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刺蝟的優雅》:誰能讀懂我們隱藏的內心
勒妮在她隱藏的藏書室里沉浸在閱讀之中,一夜未眠。帶著柔和的笑容,開始了美好的一天。
流浪漢讓·皮埃爾在馬路中間翩翩起舞,拖著垃圾箱的勒妮著急大喊:「這是馬路中間,危險。」
洗衣店的貨車飛馳而過,「彭」的一聲響過,勒妮的生命定格。
這是2009年上映的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豆瓣評分8.8。
生與死,優雅和粗鄙,偽裝和內涵,有多少我們看不見的存在,隨著影片的人物來撞擊我們的靈魂,活著才能愛。
刺蝟也有優雅,只是少有人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誰來契合我們的靈魂?
11歲的天才少女帕洛瑪,聰明、觀察力驚人。有錢人的家庭,幸福美滿。但她卻悄悄計劃著,在12歲生日的那一天結束自己的生命。
聰明的人是不幸的,他們對人生的思考並不能得到世人的認同。他們格格不入,很少與人交流,顯得孤僻冷漠。
你看,媽媽看了十年的心理醫生,吃了十年的葯物,仍然對著花花草草當人一樣與它們對話;爸爸很忙,是下次政府改組受牽連的部長,對事業的關心勝過家庭;姐姐就是一條不折不扣的魚缸里的金魚,生活在她看來就是一場戰斗,只有摧毀別人才能贏得勝利;家裡兩只貓的名字叫憲法和國會。大人世界的游戲規則有序卻冰冷。
而來做客的客人分不清圍棋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發明的,卻洋洋得意誇誇其談。
如果成年人,明知對方有錯,是不會像帕洛瑪那樣當面指出,讓人尷尬。
這是成年人的游戲規則。 「人的一生如同在魚缸里,在這個世界上大人們像窗戶上的蒼蠅,在窗戶上撞開撞去。」
世界如此荒誕,生存和死亡的意義什麼呢?
帕羅瑪數著自己死亡日子的同時,對這所公寓樓的看門人米歇爾夫人充滿了好奇。
54歲的米歇爾太太在這個公寓做看門人已經27年了。完全符合一個看門人的角色:醜陋、年邁、尖酸刻薄。
帕洛瑪的姐姐有一份重要的郵件要簽收,提早半小時去敲米歇爾夫人的們,還嘲諷米歇爾夫人是交通堵塞了才那麼慢吞吞。在米歇爾夫人以八點開門時間未到而拒絕後,她惱怒謾罵米歇爾夫人是「肥豬」。
誰會在意一個冷漠少言、盡忠職守的看門人呢?
她每天的工作十分規律:分發信件,幫助清潔工收垃圾,打掃樓道,在固定的時間開門關門。
她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是打開窗戶,將鮮花放在窗檯上;桌上放著的是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的隨筆《陰翳禮贊》;忙完了她的職責,泡一壺茶,邊吃著黑巧克力邊看書;她的身後緊閉著的房門內,是滿櫃的書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道,在這個公寓里,清晰冷靜地運行著,互相的寒暄招呼也透露著距離感。
因為姐姐的拜託,帕洛瑪代姐姐傳話,帕洛瑪得以走近米歇爾太太的生活,成為忘年神交。
如果不是新房客小津格朗的出現,大刺蝟米歇爾太太成不了勒妮,小刺蝟帕羅瑪還拿著攝影機,要死亡之前拍一部生命如何荒誕不經的電影。
當小津格朗第一次看見看門人,在米歇爾夫人脫口而出的「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小津格朗自然介面「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兩個人對視的瞬間,有驚訝也有欣喜。
小津格朗是個儒雅的紳士。妻子患癌症去世已有十年,識人有著睿智的銳利和豐富的閱歷經驗,待人彬彬有禮。
貓狗真是人類親密的朋友。米歇爾夫人有隻貓,名字叫雷昂·托爾斯泰。而格朗先生也有兩只貓,分別叫列夫和吉蒂,前者是那部俄國小說中的主人公,後者是他愛上的女人。
愛閱讀真是美妙的事情,從貓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主人的喜好。
於是,格朗先生和帕洛瑪對米歇爾夫人有共識:看門人是個很不一般的女人。
他也在帕洛瑪對自家貓的價值表示否定的時候,對她說:
對帕洛瑪來說,小津格朗是師長和朋友。
