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如何看待電影教育功能

如何看待電影教育功能

發布時間:2022-12-27 20:42:20

Ⅰ 給孩子看有教育意義的電影,會有什麼好處

疫情期間還有大部分的學子沒有進入校園,網課的學習枯燥乏味,一點一線的生活毫無生機,今天給大家推薦幾部國產影片,極具有教育意義,在釋放壓力的同時也必有收獲。

一、老電影《天堂回信》

至今仍然感動人心,平凡而偉大的一部電影,對於80後一代人影響深遠。故事以爺爺和晨晨高放在空曠的午門前的風箏開始,又以晨晨和琳琳在那個晨晨去幼兒園的路上總能遇到的老大爺的幫助下放飛天際的風箏結束。評判一部電影的好壞,只需要一個標准,那就是這部電影能不能從內心深處打動你,這種打動不一定要是感動,也可以是一種啟示,一種反思,亦或是一道美好的回憶。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在自己的童年階段里,有一個能夠疼愛但不溺愛,能陪自己認識社會,認識生活,認識自然,認識小動物,陪自己玩耍,教自己技能,保持孩子該有的童心與玩性的長輩,是一件難得而又幸福的事情。

如何欣賞一部好電影一部好電影在社會上的教育功能作用

先要知道電影是通過視聽語言來表現內容的。電影和電視劇不同。不是以台詞為主的。是通過鏡頭的運動、構圖、影調、景別、聲音等元素來構成的。很多好的電影台詞是很少的。
你說的很熟悉的電影有必要看很多遍的。甚至有必要把每個鏡頭分出來一個一個地分析。他的一個故事片斷的鏡頭數、景別、機位、光線、內容、時間、聲音和特效都是值得研究的。
而且個人認為,你可以多發現一些電影中的細節。很多細節會讓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主題和導演的思想。這樣你就會覺得電影是很有樂趣的了。

Ⅲ 為什麼說對於育兒來說,看電影也是一種教育方式

親子教育的真正意義是相互成長、相互成就,無論學習還是旅遊,無論是玩耍還是生活,在果媽的眼裡,都能變成課堂,也都是親子成長和教育孩子的一個重要契機。

看一些適合一家人一起看的電影啦~其實總的來說還是希望各位父母就算再忙也可以抽出點時間陪伴孩子,看看電影,真的陪伴時間越長,你會發現你眼中的小朋友會更不一樣!

Ⅳ 試析影視媒體的教育功能與意義論文

試析影視媒體的教育功能與意義論文

影視媒體雖然是新興產業,但發展迅猛,正以強大的生命力、輻射力和滲透力,影響著社會的發展和大眾的生活。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試析影視媒體的教育功能與意義論文,希望能提供幫助。

摘要: 二十一世紀,影視媒體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娛樂和學習工具,通過電視、電影、電腦、手機、網路、報刊等,帶給人們視覺和精神上的享受,快速、便捷地獲取大量知識和信息,使社交、溝通方式多元化。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影視媒體的教育功能日益凸顯,生動、有趣的畫面和多方位的視聽感受,讓人們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自覺自願地接受教育,真正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關鍵詞: 影視媒體;教育;功能

影視媒體雖然是新興產業,但發展迅猛,正以強大的生命力、輻射力和滲透力,影響著社會的發展和大眾的生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不單純是一種傳播信息、知識以及娛樂消遣的手段和工具,更是一種文化精神的引導者,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情操、創新思維、生活方式、藝術修養等,是道德文化教育的“第二課堂”,其教育功能毋庸置疑,在提高全民素質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意義。

一、影視媒體的功能和特徵

按照影視媒體的傳播途徑和方式,主要可分為六大類別:報紙、廣播、電視電影、互聯網、雜志、手機,它們承擔著傳播新聞、社會教育、文化娛樂和信息服務的功能,通過連續、定期的傳播活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1]。通過解析影視媒體的文化內涵,可將其定義為以多媒體方式進行的文化教育,並概括出以下特徵:

1、直觀的視聽感受

影視媒體集繪畫、攝影、音樂、舞蹈、表演等多種藝術形式為一體,採用先進的數字化多媒體功能,為人們呈現直觀、生動的畫面和形象、真實、立體的音響效果,營造身臨其境的氛圍,記錄和講述某一事態的發展和結果。通過直觀的視聽感受,人們更易於接受影視媒體所帶來的信息和知識,從中汲取有益於自身發展的內容,不斷提高綜合素養[2]。

2、快速的傳播速度

當今社會是信息化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互聯網的誕生打破了傳統影視播放中的時空限制,使得大量的影視作品可以通過網路被迅速傳播,各種信息和知識的獲取也變得更加快捷。影視媒體已成為人們工作、生活、交流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3、便捷的傳播方式影視媒體的傳播方式多樣化,信息的傳播更加便捷。人們不再局限於在電影院、圖書館等固定場所才能欣賞影視作品或查閱資料,筆記本電腦和手機讓人們隨時可以觀賞到喜歡的影視作品和獲取需要的信息。便捷的傳播方式為影視媒體的發展開辟了更廣闊的空間。

4、全方位的教育空間

影視媒體的教育內容是全方位的`,它包含了音樂、繪畫、語言、攝影等多種藝術形式,通過科學的處理手段,使這些藝術形式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有故事情節、有內涵的影視作品,帶給人們不僅是藝術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價值觀的影響。

二、影視媒體在學生教育上的重要意義

1、提高政治思想素養

傳統的政治思想教育課程形式、內容較為單一和枯燥,老師授課時也大多是空洞的說教,學生對這門課程興趣不大,甚至反感,教學效果也不理想。而把影視作品應用於政治思想教學中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好的影視作品以唯美的畫面、動感的韻律、深刻的內涵,向學生詮釋做人的道理,宣揚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將枯燥、抽象的理論轉化為情感上的認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上的教育,提高政治思想素質[3]。

2、改變人生價值取向

一部好的影視作品能夠改變人的一生,這正是影視媒體在教育上的獨特魅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影視作品的分析和講解,吸取其中的精髓,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其教育意義重大。

3、培養創新思維

影視媒體是一種傳播信息和知識的工具,它具有其它傳播工具不可比擬的優勢,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傳播形式多樣化,以書籍、報刊、影視等多種形式滲透在不階層人們的生活中。運用在教學中,能以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方式,向學生傳遞不同領域的大量知識和信息,給予學生更廣闊的自由發展的空間,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

三、影視媒體的負面影響

如今,影視媒體已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方便人們的生活和提高生活情趣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影視作品內容低俗

影視媒體所傳播的信息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一些影視作品充滿色情暴力鏡頭,內容低俗,尤其對青少年的影響極大,扭曲了他們對倫理道德的正確理解,對學習產生消極態度,不利於身心健康發展。

2、觀念導向偏離

一些影視作品為追求高收視率,內容市場化,極力宣揚高檔、奢華的物質生活,誤導人們的價值取向,助長了私慾和不良習氣,使更多的人迷失方向,失去辨別是非的能力。

3、傾向快餐文化的傳播

人們通過影視媒體可以快速便捷地獲取信息,但這些信息通常是簡單通俗的、表面化的,還需要慢慢挖掘,深入體會。快餐文化容易導致人們想問題過於簡單化和思維定勢,逐漸養成消極的學習態度。

四、提高影視媒體正面教育的對策

影視媒體傳播的負面信息不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如何汲取精華,去除糟粕,是提高影視媒體正面教育功能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此,可採取有效對策,充分發揮影視媒體教育的正面效應:一是多傳播有教育意義的、健康的信息和文化,宣揚積極向上、勇於進取的主旋律,在社會上形成較大反響,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並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二是加強網路管理,開發功能強大的殺毒軟體,對有負面影響的、不健康的內容進行屏蔽,不讓其傳播,杜絕內容低俗的影視作品和不健康的信息出現在網路上,凈化影視媒體傳播內容;三是嚴格影視文化作品的審查、審批程序,加大審查力度,禁止宣揚消極的、不健康思想的影視作品進入市場。

五、結語

影視媒體是二十一世紀的朝陽產業,發展迅速,生命力強大,以快捷的信息傳播速度和多樣化的傳播方式,滲入到社會各個領域,豐富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在提升思想認識,引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面對影視媒體帶來的各種信息和資源,應正確判斷,吸取有益於健康發展的內容,並採取有效對策,打擊低俗、不健康的傳播內容,充分發揮影視媒體的正面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趙付州.多媒體影視資料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J].成才之路,2012,(1):I0012-I0012.

