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父母教育孩子電影有哪些
電影可以放鬆心情,愉悅身心,也可以從一部影片中看出它的深刻教育含義。那麼關於父母教育孩子電影有哪些?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關於父母教育孩子電影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關於父母教育孩子電影
1. 追夢赤子心
魯迪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他從小對橄欖球充滿的熱情和痴迷,但是由於他身材矮小,父親並不支持他上體育學校並當一個運動員。
沒有得到家人支持的魯迪病,沒有就此放棄自己的夢想,他在父親的工廠一邊工作一邊存錢去讀先修班,並且時常偷偷混入大學的球場打工。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過幾個寒暑假的努力魯迪終於收到了聖母大學的橄欖枝,他被聖母大學錄取了,並加入了大學足球隊。然而在身強力壯的隊友裡面,他矮小的身材更顯得渺小,根本沒有機會進入賽場,只能當候補。
在最後一場比賽中,隊友們被魯迪的執著和堅毅所感動逼著教練讓他上場,魯迪在賽場上的優異的球技和良好的團結精神終於讓專程前來看他比賽的父親和哥哥看到了一個不可能的奇跡。
2. 光榮之路
這個影片改變自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1965年的美國德克薩斯州,當時的美國社會面臨著黑白種族沖突對立的狀況。
唐·哈金斯是一個機具才華卻年輕氣盛的白人籃球教練,他的思想開明,性格爽朗,並不以膚色區分籃球天才。
哈金斯組織了一群非常有籃球天分的黑人學生作為西德州聯隊的核心,開始了他艱苦的光榮之路。這些黑人球員連真正的籃球與街球的區別都不知道,而且他們對種族問題極度敏感。
當他做這個決定之後,全校人都以為他瘋了。
經過一個艱苦訓練期的接觸,哈金斯堅定的信心感染了球隊里的每一個人,這支五名黑人先發的球隊一路披荊斬棘,直指決賽,最後獲得了1966 NCAA籃球比賽總冠軍。
這場比賽結果不僅捍衛了黑人的尊嚴,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使美國大學籃壇正式進入黑白共存的時代。
3.翻滾吧!阿信
阿信從出生起就有輕微的小兒麻痹症,兩只腳長短不一,但是他卻有著驚人的運動天賦。偶然間,學校教練發現了阿信的跳馬才能,便將他帶入體操隊,進行艱苦的訓練。
然而經過兩年的訓練,阿信卻只能坐在板凳上,始終沒有機會上場。終於有一天,他代替受傷的隊友對賽,他才第一次上場,並拿下了跳馬的冠軍。
從此,阿信的未來似乎充滿著光明。
噩夢一直碎影隨行,阿信隨著高中畢業後,他的腳卻一天天惡化,越來越嚴重,媽媽為了他的健康著想不願他再去練體操。身體的殘疾和媽媽阻撓讓阿信開始害怕未來的挫敗,心裡充滿了無法控制的憤怒。
他開始了喝酒,打架,夜不歸宿的生活,對未來毫無希望可言。
經過了黑暗期的阿信突然間醒悟不想再過這樣的生活,便決定再次回到隊里練習體操,並在比賽中用近乎完美的一跳獲得了跳馬金牌
4、風雨哈佛路
家庭環境往往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性格習慣,這是眾所周知。父母在給孩子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時,總是嘔心瀝血,不費辛勞。
然而,這部電影的女主人公的故事卻是大相徑庭的,讓人憐憫和深思:人生其實真的可以改變,只要你努力,只要你付出。
莉斯生長在一個不幸的家庭,母親吸毒染上了艾滋病而精神崩潰,最後死掉。父親酗酒最後進入了收容所,外公又不肯收留她,她只好流浪街頭。
