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電影演員如何分成

電影演員如何分成

發布時間:2022-12-27 01:35:00

Ⅰ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隨著2017年3月正式推出《電影產業促進法》政策出台以及電影票房連年高升(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別是218億、296億、441億、455億,559億)2018年票房突破600億。源於政策導向和高收益,電影投資已經悄然植入到每一位投資人的決策當中。投資的動力源於收益,電影投資的收益主要來源於電影票房的高低。

那麼電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呢?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

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票房分紅到賬時間:

票房結算時間一般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一般是六個月結算一次。

演員、導演、製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資里,利潤歸投資方。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導演、演員、製片人也參與投資,那就按投資比例分成。

Ⅱ 演員片酬,實際到自己手裡的是多少,一般都是什麼比例分配

對於像我們這樣的局外人來說,演員的薪水一直是個謎。我們不知道一個演員的薪水是多少,但是從以前一些演員的逃稅行為來看,這個行業的薪水確實非常高。特別是那些在一線的大牌!

一線明星片酬一般由影視公司來代理業務,按照一定的比例來分成,如果是新人就是各自一半的分成比例,如果是大牌一線的明星,演員和經紀公司分成比例八二甚至到九一分的都有。反正這些明星收入只會多不會少,國內明星名人基本上是以高價獲得報酬的。僅電影或電視的製作成本就佔到了整部劇的50%-80%,這比例可謂相當的高

Ⅲ 演員導演是怎麼分錢的

導演有的時候是會參與電影利潤分成的,但演員一般不會參與,演員只拿固定片酬。導演如果不參與分成,也是拿固定片酬的。導演和演員的片酬沒有關系,是他們各自與製片方簽約確定的。

Ⅳ 演員的片酬是拍攝前給還是演完戲才支付

其實說實話,除了演員自己以及經紀人之外,很難給到你真實的答案,畢竟國內關於演員片酬這一塊,一直是一件很隱晦的事情。所以在這里我只能從一些所謂的蛛絲馬跡里給你一些你想要的答案…
張藝謀曾經在節目里說過,國內的演員片酬和國外的有很大的區別
區別在哪裡?在國外的影視圈裡,拿歐美國家的演員來舉例吧,一般演員的片酬結算方式是有一個固定模式的,演員在出演之前,前期會收到一小部分的酬勞,之後演員拍完直到電影上映之後,演員根據「業績」,再拿到自己的那份分成。

而國內並不是這樣的,拿一線演員舉例吧,據說一般都是在參演之前先談後價格的,如果價錢合適,演員再開始開工,如果沒收到錢,那是絕對不會開工的。所以有時候會看到的爛片,裡面有一線流量明星,但是影片的製作卻很爛,為什麼爛?錢都給演員了,哪還有錢製作呢。
還有一種叫「帶資進組」以及「參與分成」
個人覺得這種情況就不太涉及到片酬的問題了,他們之所以「出錢又出力」,是因為他們期待的是最大的收獲。比如吳京的《流浪地球」,據說把房子都賣了,湊了6000萬來拍這個電影,當然結果肯定是大豐收了。

參與分成這塊就更好解釋了,就是演員參演「低成本」的電影,最後享受分成。如何在「低成本」的電影里獲得高回報呢,這部分就要跟運氣掛鉤了。運氣最好當數徐崢了,參演了好幾部「低成本」的大電影,這幾年可算是賺得盆滿缽滿。

不得不說,國內演員的片酬仍然屬於畸形狀態了,雖然限制了演員的最高片酬不得高於5000萬,但是你想想一部戲5000萬,對尋常人來說依然還是天文數字,更何況演員還不用承擔風險,反正收視好或者不好都是製作公司的事。所以啊演員片酬制度仍需要改革,至少要和製作公司共同承擔風險,比如影視作品賣不掉、收視不好,演員應該一起負責。

其實關於演員片酬的問題,在業內一直都是一個很隱晦的事情,我估計除了演員自己和經紀人之外,一般的旁人只怕都不是很清楚這個問題的真實答案。所以我在這里也只能是通過最基本的模式,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的一些固定套路,這完全就是一個僅供參考的答案,還請大家不喜勿噴。

第一點,國內和國外的結算區別。

大導演張藝謀曾經才某節目中親口說過,國內的演員片酬問題,與國外的情況有很大的區別。首先,在國外的電影圈裡,特別是像歐美地區,對於演員的片酬,都是選擇前期先支付一少部分的酬金,然後等到電影上映之後,根據票房成績,讓演員直接參與分成,票房越好你就拿的越多。這樣的好處,就是避免出現因為演員「高片酬」的問題,影響到電影的前期製作。