[2]王瓊,賀君.淺析影視後期教育的重要性[J].才智,2015,(15):295.

[3]郭晨.英語影視文學中的教育關注——以《機器人瓦力》為例[J].電影文學,2011,(10):153-154.

;

Ⅳ 影視教育的人本價值

[摘要]影視教育是高等院校對大學生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內容。它對於提高大學生視聽語言技能、審美觀念、審美能力、塑造大學生的人格,有看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 大學生影視素質教育

電影電視的飛速發展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教育格局。使得影視藝術教育成了一種最廣泛、最普及、最大眾化的教育形式,為教育帶來了嶄新的圖景,為學校的素質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手段、方法和途徑,集中體現了大教育的觀念。影視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形式,與高等院校大學生有著密切的關系,是高等院校大學生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內容,它有如下作用。

一、有效的信息傳播作用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影視互聯網為代表的高新傳媒技術迅速發展,已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便捷工具和與外部世界進行交流的重要窗口,也為大學生的學習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同時,為大學生提供了調節生活和學習情緒、參與健康高尚娛樂活動的良好機會。

二、豐富校園文化的作用

愛因斯坦指出「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也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除了需要豐富的知識,掌握專業技能技巧以外,還必須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對美有所追求。長期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基本上實行的是單一的專業教育,導致大學生存在知識空白點和素質盲區,綜合素質不高。而影視傳媒就是創造良好的校園環境、文化氛圍的一個重要途徑,可以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中接受校園文化的熏陶。

三、提高大學生視聽語言技能的作用

影視傳媒能夠把真實的世界再現於銀幕和熒屏。隨著當今網路的飛速發展,它幾乎可以立即把影像、聲音傳到任何地方、任何受眾,成為人們廣泛促進文化和教育事業的強有力的手段。影視作為以活動畫面組成的影像語言系統,其光影構圖、場面調度、鏡頭運動、色彩構成及景別、機位等表現手法和組合形式,像文字語言一樣具有其獨特的語法結構和表意功能,能夠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視聽語言技能。大學教育本身要求每個學生通曉視聽媒介語言,視聽語言隨時代的發展將成為未來大學生掌握的必備技能。

四、提高大學生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的作用

教育部在《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強調了美育在推進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指出「美育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質,而且有助於開發智力,對於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對影視,大學生不但從線條、光線、色彩、構圖、畫面、音樂、音響等因素中捕捉形式美感,還從主題、人物、環境、情節等因素中感受思想美感。而這些都需要審美的教育來加強藝術修養,提升人生境界。影視傳媒教育,對於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具有其他學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五、塑造大學生人格的作用