在一個濃郁的秋季中,金黃色鋪滿整個季節,她站在哈佛學府的門前,仰望。面對大學的殿堂,她決心實現她的又一個願望--她要成為這所大學學府中的一員,她要證明給自己和世人看,人生其實可以改變。
她以非凡的毅力開始了刻苦的學習。17歲到19歲,兩年的時光,她學習掌握了高中四年的課程,每門學科的成績都在A以上。作為獎勵,她以全學校第一的成績和其他9名同學獲得了免費到波士頓的哈佛大學參觀的機會。最後她被哈佛大學錄取。
5.生命之樹
故事發生在上世界50年代,講述了人生長在美國中西部的11歲少年傑克的成長變遷。他的家庭由父母和三兄弟組成。傑克的父親奧布萊恩是一個頗為守舊的農民,經常強調要以自己為中心,告訴他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就是把自己放在首位,要讓他去做一個純爺們真漢子,而母親的教育卻是溫柔又感性。
傑克在成長過程中竭力想要調和雙親相悖的人生觀,卻又無奈反抗不了,久而久之,他就在雙親不同的教育中長大成人。成人之後的傑克在物慾橫流的現代都市生活中漸漸疲憊了,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迷失了。
有一天,傑克站在摩天大樓下,慢慢地回憶小時候與父母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思考生命到底是什麼?突然一剎那,他想起母親曾說:“人生分為兩種活法,一種是自然的,一種是聖潔的,要看你自己選擇哪一種。”
最後,父母的教育讓他明白了: 生命的真諦就在於家庭之中。
6.海倫凱勒
出生十九個月的海倫.凱勒,因患猩紅熱成了一個又聾又啞又瞎的女孩。她的父母也只能看著她這樣殘疾成長傷心難過,卻只能無能為力。
一天,由波士頓來了一位聾啞學校的老師安妮,為了教導海倫,他們雙雙到巴拿馬鄉下,但結果只令海倫釋放其野性和反叛。
安妮的責任心和耐心得不到其他人的了解,最終導致與海倫的父親發生矛盾。海倫的父親要安妮兩個星斯內改變海倫,否則她就得離開。於是安妮帶她到森林的小屋去,通過悉心的教導,兩個星期後終於改變了海倫,她與海倫之間也有了心靈上的溝通。
影片是以身受三層痛苦,成長後為社會福利貢獻的海倫.凱勒少女時代接受安妮教導為背景的真實故事。
7. 阿基拉和拼字比賽
聰明活潑的十一歲女孩阿基拉·安德森並不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學生,平日里經常的逃課和毫無目的的作些怪事,讓老師對她也是沒有太多的辦法。去世的父親生前給她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也只是他們常在一起玩的一種拼字游戲。然而,就是這若隱若現的記憶,令小阿基拉從此便對拼字游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極具天賦的阿基拉在發現自己的興趣之後也漸漸開始參加各種拼字游戲的比賽,並且以優異的成績在這一領域嶄露頭角。然而,母親卻對女兒的這點特長表示了極大的反感,並處處阻撓阿基拉去參加拼字比賽。
不顧母親反對,阿基拉大膽地參加了重要的拼字比賽,並成功得到了參加國家級拼字大賽的機會。
在獲得老師和鄰居們的幫助和支持下,阿基拉最後不負眾望以優異的成績獲得母親和老師的信任。
8.美麗人生
這是一部義大利電影,父親圭多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哄騙兒子叔本華這是在玩一場游戲,遵守游戲規則的人最終計分1000就能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兒子對圭多的話信以為真,他多麼想要一輛坦克車呀!
