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判斷一部影視作品是否值得觀看
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11月20日下午18時57分,中國電影2017年度票房達到500億元,用時為324天,創下歷史最快紀錄。
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影市,但是各類影片魚龍混雜,好的影片讓你驚艷,壞的讓你惡心。
如何在茶餘飯後選擇一部好看又不讓你失望的電影,讓你覺得對得起支付的電影票錢。
1.看導演
導演決定著一部影片的好壞,一個著名的導演,則是票房的保障,也會有更多的影片投資人為期保駕護航。
也有一些不出名的導演,在拍第一部影片時,找不到投資人,只能自己賣房拍片,甚至會導致影片擱淺。
第五代導演和第六代導演,一直活躍在電影拍攝的前線。
第五代導演可以說是迄今為止最為輝煌的一代,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獲得了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即金熊獎,金獅獎,金棕櫚獎。
主要是以張藝謀、陳凱歌為代表,張藝謀去年導演的電影《長城》,陳凱歌導演即將上映的《妖貓傳》。
第六代導演則有更多我們熟悉的,賈科長(賈樟柯)、寧浩、管虎、王全安、陸川、婁燁。
之所以會有劃分第幾代導演,是因為他們是科班出身。
再例如馮小剛,姜文,一個是從美工轉到導演,一個是從演員轉到導演。
再看香港導演,香港電影被稱為『東方好萊塢』,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則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
八十年代涌現出了暴力美學大師吳宇森,擅長武俠片的徐克,槍戰片杜琪峰,王晶今年的轉身之作《追龍》,陳可辛零差評的《中國合夥人》。
當然還有小資們的首選王家衛導演,據說拍片從來不用劇本。
最重量級的星爺,可以說是票房霸主,《大話西遊》成為永遠的經典。
還有咱們的寶島台灣,問鼎奧斯卡的李安導演,《最好的時光》侯孝賢。
好萊塢導演『鬼才』昆汀,姜文也被稱為中國的昆汀,『諾蘭出品,必屬精品』的諾蘭,今年的導演的《敦刻爾克》。
以上列舉的導演則是本人比較喜歡的,而且也是出佳片比例最高的導演。還有韓國、日本的導演以後有機會再重新梳理。
4.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影片上映兩天以後看群眾們的反映,好的電影自然好評如潮,差的自然撲街。
這無疑是最簡單的方法,也最受用。但是一百個觀影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品味不一樣,有人覺得好,有人覺得差。
有人會覺得不在意電影票的錢,但是你不得不在意你看電影所用的時間,好的電影讓你如沐春風,饒有趣味,差的電影讓你如坐針氈。
不管怎樣,看電影本身是一種娛樂的方式,你開心就好。
『貳』 電影《敦刻爾克》值得一看嗎
當然,非常值得。每次對諾蘭的片子都是期待很大,但是同樣收獲到驚喜。戰爭的畫面感和配樂都特別帶感。影片中的第一個鏡頭就把觀眾一下子帶到了那個場景中。
我們一般都喜歡看的是什麼戰爭片呢?取得了大勝利的戰役。而《敦刻爾克》是什麼,是一次大潰敗和逃脫。
『叄』 《敦刻爾克》上映前資源就很多了,為什麼不願意去電影院看正版,非要在小屏幕上看盜版呢請說說原因
您好,裕陽知識產權來解答,談一下個人感覺:
花錢能給人帶來獨特的資源,或者能幫助人提高效率,提到愉悅感和幸福感。比如iTunes之所以能占據超過7成的數字音樂市場,是因為蘋果讓買正版這件事情變得無比簡單(和足夠便宜)——只需打開iTunes,點一下購買,音樂就下載到iPod(iPhone)上。正是因為購買正版音樂比下載盜版音樂簡單,幫助人提高了效率,節省了用於找盜版的時間,正版數字音樂活了下來。但在國內的正版視頻消費過程,體驗到的是:在各個網站間切換找想看的電影,好不容易找到之後,在劇情進入高潮時突然轉到另一場戲時,讓人產生的憤怒與掃興,就像在米其林餐廳吃到一隻蒼蠅一樣令人難受。
雖然正版和盜版在產品品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並且費力程度是一樣的。在獲取正版和盜版內容門檻無差別的情況下,買正版至少還能給人稀缺感,並且會更珍視自己所擁有的物品,因為珍視,在聽音樂的時候愉悅度變得更高。在信息變得越來越扁平的時代,獨特資源已經越來越沒有賣點,更好的體驗不就是付費的價值所在嗎?