影視審美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它的意義在於使大學生的精神境界得到升華,它是培養大學生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影視藝術的綜合性決定了它的教育功能的多維性,它能夠把娛樂、教育、認知、審美完美的結合起來。影視審美教育對於開闊大學生的生活視野,健全文化心理、提高綜合素質發揮著其他藝術所難以比擬的作用。影視審美教育通過美的欣賞與創造活動來陶冶大學生的心靈,提高道德情操,有意識、有計劃的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趣味和審美觀念,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豐富他們的文化知識和人生經歷。因此,通過影視審美教育,使大學生在藝術教育中陶冶性情,提高人格修養,是加強大學生人格的塑造與培養的基本途徑之一。
首先,影視審美教育有助於大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一般說來,大學生思想素質的提高,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來實現的,但是影視審美教育同樣可以達到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的目的。對在校大學生來說,影視是他們一個重要的文化接受窗口。優秀影視作品寓教於樂,以情感人,依靠形象的力量向大學生揭示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丑惡。影視藝術不以說教和訓誡為手段,而是賦予思想品德教育以生動而形象的內容與形式,藉助影像的視聽直覺,揚善棄惡,或啟迪智慧。或升華思想,或陶冶性情,產生道德教化作用,使大學生在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中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自覺培養熱愛祖國和人民、誠實善良、正直勇敢的美好品質。影視審美教育能激發人的情感,激發大學生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感,培養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觀念,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使大學生形成豐富高尚的情感世界,激發大學生對美的熱愛與追求。 因此,優秀、健康、積極的影視文化無疑是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共產主義思想教育,培養良好的道德修養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其次,影視審美教育能促進大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影視審美教育在給大學生提供無比愉快的精神享受的同時,也培養和促進了大學生的創造能力。影視藝術所涉及的領域廣泛,內容豐富,通過影視藝術鑒賞活動,大學生可以了解不同的時代、國家、社會和民族的生活面貌、性格特徵、社會關系等,加深對自然、社會、歷史、人生的認識,大大拓展了視野。影視審美教育能夠促發靈感、活躍思維,特別是增強人的想像能力,這對於提高大學生感知能力,豐富想像能力,發展創造能力,培養形象思維能力都有明顯的效果。通過影視審美教育,將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有機地結合起來,能有效地開發大學生的創造精神。例如科幻片、動畫片、科普知識、科技博覽片等,把抽象的科學知識通過電子技術形象化,將科學家的探索精神、科學世界的浩瀚神秘、科學成果造福於人類的巨大成效,通過屏幕形象逼真地表現出來,使宏觀和微觀的科學世界以動感畫面的形式展示在大學生面前,使大學生從中所獲得的審美愉悅,顯然是抽象的數字公式、符號等所難以達到的 同時,對影視作品中科學探索的內容展開聯想甚至大膽幻想預測,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和創造能力,從而使美育與文化知識的傳授相輔相承。科學的神秘奇幻、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以及未來廣闊的發展前景等,都會激起大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嚮往,豐富大學生的情感,為培養大學生健康的人格打下基礎。再次,影視審美教育有助於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礎。美的本質在於平衡與和諧,美育具有促進人格平衡發展的作用。影視審美教育由於從直接影響人的情感入手,因而有助於人的心理結構向完整性、平衡性與和諧性發展。進行影視審美教育,讓學生在優美的聲音色彩畫面中徜徉,盡情領略美好的情感,營造良好的環境與心境,這是最高層次的素質教育。

Ⅵ 如何看待電影這種藝術的教化功能

淺說電影藝術教育功能
一、可怖的丑———藝術審美教育的反面?