而在國內卻不是這樣的,一般情況下,無論是大小演員,都是先談好「價錢」,然後再開工幹活的。針對於小演員來說,可能會要求「嚴謹」一些。但是輪到大明星之後,基本上都是沒收到錢,是絕不可能開工幹活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很多國產電影中,會出現那麼爛片的原因。錢都給了大明星了,還哪兒來的錢製作電影嘛。

第二點,分期結算和分集結算。
雖然說針對於每個演員都會有一個「身價數字」,但是在結算片酬的時候,片方一般都不會選擇「一次性」支付的,當然這也是會出現一些「特殊情況」,比如「非你不可」或者「炙手可熱」的「搶人」情況,片方也是會「一口買斷」的。但是正常情況下,都是按照「分期付款」或者「分集付款」來的。

分期付款,前期先支付你的「進組費用」,然後到了製作中期會支付「進度費用」,到了製作完成之後會支付「尾款」,一般都是334的支付方式。而分集結算,一般都只針對比較有名氣的演員,因為他們本身的報價都是按照「一集一價」來出的,所以片方一般都是「三集一結」或者是「X集一結」,這個方式對於某些演員來說,那也是真的「來錢快」,猛地拍幾天戲,估計就是上百萬入賬,並且還是「稅後」的。

第三點,帶資進組和參與分成。

像演員「帶資進組」或者參與「分成」的方式,這已經基本上不算是「片酬」的問題了,因為他們之所以願意「出錢又出力」的來干這件事,就是對於所謂的「片酬」不那麼「在乎」了。他們「期待」的是最後的「收獲」。像比較出名的「帶資進組」,當屬今年年初的吳京零片酬「帶資6000萬」進組《流浪地球》,吳京這一「操作」,不僅「拯救」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也給自己帶來了豐厚的「資金回報」。

而說到「參與分成」這個問題,我感覺這招玩的最好,並且「運氣」最好的演員,應該是徐崢了。他參與的很多電影都是屬於那種「低成本」高回報的作品,所以在他有點名氣之後,就經常以「低片酬」+「參與分成」的方式,參演某些電影的製作,但是不得不說,他的運氣是真的好,近幾年的他賺的是「盆滿缽滿」,只要是他參與的「低成本」電影,票房基本上都是「一路飄紅」。

綜上所述,這些就是我「扒出來」的一些參考答案,還請大家將就點看。畢竟自從「限薪令」下來之後,關於演員「片酬」的這個問題實在是太「敏感」了,能收集到的資料著實不多。但是,我看了那麼多的資料,有一點東西我還是比價「肯定」的,那就是演員們的「片酬」,基本上都是「稅後」的,只是這個「稅」,都是由片方給納的。

第一娛記出品必屬精品!

這個問題我有發言權!我作為影視製片人,拍過不少作品,和演員也簽過不少合同,整個行業情況基本上是這樣的(絕大不部分,極少例外):

第一:演員片酬在拍攝完成時已經結完!
在劇組拍戲,基本上演員得罪不起,特別是男女一號。因為她或者他只要不拍了,或者刁難你,整個劇組就陷入困境,即使是導演都可以換掉,男女一號不好換,換了等於白拍了。所以,在簽約的時候,基本上演員處於強勢地位,合約一般會這么簽!

簽約之日起,三個或者五個工作日支付定金。開機前三五個工作日支付一大筆酬金,連同定金,此時大概已經支付了百分之六十左右,拍攝過半支付大約百分之三十。在殺青前三五天支付餘下的百分之十左右尾款!當然也有比例不一樣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演員殺青前,片酬已經結清!因為演員也怕你拍完了,你不給錢!

第二:影視公司大部分都是在給演員打工!

影視市場看著熱鬧,實際上賺錢的公司少之又少,因為演員的高額片酬,大部分公司都是在給演員打工,賺了個吆喝,做了個賠本買賣!

舉個例子說明,一部30-40集電視劇,請一線藝人和准一線藝人各一名,預算大概一億八千萬左右。兩位一線明星片酬大概在一億兩千萬到一億三千萬(一個八千萬,一個四五千萬),剩下的就是其他全部製作費用!當資方拿出這么多真金白銀,最後剩下一堆硬碟,所有的風險就在製作方這里!賣不賣得掉,能不能播出,演員錢早就賺走了。製片方獨自承擔風險,基本上,製片方就是在給演員打工!