對米歇爾夫人來說,小津格朗是個溫文爾雅,富有魅力的男人。
這個男人由一隻貓看出她喜歡讀書,送了她一套《安娜·卡列尼娜》。邀請她到他新居做客,她緊張卻坦率,他坦誠也欣賞。
小津格朗為米歇爾夫人緩緩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她忐忑,惶恐,害怕,又充滿渴望和憧憬。
他邀請她在他生日那天共進晚餐。
如果看見遞過來的橄欖枝,接還是不接?米歇爾夫人,帕洛瑪和小津格朗都親切地叫她的名字——勒妮,勇敢地接了住了。
從一個邋遢醜陋的胖女人,為了約會換了發型、穿了新衣,煥發出成熟女性的優雅。
她也有片刻的自卑,懷疑是否還有擁有幸福的權利。游移不定中她不禁顏面哭泣,帕洛瑪抱著她,反復給她肯定:「你很好」。
朋友的肯定和擁抱能給予力量,勒妮接受了小津格朗的邀請,和小津格朗度過了美好的一晚。
有些人一輩子白首如新,有一些人一面之緣卻傾蓋如故。她挽著他的胳膊,他深深地在她手背上一吻,他說:「我們可以成為很好的朋友,甚至讓我們的心願可以成為現實。」
幸福在向勒妮招手,勒妮那一晚未眠,沉默刻板的臉上掛上了溫柔期待的微笑。
有時候,命運之手讓人憎惡。誰都不能預料,勒妮的生命終止在洋溢幸福味道的第二天清晨。
一個生命的逝去,卻喚醒了少女關於生與死新的認識:
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只有頻率相同的⼈,才能看見彼此內⼼深處不為⼈知的優雅。我相信這世上⼀定有⼀個能感受到⾃⼰的⼈,那⼈未必是戀⼈,他可能是任何⼈。
在偌⼤的世界中,我們會因為這份珍貴的懂得⽽不再孤獨
2. 《刺蝟的優雅》:卸下尖銳防護去追尋的愛,才是生命意義的所在,你怎麼看
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於2009年7月上映,改編自法國女作家塞繆爾·巴伯里的同名小說。小說本身出版後大獲成功,獲得了法國書商獎、扶輪國際獎等五項文學獎。
根據小說,同名電影也很精彩。電影以上流社會生活的巴黎左岸的一套豪華公寓作為故事的發展空間,通過交替的敘事手法構建電影,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愛思考的有錢有才華的女孩,一個溫柔的日本男人和一個看起來孤獨低調卻愛看書、內心豐富優雅的門房女人的故事。
「從外面看,它長滿了刺。它是真正意義上的堅不可摧的堡壘。從裡面看,它像刺蝟一樣精緻。它喜歡在無人的土地上閉關自守,卻有著超乎尋常的優雅。」
兩個富有、純潔、孤獨的靈魂相遇,彼此理解,彼此關愛,走向人生的出口。
帕洛瑪開始在刺蝟犀利的外表下看到優雅的內心,也看到了生活中不一樣的一種風景。兩個人走進彼此的世界,彼此信任,成為真正的朋友,也卸下了長久以來的保護,軟化了彼此的心,軟化了刺蝟一樣堅硬的外表。
影片中的兩個「優雅的刺蝟」以小津先生為重要媒介相互了解,這種打破隔閡,進入對方世界的方式也頗有意義。
作為影片中日本工筆文化精髓的代表,小津先生拋開了普通人固有的社會觀念和思維慣性的偏見,從與兩人的交流中感受到了超凡的精神世界。後來逐漸了解,進一步拉近關系,自然也就自然了。
在這里,電影為打破孤獨者之間的隔閡,搭建精神交流的橋梁提供了一條有益的途徑,既摒棄了「固有的社會觀念和思維慣性」的偏見。
「我們的眼睛在看,但我們不觀察;想,卻不問;接受,但不要去尋找——沒有飢餓或討伐,只有期待或無盡的等待。」
人常常會因為不被身邊的人理解或者認為沒有一個人與自己的靈魂相連而感到孤獨。其實世界上總有靈魂和自己的頻率相連。與其被困在自己的「魚缸」里,默默的死去,不如放下偏見,用細膩的心去嘗試接觸和理解,最終發現兩個孤獨的靈魂背後可能是相連的。
狹窄的魚缸外,只要有水,只要你按照你熱愛的方式生活,就可能是另一個新世界。遇到頻率相同的人,了解對方內心的豐富和優雅。
質疑生命的意義
影片中,小女孩帕洛瑪和門房萊尼在這個世界上充滿了孤獨和與世隔絕。他們的內心豐富而純凈,對社會現實都有批判的眼光和孤立的對待。
世界是我們相互交流的舞台。但是,由於地位、權力、金錢、政治、國籍、信仰等原因,我們無法為自己感受這個世界。我們只能走進去,互相理解,通過其他媒介來看待生活。
一個哲學家「看透」人生的命運和世界的荒謬,一個隱居的智者把自己偽裝起來,藏在平庸的面具下。他們是與周圍世界不同的刺蝟!
