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會多少個英語單詞才可以看懂國外電影,文章,和外國人交流
懂2000單詞加上詞典可以勉強閱讀非專業性英語文章
會4000英語單詞大概可以看懂英美電影,但是澳大利亞印度電影夠嗆
會多少個英語單詞也不一定能和外國人交流,可能你不會英語用肢體就可以交流,也可能英語六級但毛也不會說
㈡ 掌握多少英語單詞才夠流暢的看電影
一般英美高中生的單詞量是1萬。當然單詞量只是一部分「功力」。連詞成句,順理成章,你都要熟練。
我的建議是找一部有逐字逐句朗讀的原版英文小說的CD,最好是現代文學作品。連同小說,邊聽,邊讀,最好背誦。一本小說下來,你會學會很多東西。會有長足的進步。
㈢ 看懂一般的英文原聲電影、美劇、名著,需要多少的單詞量
專業英語本科畢業水平,反正我沒字母只能聽懂一點點。
㈣ 看懂一般的英文原聲電影、美劇、名著,需要多少的單詞量
我一般美劇85% 小說是不到70%能懂
我覺得我單詞量一萬絕對困難 輸入詞彙也就8千吧
雅思考的是7.5
但是我聽力是個8.5
基本上除了一些術語不行外別的都可以
這個也不是光看單詞量的對他們一些表達方式的理解
㈤ 英語要聽懂常速,一般電視電影演講需要的詞彙量是多少左右,有沒有什麼好的詞彙材料,求教,考研詞彙是多少
難度上講,易到難。 VOA常速的最簡單,電視電影的最難。
材料一般用standard voa 就行了。PUT,可可,
VOA的語速一般在140-160之間。電視電影的完全是說話語速,快慢差別很大,140-200之間都有存在。而且受人物個體差別,情緒,連讀,習慣等影響,難度遠在VOA,CNN等之上。演講的話,由於要講的清楚,到位,因此語速比較慢,120以上也就差不多了,所以很容易聽懂的。
考研也就要掌握6000多點。所以就算掌握了全部,還是聽不懂電影電視的,但是對於VOA和演講,還是比較可以懂的,因為新聞比較書面語。
你說的是聽力,那就要聽,別聽那些人說做題的,做題是永遠聽不懂的。
每天聽1小時,堅持兩個月以上就會有效果的。就算聽不懂也不要緊,聽的時候分心或者認真也無所謂。還有不用在意聽不聽得懂,首先的問題是要能跟上英語的語速和節奏。你節奏跟上了之後,聽到一句話,可以試著重復一遍,就算只能重復幾個單詞也行,但是不要影響自己聽後面一句,時間久了自然會懂的。我是泛聽比較多,很少精聽的。
不用聽到英語單詞,馬上翻譯。如果你一直這樣做,首先你的腦子受不了,不斷的翻譯很耗能量。就像電腦轉文件格式一樣,吃不消的。還有會跟不上。不要聽那些網上說只要抓住重點詞彙就行,那種方法的確可以短時間把聽力分提高,但是對於真正的懂是不可能的。
電影和電視一般可以放棄,因為那個需要的詞彙很大,能聽到70%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如果要到90%或者更高,詞彙必須更多。舉個簡單的例子,「小強」和「旺財」還有成語熟語等等,這些詞語都是書上學不到的,是靠生活積累出來。如果說看電視電影要像看中文電視一樣,那詞彙至少也要2萬以上。如果你覺得能行的話,我隨便說幾個「馬尾辮」「拉肚子」「脫發」「眼袋」「牙垢」「吃飽撐著」,這些英文是否知道,或者說類似的英語怎麼說。
㈥ 看歐美電影需要背多少詞彙
那些陌生的單詞在你逐漸積累的同時就減少了。認真整過幾部後,你就會發現,差不多都見過了。但這時並不代表你能聽懂,因為我們聽的大多是標准讀法,電影里很口語化,再加上語速較快,所以得聽多遍。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