第三:演員片酬制度急需改革!
基於演員片酬畸形的現狀,製作公司和 社會 各界一直在呼籲整頓,之前總局和影視製作業這會也聯合發出了限制演員片酬的通知,現在看起來,有一點效果,因為限制了演員最高片酬不能超過5000萬,最少不再像以前動不動八千萬,一個億的天價片酬。

但是這樣,依然沒有解決問題:第一,演員片酬依然過高,一部戲5000萬,你們自己掂量。幾個月時間,一個公司一年賺5000萬都了不起了。一個演員三四個月可以毫無風險的賺到!第二:演員沒有風險。不能把所有風險壓到製作公司手上,演員也必須共同承擔。賣不掉,收視率不好,演員必須一起負責!

我在影視行業工作了很多年。總的感受是,只有推到重來,重新設立制度,才有可能改變 娛樂 圈的重重黑幕,改變演員片酬過高的問題!

Ⅳ 一、二、三線演員如何劃分

在國外演員是用等級來分的,主要分為1~20級等級越高的明星級知名度越高,越大牌,但是中國普遍認為的一二三線演員是靠他們的人氣以及人群熟悉度來分的。
一般來說一線演員指的是那些名氣特別大的像章子怡,范冰冰等這種大牌明星。或者是拍過什麼電影,在國內外都引起了巨大轟動的,其實滿足這個條件的國內明星還是比較少的,可能就只有像李連傑,成龍等。而那些很多名氣雖然小,但是拍過很多膾炙人口的影片,並且被人們所熟知的明星也會被稱為一些明星。總體來說一線明星的影響力號召力以及粉絲人數都遠超其他人,甚至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人關注著。
而二線明星可能是以前曾經比較火的影視劇,電影裡面的男主角或者女主角,當年是有非常多的粉絲的。也有些是把那些演過很多主演的中老年演員的也被放入二線演員裡面,一般來說二線演員分為口碑派和人氣榜,也便是演技的高低與顏值高低做區分。其實現在很多小鮮肉都只能放在二線演員裡面,只是因為他們現在人氣高,所以才會被暫時排入一線演員中。
而三線演員在娛樂圈裡就更多了,三線演員只是指的是曾經擔任某個並不被人熟知的劇中的主角,或是重要劇中配角的人,看著非常眼熟,但是卻叫不出他的名字來。可以說現在的三線演員一抓一大把,但是我們卻根本不認識。其實無論是一線演員,二線演員還是三線演員,他們並不可能永遠保持那樣的地位,可能隨著他們漸漸的沒有拍戲,他們就會慢慢的地位降低了。

Ⅵ 電影票房和演員片酬是如何分配的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6)電影演員如何分成擴展閱讀

票房結算時間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是六個月結算一次。演員、導演、製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資里,利潤歸投資方。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導演、演員、製片人也參與投資,那就按投資比例分成。

「演員高片酬也與大量外來資金湧入這一行業有關,很多資金為了讓影視項目獲得群眾關注,不惜高價吸引明星演員加入,同時進行各種惡意炒作。」

曾鈁建議,對惡意抬高片酬及惡性炒作高片酬的出品公司和製片公司進行行政警示,同時建立演員片酬指導制度,大幅超過指導片酬的出品公司和製片公司,需要出具說明文件來闡述高片酬的合理性。

為降低明星演員高片酬的不良社會影響,曾鈁還建議,弘揚正確的價值觀,消除社會不良影響,不宣傳、不炒作明星片酬,不鼓勵媒體出台收入排行榜。通過窗口指導,限制影視劇宣傳中僅以明星作為過度宣傳方式的行為。同時鼓勵明顯多做公益慈善事業,多參與學習,為廣大青少年樹立人生榜樣。

Ⅶ 演員的片酬怎麼算

演員的片酬一般指的是總片酬,即整部。

演員「天價片酬」一直是公眾關心的熱點話題。拍戲只是流量明星工作中的一部分,代言、走紅毯、開演唱會等通常會占據他們更多的時間,但相比起來,拍電視劇反而能給他們帶來更高的回報。

一部五六十集的電視劇,這些演員通常在劇組的時間也不過兩三個月,更沒什麼時間好好研究劇本、揣摩劇中角色。本來最應該耗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卻出現了「走流程」的現象。

(7)電影演員如何分成擴展閱讀:

演員的片酬虛高的原因:

演員「天價片酬」一方面是因為影視娛樂業目前發展速度較快,大量資本湧入其中,形成了資本供給和人才供給短暫的不平衡。「另一方面,當前影視娛樂業的商業模式主要是粉絲經濟,這就使得投資方不斷尋求更多粉絲流量的明星,從而形成結構性的不平衡」。

在演員片酬的價格體系中,有「超一線」、「一線」的劃分。劃分標准主要是演員拍攝電影帶來的票房數以及拍攝電視劇帶來的流量。

Ⅷ 平凡的英雄賺了多少億演員怎麼分

《平凡英雄》票房僅有1.3億,黃曉明是因為熒幕形象不固定,扛不起票房大旗。
一、《平凡英雄》票房僅有1.3億
黃曉明的《平凡英雄》在國慶節上映,但是票房卻很一般,上映七天後,票房只有一億三千萬,這可不是2009年,而是2022年。這部片子的總投資在兩億五千萬左右,除去所有的投入,現在只有六千萬的盈利。
雖然該片還可以投入到了網路平台上,賺回來一些錢,但該片肯定會虧本。
二、黃曉明的熒幕形象不固定影響票房
提到許多著名演員,通常我們都會聯想到他們的熒幕形象。比如周星馳是喜劇,是搞笑,無厘頭,而黃渤是喜劇,是實力派,而王寶強是憨厚、老實人。而在提到黃曉明時,則是熒幕形象不固定。
比如公認的爛片《何以笙簫默》,黃曉明為什麼要拍?這部電影是黃曉明投資拍的,買了版權,再不拍就要過期了,所以電視劇版一火,他就趕緊拍電影了。
媒體曾經采訪黃曉明為什麼接《大唐玄奘》這樣的片子?他的導演和本子並不是特別出眾。他說他不喜歡唐僧這種懦弱的人物,主要是因為他自己信佛,所以就接了該片。
從以上事情就可以看出,黃曉明的熒幕形象不固定,彷彿什麼片子都接,而什麼片子都沒演好。
三、黃曉明的票房號召力有限
回顧黃曉明從影以來,僅有三部影片獲得了高口碑、高票房。《烈火英雄》,《無問東西》,《中國合夥人》,三部作品的總票房也只有20億左右,說實話,黃曉明跟李晨的表現差不多,真的沒有任何的票房吸引力。
黃曉明主演電影排名墊底的是《金蟬脫殼2》,票房為9100萬,這部戲可是有史泰龍這樣的老牌影星出演,而且第一部的市場反饋十分不錯才有的續集。

Ⅸ 電影票房好的話會給演員提成嗎

電影票房好的話會給演員提成嗎?

這個要看 合同的
有些 是 直接拿 片酬 有些是拿 少量片酬 + 分紅

電影票房高演員有錢拿么

如果之前演員有票房分成或者是自己投資了電影肯定有錢拿的

演員對電影票房貢獻有多大

有些觀眾是奔著演員明星去看電影的 演員越出名觀眾越多 票房就越多
網路上搜 東東影視下載 裡面有免費的最新電影 下載之後看

演員演的電影票房大賣收入很高嗎

演員多還是拿著固定的出演費的,後期的宣傳如果票房大賣,他本身的人氣上去也就會提升自己的演出費之類。

好電影票房

跟導演沒關系,跟製片方有關
演員和導演性質是一樣的,要看當初如何簽合同。
如果要票房提成,那麼片酬就要低一些,賭賭看票房,大賣就賺翻了,不買就虧了
如果不要提成,事先固定片酬,比較保險。但是如果票房大賣,賣多少都跟演員沒關系。

電影票房

1.票房一般按地區和時間分
地區:歐美票房;香港票房;中國票房;全球票房等.....統計范圍就是按上映地區統計的。
時間:首日票房;周票房;月票房等....按時間統計票房。
地區和時間結合:中國首日票房——就是在中國第一天上映的票房。
2.不論是《金陵十三釵》還是什麼電影,只要全球放映,就有全球票房。
3.到國外放映算票房的方法見第1條。
3、4.無論國外電影到國內放映,還是國內電影到國外放映,也有全球同步放映的,也有延後的;當然要買版權,有買斷版權的(我把電影版權一口價賣給你,票房多少和我沒關系了),有從票房抽成的(比如我賣給你放映,我從票房抽20%的錢)。