其實從深層次來說,他們是對世界有意識的文化精英的代表。
他們沒有在狹小的魚缸里放縱或放縱自己,沒有隨波逐流,沒有和無意識的平庸的社會大軍打成一片。
不同於被常識蒙蔽而沉淪於日常生活的人,他們對日常生活建立了「陌生感」,建立了「距離感」來反思,所以他們對生命意義的追問更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從帕洛瑪身上,我們似乎看到了萊尼在偽裝之前所不了解的過去。從萊尼那裡,我們似乎看到帕洛瑪走出了她狹窄的藏身之處,為愛情的未來做准備。
兩個人可能都質疑過人生的意義。帕洛瑪認為生活是荒謬的,沒有意義的。蕾妮在偽裝和隱藏的過程中可能已經不再想這件事了。影片最後似乎間接回答了對生命意義的質疑。
蕾妮的死給影片帶來了人生無常的尷尬結局,也是對帕洛瑪的救贖,她認為人生沒有意義,打算與死亡抗爭。蕾妮在愛和關懷中死去,讓愛她的人悲痛欲絕,但她的靈魂不再孤獨。
蕾妮做好了戀愛的准備,她的意外死亡讓帕洛瑪在這一刻突然明白,她要獨立,她要逃離金魚缸,她要詢問生命的意義,死亡不是一條值得走的路。
就像電影里的這兩行:
「重要的不是死亡,而是我們在死亡的那一刻在做什麼。蕾妮,你死之前在做什麼?你准備好去愛了。」
「如何定義生命的價值?帕洛瑪,我希望你的未來和你的期望一樣。」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偽裝和躲藏中孤獨的死去,而在於擁有同一顆心的人的勇敢的愛,在於追求一個等於自己期望的未來,在於擺脫世界的枷鎖,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
人會活著,愛會依戀,生命的意義會歸屬,會被展示。
孤獨並不可怕,「刺蝟的優雅」是值得欣賞的,但去除尖銳的保護,在孤獨的靈魂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努力勇敢突破,沖破狼牙和魚缸去追求愛情,積極追求人生的意義而不辜負人生,才是我們真正的期待。
《刺蝟的優雅》是一部優秀的電影。相信不同的人會在這里找到相似的自己,重拾對美的信任和期待。
3. 電影《刺蝟的優雅》:看完這部片子,我的心像蜷縮成一團的小貓咪
文過境蝴蝶
一說到法國往往讓人首先聯想到優雅、浪漫。而說道優雅,就一定會聯想到苗條的女郎、較好的面容、得體的服飾、有質量的物質生活。
而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不一樣的優雅。
《刺蝟的優雅》改編自法國小說家、哲學教授莉葉·芭貝的同名小說。小說一經問世就備受好評並且多次獲獎。影片是以法蘭西特有的姿態,展現在浪漫的巴黎左岸一棟高級公寓里發生的故事。
如果你用心去看,它絕對會是一部讓你心動的作品。影片充講述了一個永恆的話題,看後會讓人沉思,會反省。沒有波瀾壯闊與煽情做作,只有淡淡的憂傷和靜靜地思索。
在一棟富人居住的公寓里,一個孤獨的富家小姑娘,一個貧窮孤獨的看門人,一個能看穿人心的老年紳士,他們上演了一個對靈魂的關切,對生命意義追問的憂傷而溫情的故事。
法語刺蝟(hérisson)一詞,不僅是指動物名稱,還有「難以接近的人」的意思,這樣就更好理解片名了。
電影從一個女孩的一段獨白開始,12歲的少女嚴肅的道出家人的荒謬和自己的自殺計劃,小小年紀洞悉了生命與人類的虛無,令人震驚。
帕洛瑪
她很早以前就知道,命中註定,一輩子都會困在金魚缸裡面,跟老撞同一扇玻璃窗的蒼蠅一樣,大人也把時間都耗在金魚缸里。金魚缸,她才不跳進去,她深思熟慮過,這學年結束後,13歲生日那天,就會自我了斷。
她想幻化成不一樣的煙火,但是諾大的天空卻容不下她。在大人眼裡她不是個討喜的孩子,本應跟她最近的父母卻離她很遠,她的聰慧和與眾不同讓所有人覺得她是個怪咖,沒有理解、沒有認同、沒有關注,讓她倍感孤獨。
帕洛瑪在繪畫上有畫家般的想像力,在手工上有出色的創造力,在思想與表達上都有獨特的天賦,她有顆不平凡的心,她是個被上帝祝福的孩子,只是她自己還不知道。
