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本書被拍成電視劇,作者能賺多少錢
樓下想錢想瘋了。。。
㈡ 一本小說被拍成影視劇作者能拿多少錢
相當因人而異的問題 。
比如說 現在 很火的 電視劇《奮斗》 石康 現在是 2.5萬 人民幣。不過 他現在 開始 已經喊出 了 每集8萬的 價格了 。。。
8萬一集算是金字塔的 塔尖!
5,6萬的 也有
4萬 應該算是腕兒級別的 了
最低的 3,5,8千的都有,主要是剛畢業的 學生,起步價嘛
過了 1萬的 ,要麼你是個 小有 名氣的 作家,網路寫手,詩人啥的。過了1萬5,你 得有 讓人知道的 戲,到2萬 5,你 得有 走紅的 戲,3萬 你 不僅有走紅的 戲 還得是 原創 你要有 腦子 頂半個策劃,4萬到 6萬,是把你的名字根別人說 等於告訴別人誰是主角,得有這個號召力, 到了 8萬,就是 你 有一個本子 大家都 瘋了的搶!!!
㈢ 短篇小說改編電影的版權,如果賣給影視公司,能得多少錢
如果是大公司,你的短篇小說又會被拍成大片的話(%0.000000001的可能,因為短篇很難擴大為影片),大概幾百萬甚至幾千萬。
如果小公司的話,而且也不是大片只是普通的文藝片(可能性極高),可能只有幾十萬,甚至是幾萬。
而且我對你說的事表示懷疑...怎麼會有短篇小說改編成電影的?而且你真有這么牛?
還有,那不叫版稅,版稅是每賣出一本書作者得到的錢。那應該叫 版權費
㈣ 一本小說改編成電影的話那賣多少錢
百分之幾
這個的話其實是不一定的,因為啊,一般小說能夠被影視化的都是已經把版權賣給網站的,如果你已經把版權賣給了這一塊,有很多時候你都是沒得不得錢,而且那些網站不是你已經對這個小說是沒有版權的,所以的話可能會不給你,就算是給可能也不會得到百分之幾,這個樣子不會得很多的,這個的話不一樣。
㈤ 小說作者,編劇,電影導演,三者的利益分成是怎樣的比例
簡單說 編劇是寫故事的人 而是在考慮怎麼把這些文字變成影像表達
電影的形式上是2-3小時講完幾十集的情節 就需要濃縮和凝練
需要一個總管統籌的人物
技術上說 一個鏡頭 一句對白一個表情都需要精煉 需要把演員 音樂 特技 情節 這些全部融合最快速的釋放 這個時候 編劇的作用就會相對小了
因為時間長 展現人性和故事的機會多 那麼就需要很多對白小細節加進去 編劇的要求會更高些
其實 任何時候 我覺得都是比編劇要重要的
好比一個製造 就是總經理 而編劇就是研發主任 主管技術 技術是硬性條件 是根本 但是變成利潤需要總經理整合 銷售 渠道 管理各方面資源 管的東西要多得多
㈥ 小說改編成電影或者電視劇。小說作者一般可得到多少越詳細越好。可舉例子說明。不董者勿擾 勿答。
1.一個小說改編成劇本,那要看小說的作者有沒有名氣,如果沒名氣只能拿到槍手編劇的價錢,大概1000-3000每集。如果小說的作者有名氣,例如像郭敬明、韓寒那樣的,大概可以拿到3萬-5萬,當然這其中多半都是名氣換來的稿酬。
2.如果小說的作者自己獨立把小說改為電視劇,那麼作者除了可以拿到改編金之外,還能拿到稿酬。同樣,稿酬計算方法同上。而改編金,其實就是買斷金,買斷小說的影視改編權,至於能拿多少就要看小說的人氣了。
3.如果把別人的小說改編成電視劇,編劇能拿到不錯的稿酬,不過通常這種改編的情況,都是影視公司相中了小說,首先支付給對方買斷金後,自然會找正規編劇來改編,所以稿酬不會少。不過這種情況新人編劇就不用考慮了,影視公司高價買斷小說的改編權,不可能再去找一個新人改編劇本。
4.編劇掙稿酬是按整部劇本分集來計算,每一集都會拿相同的稿酬。
最後說一下,編劇和作家掙的稿酬是完全兩碼事。編劇掙稿酬看得是名氣,你沒名氣就做不了編劇,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編劇的,即便是北影編劇系畢業的也沒用。而作家則不同,現在網路文學那麼發達,隨便再網上注冊一個帳號就可以自稱為網路作家了,但真正能掙到稿酬的作家少之又少。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
㈦ 小說影視化閱文簽約作者能拿到錢嗎
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可以拿到。因為根據《著作權法》的法律規定,作為小說的作者,依法享有演繹權,即著作權享有的排除他人演繹其作品的權利,具體包括范毅、編曲、變形、改成劇本、製作電影和其他演繹形式,其中就包括您提問涉及的攝制權。攝制權是指著作權人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您如果享有小說的著作權,建議您可以咨詢專業的知識產權律師,幫助您擬定著作權許可合同,以實現影視版權利益的最大化。詳細信息最好查詢當地官方網站獲得第一手權威信息。
㈧ 一部票房上億的電影,寫劇本的人有多少報酬
不同情況不同報酬
1、買斷,最常見,談好報酬後編劇或工作室開始製作劇本,並完善所有文學部分。國內電視劇大致是每集數錢或全集數十萬的價格浮動,主要看作者或該劇本的影響力。
2、改編,將已有的成功或流行小說、傳記商談價格後,進行改編。費用視情況而定,改編方不一定是原作者,一般的改編費用與版權費相比也幾近於無。這種是以小說銷售盈利為基礎進行的一種評估,價格可能幾萬,也可能幾百萬,全球改編版權什麼的可能會到數千萬,但能不能賣出去這個兩說。
3、原創,編劇和導演或策劃是同一人,那麼在引入投資方的時候,會商談比例問題,又或者是無償提供初始劇本,然後尋找編劇或工作室進行完整創作,這種只需要付出工作室或編劇工作費用,其他則是按比例分成。這種比例分成通常會佔到10%以上至少,也就是說,扣除雜七雜八的費用後,純盈利或毛利收入會以比例進行提成給原創方,票房一千萬的話,10%是多少呢?
4、國外有一些特殊情況,諸如漫畫作品改編OVA或電影,這種可能是作者在盈利後自行尋找工作室進行製作的,這種盈利最終是以作者本人為最終收益對象的,這種並不是很常見,大抵多見於低成本聯合製作或自成本投入製作,之後可能會經由獨立電影節、音像製品商、網路視頻商等不同渠道進行營銷。國內常見於短片或實驗電影的製作,通常在電影節被買斷,可能會被二次改編。這種價格同樣很難預計,可能製作方低賣,但購買方缽滿盆滿的賺著,也可能恰恰相反。所以這種是很少被發行商所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