集中營里危機重重,無盡止的冶煉鋼鐵的勞動,飢餓病痛,揮散不去的恐懼都折磨著奎多,她既不能聯繫到女監中的妻子也不知道妻子的生死,他本是應該痛不欲生的活著,但他為了兒子卻一直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一切的困難和威脅。
圭多一邊樂觀地干著臟苦的工作,一邊編造游戲的謊言。他還因為李醫生的幫助而倖存下來。
他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沒有讓兒子看到集中營中的殘酷和無人性。最後,他還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兒子,讓兒子在戰爭結束時與母親團員。
9.當幸福來敲門
父愛像一座巍峨的大山,永遠屹立不倒。
這部影片給我們將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愛刻畫得淋漓盡致,沒有父親的童年和成長經歷讓一個男人更加懂得如何和孩子相處,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以及給孩子一個安穩的家。
父親克里斯·加德納事業不順,生活潦倒,只能每天奔波於各大醫院,靠賣骨密度掃描儀為生。妻子因為不能忍受窮苦的生活,丟棄他和兒子獨自一個去了紐約。偶然一天,他在計程車上認識了一位做證券經紀人,得知他的公司招聘職員卻並沒有要求大學文憑的硬性條件。憑借自己出色的交際能力和對玩魔方到出神入化的境地的才華,克里斯·加德納得到了一個實習的機會。
然而,長達六個月的實習,卻一分錢的工資也沒有。面對一貧如洗的家境,他不得不帶著兒子夜晚游盪在教堂,旅館,公共廁所,讓兒子盡量能有一個遮風擋雨的落腳地。
雖然生活的枷鎖一直綁架著里斯•加德納,他卻從來沒有讓孩子收到委屈,總是小心翼翼地給孩子溫暖,並一直堅信:幸福就在不遠處。
10.南國野獸
在一個與世隔絕,被人遺忘的河口地區,生活著一群貧窮的人。他們的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里,沒有人想著要出去工作或者是改變這里環境和生態。他們的世界被一個大壩圍了起來,外界不知道他們,而他們也從未想過要走到外面去看看另一個的世界。
在這個的地方,有一個6歲的小姑娘,她是一個孤兒。年幼的她,天真活潑,腦子里充滿了各種奇妙又獨特的幻想,她相信這個世界是美好的,整個宇宙和自然之間是和諧平衡的。
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卻讓她認清了眼前這個殘破不堪,冷暖自知的世界。為了能夠拯救生病的父親的性命,為了挽救瀕臨解體的家庭為了能夠繼續活下去,她不得不學習如何生存、如何生活。
在歷經了千難險阻之後,她終於明白了怎樣解讀並理解這個世界。
關於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
外國闊佬對孩子的“苛求”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個家產超過10億美元的大富翁,他的家族至今亦是地球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洛克菲勒只有一個兒子,名叫約翰。他盡管那麼有錢,卻從不嬌慣兒子,從小教育兒子生活要節儉。
約翰.洛克菲勒從父親手裡接過家產以後,繼承了父親重視節儉、嚴格教育子女的家規。約翰有五子一女,在入學以前,約翰從不給孩子零用錢,孩子上學以後,才給他們少量的零用錢。
約翰.洛克菲勒認為,富裕家庭的女子比普通人家的女子更容易受物質的誘惑,追求更多的享受,貪圖走最平坦的道路,因此,“富人進天堂比駱駝鑽針眼還困難。”他像自己的父親一樣,為了使洛氏家庭後繼有人,不斷發達,自小嚴格要求孩子懂得每一分錢來之不易,絕不容許輕易浪費。
無獨有偶,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父親約瑟夫也是如此“苛求”孩子的。約瑟夫曾擔任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和駐英大使,是美國最大的五大企業家之一。他給每個孩子存了1000萬美元的委託金,但是他決不允許金錢腐蝕孩子,不許孩子談論錢,尤其不允許在餐桌上談論錢。肯尼迪成為總統以後,曾回憶起他在10歲時的一件往事,那時他向父親遞交了一份申請,請求父親將他的零用錢從每周4角提高到6角,但是父親斷然拒絕了他。
