戲依舊不含糊,讓人看得很過癮,郭富城畫美鈔的時候依舊帥氣,僅僅是幾幕畫畫的戲,但讓觀眾看起來還是可以起雞皮疙瘩,郭天王和發哥的搭配簡直太天作之合了吧,所以《無雙》理所當然成為國慶檔第一了。
⑵ 《金手指》劇照曝光,劉德華梁朝偉主演有哪些看點
這兩個影帝同框就是最大的看點了。
兩位影帝的合作,相信是很多人期待的事情。現在他們這部電影的最終照片已經曝光,從照片中可以看出這部電影拍攝的演員陣容非常強大。這是一個電影獲獎級別的演員,所以每個人都期待它的上映。現在兩人都老了,但是當初兩人合演的電影《無間道》讓大家印象非常深刻。該片在當時以高票房獲得票房冠軍,同時風靡全國,以至於大家都知道梁朝偉和劉德華這兩位影帝。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⑶ 評價一下《無雙》這個電影
《無雙》是由博納影業集團出品,庄文強執導的犯罪動作電影,由周潤發、郭富城、張靜初、馮文娟領銜主演,廖啟智、周家怡、王耀慶等主演。影片講述了犯罪天才與造假天才雙劍合璧,聯手造出超級偽鈔的故事該片於2018年9月3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2019年4月14日,《無雙》獲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剪接、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造型指導共七項大獎。
所以很顯然,「畫家」就是李問,無雙亦有天下無雙,為李問仿技天下無雙之意,而且還記得那個加拿大警官在樓頂看鑫叔的時候,在樓下看到那個警官的是誰嗎,同樣也是李問。
⑷ 《影》票房和口碑怎麼樣
電影《影》是張藝謀導演的一部作品,由鄧超和孫儷主要的,票房高達6.6億,豆瓣口碑是7.5分,也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鄧超在劇中一個人分飾兩個角色,兩個人的體型相差甚遠。他當時為了減肥,一個月瘦了三四十斤。鄧超的敬業真的讓人佩服不已。
⑸ 電影《無雙》中畫家需要手繪美元母版,這是為什麼
今天看《無雙》,不得不說這部電影是一部好電影。電影不但重現了發哥當年在港片中那種牛逼哄哄的風采,還讓天王郭富城在影片中發哥精彩對戲,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這部電影的劇情,燒腦的程度讓我耗盡腦細胞,差點被抬出電影院。
所以影片中的美元製版是很大的,而且被分成了很多部分,分別製作,最後才拼起來的。
隨便找張圖,人像背景是同心橢圓線組成的,電影中強調的摩爾紋是什麼,我找個例子。
事實上設計錢幣圖案時都是畫大圖的,因為沒有人敢說自己不手抖。
總的來說,對於舊版美元,手畫鈔票就是為了防止出現摩爾紋,具體流程就是:掃描→人工臨摹→掃描→縮小→製版。對於其他貨幣,手繪能對付接色工藝。如果要對付彩虹印刷,只能對彩虹印刷的部分另外再畫一版,當然印刷時過渡變化與真鈔不同的話也會被人發現,這個就只能自己花很大精力、成本去調試了。
⑹ 「鈔級大片」《無雙》怎樣做到票房口碑雙豐收,成為實至名歸「無雙電影」
《竊聽風雲》系列片可以說是風頭一時的碟戰大片,是由於冬和庄文強聯合之作,庄導憑借該片獲得第10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編劇獎,而在去年上映的《無雙》是周潤發郭富城兩大影帝主演的,打破了港片內地警匪片票房紀錄。該片無論是導演還是主演都可謂是是強強聯合。
於冬曾表示,該電影最實的故事梗概2006年就有了,到現在才能付諸行動,十多年才磨煉出這個故事。該電影講述了犯罪天才周潤發與造假天才郭富城雙劍合璧,二人聯手製作出真假難辨的超級偽鈔,但終難逃法網的故事。
相對於近些年來港片的表現普遍不佳,而《無雙》在上映前也沒有太大的宣傳,等真正上映後反倒是不如張藝謀的《影》和開心麻花的《李茶的姑媽》。但隨著電影的上映,一眾網迷們「發哥好帥」「發哥身材真好」「周潤發真年輕」等問題使得該片一度成熱搜榜首。
該片的票房以12.73億收官,片方分賬達到了4.53億。《無雙》斬獲了第38屆電影節七項大獎,成為實至名歸的「無雙電影」。據悉,《無雙》製作成本是2億,不過,好在投入和收益成正比,《無雙》票房和口碑都相當賣座,12.73億的累計票房足足翻了2倍多,也就是參與50萬獲得113萬分紅。
現在我國電影市場迎來改革式的發展,電影投資愈演愈烈。投資電影,共享電影市場千萬億紅利,成為當今人們投資新方向。浙江王姐在《我不是葯神》上映時參與2萬,不到半年的時間獲得了30萬的分紅,直接翻了15倍。現在,大眾涉足影視市場在演藝圈早已不是什麼秘密,電影不僅可以看,還可以投!做優秀國產電影聯合出品人享「上不封頂」的票房分紅。
⑺ 影視行業是不是一個好行業,值不值得長期投資
2020年絕對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我們這些人都見證了太多的 歷史 ,暫且不說其他的,2020年影視行業絕對算得上是最為艱難的一年,不同於餐飲行業迎來了復甦,2020年的影視業的損失可謂是巨大化的,別說什麼賺錢了,能活著都算不錯的了。
隨著國內疫情的控制,2021年元旦檔,電影票房刷新 歷史 記錄。隨後的春節檔更是一騎絕塵,打破單日票房記錄,春節檔票房記錄。根據《2021春節檔市場數據洞察報告》顯示,除78.22億總票房成績較2019年大增32.5%創下新紀錄外,2021春節檔同時憑借1.6億總觀影人次再創新紀錄;其中,賈玲導演的《你好,李煥英》單片目前斬獲超54億元,徹底引爆了二月份的電影市場。火熱的電影行情將影視行業又重新走進了人們的實現。
在很多人的眼中,都覺得影視行業是一個很賺錢的行業。那麼真實的影視行業是不是一個好的行業,值不值得長期投資?我認為影視行業對於巨頭們是一個好的行業,對於普通影視公司不是一個好行業,99%的企業和個人投資者來說是一個不值得長期投資,為什麼這么說?