有人拒絕觀看影片,譴責電影消費苦難。任何一個賣座的電影都像是消費時代的必然產物,審美審丑都帶著「消費」的痕跡。以藝術的教育功能而言,它走向了審美教育的反面———審丑。「人們通過藝術欣賞活動,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啟迪,實踐上找到榜樣,認識上得到提高,在潛移默化中,其思想、感情、理想、追求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從而正確地理解和認識生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1]審美是藝術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否意味著「審丑」必將走向藝術教育的反面?電影《一九四二》的審丑是哪一種「丑」?難民慘遭日軍轟炸,一片血肉模糊;栓柱為了花枝孩子的玩具風鈴,被殘忍暴力的日本軍官刺穿喉嚨;全片灰暗的壓抑色調,都被赤裸裸地撂出來、招大夥兒來看。電影分級制的缺漏確實引起了不小的爭端———歷史的血腥程度遠遠超出了我們所能接受的范圍。在電影中,馮小剛更多地是暴露醜惡。他曾說,《一九四二》就像一面鏡子,鏡子裡面他的臉很醜,不好看,但是最起碼它能讓他「知丑」,總比糊里糊塗地臭美好。拍完《一九四二》,他也不會再有盲目的民族自豪感,在向歷史學習的過程中,他學會了「知恥」。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馮小剛對民族劣根性的批判,在面對飢荒的時候,國人的猥瑣、自私都呈現了出來。這種批判跟斯皮爾伯格在《辛德勒的名單》中對猶太人的批判有著相似之處。在那部影片中,猶太人即使是遭遇死亡,也依舊不忘記貪財的本性。《一九四二》出現在今天的銀幕上,是以馮小剛為代表的電影人想要呈現的一種「可怖的丑」,或許類似康德所說的「崇高(壯美)」,人難以創造,也難以承受。藝術作品的創作沒有絕對的「審美」目標,電影藝術教育功能的實現沒有絕對的「審美」路徑。好比教育有「鼓勵式教育」,也有「棍棒式教育」,藝術教育相比普通教育的效果更為抽象和復雜,它總是依賴於藝術形式與內容對於人心的說服力。「丑」與「美」的教育效果沒有直接的可比性,只有相對於教育對象而言,深刻程度與感受力的差異。對於觀眾而言,看電影就是一件純粹感性的事情,所有的理性思考都是人強加上去的,獲得享受本就是看電影唯一公認的訴求。借用電影最後的一句旁白:「這么糟心的事兒都過去了,你還寫,圖個啥?」對啊,法西斯屠殺猶太人、「南京大屠殺」乃至「一九四二」,一一被搬上銀屏,引起街頭巷尾的熱議,非要記住這么「糟心」的歷史圖個啥?有時候我們說某種罪惡,比如大規模的屠殺、種族滅絕的罪,比如「南京大屠殺」、「一九四二」,是不可忘卻、不可挽回、不可救贖的。換句話說,這些罪行雖已成過去,但又是過不去的,雖已成往事,卻不能忘卻。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受害者都已經逝去,沒辦法接受罪人的懺悔。而且就算有在世的倖存者,又怎能代表死者接受懺悔呢?又怎能代表死者原諒兇手?這樣的重罪或許有被遺忘的一天,卻永遠得不到寬恕。電影人圖心安,觀眾可以憶苦思甜,最重要的是永遠記住我們都是倖存者的後代,活著就要對世間多保留一份憐憫之心。這是倖存者的精神枷鎖,也是後來者的精神解葯。
二、精神解葯———藝術教育的終極訴求

「西方發達國家後工業社會中人的精神空虛,找不到精神的寄託和歸宿,人們被分工所束縛,被物慾所淹沒,人的創造性精神遭到泯滅,從而喪失了人的本質,孤獨、荒誕、頹廢、悲觀彌漫於精神領域。」[1]豈止是西方發達社會的人們才有這樣的精神問題,我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人們也生活在這樣的水深火熱中啊!「普遍脆弱」是民族劣根性走向極端的表現之一,在我們強悍的江湖氣表面下,儼然一顆顆冰冷易碎的玻璃心。如,美國大學生通常會在畢業前選擇休學一年,或游山歷水,或去非洲做義工,體驗理想的人生,獨自去發現真實的美與丑。與此同時,社會競爭壓力、家庭觀念讓中國的大學生沒有這樣的勇氣,害怕浪費與別人競爭的時間,錯過寶貴的機會,會輸在起跑線上,並逐漸臣服於社會、家庭和傳統的既安全又容易的生存之道———這是生存,而非生活,會被不斷闖出來的恐懼、腐敗和死亡的威脅反復折磨,無力探究真相、價值和美。整個民族都需要精神解葯,怎樣的藝術作品才能成為寄託、歸宿呢?最基本的要求是它具有留存下來的品質和必要,能夠解答我們心中的精神謎題,給我們以勇氣來抵抗民族性的集體恐懼和自卑。藝術教育的功能是對藝術品的更高要求。「教育的意義在於培養你的智慧,一種無限的包容力,允許你自由地想像,沒有恐懼,沒有公式,然後你發現什麼才是真實的、正確的事物。」《一九四二》在試圖敲打的是我們麻木的神經———恐怖的大飢荒已經過去,倖存的民族是否已經扛起反思的勇氣?令人遺憾的是,電影中的苦難還是變成了人眼中的一種輕薄消費。電影公映後,劇中台詞「20年後又是條好漢」被很多人調侃———「為什麼不拍1962?」《一九四二》作為一部要賣票房的公映電影,它盡其所能地掀開了一部分被遺忘的歷史。作為災難片,它的藝術教育功能已經最大化了,「1962」這樣的數字它承受不起。要借用片中李培基的一句話:「政府不救災,你們就長吁短嘆,政府現在救災了,你們又在這里吵起來打起來。」導演已經盡力還原了,故事正是因為在我們的意料之中才會顯得真實。一部電影不可能徹底完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全民族精神素質的提高,人文精神的高揚」的偉大任務。《一九四二》是與流行文化逆行的一次嘗試,它的公映已經是一次電影對意識形態的勝利以及對民族性反思的勝利。想要影視作品實現其教化功能是一個需要時間、潛移默化的過程。好的電影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一定的預示性,或許是世間的事情總在輪回吧,因為人總是善於模仿,而不善於完善。如果僅僅技術進步,人的力量沒有升華,那麼同樣的事情會不斷相似地重演。《一九四二》需要時間慢慢證明它的價值。