你也許會將洛克菲勒父子以及肯尼迪父親的想法或者做法歸因於一種社會文化的原因。其實,即使在我們幾千年封建社會中,不少有識之士,包括一些賢明的帝王將相,也都崇尚節儉,主張自小培養孩子以奢靡為恥、儉素為榮的美德。
關於父母教育孩子的名言
1、孩子的理性是不斷成長的,不要喂養他們,而要引導他們。
2、詳細制定實驗計劃,幫助孩子了解更多的事情。
3、教是為了不教;管是為了不管。
4、家長要善於細心地觀察孩子,從孩子的一舉一動和支言片語中去發現孩子的求知慾。——木村久一
5、讓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6、發揮孩子積極認識自己才乾的能力。
7、讓孩子獨立完成他所從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會有積極的結果。
8、家長養成合理的行為習慣並留心使孩子學著去做。
9、孩子的學習成績固然重要,孩子的素質培養更為重要。孩子強烈的上進心,首先來源於對遠大目標的執著追求。所以家長應幫助孩子從小樹立遠大的目標,激發孩子為了現實目標而百折不撓的上進心。——晨曦
10、凡會學習者,學習得法,則事半功倍;凡不得法者,則事倍功半。——紀元
11、要承認,我們的孩子每天都在進步。但是他們進步方面和進步速度不同。
12、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珍妮·艾里姆
13、教孩子與各種年齡的成年人自由交往。
14、家庭教育的任務,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學習。
15、良好的個性勝於卓越的才智。
16、鼓勵孩子盡量不依賴成年人。
17、鼓勵孩子發現問題,隨後解決這些問題。
18、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誠地表揚孩子。
19、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必須警惕“人窮志短”。
20、挫折教育並非只是讓孩子過過苦日子,干點苦活,挫折教育的重點在於,培養孩子直面挫折的堅強品質。——劉大偉
21、對孩子提出的所有問題,都耐心、老實地作出回答。
22、養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對國家對社會最好的貢獻。
23、激發孩子的求知和學習的慾望,遠比教會有限的知識有意義得多。
24、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就該送他“出海經風浪”。
25、運動貴有恆,飲食貴有節。
26、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的最早啟蒙老師。
27、不用辱罵來懲治孩子。
28、幫助孩子尋找值得注意的電視節目。
29、幫助孩子與來自不同社會文化階層的孩子正常交往。
30、對孩子來說,家庭環境類似母親的子宮。母親的子宮是孩子的第一宮殿,家庭環境是孩子的第二宮殿。
猜你喜歡:
1. 關於教育孩子的經典勵志名句
2. 家長教育孩子有什麼智慧
3. 古代教育孩子的著名故事
4.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5. 父母教育孩子必看書本
2. 關愛殘障兒童的電影的電影有哪些
中國國際微電影節開幕影片《我想有個家》,這部由新銳導演陳友康執導、實力演員蔣一銘和劉玥心主演的公益短片,改編自真實故事,用真誠的視角講述了一個殘疾孤兒尋愛的動人故事。影片在56網播出後感動了很多網友,再次喚起了公眾對殘障兒童的關注。
3. 海倫凱勒的勵志電影
海倫凱勒的勵志電影是《奇跡的締造者》。
《奇跡的締造者》是2000年上映的美國劇情電影,由娜迪亞·泰斯導演。盧卡斯·布萊克,海莉·凱特·愛森伯格主演。該片講述了既聾又啞的盲童海倫·凱勒的成長故事。
海倫(海莉·凱特·愛森伯格 Hallie Kate Eisenberg 飾)自幼便沒有視力和聽力,自然也不通 語言,一直以來,她都在黑暗裡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由於無法發泄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海倫只能不停的折磨著周圍照顧她愛護她的父母。