她的媽媽是個看似很優雅的女性,有美麗的容貌、纖細的身材和優良的生活品質,可實際上十幾年都在吃抗抑鬱的葯物,每天都在說自己的夢,每天都在和植物講話。
她的父親是個工作比家庭重要的政客,會因為她在客人面前講出了真話而罰她不準出房間。而她唯一的姐姐整天想的就是不能和媽媽一樣,還有希望比爸爸能幹。
這樣的一家,她的話沒有人在意,沒有人能夠跟她溝通,沒有人能夠給予她理解。
她越來越孤獨,越來越害怕,甚至害怕到去思考用各種手段自殺。最後每個禮拜從媽媽葯盒裡偷一顆葯,准備服用過多抗干擾葯物來達到目的。
荷妮
總是頂著一頭亂糟糟的頭發,臃腫的身體,灰暗隨便的衣服,又老又丑,脾氣暴躁,電視機永遠開著,身旁只有一隻肥貓在陪伴。雖不和藹可親,倒還稱得上彬彬有禮,雖然不討人喜歡,不過大家還是能忍受,因為她完全符合大家心目中門房的典型形象。
這棟公寓里只住了五戶人家,她在這里做門房多年,每天富人們機械的和她打招呼,但是沒有人會真正看她到底長什麼樣子。
她是一個守寡的老婦人,從未上過學,一直都很窮,毫不起眼,微不足道。時間教會她如何在現實中安全的生存下去,自卑讓她豎起外表的刺,將自己柔軟的心好好地隱藏下去。
孤獨的她有自己的心靈棲息地,每天她忙完後都會躲在自己小小的、擺滿各種圖書的密室里,一壺茶,一塊黑巧克力,可以讓她整晚都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那時她就是一個擺脫庸俗外表的優雅女人。
小津先生
一位新房客,帶著日本的精緻文化來到荷妮的世界,他洞悉了那個庸俗外表下博學、優雅的女人心,他給了她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他能夠看到到帕洛妮的思想,他能夠真正與這個與眾不同的小姑娘溝通。
他成了兩個孤獨之人的橋梁,讓她們通向彼此,讓她們在跳動的世界裡找到同頻的人,就像一面鏡子,她們看到了另一個自己。當既驕傲又自卑,既渴望又抗拒的看門人,在小姑娘面前失控掩面大哭時,小姑娘撥開她拒絕的手緊緊地抱住了看門人,這個畫面有多麼打動人。諾大的世界,因為那份真正的懂得才讓她們不再孤獨。
荷妮和小津共進晚餐以後,她又愉快的沉浸在她的密室里興奮地讀她的書,彷彿只有這樣才能表達她此時輕快的心情。第二天一早跟普通的每一天一樣,她出門做著每天都會做的事。一切都如往常,就在她准備愛的時候,上帝帶走了她。
她沒能和小津再喝一杯,盡管她真的很想,多麼遺憾。可是她倒下的那一刻,她看到了小津朝自己跑來,看到了小津眼睛裡的不舍,她已經得到了愛,已經夠了。
一切軋然而止,這就是死嗎?再也看不到你愛的人,如果這就是死的話,那真的跟大家說的一樣,是個悲劇。
少女一心想死,在計劃的時間越來越接近之時,一個不起眼的門房的死,讓她認識了死亡,讓她知道了活著的珍貴。只有活下來,才有可能活成另外的可能。
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刺蝟,只不過多半不怎麼優雅。我們在影片中都能找到自己的精神投射,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每個人也都會孤獨著,但是抱有希望的活著是人類永恆的主題。
幾年前,我曾說出過讓我十分後悔的話。和一個同事聊天時,聽同事說到一個中學生的種種逆反問題,很想幫他,否則他有可能會自殺。因為聽到對方說這個中學生的許多行為讓人無法理解,甚至令人抓狂,我竟然脫口說了一句「那就自殺吧」,當時同事目瞪口呆。
直到幾年後,我身邊一個朋友真的從20層樓跳了下去,我才意識到生命之重。我真正明白了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必須被尊重的,而每個人都更應該尊重自己的生命。
追逐星辰的孩子們啊,你可以看到更豐富的世界,可以看到驚喜的自己,一切原本沒有你想的那麼糟糕,前提是你要活著。
最重要的東西,眼睛是看不到的。而生活到底好在哪裡呢,苦也是它甜也是它,用心去品味才能知道。
End
無戒365天日更營 第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