可惜的是,在國內視頻消費過程中,只有通過盜版才能感受好的體驗。這個體驗與錢一點關系都沒有。
不過,裕陽知識產權提醒下,電影是有版權的,在看盜版同時就在侵權了,是不可取的。謝謝,望採納!
『肆』 如何評價電影《敦刻爾克》
答:普通的爆米花電影當然無所謂,但如果要去看《敦刻爾克》這樣一部二戰電影,絕對是需要氛圍的。
『伍』 如何評價電影《敦克爾克》
《敦刻爾克》是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戰爭歷史片。該片改編自二戰歷史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當時40萬英法聯軍被敵軍包圍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
敦刻爾克大撤退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偉大奇跡,也是盟軍和納粹的歷史性轉折點。諾蘭直接把一個真實歷史事件,用自己獨有的電影風格,改成了諾蘭版的敦刻爾克。
影片幾乎使用全IMAX-77mm拍攝,整部影片的台詞非常少,伴隨著漢斯季默配樂大師的音樂,讓觀眾體驗前所未有的陸海空交叉視聽,體驗前所未有的歷史真實。
《敦刻爾克》在豆瓣上的評分達到了8.6,但是票房卻不如人意。前幾天剛去看完《敦刻爾克》,說實話有一些小失望。本以為諾蘭的電影應該是《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這樣的超級大片。但《敦刻爾克》在我看來並不是這么好看。影片的故事情節過於平淡,對白又少。影片中關於陸海空三段敘事,諾蘭用一周,一天,一小時的極簡方式來進行敘述,看似將劇情簡單化了,但實際上卻使觀眾有些霧里來雲里去。
但是不論如何,《敦刻爾克》是諾蘭的第一部戰爭片,作為一個諾蘭迷,都應該去影院觀看一次,用100分鍾去「經歷」,「體驗」一次敦刻爾克大撤退。
在我看來,《敦克爾克》算得上是諾蘭作品裡水平一般以下的電影了,票房少很正常,市場的反應很客觀,好作品大家不會冷落,而不是對《敦克爾克》有偏見。
首先,《敦克爾克》電影的主題很散,很多影評人解讀了影片的反戰主題,其實通篇看完並沒有鮮明的印象,不是憑借幾個恐懼和死亡的鏡頭就能解決的。
其次,影片對戰爭的刻畫不立體,不深入,戰爭題材近了可以和吉布森的《血戰鋼鋸嶺》對比下,遠的還有大把的二戰題材片子,人物分散,對白無力,最終導致劇情毫無張力。
當然,正是因為對諾蘭的高預期,所以才提出如此不足。電影的畫面和音效還是牛B閃電的,吊打無數戰爭影片。
『陸』 怎麼評價《敦刻爾克》這部電影
昨天下午我更和我的室友兩個人一起去看了這部電影,《敦刻爾克》這部電影講的是二戰時期敦刻爾克大撤退的事情。這部電影有三條主線,其實剛開始看的時候我有點蒙,一開始覺得應該是一個場面特別宏大的影片剛開始非常的失望,但是到了最後我深深的被這部影片所吸引了。真的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下面說一說我的感受。
第三條主線就是法瑞爾在空中勇敢的和對方戰斗的事情了,德軍為了堵截英國軍隊撤退,派出了大量的空軍來堵截,但是英國的飛機只有三架,最後只剩下了一架戰斗機了,而且油量不足,但是他沒有放棄,通過自己的努力擊落了一架戰斗機,又利用最後的滑翔的機會擊落了最後一架飛機,把士兵從絕望當中救了回來,最後他被德國人活捉了,犧牲了自己。這是一種風險精神,在戰斗的時候沒油什麼大場面,但是他的那種堅持的性格非常的容易感觀眾,記得當時我還為他加油,希望他能夠早一點的擊敗敵機。
三條主線緊密相連,讓我看到了一個戰敗的國家,一個沒有放棄的國家。還有一些偉大的士兵。非常值得大家去電影院看一看。
『柒』 關於二戰的電影有哪些推薦
血戰鋼鋸嶺,拯救大兵瑞恩,硫磺島來信,父輩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