為了避免海倫被送往孤兒院,母親凱特(凱特·格林豪斯 Kate Greenhouse 飾)請來了名為安妮(艾麗森·艾略特 Alison Elliott 飾)的家庭教師,希望安妮能夠教會海倫和缺陷和平共處的方法。
一開始,海倫根本就不接受安妮的教誨,這讓課程的進行舉步維艱。在安妮的一再堅持下,凱特和丈夫同意讓安妮和海倫進行只有兩個人的單獨授課,但時間只有兩周。也正是在這兩周里,安妮漸漸改變了海倫的一生。
《奇跡的締造者》影評
美國電影《奇跡的締造者》(2000版)是一部讓人感動的影片,截取莎莉文老師初到海倫·凱勒家改變又聾又啞又盲小海倫這段經歷,表現了莎莉文如何著手把撒潑任性的小海倫教育成知道遵守餐桌禮儀的小淑女,創造了特殊教育的奇跡。影片不僅非常突出和高度肯定了殘疾兒童教師的重要性,也表現了家庭對殘疾兒童教育的影響性。
4. 關於殘疾兒童教育的電影有哪些啊
海洋天堂,托瑪斯與我,重生,一公升的眼淚
5. 一部外國電影,一個黑人母親教育失明兒子如何堅強的電影叫什麼
看看是不是
靈魂歌王 Ray (2004)
導演: 泰勒·海克福德
編劇: 泰勒·海克福德 / 詹姆斯·L·懷特
主演: 傑米·福克斯 / 雷吉娜·金 / 凱麗·華盛頓
類型: 劇情 / 音樂 / 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4-05-29
片長: 152 分鍾 / 178 分鍾(加長版)
6. 求一個電影的名字,教育聾啞兒童的
鞏俐
的
漂亮媽媽
吧
海洋天堂
放牛班的春天
蒙娜麗莎的微笑
三傻大鬧寶萊塢
都挺不錯的
7. 我想求一些關於特殊教育的影片,有誰知道啊
1.《充氣娃娃之戀》 lars and the real girl
心理學看點:孤僻症,妄想症。
雖然不是RYAN的經典之作 不過他表現得很好
2.《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
心理學看點:ADHD Ritalin,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3. 《大象》 elephant
心理學看點:電影以一種難以想像的時間-空間語言挑戰了傳統電影的現實主義,從這個角度,討論自然而然地進入到一個哲學層面,對一件已經發生的事實,時間已經過去,以回憶和和判斷建立的感知體系能夠還原事實本身嗎?從現象出發如何抵達真相?經驗事實是否就是事物的本質?電影的藝術虛構性與現實的真實性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系?這個題域從胡塞爾的現象學開始一直到德勒茲的「影像-時間理論」似乎一直在延伸,加斯想我們在這部電影中看到,任何理性,無論是意識形態的權力話語還是純粹的理論/話語推導,在現象的叢林中是多麼盲目和無知。他說,「我就像哥侖布,我對一切將一無所知」,也許正像《疾走羅拉》的開場白那樣,「電影只進行90分鍾,剩下的都是理論了!」
gus van sant 這個GAY帶給我們的全是心裡上的震撼
4. 《秘窗》 secret window
心理學看點:DID,多重人格。
johnny同學表現最好的一部 比海盜強的多了。。
5.《致命ID》 Identity
心理學看點: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舊稱MPD,多重人格障礙。DID 身份識別障礙 多重人格
其實每個人都是有多重人格的 問題在於你發現了多少
6. 《火柴人》 matchstick men
心理學看點:潔癖、強迫性人格。
我也有相反的封閉空間恐懼症
7.《歌西卡》 gothika
心理學看點:犯罪心理學,失憶。
最有趣的psychology branch就是criminal psychology
8. 《失眠》 insomni
心理學看點:嚴重失眠症。
睡眠障礙還是比較嚴重的事情 請大家都不要忽視
9.《異度空間》 inner senses
心理學看點:精神分裂症。
超自然現象是由心理角度造成的
10. 《美國精神病人》 american psycho
心理學看點:雙重人格 精神分裂症
NC-17 如果選擇看的話還是悠著點兒 NC-17意味著有看著猝死的可能
11.《鋼琴教師》 la pianiste
心理學看點:繼《藍絲絨》以後最卓越的性心理變態電影傑作。
這種東西是越看越上癮的 小說比較精彩
12.《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
心理學看點: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以及愛在精分治療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