Ⅶ 電影都有教育人的意義嗎什麼樣的電影有教育意義呢經常看電影好嗎

雖然目前商業電影泛濫,不過還是有很多電影是對人們有教育意義的。
我覺得能讓你產生共鳴或者給能給你心靈帶來很大震撼的都能被稱為好電影。
看電影應該有選擇的看,否則會變成浪費時間。你覺得呢?

Ⅷ 我是搞不懂有些人為什麼覺得電影過於說教

這就涉及到電影的作用問題了。
電影的作用除了說教,也就是教育作用以外,還有非常多的作用,例如傳播某種思想、娛樂等等。而題主所提到的電影有些人認為電影過於說教,是因為出發點的不同。
就拿我的例子來說吧。我最喜歡的電影是《墊底辣妹》,大概劇情就是墊底學生逆襲考取名校,這部電影能引起我的共鳴,我認為它對我的激勵作用大於娛樂作用。也就是,對於我來說,這部電影的教育作用大於娛樂作用。
但是有的人他不這么覺得的呀,有人對於裡面人物的穿衣打扮或者是日語口音而發笑,因為他們感知不到電影的作用,換言之,他們不能感受到電影的主題,導演通過角色傳達的情感。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意識不到電影的教育作用。
當我在為他們解釋這部電影的內涵以及我的理解的時候,他們會認為這種勵志主題已經過時,對於這部電影刻意表達的關於努力與理想的主題感到反感,也就是題主所提到的「過於說教」。而他們又會覺得我過於上綱上線,看一部電影何必如此認真。
這本質上是角度的不同,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的差異會帶來思考方式的不同。當你認為電影非常重要的時候,他們認為電影只是消磨時間的道具。對於這種情況,不必要與他們糾結太多,畢竟你與他們沒有共同話題,起碼在電影上沒有。

Ⅸ 如何看待中國當下的電影教育

實踐為主的就出學校闖闖,電影理論之類方向的就讀研。國內一般大學的這方面老師很多都是紀錄片和電視劇出身,紀錄片也是大學生最好鍍金的方法。

Ⅹ 電影的教育價值有哪些方面

作為一部好的電影,在情節中一定會充滿正能量,讓觀眾從電影中了解人性本善。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電影教育功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迅雷下載電影怎麼移到手機裡面 瀏覽:114
歐美最近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瀏覽:530
中國大的電影公司有哪些 瀏覽:64
丹麥電影評價怎麼說 瀏覽:546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喜劇在線看 瀏覽:990
星期八電影完整免費 瀏覽:697
電影雪兒多少分鍾 瀏覽:342
有什麼好看的關於盜墓電影和電視劇 瀏覽:74
大宋宮詞電影免費完整 瀏覽:604
2013年粉絲電影有哪些 瀏覽:713
一火火車人進入無人島是什麼電影 瀏覽:846
百度雲mp4無法播放視頻怎麼下載電影下載 瀏覽:921
邯鄲天虹c座電影院怎麼走 瀏覽:601
以動物為主角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15
少年的你27號電影院怎麼沒有 瀏覽:889
如何將電影導入抖音直播 瀏覽:335
怎麼看樂視雲播里的電影 瀏覽:120
深圳微電影有哪些 瀏覽:240
電影一部要多少內存 瀏覽:714
生死狙擊手電筒影免費 瀏覽: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