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你覺得豆瓣電影的評分值得認可嗎
下面著重說一下豆瓣電影的評分是否有公信力:
1,豆瓣評分在影視行業中的地位:
關於影視作品的評分平台在國內其實不多,豆瓣、貓眼、淘票票、時光網、微博,大概就這些平台,其中,評分有影響力和說服力的就只有豆瓣、貓眼和淘票票這三個平台。而這三個平台中最被經常提及的是用戶量最少的豆瓣,豆瓣是個比較奇葩的存在,用戶量特別少,像《戰狼2》豆瓣標注總人數是50萬,《我不是葯神》八十萬,而貓眼和淘票票這種大熱的影片標注數都在三四百萬級別,比如貓眼,在國慶、過年這種高峰期一天的出票量就可以達到3000萬張票,所以豆瓣和貓眼淘票票從用戶數量上來說根本沒法比。
但是豆瓣評分在影迷群體當中(注意是影迷群體)的地位確實貓眼和淘票票比不了的,豆瓣建立比較早,積累了一大批影迷群體和文藝青年,他們對電影品質的要求比較高,所以豆瓣評分要比貓眼和淘票票嚴苛很多,也正是因為這種嚴苛,使得豆瓣的評分格外受到關注,因為隨隨便便一個國產電影很容易在貓眼和淘票票上拿到8分以上,而豆瓣的8分就顯得格外珍貴了,基本上7分以上的片子就非常不錯了,物以稀為貴,所以豆瓣評分在影視行業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尤其對於好電影來說,貓眼和淘票票的評分拉不開差距,而豆瓣更能把好電影的「好」用具體數字標注出來,這也是為什麼這么多推薦電影和劇集的自媒體文章經常用「豆瓣X分神片...」這樣的句式來做文章標題。
2、豆瓣的反作弊機制是否完善:
其實從《豆瓣電影評分八問》一文中也能看出,豆瓣評分很難刷,從水軍的市場報價來看,刷豆瓣想看和評分的價格,也都是各個平台當中價格最高的那個,所以也側面證明了一點,豆瓣反作弊機制是相對可靠的。此處注意一點,對於評分的作弊和反作弊是一場攻堅戰,反作弊並不能完全防止作弊,反作弊的作用是使作弊的成本很高,高到作弊者望而卻步,就達到目的了。
3、豆瓣電影評分對於國產電影的價值:
上面說了,貓眼和淘票票的評分,絕大多數電影都能輕松過8分,而豆瓣對於國產電影說是過於嚴厲也不為過,基本上爛片都在2-4分,好片7.5-9分。沒有差,就談不上好,豆瓣這種能夠拉開差距的評分,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對電影市場中影片的優勝劣汰有巨大幫助的;
同時又不能過分誇大豆瓣評分的價值,因為在國內電影市場中,豆瓣評分與票房不一定是正相關的,由於豆瓣用戶群體的特殊性,文藝片、藝術片等影片在豆瓣上評分會偏高,而這類影片在貓眼和淘票票的用戶群(普通觀眾)中得分是普遍偏低的,此時豆瓣的高評分或許對影片的市場幫助不大,而商業類型片在豆瓣評分當中得分是偏低的,但是這些商業類型片普通觀眾最愛看,所以在貓眼和淘票票上評分會高一些,票房也就高一些。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如果單純從市場和票房角度來說,貓眼和淘票票的評分對於研究電影市場受眾和擴大票房更有幫助。
豆瓣電影的戾氣和寬容:
豆瓣電影已經不是我10年前玩豆瓣時候的樣子了,網頁版面倒沒太大的變化,只是用戶有進有出,用戶結構有了比較大的變化。現在的豆瓣戾氣比較重,沒上映的影片,沖著導演或演員打一星的人太多太多了。而且豆瓣評分現在呈現出兩極分化,簡單來說就是對於好電影,豆瓣評分會讓你顯得更好,而爛電影,豆瓣評分會讓你顯得更爛,6分左右的電影越來越少,對於好電影的寬容和對於爛電影的不寬容,這種矛盾的狀態或許就是豆瓣用戶感性的一面。
其實,不論是豆瓣還是貓眼淘票票,他們的評分都只是個參考絕對值,所在平台的評分並不能代表一部影片的品質,看電影畢竟是個相對主觀的事,有人覺得好有人覺得不好很正常。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貓眼和淘票票的評分更代表普通觀眾的感受,對於整體市場和票房來說更具有參考價值,而豆瓣電影的評分更能代表文藝青年和影迷群體的感受,對於電影評論和藝術水平的研究更有參考價值。
❷ 兩部影視劇接連出現了超前點評的荒誕現象,如何看待影視劇「超前點評」