第一個想到的居然是nash equilibrium。。。學經濟學瘋了
13.《死亡試驗》 das experiment
心理學看點:服從心理,經典的社會心理學實驗。
算是給我最大靈感的了
14. 《海灘》 the beach
心理學看點:假人性的貪婪,是徹頭徹尾的一個心理學實驗。
15.《記憶碎片》 memento
心理學看點:Short-term memory failure 短時記憶障礙,海馬體損傷。
我最討厭海馬體。。。因為它和下丘腦長得很像。。。讓我背得很糾結
16. 《搏擊俱樂部》 fight club
心理學看點:DID,身份識別障礙,多重人格。
心頭大愛!!!心理學入門影片
17.《靈異第六感》 the six sense
心理學看點:兒童心理學。
18. 《聖女貞德》 the messenger: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心理學看點:精神分裂症。弱弱地說一句。。。信仰就是精神分裂
19. 《一樹梨花壓海棠》 lolita
心理學看點:****、性心理變態。性心理變態還是很普遍的。。。我一直自我懷疑中
20. 《心靈捕手》 good will hunting
心理學看點:心理咨詢,認知行為療法+來訪者中心。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被ben和matt年輕的才華震撼到了 這倆人怎麼越老越不中用
21.《心理游戲》 the game
心理學看點:人格/性格測試,應用,設計情景。
和諾蘭同學有相同嗜好的大衛同學的作品 我一直懷疑他倆都是嚴重的心理學痴迷者
22.《第八日》 le huitleme jour
心理學看點:唐氏綜合症。
23.《夢旅人》 picnic
心理學看點:影片並沒有過多地表現精神病的歇斯底里,取而代之的是這些病人的單純和可愛,由此展現了現實的殘酷和生命的脆弱。岩井俊二的巔峰作。
24. 《一級恐懼》 primal fear
心理學看點:法庭中的心理學家,職業資格,犯人偽裝多重人格。犯罪心理學典型代表作
25. 《本能》 basic instinct
心理學看點:弗洛伊德、性與暴力的本能。
26. 《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心理學看點:Abnormal的心理學,潛意識,人格分析。變態心理學,異性癖、食人狂。最全的了
27. 《雨人》 rain man
心理學看點:孤獨症(通俗點叫自閉症) 高功能孤獨症。
28. 《藍絲絨》 blue velvet
心理學看點:展現了各種性心理扭曲的場景。心理學電影開山鼻祖
29. 《發條橙》 a clockwork orange
心理學看點:條件反射,厭惡療法,行為主義經典。classical conditioning的代表 直接表現了UCS UCR CS CR的關系 經典中的經典
30. 《愛德華大夫》 spellbound
心理學看點:夢的解析、失憶、強迫泛化。精神分析中的經典。希區柯克同學 你很牛
31《阿甘正傳》「FORREST GUMP」 主演:Tom Hanks 湯姆 漢克斯
8. 電影孩子的心願劇情介紹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個失去父親的十一歲女孩兒——李小媛,她為了湊錢買一輛輪椅送給殘疾的媽媽而發生的感人肺腑的故事。
李小媛對媽媽的愛深深地感動了我,她為了湊錢,撿易拉罐、教畫畫……經歷了種種磨難,克服了許多困難。她的事跡感動了許多人,大家捐錢幫她媽媽買了輪椅,最終實現了她的心願。而我們這些小皇帝、小公文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卻一點也不知道感恩父母,認為父母對我們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
(8)殘疾兒童父母等如何教育的電影擴展閱讀:
該片是現代中小學生和家長們不可多得的一部教育片。我國著名表演藝術家李嘉存加盟演出該片,曾在電視劇《亮劍》、《闖關東》中有出色表現的梁林琳飾演李小媛的媽媽,為影片增色不少。
雖然影片的小演員們都是第一次試水,但表現出色,催淚效果不減。我國的助殘日剛過,兒童節如期來到,這部講述殘疾人和兒童故事的影片此時推出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