不是這個原因
因為北美地區是目前全球電影業最發達的地區,所以受關注的程度較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北美地區的電影票房統計很規范,很嚴謹,基本上不會出現虛假的信息,人們也都相信這些票房數字。不像中國和其它地區,有時候會造假,比如去年《阿童木》在中國上映時,說首周票房有4000多萬人民幣,結果被人揭穿,只有2000萬左右,今年又出了一個《超蛙戰士》的票房虛假信息,還說什麼會登陸美國好萊塢電影市場,還是徐克執導的。結果前一個信息完全是子虛烏有,後一個信息,原來那個徐克不是香港的徐克,而是內地一個同名同姓的導演。
全球票房中,除了北美地區有分紅,別的國家沒有,那也是錯誤的。沒有的話,美國電影不可能到中國或其它國家來放映(誰那麼傻啊?)。你可能沒有注意過,我們一般每年引進的二十部大片,有一個名稱,叫「進口分賬影片」。「分帳」其實就是分紅,但好像中國內地的分紅比美國的要多,一般中國內地分紅佔三分之二,美國佔三分之一,像《阿凡達》在中國的票房達到13億人民幣,那麼其中4億要歸美國所有,剩下的就都是中國的。
另外說一點,「進品分賬影片」,實際上中影公司並沒有獲得版權。比如《阿凡達》,它在中國內地的版權並不屬於中影公司,而是屬於另外的公司,中影公司只有在影院內的放映權,而沒有以後比如出版DVD碟片這樣的權力。因此實際上每年在中國內地放映的國外電影並不止二十部,但有些是中影公司買了版權的,不需要分紅給國外,有些是分帳,但分帳電影每年只能有二十部左右

電影票房不好會不會影響演員的收益?

兩種模式都有
但是一般採用的是報酬拍攝完畢(前期拍攝)一次性全部支付的方式。因為電影製作屬於高投入,高風險,票房不是完全能達到預期的。所以,一次性支付對於演職員來說比較保險。
當然,也有分票房提成的,但是這種情況很少,特別是對演員來說。現在,有些導演屬於某個娛樂公司,如果某部片子該公司有參與投資,該導演有這個可能性採取一部分固定片酬和加一部分票房提成(或者版權費)的模式。

香港哪個演員的平均電影票房最高

香港的票房保證是 兩周一成。當然最高的是周星馳了。周星馳是無厘頭的代表人物。
其中星爺的功夫足球和功夫兩次刷新在香港的票房紀錄。
周潤發後來去了美國,當然他以前的賭神和英雄本色也很不錯
成龍的功夫片不用說了
對了你說的是平均票房,肯定是周星馳了。周星馳才50及部電影。。。早期的垃圾電影不算的話,平均票房就更高了

求電影票房

2010全球票房排行榜(阿凡達算在09年):
玩具總動員3
愛麗絲夢遊仙境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 上映中
盜夢空間
怪物史萊克4
暮光之城3
鋼鐵俠2
卑鄙的我
馴龍高手
諸神之戰

Ⅹ 電影院跟影片是怎麼分成的 比如一張電影票為30元,那麼電影院拿多少 導演能拿多少,製片人和演

按照中國電影的票房分賬慣例,假如是100元的票房,
5元錢是要上繳的電影基金,上稅3.3元,剩下的91.7元,
影院拿走35—40元,院線拿約5元,製片發行商方拿剩下的約50.
導演,編劇、演員沒有分成,只有報酬,但一般都會約定分紅。分紅導演和大牌演員一般沒問題,但編劇就拿得到拿不到就兩回事了。(本人就是編劇)

閱讀全文

與電影演員如何分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迅雷下載怎麼下載不了電影 瀏覽:381
有什麼好看的韓國電影推薦一下 瀏覽:908
電影名翻譯賞析怎麼寫 瀏覽:138
電影三個師父交一個徒弟有哪些 瀏覽:796
好看的三級日本動漫電影大全 瀏覽:925
我是一個的人的歌曲是什麼電影插曲 瀏覽:137
電影名有海字的有哪些 瀏覽:808
騰訊一般多久後新電影上線 瀏覽:325
超能失控電影有多少 瀏覽:76
銀魂madao電影是多少集 瀏覽:888
秀秀林正英是什麼電影 瀏覽:859
搞笑好看特種兵電影 瀏覽:272
有哪些講述回歸大自然的電影 瀏覽:948
有哪些適合情侶看的微電影 瀏覽:845
嗶哩嗶哩付費電影多少錢 瀏覽:759
經典好看的系列電影推薦 瀏覽:395
搞笑電影完整版在線觀看免費收看 瀏覽:631
印度有部電影叫無雙什麼的 瀏覽:746
男男bl電影日本有哪些 瀏覽:295
好看的電影一小時免費 瀏覽:296