一、影視行業是一個高積壓、高應收賬款的行業。企業的很多錢都被存貨和預付款給佔用了,最要命的是電視劇、電影還有可能遭遇各種黑天鵝導致無法播出或者上映。比如前些年不少影視劇因為由韓國主演導致無法上映,這幾年又有不少大製作的電影或者電視劇因為作品藝人的問題導致不能上映,例如,《手機2》、《情聖2》《巴清傳》和《新倩女幽魂》皆因主演問題導致不能上映,導致主控影視公司產生巨大的現金流壓力,也有不少因為國家政策調整原因不能上映,例如眾多古裝劇和一些特殊的電影,導致影視公司積壓嚴重。所以導致不少上市影視公司的現金流常年小於凈利潤甚至為負,例如大名鼎鼎的光線傳媒、華誼兄弟、歡瑞世紀和唐德影視常年現金流就為負,現金流極其緊張。華誼兄弟更是為了償還公司貸款和接近流動性問題,控股股東更是將能抵押的物品抵押,能賣的都拿去賣了。像慈文傳媒、唐德影視和華策影視為了緩解資金問題續命,紛紛賣身國資委。由此可以看出影視行業並不是一個容易賺錢的行業,下面是眾多影視公司的控股股東為了解決資金問題,將股權抵押的情況。
二、影視行業是一個高度不確定性的行業。對於電影現在市場份額越來越向大片集中,投入需要越來越高,如果有幾部大製作撲街就可能使公司陷入巨虧當中。例如今年五一上映的《真無雙三國》製作3億的成本,票房不到千萬,去年上映的《緊急救援》七八億的大製作,票房還不如製作成本高,主控方血虧。即使是有爆款製造機之稱的北京文化這幾年連續壓中《戰狼2》、《我不是葯神》、《流浪地球》、《我和我的家鄉》多部賣座的好電影,但是盈利情況著實讓人堪憂,早幾年還能勉強盈利,但不夠2019年一次性虧損22.8億,2020年即使在《我和我的家鄉》爆賺的情況下,依然巨虧7.8億,近期更是被戴上了「st」的帽子。還有出品過《大軍師聯盟》、《鋼鐵俠3》《杜拉拉升職記》等爆款的印記傳媒更是連續虧損而退市,這足以見得影視股背後的不確定性有多高。
三、影視行業商譽奇高,商譽減值造成投資者踩雷不斷。
知名影視公司萬達電影商譽最高的時候高達134.91億元元,因收購子公司業績不達標,2019年和2020年連續巨額商譽減值59億和40多億,震驚市場。文投控股2020年也計提商譽減值20多億。捷成股份和華策影視2019年也曾分別計提22億、8.4億商譽減值。華誼兄弟2017-2019三年也共計提29億的商譽減值。還有數不清的影視公司這些年巨量商譽減值造成虧損,造成無數投資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損失慘重,導致投資者不敢輕易再觸碰影視股。
四、一直以來影視公司都是外表光鮮,實際賺錢很難。與美國好萊塢相比,中國影視行業起步整整晚了近百年。一起步就跟國際接軌,在一些方面就會引起水土不服。比如,我們的票房比不過美國,明星薪酬卻跟美國差不多。與影視公司相比,明星薪酬堪稱天價。上述分析師表示,"按照行業目前價格來看,一對一線明星夫妻同時工作,輕輕鬆鬆可以達到年薪2億元以上。"也就是說,近七成影視公司凈利潤"拼不過"旗下明星薪酬,賺錢能力堪憂。例如最近爆出某爽1.6億元片酬案,如果拿2020年和2019年影視公司的利潤上對比,近八成影視都不及她一部作品的片酬。
因為流量明星價格高,而影視公司出品一部作品資金有限,導致許多作品製作過程沒有資金投入淪為爛片,從而被市場拋棄。如此惡性循環,影視公司更沒有能力去創作出優秀作品,盈利能力不斷下滑。
綜合以上原因,想讓在影視行業上長期投資,難度極高,需要投資者練就火眼金睛,更多的只是淪為一種短線博弈。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觀點,不進行任何投資推薦,如有喜歡,歡迎轉發、收藏和關注。
⑻ 投資商投資一部電影究竟會有多少收益
據我了解,投資一部電影主要收益來源於票房分賬,國內電影分賬細則是要扣除5%的電影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營業稅,剩下的91.7%才是可分賬票房。其中院線拿48%-52%,宣發拿5%-8%,剩下的43%左右才是咱們投資人可參與分紅的片方分賬票房,實際個人可分賬票房在總票房的33%-39%之間。
還可以按照點擊量計算網路播放版權,投資者按照所佔比例進行分紅。投資商收益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