這是造假行為,必須要嚴厲禁止。
我認為影視劇的超前點評必須要被禁止,這已經影響到觀眾們正常收看體驗。這是一種水軍控評的現象,兩級分化十分嚴重。除了一星差評之外就是五星好評,很明顯就是刷出來的評論。水軍們接單之後,立馬就能湧入打分平台評論。他們的評論質量很低,有些都沒有看過影視劇就胡亂評論,影響其他觀眾。
基本上都是統一的點評語言,話術大致相同。我覺得相關部門必須要嚴格管控點評區的內容質量,不要讓水軍湧入,保證觀眾們的知情權,這一產業鏈必須要被取締,整治網路風氣。
1、點評區的評論內容不能相信。
刷好評已經非常普遍了,不只是電影,就連還未播出的電視劇都會被水軍攻佔。這是一條專業的產業鏈,有人花錢自然就有人接單。水軍們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把影視劇評分刷到顧客的要求之上,這種行為已經擾亂了市場,干擾了觀眾。
大家覺得超前點評怎麼樣?說說你的看法吧。
❸ 很多人用豆瓣評分看待影片的好壞,該評分到底權威在哪裡
之所以很多人會用豆瓣評分來去看待一個電影的好壞,是因為豆瓣能夠較為客觀的反映出該部影片的好壞,因為裡面的評價大多比較中肯,雖然裡面可能會出現一些攪屎棍或者存在一些刷分的現象,但是相比起國內的一些其他平台,豆瓣已經算是環境最好的一個了。
這裡面肯定也存在一些刷分的現象。比如可能某個明星的影響突然不好,就出現很多黑粉去那裡大幅度的刷低分,或者說某一個流量小生的電影上映了,他的粉絲去大量的刷高分,那麼這種情況都會使得評分最終出現一些偏頗,但是你要知道這種現象不僅僅是在豆瓣這里出現,在其他的一些售票平台以及評價地方都可以看見,而豆瓣已經算是用大數據以及較為准確的口碑來對評分做出一個展現了,所以說它的權威是相對性的。
❹ 電影網站的評分你們怎麼看待
對於大部分豆瓣的用戶群體,分數是客觀的。 相對於大眾評分,分數是不客觀的。 相對於影評人,分數也是不客觀的。 對於特殊口味,比如恐怖片等特定類型的愛好者,就更加不客觀。
❺ 電影網站的評分你怎麼看待
你可以作為一個參考,那麼多的電影,總有一個你看過的吧,你看一下那個電影評多少分,再看其他的電影,你心裡就有一個大體的分界線了。
❻ 如何看待豆瓣上的評分豆瓣評分會是你觀影的選擇嗎
我覺得豆瓣上的評分很大程度上都是屬於真實的觀看後做出的評分,對於電影的評分是有一定的幫助的。我確實是會根據豆瓣上的評分來進行電影的選擇觀看,一般評分高的都是屬於比較好看的電影。
如果真的不知道有什麼電影好看的話,其實可以去選擇看一些經典的電影,雖然已經看過,但是在看的時候心境不一樣,自然就會有不一樣的體驗,而且這些電影也是很有教育意義的。
❼ 豆瓣電影的評分是否能夠讓人們認可
我覺得有很多電影是被蓄意炒作的,但是也還算公允。早期的豆瓣是很有公信力的,幾年前的豆瓣網友們人數不是很多,但是他們對於一部電影的看法與評價往往是用了心。所以評分自然是比較的公允,並不會出現所謂的刷分情況出來。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網民湧入了這個豆瓣的評分網站。人員素質的參差不齊,導致了豆瓣這幾年的公信力的下降。水軍的刷分以及惡意差評,都是在慢慢地毀了豆瓣的公信力。並不是豆瓣如此,最近的B站也是如此。
也並不只是只有這一部如此,幾乎每部影片都是如此。在影片上映期間,這兩個評分網站很難有影片低於6分的及格分。這樣子看來,豆瓣的評分對於淘票票以及貓眼之流似乎是更加客觀公允的。
❽ 大家都是怎樣看待豆瓣電影評分的
豆瓣作為國內影響力最大的影迷聚集地,可以說的確代表了大多數影迷的態度。評分這個也是根據影迷觀影後的感受來合理打分的,雖然不排除少數觀眾的個人惡意作假評分外,還是非常說明問題的。就拿最近最火熱的《愛情公墓》事件來舉例,也許電影本身的口碑和質量並沒有低到豆瓣所描述的2.8分,但是由於前期《愛情公寓》電視劇惡意抄襲美劇《老爸老媽爛漫史》《老友記》,並且劇組毫無道歉的心意,並同時利用影迷懷舊情懷消費觀眾,造成了影迷朋友們一致的惡評,兇猛如潮水,一度可能打破豆瓣有史以來的2.1分的最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